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凝聚力视阈中的文化认同论

2023-01-21颜夏含何星亮

贵州民族研究 2022年6期
关键词:凝聚力民族价值

颜夏含 杨 凡 何星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社会与民族学院,北京 102488;2. 福建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3. 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 100081)

文化认同以其感召力、协同性承载价值立场、传达价值诉求、整合价值共识、凝聚社会力量。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渐进跃迁,民族文化在现代性进程中的多重悖论,消解着民族凝聚力的文化认同基础。强化问题意识,突出问题导向[1]。在增强民族凝聚力的考量中,文化认同日渐成为理论与实践聚焦的时代场与问题域。

一、文化认同与民族凝聚力的学理分析

(一) 深层次的文化认同是增强民族凝聚的黏合剂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2]可见,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来看,我党能在革命、建设及改革发展过程中饱经风霜而不衰,披荆斩棘而不垮,得益于共同的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迸发出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使我们国家的人民人心归聚、精神相依。也就是说民族凝聚力的增强以共同的文化认同为基础,是民族凝聚力经久不息的精神滋养。

(二) 文化认同是民族凝聚力的应有内涵

“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能够更好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历史也是一位智者,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3]纵观中华民族千年历史,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能同呼吸、共命运,形成一个复合的坚韧有机整体,得益于经久不息的中华文化谱系厚植了高度集成的文化认同。经群众检验与掌握形成的高度的文化认同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引擎,能聚合为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产生出巨大的向心力与吸引力,使人民的思想、意志与行动拧成一股绳。民族凝聚力与文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动态有机系统,文化是民族凝聚力不断增强的不竭力量之源,或者说在某种维度上,民族凝聚力本就是文化的内聚力。“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4]民族凝聚力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内核,起着整合力量、凝集共识的作用。这种纽带作用的内在基础源于该民族成员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缺乏文化内聚力量的制动牵引,民族凝聚力的增强犹如水无源、木无根。民族凝聚力的增强表现为本民族文化对本民族众成员的整合、内聚及提振功能,构成本民族成员凝心聚力的思想基础,因而文化认同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题中之义。

二、民族凝聚力视域中文化认同之困境

(一) 全球化中文化的趋同性与民族文化排他性的矛盾

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5]资本无孔不入的力量穿越时空阻隔,分布在人类活动的任意空间,日益将整个世界联系为一个有机的全球整体。伴随现代化的高度发展与全球化的越愈极化,整合与分裂、合作与冲突交织并存,传统社会孤立的封闭式发展越来越成为事实上的不可能。马克思说:“一切固定的僵化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5]全球化在推动社会跨步前进的同时,极易因分裂、碰撞、冲突引发现代性的文化认同危机。主要表现为文化全球化的异质趋同与民族文化认同排他斥异的矛盾。所谓文化全球化的异质趋同是指,资本逻辑视域下全球化的演绎突破制度与文化的界限,使异质文化相遇最终走向终结、趋于一统。源于全球化的进程实质上是资本权力操控的过程,其本身隐含着霸权的性质。西方发达国家往往凭借资本优势对外疯狂输出,竭力以自己的主流文化、价值观念占领全球意识形态话语的制高地,推行文化霸权、实行文化殖民。民族文化认同的排他性就是对全球化文化异质趋同的本能反应。它是指为免遭其他异质文化的污染,主动对外来文化表现出的疏离、排斥、抗拒。文化全球化异质趋同与民族文化认同排他斥异的悖反,极易使人们在现代性的混沌迷惘中变得无方向感,引发文化认同危机。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不意味着虚无外来文化,“面对异质文化,合适的态度不应是抵制,而是审慎的拥抱,自我在此过程中不是被‘失去’,而是变得更加丰富而广阔。”[6]在交流融合中建设性地吸收借鉴,任何文化想要独善其身都只能面临被边缘化、被解构的风险。尼格尔·多德指出:“现代性社会错误地认为自己是在朝普遍性的进步,而实际上,它只是产生了大量不协调的、自我指引的(局部的狭隘的) 合理性,他们变成了实现普遍理性秩序的主要障碍。”[7]在全球化的疯狂席卷下,多元文化在碰撞与冲突中博弈,易受主导社会的文化模式所同化,导致在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中呈现出疲软态势。

