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志愿服务对医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

2023-01-25孙志强李晓东龙丰云程赛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24期
关键词:医学生志愿价值观

孙志强 李晓东 龙丰云 马 玲 程赛杰

(1.南昌医学院临床医学院,江西 南昌 330052;2.南昌医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52;3.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 扬州 225001;4.扬州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江苏 扬州 225002;5.南昌医学院宣传部,江西 南昌 330052)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社区是基础,只有基础牢固,国家大厦才能牢固。由此可见,社区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社区志愿服务作为改善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手段,能够弥补传统社区卫生服务资源不足的现状,在社区健康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此外,医学生通过参与社区志愿服务还能提高医学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培养其职业价值,实现社会、学校及学生三方面的共赢。

1 社区志愿服务和医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概述

1.1 社区志愿服务概述 社区志愿服务是以社区为范围,在不索取任何报酬的基础上,主动奉献自己的时间和精神,承担社区居民照顾的服务活动。该服务工作具有组织性、无偿性、公益性以及自愿性的特点。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前往基层考察时曾说,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各族同胞都要共同努力,志愿者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地感谢了社区志愿者队伍作出的努力与贡献[1]。由此可见,社区志愿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现实情况来看,社区志愿服务具有三大作用:(1)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志愿服务作为一种公益性、自发性的行为,有效推动了我国精神文明社会的发展,志愿精神中的团结友爱、奉献互助,更是促进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精神力量。(2)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社区志愿服务起源于对社区弱势群体的帮助,然后才逐渐延伸至对社区全体居民的照顾。对医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工作而言,既能缓解社区居民就医压力,也能弘扬医学生的人道主义精神。(3)节约公共服务成本。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改变了传统公共卫生服务中以政府为主导的服务模式。医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满足社会居民卫生服务需求的同时,还节约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成本,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2 医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 众所周知,大学时期是学生形成职业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医学生也不例外,作为一种特殊的专业,医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对于医患关系的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医院职能的发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冯红等[2]的调查研究显示,医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与专业、所处年级、户籍、第一志愿的选择及医学就业指导教育等多种因素有关。目前,我国医学生职业价值观主要有以下特征:(1)在医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中美感得分最高,其次为成就感、人际关系、社会地位、经济报酬等。这一现状说明,我国医学生具有较高的责任感,拥有为人民服务、救死扶伤的精神,他们普遍具有挑战精神,敢于直面困难,勇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最终实现人生价值。(2)针对社会地位、经济报酬等因素而言,在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背景下,医学生普遍希望能够拥有一个稳定的工作环境,有助于激发自己的潜力[3]。通过我们的调查显示,医学生普遍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其次才是关注薪资待遇和社会地位,当代医学生更希望用自己毕生所学守护人类的健康,为建设健康中国添砖加瓦。

2 社区志愿服务对医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

2.1 促进医学生合理就业 根据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倾向来看,不少毕业生较为重视大城市、待遇高的职位,导致不少行业存在结构性失业现象。虽然我们前期的调研发现,医学生实现自我价值这一吸引力高于薪资待遇和社会地位,但仍有部分学生专业认同感不高,认为工作只是赚钱的工具而已,导致医学行业也存在结构性失业的倾向,医学生高不成低不就,就业难度逐渐增大[4]。

社区志愿服务的开展,使医学生能够在社会实践中,获得自我价值被认同的成就感,有助于改变部分医学生的就业观念,原因有:(1)社区志愿服务具有志愿性、公益性的特点,医学生在决定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时,自主选择权得到了充分尊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内在积极性。在社区志愿服务中,学生由传统的单向教育过程中的客体,转变为医学实践活动的主体,能使医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专业的价值及意义,进而改变就业观念。(2)志愿服务有助于提升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医学生在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过程中,通过主、客体间的互动,激发医学生对医学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满足医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有助于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增强其职业认同。在社区志愿医学实践过程中,既弘扬志愿人道主义精神,又能帮助医学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最终将志愿服务精神转化为就业的内在动力,促进医学生合理就业[5]。

2.2 促进医学生职业兴趣的养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社区志愿服务的开展,能够促使医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进而增强其职业信心,发挥其学识、智慧与能力,培养个人的职业兴趣。例如,在当前人口老龄化趋势下,社区存在许多独居慢性病老年人,老年人的儿女忙于工作疏于对老年人的照顾。在我们的志愿服务中,医学生通过定期上门访视定点帮扶的老年人,通过给慢性病老年人量血压、测血糖、测视力、穴位按摩和拔罐,教会老年人自我保健的技能和处理突发状况的方法,并给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掌握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有效地提高了老年人的健康素质,赢得了社区居民的好评。志愿服务在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和落实关爱的人道主义精神的同时,使得医学生也能够对个人价值、专业价值有更深入的认识。在与这些独居慢性病老人建立帮扶关系的过程中,大大提高了医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与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其职业兴趣的养成[6]。

