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知父母心,沟通有锦囊
——初中生亲子沟通心理活动课设计

2023-02-05杨茂梅华南师范大学广州511370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锦囊角色扮演爸爸妈妈

◎陈 凌 杨茂梅(华南师范大学,广州 511370)

【活动背景】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应鼓励初中生积极与父母进行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进行积极的情绪体验与表达。因此,应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引导学生健康发展,预防可能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1]。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良好的亲子关系对于青少年的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有着重要作用。积极的沟通有利于亲子之间形成良好的交往方式,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2]。初中生处于人格发展中自我同一性建立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青少年自我意识增强,对于身边的事物逐渐形成自己的思考,在个体发展的过程中逆反心理较为严重,容易与父母发生冲突,虽然内心希望和父母建立良好关系,但缺少方法和技巧的帮助。

因此,本课旨在通过角色扮演、讨论、写信等方式引导学生在体验活动中学会有效地与父母沟通,理解、尊重和感恩父母。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回忆父母的生活状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了解父母的生活压力,全面看待与父母的关系,学会换位思考,懂得体谅与关心父母。

2.情感目标:通过“共读来信”活动和写信活动,引导学生感受父母在生活中的艰辛与不易,反思自己从前与父母的沟通方式,懂得父母的爱并学会适当表达自己的情感,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

3.能力目标:通过活动体验中的“角色扮演”和“巧用方法”两个课堂活动,引导学生用更加合适、有效的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加深对父母的情感,学会有效地与父母沟通,理解、尊重和感恩父母。

活动难点:掌握和父母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活动准备】

PPT、电影片段、父母生活情况调查表、信纸。

【活动方法】

讲授法、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法。

【活动对象】

初中二年级学生

【活动时长】

40 分钟

【活动过程】

一、课堂引入

学生先观看电影《囧妈》中母亲唠叨孩子的片段。

教师提问:你们的家庭生活中是否也有过视频中相似的经历呢?

学生分享。

教师总结:有时候会觉得爸爸妈妈很唠叨,有时候会觉得很难沟通,有时候甚至会因为一些小事和爸爸妈妈发生争吵,这都是我们在和家长的沟通过程中会遇到的困扰,那么今天我们要一起探讨的主题就是亲子沟通。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亲子冲突,并引发学生共鸣,引出课堂主题。

二、活动体验

活动一:共读来信——换位思考,理解父母

教师:上周,老师收到了某位同学写的一封匿名信,老师不知道他是谁,但是从他的信里老师感受到他因为和爸爸闹矛盾而非常困惑和苦恼。为了方便称呼,老师暂时把他称为小A。接下来,老师想请同学们一起看看这封小A 的来信,帮小A 想一想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和父母更好地沟通。

教师和学生共读来信。

亲爱的老师:

最近我和爸爸吵架了,我觉得爸爸一点都不理解我。

每天晚上,我爸爸都加班到很晚。前天晚上9点半左右,爸爸妈妈到家了,爸爸他一进门看到我在玩手机,就问我写完作业了吗,我说还没写完,就剩一点儿了,爸爸就批评我说我整天玩,一点也不自觉,所以成绩才老提不上去。其实我是写作业写到了晚上9 点,觉得有点累,而且作业也快写完了,就想休息一下,玩会儿手机。

妈妈也不关心我学习累不累,就直接去做饭了。我生气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我明明好好学习了,只是想中间稍微休息一下。爸爸也没有安慰我,直接把我的手机没收了,唉……我就跟他吵起来了,反正每次都是这样,以前我会解释,现在我根本不想再解释了,我父母根本不理解我,跟他们沟通为什么这么难?我该怎么办?

教师提问:读完小A 的信,大家觉得小A 写下这封信时的感受是怎么样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

学生1:生气,因为他爸爸妈妈只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事情,我父母也会这样。

学生2:委屈,因为爸爸简单粗暴,没有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就直接批评小A,还把他手机没收了。

学生3:无助,因为小A 的父母无法理解他,他已经和他父母无法好好沟通了。

教师总结:是的,从小A 的视角去看整个事情的经过,能体会到小A 确实很难过,很委屈。那老师想请大家再来关注一下小A 的爸爸妈妈,大家从小A 的信中有没有发现什么关于父母的细节呀?

