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足球教学中训练学生体能的策略

2023-01-24邓智辉广州大学附属中学

灌篮 2022年16期
关键词:足球运动体能训练身体素质

邓智辉 广州大学附属中学

足球教学不单单有助于锻炼和强化学生体能,还可以培养其团队合作意识与竞争精神。目前足球运动属于中小学体育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诸多学生的青睐。高中生正处在青春期,其精力充沛,热爱运动,但因为高中生面临着较大的学习压力,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参与足球训练。所以高中体育教师应采取有效策略,积极组织好学生体能训练,促进足球教学效率不断提升。

一、高中足球教学中体能训练的重要性

在高中阶段的足球教学中有效开展体能训练,不仅仅可以增强高中生身体综合素质,还可以进一步降低他们在参与足球运动时受伤的概率,体育教师必须引起充分关注和重视。组织进行实践教学活动时,教师要精准把控好体能训练的关键点,促进体能训练质量不断提升,这对于学生参与其他各项体育活动也能够发挥出促进作用,锻炼学生强大的意志力,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促进足球教学效率得以提高[1]。

基于学生体能训练为中心的高中足球教学,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其中,让他们在走、跑、跳等不同训练项目中锻炼各项身体机能,真正体现出足球运动的健身功能。通过科学的体能训练改善学生体质,培养和提高他们对外部环境的适应力,另外在参与体能训练时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发挥出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体能训练的过程中逐步纠正和掌握技术动作,促进其足球运动技能的不断提升。

二、高中足球教学中体能训练的注意事项

一线体育教师应当充分重视足球教学活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必须选择科学的策略来训练学生体能,训练时需要注意如下两点:首先,高中体育教师应当摒弃过去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要真正凸显出学生的主体性,从学生实际需求着手合理设计训练内容和训练目标。开展体能训练时要时刻关注和分析学生的训练成效,结合训练后的反馈信息对体能训练方案予以合理调整,避免盲目硬套传统模式,也要尊重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禁止出现“一刀切”,根据不同体质的学生制定差异化的训练目标,让所有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组织训练活动时不单单要强调足球基本技巧的讲解和传授,还应当更加关注学生积极健康心态的培养,让他们通过训练能够达到缓解学习压力,锻炼身体素质的目标,确保体能训练的实际效果。课后也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其次,足球运动体能训练时需要重点突出基础训练,高中体育教师要以助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标组织教学活动,更加注重足球基本技术练习,在体能训练内容设计时合理融入运球、抢断、传球等基础性技能,让体能训练变得更具有趣味性,在帮助学生牢固身体基础的同时熟悉掌握足球技能,为后续教学活动带来充足保障[2]。

三、高中足球教学中体能训练的原则

(一)层次化原则

组织开展高中足球体能训练之前,体育教师需要对班内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等有全方位的掌握,并通过数据化的形式进行记录分析,结合学生差异来合理制定体能训练方案,坚持层次化的原则,有针对性地组织进行体能训练。基于层次化原则指导下,不同学生都能够通过对应的体能训练方案实现身体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若体育教师没有结合学生实际设计有针对性的训练内容,很容易导致部分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受伤,进而让足球教学事倍功半。

(二)科学化原则

高中足球体能训练过程中还应当贯彻落实科学化原则,唯有保证体能训练的科学合理才可以最终实现训练目的。高中生的身体发育并未完全成熟,如果体育教师在设计训练计划时出现问题,可能对学生身体健康带来损害,降低其参与足球运动的兴趣。所以基于科学化原则的指导下,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足球教学的基本要求,科学设计体能训练内容和计划。

(三)形象化原则

体育教师应当对不同训练时期的足球技术动作要点有全面的掌握,让学生可以深入领会并掌握技术动作要点,从而保证体能训练的专业性与实效性。体育教师应当遵循形象化的原则开展体能训练,不断提升训练内容的形象化和直观化,营造真实训练情境,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于训练过程中来。