2.3 提高医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 对医学专业而言,涉及诸多类型学科知识的获取,单一的知识结构将会严重限制学生未来的发展。社区志愿服务的开展,首先能够为医学生提供一个与社会充分接触的机会,通过该平台,医学生可以结合不同社区的特点,积极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社区居民的实际问题,最终达到锻炼自己职业技能的目的,为未来职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医学生在志愿服务实践活动中找到自身的不足,进而不断完善个人知识结构,提高职业综合素质。其次,志愿服务还能够激发医学生的学习热情,作为一个向他人取经的重要过程,志愿者的自主能动性被充分激发,能够在实践活动当中自主开展志愿工作,最终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水平。

2.4 提升医学生的职业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作为医学生职业顺利发展的基础,已成为当前用人单位考核人才的重要指标之一。社区志愿服务可以切实提高医学生的职业创新能力,但需要注意以下2个方面:

2.4.1 提高医学生参与度 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是一种能够改变环境、改变自己的能力。对于医学生而言,提高其创新能力,便是要使其具备逆向思维、多向思维的能力,还要有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想要在社区志愿服务中提高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提高医学生的参与程度。作为志愿服务中的主体,如果参与度不高,那么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无从谈起。根据当前我国医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情况来看,部分医学生充当社区医生助手的角色,辅助医生开展治疗活动。这一现状不利于医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别提创新能力的培养[7]。为了解决这一现状,需要改变传统志愿服务模式,使医学生能够独立开展医疗实践,但社区医生、专业教师在志愿服务中需要加强对医学生的实践指导。在搭配组员时,建议高年级学生搭档低年级学生共同开展某项志愿服务工作。带队教师要及时发现医学生实践过程中的不足,并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在探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培养医学生的创新能力。

2.4.2 创新社区志愿服务模式 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现代化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传统的社区志愿服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只有对志愿服务模式不断创新,才有助于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医学院校需要对医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做出以下规划:(1)构建完善的组织协调机制;(2)建立全过程管理机制;(3)建立激励考核机制。从创新社区志愿服务管理方式入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在考核机制的激励下,积极投入到志愿服务工作当中。结合社区特点,通过在小区内摆设摊位、宣传卫生保健知识等方式,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教育活动。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全程参与情况进行指导与探究,辅助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养成创新工作模式、工作方法等创新意识,为其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8]。

2.5 培育医学生的职业协作精神 在当今社会,协作能力是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也影响了医学生职业水平的高低。众所周知,医疗活动并非是一个人能够开展的活动,它没有“英雄主义”的色彩,不存在一个人完成整个医疗活动的情况。一个完整的医疗活动需要医生、护士、后勤保障人员等各方面的努力。基于此,对于医学生而言提高自身职业协作精神至关重要[9]。医学生在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需要统一穿着,佩戴统一的标志,服务队进社区前,带队教师分配给小组实践任务,小组成员需要分工做好志愿服务的准备工作,小组成员共同准备任务的同时能够培养其合作意识。在学生正式进入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时,小组成员间需要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某项志愿服务工作,从而锻炼其团队协作能力。例如,在我们定点服务的某小区志愿服务中,需要在该小区内开展一次社区居民关节炎疾病的筛查与健康教育。志愿服务的学生下社区前需要准备好健康教育的内容并印刷成册,接受关节炎疾病筛查的方法与技术。在正式开展志愿服务时,小组成员通过协商,明确各自不同的角色职能。从宣传医疗知识、病情登记、病情检查、穴位按摩缓解等环节入手,彼此之间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此项志愿服务。该活动在为社区居民带来良好医疗体验的同时,也培养了医学生的职业协作精神。

3 结语

综上所述,社区志愿服务可以成为当前快速老龄化背景下解决社区医疗资源不足的有效措施,节约社区卫生服务的公共资源,满足社区群众医疗服务的需求,并锻炼了医学生的职业素质。医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稳定其专业思想,并有助于人际交流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社区志愿服务作为一种公益性活动,在惠及社区居民的同时,还能培养医学生乐于奉献的职业道德,改变学生的就业观念,从而提高其职业价值观。

猜你喜欢

医学生志愿价值观
以志愿,致青春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