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影响研究

2023-01-11杨彩霞张宇

贵州医药 2022年12期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关节

杨彩霞 张宇

(1.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血液风湿病科,陕西 宝鸡 721008;2.陕西省眉县中医医院骨科,陕西 眉县 722300)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为常见的关节炎类型,也是嘌呤类物质代谢紊乱、导致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障碍,尿酸盐结晶沉积于软组织的代谢性疾病[1]。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主要治疗药物,具有起效快、使用简单等优势,但是疗效持续性不强,很多患者停药后容易复发[2]。中医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原则是扶阳、补土、清热、除湿、温阳、散风、益气、固表、散寒法等,在临床上的应用具有保护关节筋骨、清热祛湿、活血止痛等功效[3]。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在反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病情的常见定量指标,对于指导临床治疗与预测预后也具有重要价值[4]。本文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影响,以明确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8年9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与对照组,各44例。中西医结合组中男23例,女21例;平均年龄(54.10±6.14)岁;平均体质量指数(23.57±1.11)kg/m2;平均病程(4.40±0.34)年;累及关节(1.89±0.32)个;关节功能分级:Ⅰ级18例,Ⅱ级16例,Ⅲ级10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22例;平均年龄(53.89±4.76)岁;平均体质量指数(23.79±0.83)kg/m2;平均病程(4.41±0.22)年;累及关节(1.87±0.22)个;关节功能分级:Ⅰ级17例,Ⅱ级18例,Ⅲ级9例。纳入标准:年龄18~80岁;符合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关节功能分级Ⅰ~Ⅲ级;具有保守治疗指征。排除标准:肝肾功能障碍,糖尿病、营养代谢性疾病等患者;精神病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类风湿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予双氯芬酸钠治疗,每次口服双氯芬酸钠(国药准字H20067392,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75 mg,1次/d。中西医结合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内服外用治疗:中药内服组方:金银花15 g、络石藤15 g、苍术15 g、桑枝15 g、黄柏12 g、知母12 g、生石膏10 g、赤芍10 g、丹参10 g、生薏苡仁30 g、土茯苓5 g,水煎150 mL,口服2次/d。中药外用组方:川乌10 g、草乌10 g、独活10 g、防风10 g、细辛5 g、透骨草20 g、青风藤20 g、红花5 g、乳香10 g、三七5 g、杜仲10 g、川椒5 g、川芎10 g、牛膝10 g、桑枝20 g、马钱子5 g、秦艽10 g、黄柏10 g、穿山龙10 g、苍术10 g,研碎后用75%酒精调成糊状,置于帆布上,使用红外线灯烤,1次/日。两组都治疗观察3个月。

1.3观察指标 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痛风疗效综合评价[4];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关节疼痛情况;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对比患者血清TNF-α、CRP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其含量。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对比 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治疗显效40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7%;对照组治疗显效24例,有效1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4.1%。中西医结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95,P<0.05)。

2.2两组患者关节疼痛VAS评分对比 治疗前,中西医结合组关节疼痛VAS评分(4.51±0.22)分与对照组的(4.57±0.28)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关节疼痛VAS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中西医结合组关节疼痛VAS评分(0.98±0.15)分低于对照组的(1.56±0.22)分(P<0.05)。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中西医结合组治疗期间发生肝肾功能异常、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各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9.1%;对照组治疗期间发生肝肾功能异常3例,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各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34.1%。中西医结合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8.122,P<0.05)。

2.4血清TNF-α、CRP含量对比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TNF-α、CRP含量低于治疗前(P<0.05),且中西医结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CRP含量对比

3 讨 论

中医认为,“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外在环境与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有内在的相关性,病机为湿热血瘀,体现了“天人相应”的中医整体观念[5]。本文结果显示,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P<0.05);治疗后,两组的关节疼痛VAS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中西医结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能促进改善关节疗效,缓解关节疼痛。在中西药内外治疗中,金银花、络石藤、苍术、川乌、草乌、独活可起到清热解毒、利湿通络之功效,桑枝、黄柏、知母、防风、细辛、透骨草具有破气行血、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之功效,杜仲、川椒、川芎、生石膏、赤芍、丹参有很好的通络止痛功效,黄柏、穿山龙、苍术、生慧苡仁、土茯苓可以清热利湿解毒、解毒散结[6]。本方攻补兼施,寒热并用,共奏活血通络止痛、清热利湿之功效,从而能够很好的控制患者病情,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7]。

本文结果还显示,中西医结合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TNF-α、CRP含量低于治疗前(P<0.05),且中西医结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能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还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从机制上分析,细辛、透骨草、金银花、络石藤、苍术可增强体液免疫,使巨噬细胞产生并分泌抗炎症抑制,可激活杀伤细胞,使患者的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恢复[8]。乳香、三七、桑枝、黄柏、知母具有抗炎及纤维化作用,可促进纤维蛋白的溶解,可抑制渗出和水肿以及免疫性炎症,增强巨噬细胞数,能改善体液免疫,还具有调节蛋白代谢与抑制炎性增生的功能[9]。牛膝、桑枝生慧苡仁、土茯苓有对多种致病菌均的抑制作用,可抑制机体的炎性渗出。川乌、草乌、独活、生石膏、赤芍、丹参可促进外周血细胞和腹腔炎性细胞对异物的吞噬能力,也可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10]。

综上,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能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还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能促进改善患者的关节疗效,缓解关节疼痛。

猜你喜欢

痛风性关节炎关节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膝盖有异响 警惕“关节鼠”
关节突关节比在退行性腰椎滑脱中的应用价值
小切口下重建喙锁肩锁韧带及前上关节囊复合体治疗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寒痹方对佐剂型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
miRNA-140、MMP-3在OA关节滑液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彝药“我思”治疗痛风性关节炎6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