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体护理在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2023-01-10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1期
关键词:肺心病脉搏发生率

杜 冰

(大连市中心医院中医皮肤痛疼科,辽宁 大连 116033)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主要是因为肺动脉和肺组织慢性器质性病变引起的肺功能异常,造成肺血管压力提高,导致右心增生肥大,有些甚至合并心力衰竭[1]。心力衰竭是肺心病中期和晚期较为常见且相对严重的一种并发症,明显降低了患者日常生活质量,严重情况下会对其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一旦诱发该病,需密切监测并提供科学、规范的治疗方法[2]。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具有较高的复发率,而且患病时间长,不仅增加了患者心理压力,同时也使其生活质量降低。疾病治疗期间,联合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有助于患者自我管理的改善,促进患者治疗自信心的提高,同时可使肺功能改善,尽可能的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3]。基于此,本文针对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行整体护理效果进行综合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明确诊断为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00例均为本院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接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为基准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中,男、女分别有27例和23例;年龄20~76岁,平均(45.28±1.29)岁;患病时长3~15年,平均患病时长(10.49±1.27)年;观察组中,男、女分别有30例和20例;年龄22~75岁,平均(45.32±1.31)岁;患病时长4~15年,平均患病时长(10.51±1.32)年;在基线资料上,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入选标准[4]:①确诊为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②自愿签署知情研究同意书。③神志意识清楚。排除标准:①具有精神疾病史和心理障碍史。②合并肾、心、肝器官功能不全者。③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④凝血功能障碍严重。⑤中途选择退出者。⑥因个人因素不愿参与本试验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具体如下:指导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及检查,并对患者身体状况密切监测,同时将相关指标记录在患者手册中等。

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方法,详情如下:①健康知识宣传。首先,让护理人员根据知识手册为患者讲解关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知识,包括疾病诱发因素、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宣传方式包括分发知识手册、播放视频等,协助患者家属可以进一步认识自身疾病,以便主动参与到患者护理中,其次,避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②心理疏导。因为外界因素和疾病因素,致使患者出现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进而降低了依从性,使得患者日常护理及治疗受阻。由护理人员对患者心理状态准确评估,明确负面情绪诱发因素,根据因素开展与之相对应的心理疏导,使其负面情绪缓解,促进依从性提高,使其保持乐观、积极心态,自主配合疾病。③饮食干预。以患者身体素质为依据,联合实际状况制订科学、规范的饮食方案,严禁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尽量多食用清淡食物,增加钙、维生素、钾等摄入量。④运动指导。若患者身体允许,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包括吹气球,3~5次/日,如果患者无法进行床下运动,则指导其在床上开展肌肉锻炼,10分钟/次,每次进行3~5次,合理调整幅度,禁止过度。⑤用药干预。遵医嘱服用抗心律失常、利尿剂和强心剂等药物,根据医嘱开展各项操作,药物服用后,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密切监测,一旦出现异常,立即向主治医师汇报并停止药物治疗。⑥并发症预防护理。a.心脏疾病。慢性肺心病极易合并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疾病,所以,需要加强对脉搏、心率等体征的检测,避免心脏等问题突发,特别是夜间,应强化护理干预。b.呼吸道疾病。因为秋季、冬季天气较为寒冷,所以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具有较高的肺部疾病和呼吸道疾病发生率,致使病情加重,应加强对呼吸道方面护理的关注,确保呼吸道通畅、清洁。c.上消化道出血。对患者是否存在呕吐、恶心等病症密切观察。d.休克。对患者神志意识、体温等生命体征密切监测,并为其提供感染预防对策。⑦环境指导。对患者居住环境准确评估,并根据家庭环境为其提供健康指导,如果想要消除哮喘及咳嗽等过敏原,则需要在浴室内铺设防滑垫,并安装扶手装置,避免摔倒等现象的发生,尽可能确保患者生命安全。⑧生活干预。支持、鼓励患者及时调整自身生活方式,根据自身实际状况进行相应的锻炼,对于呼吸困难明显者,尽可能减少活动量,多卧床休息;对于呼吸病症较轻者,指导其进行适量的运动,使其能够更好的进行自我管理。根据患者需求制订护理方案,增强患者康复治疗自信心,从而自主参与其中,配合医护人员工作,确保良好的治疗及护理效果。

