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父母教养方式、心理资本与小学生学习投入的关系研究

2023-02-05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胥江实验小学苏州215000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自感家庭收入教养

◎李 婷(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胥江实验小学,苏州 215000)

一、引言

小学阶段是整个人生教育的基石,是学生学习知识、技能、培养习惯的重要时期。如果小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提升自信,愿意持续学习,这将会帮助学生快速适应社会的变化。学习投入是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观测指标之一,是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对学习的一种持续的、充满积极情感的状态。研究表明,学习投入越高,学业成就越好[1]。

学习投入必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心理资本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心理资本水平高的人能够相信自己,勇于挑战,遇到困难不退缩,身处逆境依然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2]。小学中高年级的学业压力在不断增加,良好的心理资本水平可以帮助小学生积极地应对压力。研究表明,心理资本能够积极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3]、提高小学生学习成绩等。父母对小学生的影响是最深远的,小学生的学习也必然会受到父母的影响。以往研究中,父母教养方式对学习投入、学习状态等隐性因素的研究较少,且对小学生群体研究较少。

本研究旨在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心理资本与小学生学习投入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为提升小学生的心理资本水平、促进学习投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以江苏省苏州市某小学四、五、六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500 份问卷,回收500 份,有效问卷484 份,有效率为96.8%。

(二)研究工具

1.采用自编问卷测量人口学变量,主要包括年级、性别、是否独生、是否担任班干部、父母文化程度、自感家庭收入水平等。

2.父母教养方式:考虑到小学生答题的精力以及准确性,采用蒋奖、鲁峥嵘、蒋苾菁等[4]修订的S-EMBU-C,共42 题。分为父、母亲版,题目相同,共三个维度。研究表明本量表的信效度良好,符合心理测量学指标要求。

3.心理资本:采用彭华军等[2]编制的“中小学心理资本问卷”,共16 题,分为自信和韧性两个维度。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4.学习投入:采用李西营、黄荣[5]翻译修订的国外Schaufeli 的学习投入量表,共17 题,该量表在总体上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内部一致性。

(三)问卷施测与数据处理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采用匿名答题。由教师宣读指导语,指导学生答题,当场填写,当场收回。时间20 分钟。

收回的数据通过SPSS21.0 进行输入,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和t 检验、方差分析、逐步回归分析等。

三、结果分析

(一)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研究的样本分布详见表1。

表1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二)父母教养方式、心理资本、学习投入的基本情况

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统计三个变量以及各个维度的平均值,了解样本的整体情况,结果见表2。

表2 各变量和各维度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从表2 结果可以看出,父、母情感温暖维度的平均分最高;心理资本总平均分为70.79,高于一般平均值;学习投入总平均分为74.24,高于一般平均值。

(三)人口学变量对各变量的差异分析

采用t 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考察人口学变量对各变量的影响,结果见表3。

由表3 可看出,父亲拒绝、母亲情感温暖、父母过度保护、学习投入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父亲拒绝、心理资本、学习投入在是否班干部上存在显著差异。父母情感温暖、学习投入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经事后检验,父亲、母亲情感温暖,四年级与五年级学生存在显著差异,六年级与五年级学生存在显著差异;学习投入,四年级学生分别与五、六年级学生存在显著差异。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心理资本、学习投入在自感家庭收入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经事后检验,父亲拒绝,自感家庭收入低与中等学生存在显著差异;母亲拒绝,自感家庭收入低与中等、高学生都存在显著差异;父、母亲情感温暖,自感家庭收入中等、高与低学生都存在显著差异;父亲过度保护,自感家庭收入低与中等学生存在显著差异,母亲过度保护,自感家庭收入低与中等、高学生都存在显著差异;心理资本,自感家庭收入中等、高与低学生存在显著差异;学习投入,自感家庭收入高与低学生存在显著差异。

表3 人口学变量对各变量的差异分析

(四)相关分析

通过相关分析研究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见表4。

表4 各变量的相关分析

(五)中介作用分析

为检验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采用逐步回归的方式,以学习投入为因变量,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为自变量。结果显示,只有父、母情感温暖维度进入回归方程,能显著预测学习投入,因此,以下只分析父母情感温暖和学习投入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中介效应,根据温忠麟等人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步骤,采用分层回归的方法。整理结果见表5。