(二) 市场化工具理性与民族文化价值理性的矛盾

资本是市场拓展深化的动力之维。资本的逐利天性嵌入市场使得市场受利益驱动。“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8]在市场经济的利益诱导下,物欲观念伴随市场主体的利益觉醒而膨胀,使得市场主体易成为盲目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资本主义经济人。诚然,市场经济的拓宽深化离不开经济人的牵引,或者说,经济人本就是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产物。“如今,市场语言无孔不入,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纳入以强调自我利益,自我优先权为导向的模式。”[9]在市场经济以利益杠杆为引擎的驱动下,传统的价值理念、生活秩序及活动规则极易被商品化、货币通约化的世俗秩序所替代。在利益的世俗化中,受资本裹挟,易形成追求奢侈新奇的物质消遣享乐的消费主义,其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利益话语表达范式腐蚀分化着人的精神思考,进而在文化的消费上呈现出功利化、泛娱乐化、符号化、虚无化的倾向,其本质上是文化与资本联姻的异化消费形态。在文化消费主义的语境下,文化与资本的结盟分化着人们的精神思考,导致传统与现代的价值认同判若分离,陷入自我认同迷惘与集体认同偏激的主体迷失困境。在市场经济世俗化的进程中利益标杆与精神供给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与冲突,其本质上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二元悖反。市场经济中的利益标杆与精神供给的二元悖反,极易使文化主体在物欲的主宰下落入娱乐至上的文化消费主义的虚拟狂欢,腐化人们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使主体的人迷失于多元利益情境的泥沼而丧失理性的价值判断,为文化认同埋下异物的种子。

(三) 多元文化与文化一元主导的矛盾

“现代论域下的价值多元既是对统一的整体解魅和秩序的分化确认,也是对多元诉求竞争加剧的事实肯定,更是对通约、包容、并存的秩序承载是否可行的现实考量。”[10]现代化进程在推动生产变革、科技革新的同时,也分化着社会的文明观念与价值理念。日益扩张的全球化与日益精进的技术化打破了地域与空间的区隔,使传统相对保守封闭的文化环境在全球一体化的连接中进入价值多元、文化交织的时代场域,带来婀娜多姿的全球多元文化景观。在全球化的多元文化景观中,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的共识性存在,促成了本土价值与异域价值交织、碰撞的事实。多元文化的交织、碰撞使得个人或群体的价值观念、文化信仰多元多变,极易因其文化的异质性引发冲突与裂变。以赛亚·柏林所指出:“人们的目的是多样的,而且从原则上说它们并不是完全相融的,那么无论在个人生活还是社会中,冲突与悲剧的可能性便不可能被完全消除。”[11]因为“多元文化作为一种理论,作为一种背后有非常强大的政治经济和法律力量推动的一个社会趋势,也是一个与多个、中心与边缘的问题。”[12]多元文化的角力实质上是不同主体的利益博弈,价值的分化在本质上是利益的分化。在多元文化的论争博弈中,多元化时代去中心化、去统一化的价值诉求在与传统单一文化的碰撞、摩擦中涵化着传统价值一元主导的框架,易激发社会体系价值次生的因子,催生社会成员价值要求的异化与无序,进而模糊个体价值判断、迷惘个体价值选择,导致个体价值取向杂乱失范、个体价值理性丧失。基于此,在对文化的论争中一元主导与多元价值的悖反基本形成了传统本位论与外来决定论两种截然对立的价值立场。是固守传统还是奉行拿来主义的二元悖论,深刻地揭示了多元文化中文化选择的价值迷惘,模糊着文化认同的内容与目标、消解着文化认同的精神基础。

三、民族凝聚力视阈中构筑文化认同的策略

为了有效以文化认同的提振和内聚功能来增强民族凝聚力,不但要秉承一元主导与多元并存、破立并举的辩证原则构筑文化认同的思想基础,而且要以经济发展、科学的舆论引导及社会实践同向并进构筑文化认同的实践基础,从而在思想基础与实践举措的统一中夯实民族凝聚力增强的文化认同基础。

(一) 民族凝聚力视域中文化认同的原则

1. 秉持一元主导与多元并存的原则。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出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全球化在推动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本来与外来的激荡以及主流与非主流的交织中也推动着传统一元文化向现代多元文化的迈进。多元文化并存的发展格局在增进文化的交流互鉴时也因不同文化价值内核的冲突加大着文化认同的难度。为消解冲突,实现不同文化间兼容并包,形成共生互动的良性格局,“构建起多元归一体和一体包多元的一元主导、多元并存”[13]的文化认同模式,就必须衔接好一元文化主导与多元文化并存的关系。然而,在主体多元、经济成分多样、利益取向多变的时下,却存在着以一元抹杀多样,以多样取代一元的错误价值倾向。哈贝马斯指出:“共识并不像奥利塔所说,必定抹杀个性、取消话语的多元性,相反,是建筑在个性和多元性的承认之上的。”[14]显然,“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具有文化领导权和文化话语权,这种统治地位最终要由文化权力的阶级和物质关系来加以说明。”[15]一元主导指涉的是指导思想的一元,由统治阶级的地位所决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5]多元文化并存强调的是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与张力,二者不是对立而是辩证共生的关系。既要看到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与张力,也要在保持差异与张力中兼容和煦。要在文化的交流融合中以他之长补己之短,构建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文化认同模式。“无论是中体西用还是西体中用,也无论是国粹主义还是全盘西化,都走不通,只有辩证的综合创造,才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坦途。”[16]也就是说,交流融合是不可逆的时代潮流,唯有立于时代潮流,形成有核心引领的多元文化共生互动格局,才能在多元文化的激荡交锋中筑牢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而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在于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性不可动摇。