四、高中足球教学中训练学生体能的策略

(一)调动学生参与体能训练的积极性

对于高中足球教学而言,体育教师在组织进行体能训练的过程中必须尤其强调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唯有真正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才可以帮助他们更加专注投入地进行各项训练,促进体能训练效率提高。初中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高的认知能力,可以对客观事物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能够对各种问题予以独立分析,所以体育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开展体能训练的过程中为其营造良好的训练环境,给予学生更多自由选择的空间,让其根据需要来选择相应的训练项目,从而促进其参与积极性的提升。首先,体育教师要让学生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足球这项运动,通过各种游戏活动来吸引学生对足球的兴趣,为后续体能训练的实施打下牢固基础。其次,应当结合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制定与高中生身体素质相匹配的体能训练策略,合理设计训练内容,不断挖掘和发挥他们的运动潜力,让学生在多元化的体能训练项目中去体会足球带来的乐趣。最后,体育教师需要进行准确的动作示范,利用多媒体播放标准的技术动作,要求学生参照视频内容来完成动作,学生训练过程中适时予以指导和鼓励,逐步优化体能训练内容和形式。

(二)拟定分层计划,组织开展体能训练

现阶段部分高中体育教师已经认识到足球教学的重要性,然而在组织进行体能训练的过程中依旧沿用传统的方式方法,造成实际训练效果不佳,在新时期下体育教师要不断创新训练模式,及时优化训练内容,按照不同学生的差异性拟定分层计划,科学开展体能训练。体育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善于观察记录班内学生参与足球运动时的具体情况,了解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术动作掌握情况,特别要考虑到高中阶段学生面临着较大的学习压力,科学制定分层训练计划,尽可能保证更多学生能够通过体能训练获得提升。比如说在传球技巧的训练过程中,一些学生的领悟能力和掌握能力较强,能够在短时间内进入训练状态且较快掌握技术要领,而一些学生因为身体素质或者领悟能力较弱,要进行持续反复的训练才可以基本掌握技巧。为有效提升训练效率,教师能够拟定分层传球训练计划,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在相同时间完成基本体能训练。教师应结合学生差异,为他们规定不同的训练目标,如优等生在掌握传球技巧后无须将更多时间放在持续训练中,能够让其对下一节训练内容进行预习;中等生可以合理增加训练强度,该层次学生可以基本掌握传球动作要点,但常常会存在传球动作不规范、不熟练的问题,此时便要求他们进行持续性的训练,在规范技术动作的基础上强化其身体素质;对暂时落后的学生可以合理降低难度,科学设置训练时间,从基础训练开始循序渐进地帮助和引导他们掌握传球技术要点,可以对这部分学生予以单独指导,当他们能够基本掌握动作技巧后再逐步增加训练强度,确保其体能得以持续提升。分层训练计划可以帮助更多学生获得成长与提升,确保体能训练实效性,让班内所有学生都可以获得符合自身需求的训练方式。体育教师在拟定分层训练计划时必须始终坚持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认真观察分析学生的训练情况,适时调整训练内容和训练方式,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够有所进步[3]。

(三)坚持基础训练,不断提升学生体质

体育教师要认识到,高中足球体能训练属于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任务,在组织进行足球教学时应当科学控制教学进度,按照教学大纲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确保体能训练目标最终实现。另外在组织教学活动时避免过于重视技巧练习,在体能训练过程中应当以基础训练为中心,强化高中生的身体素质。在足球基础知识教学时便着手制定系统化的体能训练计划,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以提升学生体质作为训练目标,保证足球体能训练活动的科学有效实施。高中体育教师应当提前进行备课,制定更加完善可行的体能训练方案,从班内学生的整体情况着手对体能训练的具体内容、训练时间以及训练强度等都进行明确规定,在备课环节便拟定周期性的训练计划。比如说每周可以选择固定一节课时间组织学生参与基础性体能训练,训练时首先需要组织学生进行心肺复苏功能相关的项目,借助于伸展运动、扩胸运动等逐步提升高中生的肺活量,训练时间为15min;随后让学生进行耐力跑,帮助他们的身体更加快速地进入到足球运动状态,围绕操场跑道按顺序出发,结合班内学生的跑步时间和身体情况慢慢调整增加圈数,耐力跑的时间控制在15-20min之间。另外每天大课间时也能够要求学生自行进行体能训练,此时的训练强度应当相对轻松,比如说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5min的跳绳训练,或者5min仰卧起坐练习,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自由选择,促进其身体素质不断提升,为后续参与足球学习活动打好基础。