从表5 结果中可以看出,父母情感温暖的教养方式对学习投入的回归效应显著,回归系数分别为0.346 和0.362;对心理资本的回归效应显著,回归系数分别为0.392 和0.412;在第三部加入心理资本后,父母的情感温暖对学习投入的回归效应依然显著,但回归系数有所降低,这说明心理资本有部分中介效应。

表5 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分析

四、讨论

(一)总体差异分析

1.对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分析

从结果可以看出,父母情感温暖维度得分最高,父母拒绝维度得分最低,说明小学生的父母多采用积极的教养方式。

父亲拒绝、母亲情感温暖、父母过度保护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感受到的父亲拒绝要高于女生,可能是男生比女生更倾向于提出更多的要求,所以感受到的拒绝也会更多;男生感受到的母亲情感温暖、父母过度保护略高于女生。父亲拒绝维度在子女是否为班干部上存在显著差异,当子女不是班干部时,感受到的父亲拒绝更多。父母教养方式在子女是否独生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与以前研究结果不一致[6-7]。可能是由于本次样本中独生子女只占25.8%,非独生子女占74.2%,数据相差较大,所以未见显著差异。

从年级上来看,四、六年级学生的父母情感温暖维度得分高于五年级的,这可能是因为在小学四年级,学业难度开始加大,学生处于分水岭,六年级更接近升学毕业,父母会给予更多的积极关注与关怀。

父母教养方式在父母不同文化程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与之前研究结果不一致[8]。或许是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让父母更加便利地获取信息,随时随地可以学习到先进的育儿理念与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由文化程度导致的差异。

在收入方面,自感家庭收入为中高学生的父母情感温暖维度得分高于自感家庭收入低的,这与学者刘丹丹[9]的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是由于自感中高收入学生的父母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陪伴子女,更加有耐心。自感家庭收入低学生的父亲过度保护与自感收入中等的存在显著差异,自感家庭收入低学生的母亲过度保护与自感收入中、高等的都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是因为自感家庭收入低的家庭,更加经不起意外的打击,父母又无法时常陪伴子女,为了安全,会对子女有很多限制和保护。

2.对小学生心理资本的分析

从结果可以看出该样本的总体心理资本水平较高。

从差异分析来看,心理资本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是否为班干部上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是因为能成为班干部,学生一定是在某方面特别优秀,成就感、荣誉感会很强。

心理资本在学生年级、父母文化程度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在自感家庭收入上存在差异,中、高等收入家庭的学生的心理资本与低收入的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是因为中高水平收入的父母,会给予子女更多的耐心,更善于引导子女,也倾向于给子女更多的鼓励与表扬,培养子女积极乐观的态度。

3.对小学生学习投入的分析

从结果可以看出该样本的学习投入总体较好。

学习投入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与胡聪[10]的研究结果一致。一般而言,女生的心智发展早于男生,能更早地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学习中去;学习投入在是否为班干部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能当选班干部的学生,很大可能是因为有良好的学习状态,作为班干部又需要起到榜样带头作用,这会促进班干部有更好的学习投入。

学习投入在不同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四年级与五、六年级存在显著差异。也许是由于四年级的学业难度加大,很多学生需要在学习上投入更多才能应对。学习投入在自感家庭收入上存在显著差异,自感家庭收入高与收入低的学生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是因为自感家庭收入高的家庭与学生更能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有更强烈的动机投入学习中。

(二)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心理资本与学习投入的关系分析

1.父母教养方式对学习投入的相关分析

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均与学习投入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这与李永占[11]的研究结果一致。父母拒绝、过度保护为消极的教养方式,与学习投入呈显著负相关,且能明显负向预测学习投入,其中父母过度保护与专注维度不存在显著相关性。这说明如果父母经常拒绝子女、过度保护或过度干涉子女的生活和想法,子女就容易失去学习的动力和兴趣,降低对学习的投入。父母情感温暖为积极的教养方式,与学习投入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且能明显正向预测学习投入,说明如果父母给予子女关心和温暖,子女会更加愿意学习。父母是子女坚强的后盾,要多给予子女尊重、关怀、支持,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行动上给予指导和帮助。很多研究结果证明,无论是哪个年龄阶段,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学习投入的关系非常密切[7,12-13]。

