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儿童图书馆空间设计的研究综述*

2023-01-20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2年12期
关键词:空间设计图书馆空间

鲁 墨

(扬州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0)

1 背景

21世纪以来,在国家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我国儿童图书馆越来越注重提升儿童服务的内涵和品质,助推了儿童图书馆空间设计的发展。相关的统计结果显示,我国学者针对儿童图书馆空间设计的研究始于2009年,研究成果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大领域。

2 中国儿童图书馆空间设计理论研究

从儿童图书馆服务开展的趋势看,除儿童图书馆提供儿童服务外,其他公共图书馆、市县总馆、街镇社区分馆也提供儿童服务;服务内容包括信息服务、阅读推广及广义的文化服务。范并思认为,儿童权利原则是支撑儿童图书馆服务的基本理论之一,即平等应用权、优先使用权和安全权[1]。当代图书馆既是儿童的阅读空间,也是儿童的学习、交流空间。空间环境是儿童服务的重要部分,儿童图书馆要以儿童为主体,充分考虑儿童在不同年龄段的发展需要,为儿童打造多功能活动空间。由于早期的儿童图书馆存在设施陈旧、服务功能落后等问题,空间再造能够完善儿童图书馆的功能,保障服务的高效开展。因此,儿童图书馆空间设计理论研究集中在探索儿童优先、体验式阅读和再造与发展三个方面。

2.1 儿童优先

儿童优先原则以儿童的最大利益为首要考虑,主张一切为了儿童[2]。图书馆贯彻儿童优先原则包括以下内容:服务政策、馆内空间布局、场所及设施建设、文献资源配置、服务人员安排等。目前,我国儿童图书馆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儿童的需求,专业儿童图书馆的分布不均衡,65%的儿童图书馆位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20%的儿童图书馆位于中部地区,广大西部地区拥有的儿童图书馆数量最少[3]。2012年,全国公共图书馆进行的一项“少儿服务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要求进行读物推荐的人数占94.12%,要求对读者年龄不设限制的人数占74.02%,要求提供多媒体阅览室的人数占67.16%,要求提供1,000平方米以上的服务场地的人数占59.81%[4]。由此可见,儿童图书馆的设计与服务还有很长的革新道路。

儿童优先原则还主张向所有儿童的生存和正常发展提供基本保护[2]。所有儿童既包括城市儿童,也包括特殊儿童、留守儿童、乡村儿童等公共资源缺乏的儿童。我国儿童图书馆开展特殊儿童服务的时间较晚,与城市儿童相比,乡村儿童的阅读资源匮乏,乡村图书馆存在阅读空间面积较小、设施设备简单、藏书量少、陈设设计不符合儿童审美趣味等问题。乡村小学图书馆的阅读空间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且一般由普通教室改造而成。由此看来,我国儿童图书馆应保障所有儿童的阅读权利。

2.2 体验式阅读

近年来,“第三空间”建设理念在儿童图书馆得到应用,从本质上说就是图书馆由“书”的空间转变为“人”的空间,通过打造舒适的空间,为儿童提供交流和阅读平台。2019年出台实施的《公共图书馆少年儿童服务规范》从服务资源、服务政策、服务内容和要求、服务宣传、合作共享等方面提出了相关要求[5]。目前,一些学者对此展开了研究讨论。万宇等人建议基于多元理论维度构建符合儿童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的多层次阅读空间[6]。赵文萱、冯川玉提出具身认知理论,建议儿童图书馆构建儿童阅读体验空间,为儿童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7]。唐玉认为,儿童自主学习空间的构建是当下乃至未来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内容,儿童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包括功能式自主学习空间、引导式自主学习空间和沉浸式自主学习空间[8]。张丽娟、高丽杰等人从人与物、人与人的交互模式出发,结合心理学、环境行为学、教育学等理论,研究了空间中儿童与成人之间的交互特征及交互模式与空间设计的关联,试图创设一个有趣、互动,能给儿童带来启发的精神场所[9]。

2.3 再造与发展

目前,我国有儿童图书馆上百家、儿童阅览室上千个,但大多数阅读空间设施陈旧,服务功能落后,已不能满足现代儿童的需求。刘亚旭提出可持续发展和可利用原则,即儿童图书馆在改建时以保存、修缮和加建结合的方式,保留具有文化价值的部分,加建新的方向性空间[10]。王栋参与了沈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的改造设计,该项目的建成既解决了重复建设带来的浪费问题,也加快了沈阳儿童图书馆事业建设的步伐[11]。

21世纪以来,设计审美和设计理念正在不断发生变化,如:儿童图书馆的数字化、文化中心功能的合并及可持续性绿色图书馆的发展。随着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许多新媒介在儿童图书馆空间设计中得到应用。张洪铭探讨了公共图书馆依托新技术构建儿童阅读空间的情况[12],彭雷探讨了儿童图书馆的发展趋势[13]。

