APP下载

让自然保护触手可及

2023-02-05简宏妮

瞭望东方周刊 2023年25期
关键词:金雕椋鸟白鸟

简宏妮

新疆卡拉麦里山翱翔的金雕亚成体(黄亚慧/ 摄)

粉红椋鸟,腹背粉红,余羽棕黑,长相喜人,是一种迁徙性的候鸟——冬季栖息在欧洲东部和中亚中西部,5月便迁徙到中国新疆西部繁衍生息。

2018年6月底,在新疆尼勒克县218国道附近,几位守护荒野志愿者意外发现,一大群粉红椋鸟在公路两旁的土石堆中筑了巢,而石堆正位于一处建筑工地。当晚,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到抢救中。24小时后,粉红椋鸟们的命运改变了:施工方宣布,暂停施工等待椋鸟宝宝离巢。

在守护荒野志愿者们的故事中,这是其中典型又普通的一个。2023年6月5日,生态环境部公布2023年“‘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先进典型名单。其中,守护荒野发起人黄亚慧名列“百名最美生态环境志愿者”。对于这份荣誉,黄亚慧认为“保护自然,并没有那么高的门槛,我就是普通的一员,做了普通的事”。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黄亚慧表示,在守护自然的过程中,包括她在内的很多人都得到了治愈,“这是自然给予的回赠”。

当晚,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到抢救中。24 小时后,粉红椋鸟们的命运改变了:施工方宣布,暂停施工等待椋鸟宝宝离巢。

缘起一只金雕

黄亚慧,又名丫丫,是一名“80后”,出生成长于新疆塔城地区的牧场,“家里有牛、羊、骆驼、马,每天跟这些动物在一起,很小就可以感知到其他生命的需求”。广袤的草场不仅给了黄亚慧视野上的开阔,也带来性格上的开朗。

工作之后,黄亚慧离开牧场,辗转北京、上海、广州、澳门等城市,成为格子间里的打工人。“我每天朝九晚十,勤勤恳恳,认认真真,只希望有一天能走上人生的巅峰。”

一次公司组织户外团建活动,活动地点距离乌鲁木齐40公里,黄亚慧从海拔800米的城区一路走到海拔2200米的山上。她静静地坐在那里,闻到了草香,闻到了泥土的味道,这与在城市中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回到城市参加完一次户外领队的培训后,黄亚慧毅然决然地辞职了。

在做户外领队的过程中,黄亚慧认识了她后来的搭档,也是她的师父——新疆资深户外玩家西锐。这位连PPT都不会做的老年人,热衷于在自然里找寻野生动植物,长年用相机记录不同的物种。

黄亚慧立志成为中国第一个观鸟数达到1000种的女观鸟人。与此同时,她有幸参与了中科院新疆生态地理研究所的一个科研项目。

在新疆北部的卡拉麦里山,黄亚慧跟科研团队一起,定时测量一只金雕的身高、体重、嘴的长度等一切成长数据。金雕从孵出到翱翔,前前后后经历了80天。“80天里,我们6次深入卡拉麦里山,行程7300公里,却只找到了22个痕迹、4个被毁的金雕家庭、一个繁殖成功的金雕家庭。”黄亚慧解释,很多掏鸟窝的人会在小鸟即将飞走之前动手,那只被监测到起飞的金雕,成为唯一的幸存者。

黄亚慧回忆,2011年8月2日,她醒来时发现小金雕不在巢里,急忙拿起望远镜,望见它帅气地驻足在巢点附近的石头上,才松了口气。当黄亚慧爬上它的巢点,它又飞走了。“我追了一段路,发觉人类很难再抓住它,因此感到放心。它最后一次飞出我的视线时,我已经热泪盈眶。”

黄亚慧想为这只金雕和更多的鸟类做点事,她在网上搜索到内地的一些保护机构,邀请他们前往卡拉麦里山,一起为这些猛禽家庭贡献一份绵薄之力。借着这个契机,黄亚慧和她的伙伴创立了“荒野新疆生态网”。

2012年9月,同行的伙伴提議每晚在QQ群科普一种新疆当地的物种,开启了最早的大自然分享。日积月累,分享的队伍逐渐壮大,内容也不再局限于新疆本地,延伸至全国。同年11月,“荒野新疆生态网”正式改名为“荒野公学”。

保护白鸟湖湿地

距离乌鲁木齐城郊15公里有个白鸟湖湿地,作为观鸟胜地,一年四季有157种鸟从此经过,大部分都会在此繁殖。其中,有一种非常漂亮的白头硬尾鸭,全球不到7000只。

黄亚慧曾在2012、2016、2018年拍摄过白鸟湖湿地,通过照片可以清晰地看到——2012年,湿地内还没有城市建筑,随后几年这里逐渐出现建筑物,像网红旅游打卡点一般,人们在此划船、游泳、烧烤,不仅“占领”了鸟儿们的家,也留下了生活垃圾。

黄亚慧团队与经验丰富的观鸟组织取得联系,借鉴香港、厦门、深圳在城市建设中解决冲突的成功案例,并联合业主委员会、保安大队,在科学院老师的指导下,组成了一支巡护队,打印了宣传单,设置了相应的警示牌。

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们纷纷加入守护白鸟湖的队伍,在社会各界的合力下,2017 年 12月,乌鲁木齐市园林管理局接管白鸟湖湿地,以保护为首要前提建设白鸟湖湿地公园。

经年累月保护动植物的家,黄亚慧和伙伴们的关注逐渐从鸟类扩展到更多的物种,也不断加深对荒野的理解。

何谓荒野?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定义,荒野是指大面积自然原貌得到基本保留或只被轻微改变的区域,其中没有永久或明显的人类聚居点。由于目前地球上几乎已经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原始自然”或“纯粹自然”,因此在实践层面上,荒野是指人类开发程度和控制程度相对最低的自然区域。

