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图书馆面向青少年开展“阅读+旅行”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2023-01-20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2年12期
关键词:研学旅行青少年

马 晴

(南京图书馆,江苏 南京 210018)

在研学旅行、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纷纷开展多种有益探索,面向中小学生提供研学旅行服务,取得了一定成效。《研学旅行服务规范》指出“研学旅行是以中小学生为主要对象,以集体旅行生活为载体,以提升学生素质为教学目的,依托旅游吸引物等社会资源,进行体验式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教育旅游活动”[1]。从服务对象、目的和载体看,笔者探讨的公共图书馆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的“阅读+旅行”属于“研学旅行”范畴,但“阅读+旅行”模式与目前大多数图书馆开展的以图书馆为基地组织中小学生到馆参观、学习的研学模式不一样。公共图书馆面向青少年开展的“阅读+旅行”活动,强调走出图书馆,走进大自然、人文历史遗迹和各行各业中,通过旅行体验,引导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实际场景深度融合,增强学生的思考、实践能力。“阅读+旅行”模式是一种把阅读推广、旅游参观、文化传播与教育相结合的新型模式,是公共图书馆在研学旅行和文旅融合背景下创新服务模式的最佳切入点。

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为减少馆内聚集带来的安全隐患,公共图书馆大幅缩减线下阅读推广活动举办次数,而“阅读+旅行”为公共图书馆提供了一条新的服务途径,即走向户外。公共图书馆面向青少年开展“阅读+旅行”活动,既顺应了我国提倡研学旅行的新趋势,又符合图书馆肩负文旅融合、承担社会教育和阅读推广的任务要求,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笔者在分析我国研学旅行服务及其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金陵图书馆面向青少年开展的“诗游南京·文览金陵”活动(以下简称“诗游南京”)为例,结合该活动的实践与现实困境,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为“阅读+旅行”活动的持续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1 公共图书馆面向青少年开展“阅读+旅行”活动的时代意义和优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宋瑞指出,文旅融合要处理好文化和旅游之间共性与个性的问题[2]。公共图书馆开展“阅读+旅行”活动,在创新服务模式的同时,兼顾了其本职工作——阅读推广和文化传播,因此,有学者认为该模式具有较高的创新价值,值得推广,应品牌化、系统化,成为公共图书馆的创新服务之一[3]。

1.1 时代意义

1.1.1 创新服务理念和方式。近年来,为了营造良好的全民阅读氛围,公共图书馆在改善阅读环境、创新阅读推广方式和积极开展各种读书活动等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为了适应文旅融合与研学旅游新的形势要求,公共图书馆积极创新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开展面向青少年的“阅读+旅行”活动,把静态纸质阅读与动态旅行阅读结合起来,把有字书与无字书阅读结合起来,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以期突破图书馆的空间限制,实现叶圣陶先生所倡导“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的大阅览观,展现图书馆是一个有机生长体的理念。

1.1.2 知行合一,满足青少年的实践需求。我国基础教育的根本问题是重知识、轻体验及学生缺乏实践能力,推行中小学研学旅行活动的目的是解决这一根本问题[4]。“阅读+旅行”模式把青少年的体验和实践放在重要位置,改变了传统青少年阅读推广以说教灌输为主的模式,实现了抽象文字与具体场景、实践体验的有机互融。

1.1.3 挖掘文化底蕴,带动旅游行销。公共图书馆开展“阅读+旅行”活动的地点以公园、景点为主,在阅读的介入和研学导师的讲解下,这些地方的文化底蕴得到挖掘。“阅读+旅行”模式能够丰富阅读和旅行的内涵,提高青少年的阅读体验,满足他们对目的地文化深度了解和体验的需求。

1.2 公共图书馆开展“阅读+旅行”服务的优势条件

1.2.1 拥有专业的阅读推广人才,积累了丰富的阅读推广经验。公共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收藏、保护和利用的中心,拥有专业的阅读推广人才,在阅读推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读者咨询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目前,研学旅行服务质量受到质疑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导师的水平良莠不齐,很多机构并不具备相应的条件,常常以导游替代导师[5]。公共图书馆拥有的人才优势和阅读推广经验,能够为研学服务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1.2.2 丰富的馆藏资源为活动提供文献保障。公共图书馆拥有丰富的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能够为研学旅行提供充足的文献和资料保障,是任何商业化研学机构难以企及的优势。知识信息既是公共图书馆开展研学旅行服务的传统优势,也是公共图书馆提升研学旅行服务效能的基础[6]。研学的主题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研学的目的是提升青少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公共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涵盖各个学科的知识,能够满足青少年研学旅行的文献需求。公共图书馆拥有大量地方特色文献和特色资源数据库,能够为研学主题的设计、路线的选择提供帮助。

1.2.3 提供公益和普惠性研学服务。中小学研学旅行引入市场机制虽然能够丰富研学旅行的产品[7],但收费较高的研学活动把大量家庭收入一般的青少年阻挡在门外。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注重公益性和平等性,与追求经济效益的商业化研学机构相比,其以公益、普惠的方式开展研学活动是对研学旅行的有力支持和重要补充。

2 金陵图书馆“阅读+旅行”活动实践分析与现实困境

为了丰富青少年的周末生活,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提升服务水平,扩大服务范围,2019年金陵图书馆面向青少年举办了“诗游南京”活动,由研学导师带领青少年走出图书馆,走进南京各大博物馆、公园等历史文化场所,以提升青少年的阅读体验。该活动改变了以往专家学者讲解、青少年被动听讲的传统文化推广模式,通过旅行的方式,带领青少年在实境体验中领略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满足了青少年实践、体验的需求,激发了青少年的学习热情。

