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引文空间的国内拍卖理论研究综述

2023-01-17杨国栋祝连波

江苏商论 2023年1期

杨国栋,祝连波

(苏州科技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0)

拍卖是最为古老和流行的价格形成机制之一。拍卖理论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应用分支,主要研究竞拍人在拍卖市场中的行为,此外拍卖理论还为现实世界中的拍卖设计提供思路。自1995年郭振林发表《拍卖理论及其应用》一文后,国内学者关于拍卖理论的研究逐渐兴起①。进入21世纪,乘着互联网蓬勃发展的东风,越来越多的学者聚焦于网上拍卖。谢安石、李一军等在理论相对匮乏、机制设计不完善的情况下,对网上拍卖的机制设计进行了初探②③。近些年来,拍卖理论与其他热门研究领域进行深度融合,在5G无线网络频段分配、云带宽预留等领域都有学者踏足④⑤。然而,鲜有人从整体层面对拍卖理论研究情况进行分析,探寻领域内的研究趋势,为拍卖理论的深入发展提供借鉴。因此,本文将采用Citespace软件对2005—2020十五年间的国内拍卖理论研究领域相关文献的关键词和引文进行挖掘,通过词频统计及聚类分析,展现研究概况和研究动态。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工具简介

CiteSpace是信息可视化分析软件,与Bibexcel、Ucinet相比,它能够筛选源数据,并提供了创新性的时间序列及检测分析。除了探索引文空间之外,它还可以做知识单元间的共现分析,如展现作者、机构和国家之间的合作。利用本软件可以生动展示某项研究的发展进程、研究热点、研究核心、行业内的主要研究机构及研究者。本文基于citespace软件绘制了拍卖理论研究领域一系列的知识图谱,并分析了国内拍卖理论研究的总体状况与趋势。

(二)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中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文献检索时间为2021年3月。以关键词“拍卖理论”作为检索主题词,选取了中国知网收录的2005—2020十五年间有关拍卖理论的文献,并对研究领域加以选择。除此之外,还对文献检索的原始数据进行人工筛选,剔除与本次研究无关的论文,最终选取498篇论文为研究对象。

二、拍卖理论研究的基本情况

(一)发表年度趋势

本研究选取中国知网有关拍卖理论的全部期刊文献与论文,利用知网自带的可视化分析,得到图1。由图表可知,我国的拍卖理论研究起始于1995年,郭振林在《拍卖理论及其应用》一文中详细介绍了拍卖理论,并阐释了在全世界的应用。他指出拍卖可以让市场确定市场清算的价格,帮助工商界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21世纪初,我国学者关于拍卖理论的研究逐渐兴起,陆续有学者发表文章。转折出现在2007年,全年共有40篇相关文献发表,随后几年,关于拍卖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入,发文也逐渐趋于稳定,年均发文量30篇。2020年,米尔格罗姆和保罗威尔逊因拍卖理论创新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相信会有更多的学者关注并参与到拍卖理论的研究中来,研究拍卖机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图1 国内拍卖理论发表年度趋势

(二)发表机构分析

从图2中我们可以看到,对拍卖理论研究较多的是西安电大、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大及北京邮电大学。以上四所大学在发文量上领先于其他学校,是开展研究较活跃的机构,在我国的拍卖理论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接下来,东北大学、电子科技大、哈工大和重庆大学在发文量指标上处于第二梯队,他们的相关文献产出较高,是本领域的基石。预计未来研究拍卖理论的学校机构会呈现上升趋势,而相关专家学者们的研究将会更加广泛和深入。

图2 发表机构图

(三)发表作者分析

图3展示领域内研究者的发文分析。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对拍卖理论研究较多的是上海交通大学的赵娅。她于2007至2013年间共发表文献7篇,其中,《中国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拍挂出让机制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一文提供了一个规范的研究框架来分析土地价格的形成机制以及地方政府在土地出让中的行为。她主要集中于拍卖理论在土地挂牌出让中的研究,形成了自己的研究体系⑥。

图3 发表作者图

(四)文献被引分析

表1展示了国内有关拍卖理论的文献被引频次较多的文献(高于50次)。许安国于2003年对拍卖理论进行了梳理,对国内研究起到了启蒙的作用,他系统介绍了半个世纪以来国际拍卖理论研究的进展,同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轮廓并对这一前言理论予以简评⑦。谢安石等建立了网上拍卖理论的认识框架,为今后的研究奠基。刘树林等介绍了多属性采购拍卖的应用领域和需要研究的理论问题,把多属性采购拍卖分为两类博弈模型和决策论模型⑧。陈皓勇等将拍卖理论引入电力市场竞标设计,为实现电力市场交易提供理论指导⑨。这些研究对拍卖理论在我国的蓬勃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表1 拍卖理论领域影响力较大的文献

(五)研究热点分析

筛选掉相近词义、弱相关性与针对性的关键词后,按照出现频次高低,整理得到了国内拍卖理论研究热点图谱和热度排名前十的关键词,如图4和表2所示。通过图表可以看出,“网上拍卖”“博弈论”“投标策略”等是高频词,但高频词以外的研究领域鲜有人踏足,研究领域较分散。因此,综上分析,得出国内拍卖理论研究的主要热点有机制设计、网上拍卖、博弈论和投标策略。