2. 秉持破中有立、立中有破的原则。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视角来看,“破”与“立”既界限分明又共同统一于整体之中。从事物相互区别的质的规定来看,破就是破、立就是立,二者界限分明,不能混淆或将其等同。但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转换的原理来看,“破”与“立”又互为彼此存在的前提与条件,不破不立、不立不破、在破中立、在立中破,二者须臾不可分离,共同统一于整体之中。“破”与“立”也是有条件限制的,不是想破就破、想立就立,而应以具体的时间、地点及条件为转移科学地当破则破、当立则立。二者的辩证关系阐发的辩证原理是只有“破”“立”并举、“破”“立”结合,才能真“破”真“立”。在破中立、在立中破的辩证关系原理为全球化语境下民族文化认同的构建提供了坚实科学的哲学依据。也就是说民族文化认同的构建既需要破也需要立,只破不立、或只立不破都是违反科学的哲学原理的。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全球化的纵深发展打破时空区隔的界限,使在场与缺场相互纠葛、使远距离事件与地方性的场景相互交织。既有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与异质意识形态话语的博弈,也有传统理念与现代观念的悖论,还有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竞争。博弈、悖论及竞争的过程带来了主体多元、文化多元及价值多元共存的复杂发展格局。“尽管人们处于文化超市中,但人们也在寻求一个自己的家而超越他,这个家庭就是自己的(或是民族的) 文化认同。”[P17]这是一个价值多元共生的时代,全球化在给民族文化认同带来挑战时也蕴藏着契机。也就是说,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认同的建构过程是一个涵盖破与立的矛盾发展过程,既有价值冲突的破,也有价值认同的立。在传统理念与现代观念的悖论中,要以价值冲突的破去其糟粕,改变原有不合时宜的价值内容体系,更要立字当头取其精华,赋予传统价值理念合理内核以时代意义,在一破一立中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在本来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激荡交锋中,要以价值冲突破崇洋媚外现象,要以价值的融合博采众长才能厚植对本民族文化的深切认同。在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与异质意识形态话语的博弈中,要以价值的冲突破西方舆论风险,要以价值的融合面向世界兼容并蓄建立新的价值体系。只有在破中立、在立中破,才能形成一个以自己为主体、以其他文明为补充的科学的文化体系与价值体系;才能在文化的交锋博弈中厚植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

(二) 民族凝聚力视域中文化认同之路径

1. 经济基础是构筑文化认同的物质基础。“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8]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部分,根本上由生产力发展水平或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缘此,构筑本民族文化认同也应扎根本民族经济发展状况的客观事实。源于文化认同的主体是受客观物质生活条件影响制约的“现实的个人。”这一前提限定规定了“人们奋斗所争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8]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不仅给我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还使我国普遍接受认同了马克思主义。根源于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指引下,我国革命事业如火如荼地开展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利益。新中国建立后,社会主义能被人民大众普遍接受认同同样源于在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官僚资本主义的对比中,社会主义社会中人民意志更加得到彰显、利益更加得到维护。社会主义能在我国以强劲的生命力勃勃发展,根源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挥棒在促发展提供生产中切实实现、维护、发展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意识形态斗争此起彼伏、愈演愈烈的当下,西方国家企图西化从未间断,但也从未得逞。根源于社会主义经济奇迹般地增长,使我国实现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更到强起来的深刻转变,在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夯实了文化认同的物质基础。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本民族文化就无力与外来文化、异质文化进行论争博弈,就难以证明本民族文化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换言之,文化认同既受物质基础决定,又靠物质利益保障。发展经济,提高物质文化生产水平,是增进对本民族文化认同的根基。因为经济发展在给予民族成员利益时也提供了民众对本民族文化认同的思想动机。因此,为了进一步增进文化认同、夯实文化认同的物质基础,就必须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将蛋糕做大时又将蛋糕分好,在人民利益的切实实现、维护中夯实文化认同的物质基础。

