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医学史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初探

2023-01-25田艳霞梁润英刘文礼姬永亮李贞莹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24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田艳霞 梁润英 刘文礼 姬永亮 李贞莹

(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医史教研室,河南 郑州 450046)

2015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以加快推进适合我国国情的在线开放课程和平台建设。顺应教育发展的趋势,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国医学史课程较早地采用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积累了大量经验,获得了较好的效果,2018年获批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19年获批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一流本科课程。

1 教学方式发生变化 出现新的问题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不同于以往传统课堂教学法,它是将课堂教学模式、在线开放教学模式二者相结合的一种综合教学学习模式,目的是将二者的优势结合起来,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然而,这种教学方式对于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产生了极大的改变,因此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比如,线上学习时间自由,可以随时随地学习,没有时间、地点限制,也可以多次无限制地学习、复习,这本是在线学习的优势,但是也带来学习、休闲时间界限不清,干扰因素多,学习效果不好等问题。在这种教学形式下,课堂教学时间大量缩减,因此如何高效进行线下课堂的教学?如何有效管理线上课堂的学习?如何加强对学生线下学习过程的引导?如何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利用好各个网络教学平台?这些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如果对这些问题没有思考,不能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就可能不仅不能利用2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反而突出了2种教学模式的缺陷,导致不好的教学效果[1]。

因此,针对新情况、新问题,教学团队必须适应新的教育趋势,改变固有的教学理念,加强网络信息技术的学习,做好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

2 教育理念的创新

2.1 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在以往的中国医学史教学过程中,教学团队一直秉承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我们更加注重于此,强调教学设计、授课过程必须围绕“学生”来进行,多方面考虑学生线上、线下学习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情况,比如网络不好、学习与休闲的边界不清楚、没有课堂学习气氛、干扰因素多、学生容易自由散漫等。我们紧紧围绕“学生”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多方位利用已有的课程资源,开发新资源,选择合适的教学平台,整合信息技术手段,重新设计线下课堂的教学安排、课堂教学环节、课程考核、评价反馈体系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完成教学目标。

2.2 教师必须有与时俱进 不断学习的理念 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形式下,教师不能固守原有的教学方法,不能一支笔、一张黑板、一本教材,年年岁岁,停滞不前,因循守旧。很多教师愿意接受教学内容的更新学习,但不愿接受教学方式的改变,尤其是不愿把现代化网络技术融于课堂教学之中,究其原因就是嫌麻烦,不愿创新,不愿接受新技术、新事物,没有终身学习的理念。然而教学方式的改革倒逼着我们必须“变化”和“创新”,教师必须全方位地学习线上教学方法,不断充实自己,掌握现代网络教学技术,并善于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在中国医学史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过程中,教学团队重点解决的是网络教学的课堂管理、网络教研、评价考核等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积极参加各种信息技术培训,与同行展开各种形式的学习和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化能力和信息技术素养,以适应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2]。

3 教学方法创新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方法,中医医学史的教学方法有很多种,如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对比式、阅读式等[3]。这些方法随教学对象、教学目的、教师习惯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应用。在中国医学史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具体实践中,我们主要采用了以下3种教学方法。

3.1 互动混合式教学法 本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学生主要利用慕课学习平台进行线上课程的学习,线下课程以教师讲授课程的重点、难点和答疑解惑为主,包括课堂过程管理、平时测试、学习讨论、作业提交、教师评价等。除了利用慕课和其他学习平台之外,还增添了微信群、QQ群等即时交流工具,即“慕课平台+课堂授课+即时社会交流平台”这种教学模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及时互动,很好地完成学生课堂学习,课下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答疑解惑、评价考核等教学需求。

信息化教学将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融入授课过程之中,教学形式直观,图、文、声并茂,教学内容生动活泼,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从中获取大量的知识和信息,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网络课程一旦录制完毕,从内容到形式都相对比较固定,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无法便捷更新和实时互动。因此,我们以网络教学为基础,辅以即时社会交流平台(如微信群、QQ群、其他学习平台),使学生在接受丰富教学资源的同时,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网络上随时随地地进行实时互动,及时沟通,解决问题,学习方式更加灵活、有效。我们还运用直播平台的课堂互动软件,增加线上提问次数,丰富提问形式,组织线上线下讨论、交流,微信群、QQ群及时根据课程内容,穿插有趣味的医史小故事,补充教材知识,以及联系时事问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其吸收知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并因之形成有效的互动式混合学习模式,以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4]。

3.2 课下小组学习法 “讨论式”教学法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然而,因为混合式教学课堂授课时间缩短,我们采用了课下小组学习的方式。一般以4~5名学生为1个小组,学生自愿结合,在微信或者QQ上建立小组群,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学生们线下互相学习、交流、监督,互相促进,达到了比较好的效果。比如教师布置思考题“古代医家对医学的探索精神”,学生会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资料、学习讨论,最后形成小组作业。他们会探讨张仲景为写作《伤寒论》的“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宋慈为完成法医检验的“责任担当”,李时珍为创作《本草纲目》到全国各地“躬身实践”的探索精神,王清任对人体解剖孜孜不倦的“求真务实”等。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密切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也使学生掌握了中医学的历史进程和历史成就。

3.3 分享阅读教学法 分享阅读是一种不以知识教育为明显目的,却能对学生发展带来长期巨大影响的教育方式[5]。本课程在讲解古代医学成就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古代医家、医著,对中医古籍有感性认识,可以让学生阅读中医古籍原著。在混合式教学形式下学生自由学习时间更多,非常适合这种教学方式。医学古籍蕴含着古人的智慧,有着丰富的内涵,如唐慎微的《证类本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本草学巨著,有着极高的医学成就,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孜孜以求的进取精神,非常值得后人学习,学生在阅读他们的著作时,一定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传统教学强调的是“教”,教重于学,互动混合式教学、课下小组学习法、分享阅读学习法把“传授的单向方式”转变为“交流的双向方式”,把“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启发式”的教学模式,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与教师配合进行学习。这样,学生对学习有兴趣了,学习起来也主动了,网络课堂的过程管理也有效了。比如课程第4章的学习目标为“至德施仁——职业素养及医德医风养成”。以本章中葛洪《肘后方》的成就、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大医习业》为切入点,结合历代医家医德医风的相关论述及优秀事迹,强化学生对医风医德的深入认识,树立正确的道德规范。首先,采用慕课平台的视频以及相关视频资源,向学生播放葛洪、孙思邈著书行医的经历,屠呦呦实验、获奖的影像资料,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使学生获得相关知识。其次,采用分享阅读的方式,小组成员线下阅读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大医习业》以及《肘后方》的相关章节,可以使学生对于中医古籍有直观体会。再次,小组之间讨论“大医精诚”,并对比西方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南丁格尔誓言、日内瓦宣言,结合所知道的历史上名医的医德和当今社会的医患关系,思考如何看待孙思邈的“大医精诚”?以此来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的思想,树立为医学献身的精神。最后,学生集体诵读《大医精诚》,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4 结语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教学的需求,教育者必须创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式,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以新兴技术为支撑,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推动课堂改革。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以“问题化教学”为导向 有效转变物理教学方式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