(四)有氧+无氧供能的训练方法

在足球运动中要求学生能够长时间大量处于跑动状态,同时高冲刺跑的情况较为常见,因此身体供能系统也会存在差异化的能量需求。对于高中足球体能训练来说,教师能够采取有氧供能+无氧供能相结合的训练方式。

1.有氧供能的训练方法

对于足球体能训练而言,要提升有氧耐力应当科学调整体能训练强度,教师能够以有氧和无氧供能的临界点当成是设置训练强度的关键性指标,以每分钟心率150左右最佳,具体训练模式包括如下两类:首先是持续负载法,它属于中途不间歇的持续性负重训练,通常时间控制在20-40分钟,具体负重量能够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予以合理调整;其次是重复训练法,即持续重复同一个动作来让身体形成条件反射,这一训练方式有助于让学生熟练掌握技术动作[4]。

2.无氧供能的训练方法

足球运动中需要冲刺跑的情况较为频繁,组织开展体能训练时也应当让学生具备较高的无氧耐力水平,如此才能够在之后的足球运动时让学生机体可以形成足量的血乳酸,确保充足的能量供应。在无氧供能训练时普遍可以选择间歇训练法,保证间歇时间的科学合理是提升训练实效性的基础。如果中途间歇时间太长,身体内的血乳酸量降低,体育教师应当根据实际训练强度合理安排学生的休息时间,让学生的身体能够处在相对较高的乳酸值水平参与无氧耐力训练。借助于循序渐进的训练,学生无氧供能训练水平持续提高,此时需要第一时间对训练强度实施调整,比如说在动作训练时间保持一致的基础上适当降低间歇时间,增加练习时间。间歇训练的过程中,乳酸值形成量属于重要的测算指标,无论何种训练模式都应当符合相应训练强度下的指标要求。

(五)建设专业化的足球师资队伍

高中生参与足球体能训练必须依靠专业的教师进行指导,唯有保证教师的专业性才可以提升训练的实际效果,促进学生体能素质不断提高。所以学校方面应当充分重视此项工作,尽快建设更加专业化的足球师资队伍,面向社会招聘更多专业的体育教师,为足球教学活动的开展带来充分的人才支持。一方面,体育教研部应当对现阶段足球体能训练的实际开展情况、高中生的身体素质能力等有全面掌握,分析足球体能训练的主要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体能训练方案,促进体能训练实效性不断提升。同时体育教研部还应当组织开展教学研讨活动,让体育教师之间进行经验分享,取长补短,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教学能力提升。另一方面,体育教研部能够定期组织开展培训活动,鼓励体育教师利用闲暇时间积极学习充电,邀请专业足球教练抑或是体能训练师组织进行讲座,促进校内体育教师教学水平持续提高[5]。

五、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足球教学过程中重视并组织好学生体能训练,不但有助于推动校园足球运动发展,还可以显著提升高中生的身体综合素质,培养其良好的意志品格。对于一线体育教师来说,必须清楚认识到体能训练的重要意义,从高中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不断探索科学有效的训练策略,为学生创设和谐良好的训练环境,这样才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促进足球教学效率不断提升,推动校园足球蓬勃发展。

猜你喜欢

足球运动体能训练身体素质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高中校园足球的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激发幼儿足球运动兴趣的策略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锻炼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高校校园足球发展现状与发展模式研究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铁岭市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