2. 科学的舆论引导是构筑文化认同的有力抓手。认同是主体、客体及介体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过程。一种文化理念要想被接受认同,除了其本身科学正确外,必须兼具必要的传播基础。当前,在全球一体化的深刻背景下,多元文化交织并存、不同价值理念的交锋博弈使思想舆论领域呈现出红色、黑色及灰色三个地带犬牙交错的舆论格局。模糊着大众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对构筑本民族核心文化理念的认同造成了严峻挑战。为守住红色阵地、打压黑色地盘、争取灰色地带,筑牢文化认同的思想标的,以科学的舆论导向导引社会舆论至关重要。源于社会舆论作为一种隐形的无孔不入的强制力量布展在人类活动的任意空间,往往比有形的规章制度、法律条文及风俗习惯更具穿透力、感染力与影响力。毛泽东指出:“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19]科学的舆论引导是构筑文化认同的有力抓手,科学正确的舆论引导及有效传播,有利于使在时间上、空间上处于分散状态的社会大众充分感知、理解社会的主导价值观,进而以良好的认同氛围创造接受认同的条件。科学的舆论引导要秉持受众思维,所谓受众思维就是以受众为中心的思维。接受理论告诉我们,舆论引导不仅要关注引导舆论的一方,还要关注被引导的一方,且要侧重转向被引导一方如何接受认同引导一方所传递的信息上来。这就要求舆论引导要以贴近受众的通俗易懂、接地气的大众话语宣传社会的主导价值观,使其达到广大受众能理解接受的范围与水平,才能使广大受众在共鸣中产生共情,才能入脑化心、外化于行。科学的舆论引导要秉承大数据思维。为此,必须以大数据思维强化舆情监测与研判,并以大数据为依托,将主流话语融入网络舆情治理,匡正舆情导向,打造主流话语引领的网络阵地,以唱响主旋律净化认同环境增进认同共识。科学的舆论引导要秉承服务思维。面对海量的参差不齐的信息风暴,主流媒体与政府部分要以打好组合拳的服务思维对舆论乱象重拳出击,要以其权威性、公信力做好把关人角色严控话语内容的议程设置,以主流价值观的声音占领舆论高地,净化社会舆论场的传播生态,营造风清气朗的认同环境,以主流声音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

3. 社会实践是赓续文化认同的关键举措。“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5]人类有目的、有计划的创造性实践活动是文化理论形成的源动力。文化认同是对文化知识、文化理论的认同,但这一认识导向也导致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取向认为对文化的感知、理解与认同主要来自理论的教化灌输,而缺乏有意义的生活体验与感知确证。脱离了实践,文化理论的正确性与合理性不能得到体验与确证,其自身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得不到彰显,就难以内化外为民众的情感认同、外化为民众的实践体征。为纾解这一困局,需深刻认识到文化认同不是纯理论内化的过程,而是一个由内向外、由知到行、由理论到实践的赓续过程。社会实践是赓续文化认同的关键举措,构筑文化认同必须以实践环节为中介,搭建由内向外、由知到行的桥梁,在主观精神与客观实际的连接中感知体验文化,确证民众成员归属意识。因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20]源于社会实践是所有社会成员共同熟悉和经历的基础内容,文化理论需经人们不断体验并获得验证后才能确证其合理性与合法性,才能内化为民族成员自己的情感、规范和目标;才能从感性上强化认知理解,真正外化为行为养成、内化为价值理念、思想信念。因此,从生活实践的日常化、生活化、具体化入手,对增进文化的认同度具有举足轻重的功效。实践平台与载体是主体感知、理解、确证文化的主渠道,要打造实践平台、丰富实践载体,积极开展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旋律内容的多种形式活动。如:观看红色爱国影片、参观革命纪念馆等,引导人民大众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在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中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范内化为日常生活自觉奉行的价值理念与行为准则,从而涵养、提高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识能力。

总而言之,民族凝聚力的核心表现为文化的内聚力,要构筑对本民族文化的深层次认同,增强本民族凝心聚力的精神归依,就要秉承科学原则强化认同的思想基础;就要从实践动因揭示认同的深层次根源。只有以思想基础联动实践动因,才能以合力共筑文化认同的归依,才能夯实民族凝聚力增强的根基。

猜你喜欢

凝聚力民族价值
我们的民族
“如此凝聚力”
论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团队凝聚力的提升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对增强兵团凝聚力吸引力的研究
增强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 推动企业高水平高质量发展
一粒米的价值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给”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