1.3 观察指标 对血压、呼吸、脉搏及体温状况、FEV1/FVC、FVC和FEV1进行观察,并统计并发症发生状况和护理满意度。满意度判定[5]:分值总计100分,分为非常满意(80~100分)、满意(60~79分)和不满意(60分以下)3个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21.0对本试验结果准确分析,()代表计量资料(组间行t检验);[n(%)]代表计数资料(组间行χ2检验);两组对比经P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压、呼吸、脉搏及体温状况 观察组呼吸频率、脉搏、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比对照组低(P<0.05);但是在体温方面,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血压、呼吸、脉搏及体温状况()

表1 对比两组血压、呼吸、脉搏及体温状况()

2.2 肺功能指标 在FEV1/FVC、FVC和FEV1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前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较对照组更优(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肺功能指标水平()

表2 比较两组肺功能指标水平()

2.3 并发症发生状况 对照组中,3例消化道出血,4例心律失常,2例呼吸道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是18.00%;观察组中,1例消化道出血,1例心律失常,无呼吸道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是4.00%;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更低,差异明显(χ2=5.005,P=0.025)。

2.4 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是80.00%,其中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分别有22例、18例和10例,观察组为94.00%、25例、22例和3例。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332,P=0.037)。

3 讨论

慢性肺心病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该病具有较高的患病率,其诱发因素有很多。临床治疗慢性肺心病期间,针对性护理对策的开展特别重要[6-8]。由于慢性肺部功能受到损伤,肺心病患者机体长期呈现低血氧状态,在此情况下,不仅增加了红细胞数量及血液黏稠度,同时也会损伤血管内皮,这一现象对于急性期患者来讲现象更为明显[9-11]。因为感染严重,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缺氧状况,同时也积累了许多免疫复合物和酸中毒,导致血管内皮受损现象进一步外漏,显现诸多胶原组织,最终导致凝血反应链被激活[12-13]。

整体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方式,其主要围绕患者开展,加强对患者病情变化的观察,同时检测患者血压变化、呼吸变化和心率变化[14],以便及早发现重症心力衰竭,若患者产生呼吸加重和三凹征等现象,则表示合并心力衰竭,如果患者未在短时间内接受治疗,则会导致心力衰竭病情加重[15]。若患者出现四肢末梢神经异常、口唇黏膜发绀、呼吸速度加快,说明患者合并呼吸性酸中毒。若患者产生呼吸窘迫、全身发绀等病症,则说明患者身患呼吸窘迫综合征[16-17]。为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则要求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尽可能及早发现和治疗疾病,并对疾病发展速度加以控制[18-19]。

根据本试验结果分析,在呼吸频率、脉搏、收缩压、舒张压、FEV1/FVC、FVC和FEV1方面,观察组均比对照组更优,差异显著。提示为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提供整体护理模式,可明显改善患者血压水平、呼吸频率等,同时有助于肺功能改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提示通过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等方式,让患者及其家属感受到如同家人的关爱,从而改变自身对护理人员的看法与态度,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提高满意度。同时为患者提供并发症预防护理对策,可协助患者尽可能避免其他疾病的发生,保证良好的护理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20]。

综上所述,为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提供整体护理方案,除减轻临床病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外,还有助于患者肺功能和护患关系的改善,提高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肺心病脉搏发生率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临床探究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你了解肺心病吗?4个常见症状应提前知晓
围产期预防保健干预对高危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肺结核可以引起肺心病吗
用心感受狗狗的脉搏
光电式脉搏波检测系统的研究
沈安娜:按住蒋介石脉搏的谍战玫瑰
3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感染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