2.父母教养方式对心理资本的相关分析

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与小学生心理资本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其中父母拒绝、过度保护与心理资本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且明显负向预测心理资本。父母情感温暖与心理资本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且能明显正向预测心理资本,这与刘相英[14]的研究结果一致。这说明父母越是采取积极正向的教养方式,子女越是有更高的心理资本水平,面对困难、挫折,越积极乐观。

3.心理资本对学习投入的相关分析

心理资本各维度与学习投入各维度均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心理资本对学习投入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这与胡聪的研究结果一致[10]。这说明小学生的心理资本水平越高,他们越愿意为学习投入;相反,心理资本水平越低,他们越不愿意花时间、精力去学习,久而久之,获得的成就感就会越少,学习结果也越差,不良的学习结果又会降低心理资本水平。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如果无法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成就感,那将会大大影响他们在学校的生活以及后续的学业发展。良好的心理资本水平可以提升小学生的自信,帮助小学生积极面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4.心理资本的中介分析

心理资本在父母情感温暖教养方式与学习投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这与以往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在中介作用中发现,加入心理资本后,父母情感温暖对学习投入的影响会减弱,心理资本对学习投入的作用更显著。

本研究认为,父母情感温暖的教养方式对学习投入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能够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小学中高年级的学习难度上升,需要不断地重复、练习,持续地努力、付出,这就需要小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心理资本水平高的小学生相信自己有能力应对,相信自己遇到困难时,身边的同学、老师、父母都会来帮助他;他们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哪怕学习结果不理想,也能勇敢面对,仔细分析原因;他们会有很强的动力,认真专注地学习,从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而且心理资本是可开发可提升的一种心理状态,根据研究结果,建议着力提升小学生的心理资本水平。

五、教育建议

(一)改善教养教育方式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全方位影响着子女的身心发展且持续终生。小学生无论是在物质上还心理上,都需要父母的帮助与引导,所以要尽量采用积极的教养方式,多给予关怀和支持,当他们向父母求助时,父母要放下手中正在忙的事情,耐心倾听,不批评、不评价,引导他们解决问题;当发现他们情绪异常时,要多关注他们的举动,关注他们的内在感受。日常沟通中,要多发现子女的优点以及进步点,哪怕是细微的进步,也要及时表达赞赏,确保“每日一夸”。对于学习,父母要关注小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状态,不要只盯住结果,更不要做横向比较。要积极关注,引导他们感受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兴趣。教师在小学生心中是权威的化身,更要多关注学生的小进步,多说鼓励性话语,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对待学困生、调皮学生,一定要管理好情绪,确保每一次对话都是相对平静的状态。

(二)多方位提升自信

当小学生有畏难情绪时,父母要引导孩子分步骤完成任务,在过程中传递“我们相信你、陪伴你、有困难随时求助”的信念,让他们内心充满安全感、获得成就感,逐步提升自信。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期望效应”,向学生传递“你很棒、你可以做得很好”的信念,让小学生相信自己的能力、实力。同时引导学生要善于发现他人的积极品质。当遇到困难挫折时,父母、教师要引导小学生换个角度思考,合理归因,正确看待挫折,挖掘他们的积极能量,鼓励他们勇于挑战、敢于拼搏,帮助小学生形成富足的心理资本。

(三)着力开发心理资本

学校要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配备专兼职心理教师,并充分发挥心理教师的作用。开设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定期组织丰富的团体辅导活动,开展一对一个案咨询,利用广播、橱窗、班会等途径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让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学科中,通过多途径、多方式、全方位关注,提升小学生心理资本水平。同时加强家校沟通,共同助力小学生快乐学习。

猜你喜欢

自感家庭收入教养
对自感现象的探究与思考
“十三五”渔民家庭收入情况分析及对策研究
《自感》教学设计
教养方程式
使人高贵的是根植于内心的教养
例谈《互感和自感》的教学设计
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
对一道自感图像题的深入分析
十二位果敢妈妈不同寻常的教养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