学生1:爸爸最近一直加班。

学生2:爸爸妈妈回家很晚,9 点半才回到家。

学生3:小A 妈妈回家还没来得及休息就开始做饭。

教师提问:那么从小A 父母的角度去看这件事情,你们觉得小A 的父母可能是在担心什么呢?

学生1:可能担心他作业没有写完会影响到晚上的休息,我爸爸每次都这样。

学生2:是的,我妈妈每次让我抓紧时间写作业然后再去玩。

教师提问:那么小A 可以怎么做呢?

学生1:我觉得小A 可以试着去体谅爸爸妈妈、理解爸爸妈妈当时的心情,这样才能尽可能用良好的心态和爸爸妈妈进行沟通。

学生2:理解他们的心情和苦衷,换位思考。

教师总结:是的,其实有同学已经说到了,那就是“体谅”和“理解”。比如来信的小A,如果他试着换位想一想,爸爸妈妈工作一天还没有吃饭,回到家已经非常疲惫了,所以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可能没有那么多精力去考虑得很全面,那么小A 应尽可能地以平和的心态和爸爸妈妈进行沟通,对吗?这就是老师提供给大家的第一个锦囊“换位思考,理解父母”。

教师:接下来请拿出老师课前发给大家的表格,请大家思考一下自己的爸爸妈妈的一天会是怎么度过的,请把具体的内容填写在表格中。大家有两分钟的时间填写表格,一会儿老师会邀请同学来分享一下他填写的内容是怎么样的。

爸爸妈妈的一天(示例)

教师提问:好的,时间到啦。请同学来分享一下自己填写的表格。

学生1:我的妈妈每天早上6:30 点就起床了,起床之后就开始做早餐,7 点50 出门。妈妈每天晚上回到家之后就要开始给我们做饭,吃完饭也会工作一会儿。

其他学生继续分享。

教师总结:从大家的分享中我们能够看出,爸爸妈妈平常都很辛苦,要工作,还要照顾家人。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尝试去理解和关心我们的爸爸妈妈?在他们唠叨我们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先试着控制一下自己的不耐烦,去体谅爸爸妈妈。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认知情感方面尝试理解父母,换位思考。先通过和学生共读来信,创设问题情景引出沟通的第一个锦囊:“换位思考,理解父母”。并顺利过渡到让学生填写关于父母生活情况的表格,回想父母日常的一天是怎么度过的,邀请学生进行分享。引导学生关注和理解父母的感受,换位思考,体会父母的辛苦和不易,懂得体谅与关心父母。

活动二:角色扮演——主动沟通,端正态度

教师:我们刚才学习了与父母沟通的第一个方法,当我们换位思考之后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大家先别着急告诉老师答案,请大家一起参与到角色扮演中,认真思考并想办法帮助小A 解决问题。

请同学两两进行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内容:

时间:晚饭前

地点:家里

爸爸:小A 出来吃饭了,你作业写完了吗?

小A 沉浸在委屈之中还不想和爸爸交流。

爸爸:小A,我问你话呢!

爸爸:跟你说话头也不抬一下,你怎么这么没礼貌?

小A 开始生气,不想和爸爸交流。

爸爸:跟你说话头也不抬一下,你怎么这样?

妈妈:学习要认真,别一天到晚玩手机!

小A 开始难过,不想和妈妈交流。

妈妈:你怎么回事呀?一点也不懂事?

教师提问:现在请扮演家长的同学们来分享一下自己在角色扮演中的感受。

学生1:我刚刚扮演的是家长,我的感受是很糟糕,也很无奈,因为小A 那样的态度很不好,我都无法好好跟小A 交流。

学生2:小A 虽然有情绪,但他拒绝沟通,确实让人很生气。

教师总结:是的,拒绝沟通看似是没有沟通但实则在表达自己的不满和反抗,所以小A 这种沟通的方式会让爸爸觉得有些无奈和生气。

教师提问:现在请扮演小A 的同学来分享。

学生1:我刚刚扮演的是小A,我觉得更委屈了,我有时候也是因为情绪很不好所以暂时不想说话啊,但我父母也会觉得我一点儿也不尊重和体谅他们。

教师总结:是的,这种沟通让小A 和父母都感觉到很不好,而这样的对话也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发生,有哪些同学能说说,小A 该怎么做呢?

