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情视角下医学生职业规划课程思政融入探讨*
——以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2023-01-25刘志红黄伦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24期
关键词:医学生医学思政

刘志红 黄伦峰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社科部, 河南 漯河 462002)

职业生涯规划是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新入学的医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旨在帮助医学生进行自我认知、职业环境认知,引导医学生及早进行合理的生涯规划,有效安排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活,积极主动地为未来的职业选择、职业发展做准备。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思政,发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育人价值,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开课前,我们特别对医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研。

1 资料与方法

本次调查选取2020年秋季新入学的医学专科生为调查对象,了解他们在专业选择、专业学习及就业意愿方面的一些基本问题。主要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共发放调查问卷752份,收回调查问卷749份,有效调查问卷745份。

2 调查结果及分析

2.1 专业选择方面 在医学专业选择上面,34.0%(253/745)的学生是因为个人喜欢,31.5%(235/745)的学生是因为家人或亲戚朋友介绍,15.4%(115/745)的学生是因为受疫情的影响,9.7%(72/745)的学生是因为觉得好就业,还有9.4%(70/745)的学生是因为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个调查结果说明学生在医学专业选择上有1/3左右是出于兴趣而选择的,这部分学生专业学习的动力会更大;而大多数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受到了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这部分学生在医学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更需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进行有效的引导,坚定医学专业学习的信念。

2.2 专业了解方面 在专业的了解程度方面,37.3%(278/745)的学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62.7%(467/745)的学生不太了解自己所学专业。这意味着大多数学生都不太知道自己专业的一些基本情况,很难做出合理的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重点引导学生去探索、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包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将要开设的课程、毕业要求、就业去向等,帮助学生及早思考和规划大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

在专业未来的发展方面,87.2%(650/745)的学生觉得专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很好,12.8%(95/745)的学生觉得专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不是很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坚定医学生对于医学事业未来发展的信心,对于这12.8%(95/745)的学生要重点关注,重点引导,重点辅导。

在是否了解医学领域内标杆性人物方面,43.0%(320/745)的学生了解一些,57.0%(425/745)的学生不了解。榜样具有最好的引导、示范和激励作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通过课堂讲授和课后调研,让医学生了解医疗领域内的标杆性人物,并用这些标杆性人物的成长经历、榜样事迹去影响和感召学生,让学生积极模仿和学习标杆性人物。

2.3 学业规划方面 在大学生活如何度过方面,19.1%(142/745)的学生思考过,且有详细的规划;78.9%(588/745)的学生思考过,但没有详细的规划;2.0%(15/745)的学生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这说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于开启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思考是非常重要的。

90.6%(675/745)的学生有信心学好自己的专业,9.4%(70/745)的学生没有信心学好自己的专业。这说明绝大多数的学生是非常自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重点关注小部分没有信心的学生,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甚至有必要进行一对一的指导。

2.4 就业意愿方面 在就业还是专升本的选择上,打算毕业后直接就业的仅有8.1%(60/745),打算专升本的占到91.9%(685/745)。这说明学生和家长都非常重视学生学历的提升。根据学校专升本的实际情况来看,每年专升本成功的比例大概是10%。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现实情况、专业专升本情况、就业情况及职业发展情况进行理性分析,做出合适的决策。

在就业意向方面,50.0%(372/745)的学生选择省会等大城市,29.5%(220/745)的学生选择地级市,14.7%(110/745)的学生选择县城,5.8%(43/745)的学生选择乡镇。这说明学生在就业意愿方面更多的还是倾向于向城市发展,只有少数学生愿意为基层服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服务基层医疗卫生事业。

在就业意向单位方面,30.9%(230/745)的学生选择三级综合性医院,30.6%(228/745)的学生选择二级综合性医院,9.9%(74/745)的学生选择专科医院,7.5%(56/745)的学生选择民营医院,4.4%(33/745)的学生选择社区卫生院,7.8%(58/745)的学生选择其他医药卫生单位,8.9%(66/745)的学生选择自主创业。从调查结果来看,虽然大多数学生还是倾向于选择体制内的单位,但是,也有很多学生的选择呈现了多样化的特点,尤其是有小部分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这说明学生的择业观念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3 讨论与建议

3.1 思政融入 帮助医学生认识自己 通过对入学新生的学情调查,我们了解到医学生在专业选择时,只有1/3左右的学生是从自己的兴趣出发,选择学医的,而2/3左右的医学生是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选择学医的。针对这种情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内容安排上,通过课程思政融入点的设计,进一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己,帮助学生努力将个人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和医学专业学习及医学未来发展方面建立联系[1]。如在讲解兴趣探索这一知识点时,不仅让学生从课程上了解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类型论以及兴趣与职业的适配度等问题,还要启发学生探讨和思考“如何将我的兴趣与医学专业学习及未来职业发展之间建立联系?”从而促进学生医学专业的学习及未来职业的发展。让学生在了解理论兴趣的基础上,能够结合现实选择,有针对性地、积极主动地将兴趣与医学专业学习及未来职业发展之间建立联系,而不是让学生过度关注于自己的兴趣,导致学生质疑自己的专业选择。学生彼此分享的过程,也是一个互相启发、学习的过程。如临床医学专业的一名学生,从小的兴趣爱好就是画画。高考报志愿的时候,也想报艺术类的院校。但是,她的父母认为学医更务实,所以,让她报考了临床医学专业。入学后,这名学生对于临床医学专业的学习是有抵触的,也提不起专业学习的兴趣。后来,在职业生涯规划课上,通过“如何将我的兴趣与医学专业学习及未来职业发展之间建立联系”这样的主题讨论与分享,使她认识到可以利用画画的优势,促进医学专业课的学习,如绘制人体解剖图,以此为切入点,激发了她学习临床医学专业的兴趣。后来经过职业世界的探索,引导她进一步了解医学插画师这一职业,可以将兴趣与所学专业之间建立联系,这更加激发了她专业学习的热情。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通过类似的课程思政的融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了解自己,努力将个人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与医学专业学习及未来职业选择和发展之间建立联系,助力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