10 月7 日,志愿者们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调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豺

在和田地区皮山县垴阿巴提乡发现的豺足迹( 黄亚慧 / 摄)(右图)

“物种需要一个大尺度的、完整的、没有人干扰的自然环境,当人类也要使用这些环境时,我们如何能跟它们做到和谐共生?这是让我最揪心的事。”黄亚慧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日臻完善、监管机制不断加强、基础能力大幅提升,生物多样性治理新格局基本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大环境越来越好了,在国家政策的倡导下,随着全民对自然保护认知的提高,我们做自然保护时,明显觉得越发得心应手。”黄亚慧说。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在守护白头硬尾鸭的家之后,黄亚慧发现,每个人都会有保护荒野的冲动,但如何保护那些平时很难接触到、距离遥远的野生动植物,身处城里的人们很难落实到行动中。黄亚慧和伙伴们曾打算建立荒野志愿者联动平台,将专门做环境保护的人士集结在一起。但随着自己的亲身经历及对公益的深入认知,她意识到打破自然圈的壁垒尤为重要。

一位插画师志愿者给了黄亚慧启发。在条件非常艰苦的雪豹保护地,黄亚慧问眼前的志愿者:“你为什么跟着我参与这些事?”她回答:“我平时就是在电脑面前或是跟一堆颜料打交道,但是我想和大自然有联系,我想加入你们,感受你描绘的那么漂亮的事。”

于是,“云守护”项目应运而生,各行各业的人都可以通过该项目接触到黄亚慧团队,由他们去连接人和自然。

以守护粉红椋鸟为例,“为了抢救鸟宝宝,我们在24小时内阻止了500万元的工程。这也是第一次我本人没有到达现场的环保战。我做了一个保护案例,十几位志愿者线上协作,上万名网友关注转发……画漫画的、打电话的、写科普的、发微信的、发微博的,这场抗争变成了大家的环保战。”黄亚慧说。

2014年,黄亚慧和团队在自然科普网络平台“荒野公学”的基础上,建立了全国性的志愿者线上守护联合行动平台,旨在为志愿者提供环保行动体验,同时为自然保护机构提供优秀的志愿者服务。目前,平台已形成乌鲁木齐、重庆、北京、上海、银川、武汉六个志愿者区域中心;有6000余名线上成员,拥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及志愿者培训体系;参与志愿服务者3000人次以上,服务时长超过3万小时;在线分享了944期中国本土自然科普,在高校社团中有极高影响力。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自发行动到拥有专门团队,黄亚慧曾认为自然保护一定是要走进荒野,现在她的认知变了,“我觉得自然保护一定是要走进人群”。

“以前希望机构越来越专职化,能职业地去解决问题,现在的考虑是,机构专职化应该是影响、唤醒更多公众做力所能及的事。而相对棘手和快速响应的保护工作应该更好地团结事件利益相关方一起解决。”黄亚慧说。

目前,平台已形成乌鲁木齐、重庆、北京、上海、银川、武汉六个志愿者区域中心;有6000 余名线上成员,拥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及志愿者培训体系。

荒野和城市共生

在广州的公园、植物园里,植被茂盛的街道和巷子里,小区的绿化林里,你也许会遇到一个女孩。她常静立在草丛中,举着望远镜,微微仰着脖子,仔细地寻找着什么——她就是 “90后”李芷瑄。她年轻、向往自然、爱好广泛多元:是拉美文学爱好者,是观鸟达人,也是一個努力在生活中找到锚点的年轻人。

2021年,在读完《荒野笔记》后,李芷瑄颇受震撼,加入云守护志愿者,成为微博平台的运营负责人。这是一份需要耐心的工作,和大自然没有直接的接触,坐在电脑屏幕前面,用文字、智慧调动同好者的心弦。但这微小与琐碎,给她带来了真实的满足,给荒野守护带来进步。

城市和荒野有什么关系?城市里的人如何守护荒野?

2016年,著名保护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提出,为了阻止生物多样性丧失,避免众多物种在被了解前灭绝,人类需要保护一半的地球面积,这被称为“半球计划”。

爱德华·威尔逊的观点虽然并未获得业界一致认可,但黄亚慧认为,这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思考角度: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和荒野是不是非此即彼?两者之间如何和谐共生?

“事实上,城市和荒野的关系并不是非此即彼,自然的承载能力特别强大,而城市化的进程,也能为自然带来一些机会。”黄亚慧说。

以北京为例,北京是一个非常大的鸟类迁徙廊道,有500多种鸟,不论是城郊的百望山,还是闹市边上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人们都能感受到跟自然的连接;在北京大学的燕园,就有品种非常齐全的植物种类。“一位老师把北京周边的一些植物引种到燕园里,可以让人看到城市变迁和自然的纠葛。”黄亚慧说,这一切都是城市为物种所做的事,也是城市和荒野之间无声的对话。

黄亚慧和她的伙伴们一直践行着守护荒野共享志愿服务平台的口号——让自然保护触手可及。只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自然保护中,才能更多地传递自然的美和爱,才会有更有力的践行者。

在尼勒克县218国道附近发现和守护的粉红椋鸟(黄亚慧/ 摄)

猜你喜欢

金雕椋鸟白鸟
苏-47:折翼的金雕
椋鸟的蚂蚁浴
粉红椋鸟24小时
白鸟
英国椋鸟惨遭雀鹰捕食被踩脚底下毫无还击之力
寻找红宝石
白鸟
灰椋鸟的团队意识
最牛越狱犯
又被老师“针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