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程综合护理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并发症的应用效果

2023-01-10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1期
关键词:植入术过敏炎性

岳 悦

(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皇姑院区心二科,辽宁 沈阳 110035)

现阶段,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该病发生率较高,其主要是因为冠状动脉狭窄致使心肌血液供应不足,进而导致诸多器质性和功能病变,严重威胁到患者身心健康、生命安全[1]。近年,在医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逐渐被应用于冠心病治疗中,术中、术后很容易发生心血管事件,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所以予以患者全程综合护理特别重要[2]。本文主要针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采取全程综合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试验100例采取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均为本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收,以双模拟法为基准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中男、女例数为26、24岁;年龄最大、最小分别是79岁和41岁,平均(54.78±6.32)岁;患病时间1~8年,平均患病时间(4.34±0.72)年;心绞痛类型:31例不稳定性,19例稳定型。观察组(50例)中男、女例数为28、22例;年龄最大、最小分别是81岁和43岁,平均(55.12±6.28)岁;患病时间1~7年,平均患病时间(4.28±0.69)年;心绞痛类型:33例不稳定性,17例稳定型。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3]:①了解试验内容并签署有关文件。②临床资料完整。③具备正常沟通、理解能力。排除标准[4]:①既往有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史。②合并肾、心、肝器官功能障碍。③具有急性心肌梗死病史。④合并恶性肿瘤。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具体内容如下:术前根据医嘱将各项常规检查工作做好,并开展呼吸锻炼。术前1 d备皮,予以镇静剂,同时给予患者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术前4 h严禁患者饮食、饮水,在进入导管室前将膀胱排空。术中确保呼吸通畅,密切监测各项指标,同时准备心包穿刺用具、急救药品和除颤器等。术后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包括大便、尿量及饮食量,一旦出现异常,立即向医师汇报并进行相应的处理。术后叮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制动穿刺侧肢体,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排痰等。观察组采用全程综合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2.1 术前干预 根据血常规检查结果,了解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时间、肝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血清学指标、电解质和血小板计数等。组织患者进行卧位排便训练,同时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针对存在负面情绪患者进行心理指导,尽可能将抑郁、焦虑及紧张等不良情绪消除。术前3 d,指导患者口服阿司匹林,术前1 d,予以碘过敏及青霉素过敏试验,在会阴位置及双侧腹股沟位置备皮。术前4 h严禁患者饮食、饮水。术前30 min,将急救设备、急救药品等准备齐全。

1.2.2 术中干预 术中协助患者更换体位至平卧位,同时将心电监护仪等设备连接好,密切监测心率、血压、呼吸等指标,然后常规消毒右侧腹股沟位置,并进行局部麻醉。术中,一旦患者出现血压水平快速降低现象,则需要静脉滴注多巴胺,以避免血压水平的提高。

1.2.3 术后干预 ①预防皮下出血及血肿护理。为避免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中凝血现象的发生,在手术期间往往需采取肝素抗凝,加之长时间采取止血器,术后穿刺位置则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血肿或者皮下出血。基于此,术前需对凝血功能检测,术中合理应用抗凝剂,叮嘱患者术后禁止手臂支撑或者弯曲,确保穿刺位置处于水平状态,术后卧床休息过程中,利用沙袋加压的方式进行止血。②预防冠状动脉痉挛。术后精神过于紧张、疼痛等是造成术后痉挛的主要因素,因此需要为患者提供术后心理疏导,尽量将患者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消除,特别是在拔管期间,应加强对注意力分散方式的关注,减轻其内心压力。在护理期间,将解痉、血管扩张等药物准备齐全,目的是一旦出现冠状动脉痉挛可以及早进行干预。③预防对比剂过敏。术前患者均接受了碘过敏试验,在术后应叮嘱患者多饮水,以及早排出对比剂。④预防血栓栓塞。血栓栓塞诱发因素包括穿刺位置压迫、血液黏度及制动时间过长等,所以术后往往予以患者抗血小板药物,并对患者术后运动进行指导。同时,对患者皮肤颜色、动脉搏动和是否心悸等进行观察,一旦出现异常,需立即向医师汇报并处理。⑤预防假性动脉瘤护理。术中因为频繁穿刺、导管过大或者不规范拔管等因素,增加了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所以在护理期间应尽量由具备丰富经验的护理人员进行操作,确保动作轻柔,将压迫止血工作做好。⑥预防低血压护理。低血压诱发因素包括术中失血、精神紧张及扩张血管药物等,因此护理期间,应改善患者精神状态、心理压力,在出现血压水平降低后,予以升压药物。⑦环境干预:术后为患者创建舒适、干净、温馨的休息环境,合理调控室内温度和湿度,确保其与患者机体相适应,调整室内光线,避免光线直射眼部。⑧饮食干预:全面落实少食多餐、低脂低盐原则,增加蔬菜、水果摄入量。术后拔管期间,结合沙袋压迫和绷带加压包扎法,避免伤口出血现象的发生。同时,准备好升压等药物,防止其他疾病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术后康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炎性因子水平进行对比。康复指标包括下床活动时间、床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6 min步行距离(6MWT)[5];并发症包括低血压、穿刺处出血、对比剂过敏、冠状动脉痉挛和皮下血肿[6]。炎性因子指标有白细胞介素-6(IL-6)、血浆脑钠尿肽(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7]。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康复情况 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床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和6MWT均比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康复情况对比()

表1 两组术后康复情况对比()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中有1例低血压,2例穿刺处出血,1例对比剂过敏,1例冠状动脉痉挛,1例皮下血肿,并发症发生率是12.00%;对照组中3例低血压,2例穿刺处出血,2例对比剂过敏,2例冠状动脉痉挛,5例皮下血肿,并发症发生率是28.00%。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0,P=0.045)。

2.3 炎性因子水平 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前hs-CRP、IL-6和BN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hs-CRP、IL-6和BNP均比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表2 两组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3 讨论

冠状动脉阻塞或者狭窄是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的主要因素,为减轻冠状动脉狭窄带来的症状,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逐渐被应用于临床中,但是该方法可提高心肌梗死发生风险,使得手术安全性受到影响[8-9]。20世纪80年代,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第1次被应用于临床中,其可以及时改善冠状动脉阻塞部位,从而缓解胸闷及心绞痛等冠心病临床症状,经长时间发展和技术更新,该治疗方法成为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其特点包括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时间短等。随着生物相容性支架材料使用范围越来越广,该手术方法的远期治疗效果深受医学人员的关注[10-12]。尽管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可以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病症,但是因为术中的有创操作,包括导管插入及术中血管穿刺等,再加之围手术期负面情绪及抗凝药物的影响,导致术后很容易出现并发症。若未合理处置或者预防,很容易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3-15]。因此,应加强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关注[16-18]。本试验结果显示,在下床活动时间、床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和6MWT方面,观察组均比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12.00%)比对照组(28.0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s-CRP、IL-6及BNP方面,观察组护理后均较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分析,予以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全程综合护理方案,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避免炎症的发生[19-20]。

总之,予以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全程综合护理方案,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炎性因子,同时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猜你喜欢

植入术过敏炎性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过敏8问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中高度近视的临床观察
利伐沙班用于股腘动脉粥样硬化闭塞支架植入术后的临床观察
远离季节性过敏
人为什么会过敏?
花粉过敏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