3 我国儿童图书馆空间设计实践研究

3.1 我国儿童图书馆设计存在的问题

3.1.1 空间设计成人化。郑君平、林钦认为,很多儿童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观念与理念落后,外观设计、馆藏布局、书架形态等不符合儿童的审美,无法激发儿童的阅读热情[14];姜进认为,儿童图书馆室内设计缺乏趣味性[15];白万东认为,儿童图书馆家具在儿童家具产业中所占比例几乎为零,关注度低,设计理论研究较少[16]。

3.1.2 缺少对低龄儿童的关注。冯莉在对广州图书馆的调查发现,儿童年龄越小,其家长对图书馆服务的满意度越低,尤其体现在馆藏资源和空间设计方面,如缺少亲子阅读室。低龄儿童大多不能独立完成书籍的阅读,需要父母陪护,因此亲子阅读室成为这部分儿童的主要活动空间之一。

3.1.3 儿童服务效能受空间限制。冯莉在实践中发现两个问题:一是读者数量大幅增长带来的空间受限问题,二是空间未能满足阅读推广的需求,导致读者对儿童图书馆阅读空间、设备设施的满意度普遍较低[17]。

3.1.4 总馆、分馆资源不均衡。目前,儿童图书馆的分馆形式多样,包括社区图书馆、儿童绘本馆、城市书房等。总分馆的资源不均衡主要体现在空间资源、馆藏资源和服务资源不均衡等方面。谢舒婷、李万骞认为,我国社区图书馆建设相对落后,存在选址欠佳、空间不足、设备不齐全、服务方式单一、忽略儿童群体的需求、缺乏专业的儿童服务人员等问题[18]。

3.2 我国儿童图书馆设计策略研究

3.2.1 室内设计儿童化。莫丹萍认为,儿童图书馆应设置母婴室和儿童卫生间,满足儿童及其家长的多元化需求[19]。赵文萱认为,儿童图书馆可将室外的阅读花园与儿童区连接起来,在花园中摆放桌椅等设施,为儿童提供阅读与交流平台。刘亚旭从人体工程学的角度分析了图书馆6—12岁儿童使用的桌、椅和书架的对应尺寸。徐欣怡认为儿童阅读空间既要色彩明亮鲜艳,又要色调一致[20]。

3.2.2 基于年龄段划分多个区域。万宇建议把儿童阅读区分为主要阅读区、分散阅读区、视听阅读区、阅读表演区等;任东升、刘紫丹认为,儿童图书馆应为学龄前儿童设立绘本馆、玩具区、活动区等,创设童话般意境,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为小学生设立国学馆、手工区、表演区等,创造动与静、玩与读结合的场景;为中学生设立创客空间,激发他们的创造创新热情[21]。莫丹萍认为,儿童图书馆应注重空间设计的私密性,设立专门的亲子阅读区、亲子阅读室或小组讨论区等特色空间。

3.2.3 区域设计模块化。朱芸认为,儿童图书馆应创新空间改造模式,打造新型的阅读空间,提高空间资源利用率[22]。王会娟、丁立伟认为,儿童图书馆应注重空间设计的灵活性和舒适性,利用落地玻璃或软隔断进行功能分区,打造通透、灵活、自由的空间[23]。

3.2.4 拓宽合作渠道。孟广菊认为,儿童图书馆应加强与学校、社区、乡镇、幼儿园的合作,创办分馆、阅读基地及图书流动站,扩大服务范围;构建以总馆为中心,以区县分馆为骨干,以学校图书馆及各类儿童图书馆(室)为基点的三级服务网络,依托网络群体服务力量,拓展儿童阅读推广服务的内容[24]。楼剑锋建议,儿童图书馆可运用TMLS的阅读推广模式,通过与社会力量的聚合,优化资源配置,构建儿童教育的社会化服务网络,为儿童提供早教服务和创客服务[25]。

3.2.5 应用信息技术。儿童图书馆应引入智能化的设备和现代科学技术,如基于RFID的智能书架管理系统,对馆藏资源进行实时定位,为儿童借阅提供便利,提高图书流通率[26]。

4 结语

近年来,针对儿童图书馆空间设计的研究成果较多,但这些研究多为理论性研究,缺少针对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对特殊儿童、乡村儿童、留守儿童等群体的关注度较低。随着国家对儿童阅读的重视,图书馆界应加强与学校、社区、企业等社会力量的合作,促进儿童图书馆空间设计的改进与发展,为儿童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猜你喜欢

空间设计图书馆空间
V&A“源于自然的时尚”展览空间设计
空间是什么?
忱意空间设计办公室
多元·开放·激活:公共空间设计的未来趋势探索
创享空间
居住空间设计《啁啾》
图书馆
去图书馆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