表2 热点频次表

图4 研究热点图谱

三、演进趋势研究

(一)关键词突现

拍卖理论研究的关键词突现可以在Citespaace软件中,以“Key word”为分析节点,选择“Burstness”,设置好相应的搜寻阈值后即可得到图5。

图5 关键词突现图

从图5中可以看出,网上拍卖这一关键词的突现始于2006年,终于2010年。进入21世纪以来,乘着互联网在我国蓬勃发展的东风,我国拍卖理论的研究有了新的方向——网上拍卖。网上拍卖的准入门槛低,商家能制定有利于自己的拍卖规则。谢安石在网上拍卖理论相对匮乏,模型设计较缺乏的情况下,提出一种模糊环境下的多属性网上拍卖机制。杨腾霄对淘宝网的业务模式、拍卖机制和拍卖系统设计方法进行系统分析与总结,推动社会对电子商务拍卖的把握⑩。曹菲菲利用回归树建立预测模型,对网上拍卖的最终价格预测进行相关研究⑪。

投标策略这一关键词突现于2007年,杨兴丽等在独立私有价值模型和关联估价模型下,在分别采用三种一口价拍卖规则时,对顾客的投标策略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在关联价值模型中的门限价格的划分,帮助学者理解顾客的投标策略⑫。刘国臣研究了基准模型下的投标商报价策略及招标商收益和扩展模型下的招投标策略⑬。投标策略也是拍卖理论的又一应用点,对本问题的研究推动了我国拍卖理论研究的深化。资源分配关键词突现始于2015年,是目前较热门的关键词。国内学者基于拍卖理论对资源分配进行了很多相关的研究。郭超平基于拍卖理论,对无线通信网络中的资源(带宽、频率功率、时隙等)进行了分配算法研究⑭。

(二)演进趋势研究

在Citespace软件中以“Timezone View”的显示方式来绘制拍卖理论研究的时序性,见图6。

图6 演进趋势图

我国关于拍卖理论的研究时序可以大致分为3个发展历程:初步发展、应用细化、应用拓展。(1)发展阶段(2005—2010年)。我国有关拍卖理论的研究起步较其他国家稍晚,本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拍卖市场初探;研究热点体现为机制设计、网上拍卖、博弈论、投标策略。可以将这一阶段的研究视为基础工作,将本领域研究透彻方可更好地与其他学科专业结合。(2)应用细化阶段(2010—2015年)。应用细化阶段即拍卖理论的研究在本阶段更为多姿多彩。国内对拍卖理论的研究文章增速放缓,趋于稳定,但本领域内的研究明显更为丰富和细化。频谱分配、稀缺资源分配、云计算、功率控制等成为本阶段内的研究热点,表明拍卖理论在国内得到了长足的拓展和延伸。(3)应用拓展阶段(2015—至今)。应用拓展阶段即拍卖理论与其他相关理论融合。2016年,一些公用采购和腐败问题成为本研究领域的热点。而最近两年,协同航路分配、5G无线网络频段、云计算、云带宽预留等更为细致专业化的关键词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通过对演进趋势的分析,也以预测的是,在未来拍卖理论将会与社交网络、高新技术产业紧密结合,未来将会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拍卖理论的研究势必会更为深入,更加广泛。

四、结论

从作者分布来看,国内对拍卖理论的研究分散于各个高校,缺乏有较强凝聚力的团队,缺少专门研究此项理论的高校或机构。此外,研究者之间联系也不够紧密,缺乏交流沟通,成果丰硕的研究者较少。从研究热点来看,国内拍卖理论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机制设计、网上拍卖、投标策略等,近些年来理论的应用细化与拓展得到长远发展,交叉研究较多,研究领域更为多样化。从演变趋势看,2010至2015年是高潮时期;近年来趋于平稳,说明拍卖理论研究逐步成熟,在研究的初探、应用细化、拓展阶段皆有代表性的文献。本研究针对目前国内拍卖理论研究的现状、热点、趋势,进行了系统总结,利用可视化分析软件探索拍卖理论的研究状况,将拍卖理论和计算机科学交叉研究,为后续如何基于科学计量数据对研究内容进行深度语义分析提供支撑。

注释:

①郭振林.拍卖理论及其应用[J].广西商业经济,1995(01):32-36.

②谢安石,李一军,尚维,李燕.拍卖理论的最新进展——多属性网上拍卖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6(03):17-22.

③谢安石,李一军.拍卖理论的研究内容、方法与展望[J].管理学报,2004(01):46-52+3.

④郑臻哲,吴帆,陈贵海.多维度防策略性云带宽预留拍卖机制设计[J].计算机学报,2019,42(04):701-720.

⑤王晓宇.基于博弈论的认知无线网络频谱共享关键技术[D].北京邮电大学,2018.

⑥赵娅.中国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拍挂出让机制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

⑦许永国.拍卖经济理论综述[J].经济研究,2002(09):84-91+95.

⑧刘树林,王明喜.多属性采购拍卖理论与应用评述[J].中国管理科学,2009,17(01):183-192.

⑨陈皓勇,王秀丽,王锡凡,耿建.拍卖理论及其在电力市场竞标设计中的应用(一)拍卖理论基础及实验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03):17-22.

⑩杨腾霄.淘宝网网上拍卖机制与系统设计[D].兰州大学,2009.

⑪曹菲菲.基于网上拍卖的最终成交价格预测[D].兰州大学,2019.

⑫杨兴丽,陈霞,吕廷杰.一口价网上拍卖顾客投标策略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6):25-29.

⑬刘国臣.基准模型及其扩展模型下的招投标策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

⑭郭超平.基于价格理论的无线网络资源分配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