3.2 思政融入 帮助医学生确立职业理想 通过入学新生的学情调查,我们了解到大多数学生对于自己所学的医学专业以及医学专业未来的发展情况都不是特别了解。针对这种情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除了引导医学生了解和探讨医学专业及专业发展的相关情况外,还要通过课程思政点的融入帮助医学生确立职业理想。职业理想是职业学习、职业发展的动力,只有确立了正确的职业理想,才能明确作为医疗卫生者的使命和担当,践行伟大的抗疫精神,努力学习和奋斗,争取成长为一名新时代守护人民健康的优秀医疗卫生工作者。所以,在讲解工作世界探索这一知识点时,不仅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医疗工作者工作的医疗环境、工作内容等职业世界的客观信息,还特别融入了医者楷模的内容,选取“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从医经历的相关视频让学生观看学习。观看完视频后,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谈感受和体会。吴孟超老先生的临床技术和高尚医德给学生带来深深的震撼,有学生坦诚地说:“原来学医是为了挣钱,现在不这样想了,医者应以患者生命为重”。学生在学习、分享、交流、体验的过程中,对专业学习的目的及医者精神有了新的认识,激发了他们对医学专业及医学事业的认同,形成了积极的职业情感,逐渐认识到作为医者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确立“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2]的职业理想,更好地实现了德育教育。

3.3 思政融入 帮助医学生规划好大学生活 通过入学新生的学情调查,我们了解到80%左右的医学生对于大学生活缺少具体的目标和详细的规划。合理有效的大学规划有助于帮助学生理清努力的方向,更合理地支配时间。毕竟,大学的学习生活和以往的学习生活有很大的不同,需要更强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和目标性。学生如果不能及时地调整和适应大学生活,缺少目标和规划,很容易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中迷失自己,影响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影响到未来的职业选择和职业适应。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通过课程思政点的融入,帮助医学生把个人发展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国家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尤其是2020年疫情的发生,让我们见证了太多医疗卫生工作者的无畏和担当。医学生将来也要走上医疗卫生工作岗位,担当救死扶伤的重任,特别是疫情提出的新挑战、健康中国发展的新任务、世界医学发展的新要求,都需要医学生及早确立目标和规划,通过努力,积极适应医学发展的新要求[3]。鉴于此,在讲解职业生涯规划这一知识点的过程中,融入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让学生知晓国家对新时代医学生提出的新要求,即救死扶伤的道术、心中有爱的仁术、知识扎实的学术、本领过硬的技术、方法科学的艺术[4]。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医疗卫生的环境特点,梳理职业生涯发展过程,初步制定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特别是大学期间阶段性的生涯发展规划要将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具体要求融入日常行为当中,内化于心,外化于形。通过实践体验,帮助学生逐渐澄清医学发展之路,做好生涯管理,并落实在实际行动中,为未来的职业岗位做好充分的准备。

3.4 思政融入 帮助医学生确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 通过入学新生的学情调查,我们了解到医学生在择业时还是盲目追求大城市,首选体制内的单位,这对于高职医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同时,也说明学生对于当下的就业形势、就业市场缺少理性的认识。医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必然影响到其就业行为。因此,在讲解职业生涯目标确定这一知识点中,融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立志要高,起步要低”的观点,号召学生端正择业观念,采用职业生涯规划方法与工具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定位,结合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确立正确的、积极的就业价值观,注重医学生德性的培养[5]。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医学知识,提升医学技能,精准定位,到基层、边远地区、社区、农村、军营中去,在社会的广阔天地中大显身手。引导学生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基层、社区、农村、边远地区,虽然在硬件设施方面比不上大城市,但却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施展才华的舞台。青年学生在这里机会更多、成长更快、进步更大,一定会在为祖国、为人民的奉献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除了课堂上思政点的融入之外,针对此部分内容我们还设计了基层医生寻访的实践活动,学生在寻访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基层医疗卫生状况的了解,增强了责任感、使命感,对于医学生确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4 总结

通过对入学新生的基本情况的调研,有效掌握学生的学情,根据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知识点,课堂及课后实践有针对性地设计和融入思政元素,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能够主动地将自身的发展和国家、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家和社会对医疗卫生人才的需求情况,合理定位,确定未来努力的方向,有效、合理地规划大学学习生活,并积极落实到日常的学习、实践过程中。实践证明,建立在学情分析基础上的课程思政的融入和设计,针对性更强,实效性更强,育人价值更显著。

猜你喜欢

医学生医学思政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