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民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提升路径研究
——基于文物保护单位的视角

2023-01-17沈跃国

江苏商论 2023年1期
关键词:国民政府旧址文物保护

沈跃国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先进分子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进行的一次伟大而艰辛探索①,由此建立了中华民国。民国时期仅存续38年历史,但其中有很长一段时期,南京成为民国的首都。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38年里面有着说不完的故事,涌现了一大批历史风云人物。而南京作为原国民政府时期的首都,是原国民政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座南京城半部民国史,那个时候的南京是多元化的②,民国文化的旅游资源也是南京有待开发的一部分人文资源。它具有鲜明的特色:首先,民国时期距离我们并不是特别的遥远,民众对于民国的历史较为了解。其次,民国时期是中国由封建社会向近现代社会转化的过渡时期,社会风貌、社会制度、民众生活习惯有了剧烈的变化,各种思潮相互碰撞,留下众多的精神文化财富。最后,民国时期的众多建筑文化保存较为完好,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比如现在的南京总统府就是原国民政府时期主要建筑。

一、南京民国文化资源现状

(一)数据来源

文物保护单位是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按照重要程度划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③。文物保护单位是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本文选取隶属民国时期南京市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共计17处、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共计35处、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共计146处,总计198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根据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17),按照主类、亚类对南京民国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分类,见表1。

表1 南京市民国文化旅游资源分类(主类为F建筑与设施)

(二)民国文化旅游资源分析

从文物保护单位的分布来看,南京文物保护单位集中在建筑与设施主类,以民国时期遗留的各类建筑为主。亚类为FA综合人文旅游地、FE归葬地、FD居住地与社区。南京民国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与民国文化相关的全国文保达17处,占南京市全国文保数的34.7%,省级文化保单位数35处,占比43.8%,市级文保单位146处,占比40.8%,见表2。

二、民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民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程度较低

从表2南京市民国旅游资源的分布来,民国文化旅游资源较为丰富,仅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有17家,在南京市同级别文化旅游资源中占比处于较高的水平。虽然南京市政府也开放一部分民国历史的旅游资源,但总体上民国文化旅游资源较少、开发的深度不足。携程网上南京市在人气最高前二十的旅游景区,属于民国文化旅游资源内容的只有总统府和中山陵,其他的民国文化旅游资源未能得到体现。游客来南京体验国民时期历史文化多数就去一下中山陵和总统府。其实南京还有很多的民国文化旅游资源没有被广大游客所熟知。比如说颐和路公馆区域、中山北路、中山路、中山南路至中山东路两则是原国民政府的行政机构集中区,这些地方见证了近代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宏伟高大的建筑无不透显出昔日的荣光。这些丰富的民国文化遗产,对于那些适合商业开发的承载民国文化的实体建筑进行文化空间的生产和改造,营造出休闲娱乐的文化空间,从而将民国文化遗产转化为满足市民和游客需求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④。

表2 南京市民国文化保护单位总体情况

(二)民国文化主题不突出

南京市有些民国文化资源虽然已经得以开发,但是民国文化特征并不明显。南京市政府先后出台《南京市重要近现代建筑和近现代建筑风貌区保护条例》《南京市重要近现代建筑保护与利用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0—2020)》《南京市“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等,但这些民国时期的旅游资源在开发过程中,民国文化的元素并不突出。以南京1912街区为例,南京1912街区是由19幢民国风格建筑及4个街心广场组成的民国文化风情街。但是在开发过程中,过分追求商业性质,民国文化气息被弱化。很多游客去过1912街区之后,甚至对1912街区的建筑属于民国时期的建筑都不了解。众多游客对于南京1912街区的形象感知主要为“酒吧一条街”“餐饮一条街”“商业街”等。

(三)民国文化旅游氛围不够浓厚、民国文化旅游宣传力度较低

南京《南京市“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提出,南京市重点发展古都文化游、红色主题游、科教文博游、乡村休闲游、休闲美食游,积极培育“非遗+旅游”“科举文化+旅游”等文旅融合新业态,完善旅游产品体系⑤。在对外旅游推广过程中主要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旅游形象,游客对于南京民国文化感知度较低。民国文化旅游没有放在重点发展的地位,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在旅游宣传推广中对于民国文化旅游资源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民国文化氛围营造不足。

