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信息化时代人格教育在班级文化建设与班级管理中的实践与思考

2023-01-09许一熙

中小学班主任 2022年23期
关键词:人格教育班级文化建设班级管理

[摘要] 培养人格健全的学生是教育的应有之义。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不断普及,借助网络信息化技术,可以丰富德育形式,为教师开展人格教育提供便利。本文从网络信息化时代人格教育的角度出发,探讨其在班级文化建设与班级管理中的实践策略,为广大教师学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网络信息化时代;人格教育;班级文化建设;班级管理;实践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提出,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我们要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备基本的知识和技术,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健全的人格。有研究表明,一个人成功与否,最关键的不在于智力,而在于健全的人格。人格一般包括人的能力、气质、兴趣、爱好、倾向等。人格教育则是一种发展学生心理素质,以培养健康的和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格为目的的教育。小学阶段学生有其独特的心理特点,教师在对学生实施人格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时调整教育策略,从而保障学生的人格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一、人格教育在班级文化建设与班级管理中的意义

1.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在班级管理和文化建设过程中开展人格教育非常必要。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开展人格教育,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及道德品质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心理素质等。这能够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奠定基础。

此外,教师还可以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潜质进行分析,让学生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发现真正适合和属于自我的发展道路。这有助于生涯规划教育的开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2.有助于拓宽学生的心理空间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相较于幼儿阶段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一时期,学生的思维方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对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变化进行教育有助于拓宽学生的心理发展空间。对学生开展人格教育,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能提升学生对周围事物的认知,有助于提高他们对校园生活的热爱,同时对于同学之间的交流和互助也有较好的推动作用。

3.有助于引导学生自我完善

教师对学生实施人格教育,有助于引导学生自我完善能力的提升。自我完善能力的提升需要结合不同时期学生的实际需要制定教学策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的教学,以更好地达到因材施教的教育目的。在开展人格教育的同时,需要对学生的心理结构进行重塑、重组、升华及总结,让学生的知、情、意、行充分发挥,达到较好的联动效果。

二、网络信息化时代人格教育在班级文化建设与班级管理中的实践策略

1.借助互联网虚拟空间,组织学生人格教育

随着我国互联网及物联网等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当前在教育行业中应用互联网对教学进行提升和优化已经成为很多学校的关注重点。教师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对学生实施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提升教学效率。

因此,网络信息化时代小学班级的人格教育可以有效借助这一优势,组织对学生开展系统性的人格教育。首先,教师在开展班级文化建设与班级管理过程中,可以通过创建班级管理网站的形式进行管理,如建立“我的秘密基地”网站,给予学生倾诉自己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的平台。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从客观的角度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剖析,从而进行正确的引导,促进学生的气质、性格、爱好、品德、操行、观点、态度等人格因素的提升。其次,通过借助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某一时期发生的事件展开讨论。借助讨论的结果,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的人格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2.建立民主互联网渠道,组织学生参与班级管理

网络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教师应当充分认识互联网的重要性。通过互联网的交融性功能对班级管理及班级文化建设等进行重新塑造,为学生的人格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实现民主管理。

因此,教师除了建立班级管理网站之外,还应当重视充分利用网络的交互性实施网络化班级管理和文化建设。例如,在开展班级内部班委评选活动中,对于班长、组长、课代表等以定期更换的方式进行调整。具体调整方式可以利用网络优势,采取网上报名、网上竞选以及网上公布的形式,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教师在班级文化建设和班级管理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民主管理为原则,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各项管理工作中。在此基础上,创造属于自身的班级文化和班级形象,使得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同时,教师还应当对学生的自尊、竞争、自强意识进行培养,将能够体现竞争智力、意志力的游戏和体育活动应用到班级管理过程中。对学生勇于挑战、百折不挠的品格进行有效培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设自由的空间,凝聚班级的核心力量。

3.创设自由发展空间,拓宽学生心理发展路径

网络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优势,使学生的人格教育得到更好的实施。首先,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时,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通过创设自由发展的空间,为拓宽学生心理发展提供有力的路径,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相应的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素养。例如,针对某一阶段班级中出现的管理难、管理差等问题,教师可以利用班级管理网站,使用“漂流瓶”征集管理对策的方式,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意见,确保管理工作开展的真实有效性。教师在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展班级文化建设与班级管理时,应当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和尊重,让学生能够信任自己。这样班级管理工作和生涯规划教育工作才能有序开展。同时,还应当注重教育方式的创新,结合不同学生的特点和性格,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加深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联系,共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网络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小学阶段学生的人格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环节。对学生的人格教育与班级管理进行有效融合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实施相关工作的同时,需要注重将网络信息技术融入其中,并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予针对性的引导和帮助,以更好地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体现民主管理,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创设条件。

[参考文献]

[1]张聪.教育信息化2.0时代智慧班级的建构限域与实践突围[J].南京社会科学,2020(04).

[2]冯欢.信息化时代思政教育在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中的应用——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与思政教育创新:基于网络身份隐匿视角的研究》 [J].中国科技论文,2021(08).

许一熙   江苏省如东县马塘小学。

猜你喜欢

人格教育班级文化建设班级管理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须回归生命
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强化人格教育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与人格教育
建设幸福班集体,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幼儿健康心理教育和人格教育的策略探究
高三班主任课程实施能力对班级的“正”影响
“浅谈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推行措施
浅论小说教学对于中学生人格塑造的意义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