2.1 实践分析

2.1.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的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授识读、释义为主,难以引导青少年深入挖掘经典中的内涵[8]。“诗游南京”活动依托地方旅游景点,在带领青少年游览的过程中,结合地方历史古迹讲解文史知识,寓学于乐,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在参观六朝博物馆的活动中,研学导师结合“六朝古都”这一称谓,介绍了古代帝王年号、尊号、谥号、庙号等知识,讲解了古代居住的规定,引导小朋友们学习了传统文化知识,领略了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2.1.2 立足青少年需求,重视实践培养。我国倡导研学旅行的目的是改变基础教育中轻实践的现状,引导青少年通过实践体验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提高青少年的实践能力。因此,图书馆在开展研学活动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需求和身心特点,设计有教育意义的主题,在实践中提高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诗游南京”第三期游览梅花山的活动中,金陵图书馆为参与者列出了10种梅花的品种,引导他们观察、分析每种梅花的特点,提高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2.1.3 确保活动质量,研游并举。金陵图书馆从专业师资、研学主题和活动内容等方面确保了活动质量,真正达到了研游并举的目的。研学导师不仅要熟悉历史古迹典故、精通古代文学和文字学,还要能够以浅显易懂的语言把传统文化知识讲明白。金陵图书馆会根据目的地确定活动主题、设计相关任务,如:在参观南京博物院时,引导青少年了解相关的历史典故、文物知识。此外,金陵图书馆不仅结合学校课程设计了研学主题和活动,为学校教学提供了帮助,还及时举办了总结分享会,帮助青少年巩固相关知识。

2.1.4 以免费公益的方式开展,让青少年享受更多文化福利。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承担着弘扬优秀文化和开展社会教育的职责,开展免费公益研学活动充分展现了公益文化服务机构的责任。金陵图书馆的“诗游南京”活动以免费公益的方式开展,让青少年得以享受更多文化福利。

2.2 现实困境

“诗游南京”成功举办了18期,调动了青少年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为了保证活动质量和青少年的安全,每次活动均有人数限定,最多只能有20位青少年参与。目前,图书馆开展研学活动面临以下困境。

2.2.1 公共图书馆缺乏研学服务、文旅融合的复合型人才。“阅读+旅行”模式对研学导师的素养要求较高,其既要精通文史知识、熟悉当地文化古迹,又要能够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好历史故事。目前,金陵图书馆仅有一位研学导师,由于缺乏研学服务、文旅融合的复合型人才,致使活动规模无法扩大,参与人数有限。

2.2.2 社会多元合作不足。“诗游南京”活动受到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的重视,玄武区图书馆和秦淮区图书馆也积极响应,与金陵图书馆共同开展相关活动。由于缺少与其他社会机构、组织的合作,致使人力、物力资源无法得以共享。虽然《意见》指出“文化、旅游等部门要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施减免场馆、景区、景点门票政策,提供优质旅游服务”[9],但在开展研学活动的过程中,由于缺少社会力量的参与,以及公共图书馆的经费有限,参与者需要自费购买门票进入旅游景点参与活动。

2.2.3 保障机制不健全。虽然公共图书馆开展“阅读+旅行”活动,倡导走出图书馆,把书本知识与实践体验相结合,但保障机制的不健全严重制约了活动的持续开展。

3 阅读+旅行”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与思考

3.1 健全人才培养、安全保障机制

2017年的专项调查显示,约70%的研学活动由学校和教育机构举办[10]。因此,公共图书馆应积极承担起社会教育的职能,创新服务模式,开展形式多样的研学活动,提高资源利用率,扩大社会影响力。由于公共图书馆开展研学旅行尚处于探索阶段,相关人才匮乏和保障机制不完善严重制约了公共图书馆的积极性和活动规模的扩大。公共图书馆应加快研学旅行和文旅融合复合型人才建设,通过社会多元化合作,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研学旅行活动,解决人才困境;采取多种措施,争取政府部门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建立健全安全和资金保障机制,推动“阅读+旅行”服务的持续开展。

3.2 结合青少年需求和身心发展规律,提供精准“阅读+旅行”服务

《中国研学旅行发展白皮书2019》指出研学活动突出的问题是课程目标不明确,课程内容简陋粗鄙,缺乏统筹协调和深度体验[11]。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学习任务、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因此,公共图书馆要结合青少年的实际需求和身心发展规律,设计有针对性的研学方案和研学活动项目,满足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发展需求。

3.3 发挥馆藏资源优势,开展主题活动

公共图书馆在开展“阅读+旅行”活动时,可以结合地方历史文化、自然生态、风土民情等,充分发掘、利用馆藏资源,激发青少年的阅读热情;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如知识科普、自然观赏等,提高馆藏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满足青少年的多元化需求。

3.4 整合地区资源,建立多元合作服务平台

公共图书馆在研学旅行方面拥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和专业的馆员,但缺少旅游资源和空间。“阅读+旅行”活动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配合,因此,公共图书馆应采取多种措施,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研学旅行活动,建立多元合作服务平台,充分发掘利用地区优势资源,通过资源共享解决人才匮乏、物力不足等问题[12]。

猜你喜欢

研学旅行青少年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青少年发明家
依托研学旅行 实现实践育人
研学之旅
小黑的旅行
夏日旅行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