三、南京民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提升路径分析

(一)做好民国文化旅游资源普查,为民国文化资源开发提供科学决策

旅游资源普查就是一项摸家底的工作,关键是了解一地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优势、劣势,将其作为地方确定旅游资源总体开发方向、进行区域旅游业规划的参考和依据,也为地方制定旅游业发展方向、区域价格类型、冷热线政策、投资税收方面的倾斜政策提供科学依据⑥。为了更好地了解南京民国文化资源的情况,应该做好旅游资源普查工作,摸清民国文化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现状,为进一步加强全市文化和旅游资源保护、利用和管理做好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二)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

目前南京市民国文化资源开发存在旅游项目较少、民国文化主题不突出等问题,根本原因在于项目开发层次较浅,未能充分发掘民国文化旅游资源。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需要重点挖掘具有民国特色的旅游产品,采取资源融合的发展策略来发展民国文化旅游周边产品,从根本上提升民国文化在南京旅游的竞争力。

(三)旅游资源差异化开发

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要重视旅游资源的差异化开发,注重旅游产品的特色。特色是旅游的生命所在,文化旅游更需要特色,专项旅游产品的开发可提升旅游产品特色,满足真正的文化游客需求;同时拓展文化旅游广度,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从而不断拓宽市场⑦。南京是一个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的城市,旅游资源种类众多,针对现有的旅游资源,南京得到较好开发的有:古都文化旅游、都市旅游、主题公园旅游、乡村旅游等。但是这些旅游产品和周边城市重合度很高,没有鲜明的特色。要把南京建设成国际性的旅游城市,南京应重视旅游资源的差异化开发,充分挖掘民国文化旅游资源,突出民国文化主题,形成别具特色的旅游感知形象。

(四)打造民国文化旅游精品线路

根据表1,南京民国文化旅游资源可以结合南京市旅游发展的现状,重点打造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民国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比如民国政府精品建筑游:包含总统府及南京国民政府建筑遗存、原国民政府旧址、原国民政府经济部旧址、原国立编译馆旧址、原国民政府编译馆旧址、原国民政府教育部旧址、原国民政府司法部大门、原国民政府联勤总部大门、原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旧址、原国民政府财政部旧址等。打造民国大使馆游,如民国英国大使馆、美国大使馆、法国大使馆等。民国高校游:金陵大学旧址(南京大学)、中央大学旧址(东南大学)、民国时期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旧址、金陵女子大学旧址(南京师范大学)、原国立中央政治大学门楼等。“名校游”和“民校游”相结合,通过百年高校、百年建筑,打造感受民国时期人文精神的特色旅游线路。民国名人旧居游:包含孙中山旧居、拉贝故居杨廷宝住宅、童寯住宅等。

(五)在宣传推广中注重新媒体的运用

近些年以小红书、抖音、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崛起,深入影响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认知,甚至是左右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这就让新媒体在旅游宣传推广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以此来影响游客的决策⑧。因此,为推进民国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新媒体宣传推广必不可少。南京市在加大民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需要加强旅游产品的宣传推广,尤其是新媒体在旅游宣传推广中的作用。

总之,民国文化旅游资源是南京重要且别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要充分予以挖掘,着力建设一批具有有特色的国际水准的旅游产品,提升南京整体对于旅游者的吸引力。

注释:

①金民卿.深刻认识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J].党建2021(3):25-27.

②拉雅.一座南京城、半部民国史[J].中华民居2015(C2):112-113.

③一言,陈昀.东南文化[J].2021(4):6-15.

④姜照君,顾江.空间生产视角下的文化遗产开发模式研究——以南京民国文化遗产为例[J].现代经济探讨,2014(7),78-82.

⑤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京市“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http://nanjing.gov.cn.

⑥马耀峰,甘枝茂.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第3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193-194.

⑦李亚洲,吴小根,罗浩.南京市明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J].河南科学,2009,362-365.

⑧吴耀宇.新媒体在江苏入境旅游市场营销中的应用及趋势旅游学[J].2018(4);3-5.

猜你喜欢

国民政府旧址文物保护
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觉醒青年发出“建党先声”
决策权动态流转:国民政府初期华侨教育师资政策考察及当代启示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生物治理理念研究
博物馆与近现代中国文物保护
古建类博物馆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
从汕头到上海:国民政府的“废两改元”之路(1925—1933)
东方县旧址修复一期工程已完工
名胜古迹
走马观花东北边业银行旧址
骨角质文物保护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