学生1:我觉得小A 在爸爸妈妈问他之后,应该回复一下,虽然很委屈,但是主动沟通一下也让爸爸知道自己干了什么,最好就是主动地和爸爸说清楚自己的情况。

学生2:我觉得不仅要主动说,而且态度也要好一点儿,因为爸爸妈妈也很辛苦,我会说谢谢爸爸关心,我已经快写完了。

教师总结:是的,很多同学都说到,要沟通,而且是要主动沟通。当情绪占上风的时候我们也要端正态度,让父母能够和自己沟通,很多时候,有效的沟通需要我们主动地把内心的想法和真实的情况说出来,这样爸爸妈妈才知道我们是怎么想的。同学们已经找到了沟通的第二个锦囊啦,就是“主动沟通,端正态度”。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理解父母的情况下,寻找沟通的突破口,也就是要以积极的态度与父母进行沟通。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置身于亲子冲突的情景中,体会积极沟通的重要性。引出沟通的第二个锦囊:“主动沟通,端正态度”。

活动三:巧用方法——关心父母,真诚回应

教师提问:对于刚刚同学们扮演的情景,大家觉得小A 具体应该怎么和爸爸妈妈沟通呢?请你们来分享亲子沟通的智慧。

学生1:小A 应该先说清楚情况,他是作业快写完了,想休息一下才去玩手机的。

教师总结:是的,说清楚情况是很重要的一步,但这也只是沟通中的一部分内容哦。老师今天给大家提供的第三个沟通锦囊是“关心父母,真诚回应”。这个锦囊给我们提供了沟通的具体方法。

第一步是“关心父母”,比如小A 可以说“爸爸妈妈,我知道你们很辛苦。”

第二步是“讲清事实”,也就是说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我今晚一直在写作业,已经快写完了。”

最后一步是“表达想法”,例如小A 可以说“爸爸妈妈,我知道你们很辛苦也很关心我,我刚才只是学累了稍微休息一下,希望你们别误会我/希望你们能让我玩会手机。”

教师:接下来,4 人为一组,每个小组抽取一个生活情景,小组内合作,大家一起讨论一下我们可以怎么使用这三个锦囊来和爸爸妈妈进行沟通。

除了老师分享的三个情景故事外,大家也可以谈谈自己在和爸爸妈妈沟通中遇到过的问题,在小组内一起讨论解决,尝试将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情景一:

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了,你考得成绩很不理想,一想到回家后可能要面对爸爸妈妈的询问,心里就感觉很难受。请你想想可以怎么和爸爸妈妈沟通?

情景二:

你发现自己的抽屉有被翻动的痕迹,你怀疑是妈妈在整理书桌的时候偷看了你的日记,你很生气,你会和妈妈怎样沟通?

情景三:

爸爸下班回家,发现弟弟在房间里大哭,而你一个人在房间。爸爸一进门就开始指责你没有照顾好弟弟,你会怎么和爸爸沟通?

讨论结束后,邀请小组成员分享讨论内容。

小组1:爸爸妈妈,我知道平常你们都很辛苦。还一直都在为我的成绩操心,这次的期中考试我考得不是很好,但是我考试前也很认真地复习。我反思了一下,觉得是自己在考试的时候太粗心了,丢了很多分。爸爸妈妈,我以后会吸取教训的,请相信我。

小组2:妈妈,我知道妈妈平常又要工作又要照顾我们非常辛苦,也经常关心我。我放日记的抽屉好像有翻动的痕迹,请问是妈妈看过我的日记吗?如果妈妈看过的话,我会觉得有些难过的,毕竟这本日记对我来说是比较隐私的物品,所以我希望妈妈以后不要看我的日记。如果妈妈担心我的话,可以直接来问我,我们可以多聊天,好吗?

小组3:爸爸工作了一天辛苦啦。您听到弟弟在哭,是刚刚弟弟弄坏了我最喜欢的玩具,还不肯跟我道歉,所以我就不跟他玩了,想让他明白做错了事情就要说对不起。爸爸,我这样做得对吗,我怎么做会更好呢?

教师总结: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大家都能尝试运用沟通的第三个锦囊来解决情境中的问题。刚开始大家可能会觉得这样说话有点别扭,但是可以通过不断地尝试来加强练习,回到家和爸爸妈妈沟通的时候也可以试着运用沟通锦囊。

设计意图:活动三是让学生学习沟通过程中的具体方法,帮助学生用更加正确、高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提供沟通的第三个锦囊:“关心父母,真诚回应”,并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帮助学生将学习到的方法更好地运用到实际的亲子沟通当中。

三、课堂升华

教师:刚刚我们一直在讨论怎么和爸爸妈妈进行更好的沟通。大家现在都是13、14 岁的初中生了,可能有时候会觉得很难把自己的心里话当面说给爸爸妈妈听。这次老师想让同学们借着这个机会给爸爸妈妈写一封信,可以写下想对爸爸妈妈说的心里话,可以是反思一下自己以前在和爸爸妈妈沟通过程中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可以是感谢爸爸妈妈的理解和支持,也可以是把自己平时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情感写下来。写完之后,大家可以把信带回家,交给自己的爸爸妈妈。

设计意图:通过写信的形式让学生体会父母的爱,同时,尝试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情感。

四、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探索了沟通的方法,找到了三个沟通锦囊。

第一个锦囊是“换位思考,理解父母”,我们可以多去关心、体谅爸爸妈妈,理解他们的心情和苦衷。

第二个锦囊是“主动沟通,端正态度”,是在理解爸爸妈妈的情况下,以积极的态度和爸爸妈妈进行沟通,主动和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

第三个锦囊是“关心父母,真诚回应”,分成了三个步骤,“关心父母”“讲清事实”和“表达想法”。

希望大家都可以在接下来和父母沟通的过程中,尝试运用这些小技巧,不断总结经验,找到属于自己的沟通智慧。

设计意图:总结课堂要点,深化学生感悟。

【活动反思】

亲子沟通属于人际沟通教学版块,是较为经典的心理课主题。本课开头以电影片段作为引入,激发学生的共鸣与分享讨论兴趣。

活动体验阶段,以学生的匿名来信贯穿始终,让学生在共读来信、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中主动探索和学习沟通的三个锦囊,并尝试将学习到的沟通技巧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第一个锦囊是“换位思考,理解父母”,主要让学生从认知情感方面去尝试理解父母,换位思考。

第二个锦囊是“主动沟通,端正态度”,是在理解父母的情况下,寻找沟通的突破口,就是要以积极的态度进行沟通。

第三个锦囊是“关心父母,真诚回应”,这是在沟通的过程中的具体方法,帮助学生用更加正确、高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更好地和父母进行沟通。

课堂升华阶段,在写信的过程中深化亲子关系,让学生以书信这种较为传统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于父母的情感。

最后的课堂小结部分,总结沟通的三个锦囊,鼓励学生往后在和父母进行沟通的过程中运用学习到的方法和技巧。

学生对于“该不该与父母沟通”以及“该与父母如何沟通”总有很多心里话想要分享,但往往是对父母的调侃或者吐槽。通过表格描述“父母的一天”能启发学生去理解父母,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这个体验记忆深刻。不同情景的设置让很多学生畅所欲言,并分享自己与父母沟通的智慧。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到有的学生家庭情况比较特殊,因此,给父母写信的环节让学生“有人能沟通,用心去沟通”,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迈出了与父母进行积极沟通的第一步。

猜你喜欢

锦囊角色扮演爸爸妈妈
初入职场,不妨怀揣这10个锦囊
银狐家的100个锦囊
角色扮演游戏
角色扮演法在内科住院医师病史采集教学中的应用
面对爸爸妈妈的期待
“角色扮演”拯救荷兰舰队
春季养护锦囊,请收好
我想让爸爸妈妈吵架
我和爸爸妈妈比童年
“悦读”小锦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