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部超声联合CT 检查诊断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临床价值评价

2023-01-09李铁男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27期
关键词:中下段尿路准确度

李铁男

输尿管结石多因肾结石流经输尿管位置处梗阻引发,并随结石逐渐淤积、长大,会出现明显肾绞痛、血尿等泌尿系统结石症状,易并发肾积水、输尿管梗阻,引发肾功能损伤,需尽早诊断治疗,以保证患者生命安全[1,2]。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在临床较常见,X 线片为该病初步诊断方法,但部分输尿管结石不显影,诊断准确率较低;经腹部超声图像分辨率高,但在诊断中易受骨骼、肠管遮挡,超声诊断范围存在一定局限性[3]。CT 诊断为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主要诊断方法,具有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高等特点,但其对病灶周围软组织损伤情况诊断检出率较低,难以满足临床诊断需求。相关研究表示[4],在尿路结石诊断中应用CT 联合腹部超声可提升诊断准确率,同时可了解软组织损伤情况。为此,本次研究选取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2019 年1 月~2021 年5 月接收的84 例疑似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腹部超声+CT 联合诊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2019 年1 月~2021 年5 月接收的84 例疑似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9 例、女35 例;年龄29~65 岁,平均年龄(39.97±4.31)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5 d,平均发病至入院时间(1.26±0.92)d。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年龄≥18 岁;②精神正常,可配合完成研究;③合并血尿、腹痛、腰部不适、肾绞痛等症状;④未合并肾盂肾炎等肾脏炎性疾病;⑤患者、家属对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心肝肾等脏器严重功能障碍;②合并卵巢囊肿;③合并急性阑尾炎;④妊娠或哺乳期。

1.3 方法

1.3.1 CT 检查 ①仪器:64 排GE CT 机。②方法:患者膀胱充盈,仰卧位,电压120 kV,电流253 mA,层厚5 mm;头部先进入扫描,嘱患者屏住呼吸,在肾上级至耻骨部位扫描;扫描后重建原始横断段图像,获得薄层轴位图像,并进行图像重建,重建层厚、间隔均为1.25 mm。

1.3.2 腹部超声 ①仪器:PHILIPS IE33。②方法:若患者为坐位,则以冠状切面对其侧腰部位扫描;若患者为俯卧位,则对患者背部肾区进行纵向扫描;若患者为仰卧位,则对其下腹部扫描;扫描观察内容包括输尿管扩张、梗阻、结石嵌顿、积水等情况。

1.4 观察指标 ①以静脉尿路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腹部超声、CT 单独及联合诊断的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②以静脉尿路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腹部超声、CT 单独及联合诊断对不同位置结石及输尿管近端扩张的检出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腹部超声、CT 单独及联合诊断的诊断效能比较经静脉尿路造影检查,84 例疑似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中,75 例阳性,9 例阴性;腹部超声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9.33%(67/75)、77.78%(7/9)、88.10%(74/84);CT 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0.67%(68/75)、77.78%(7/9)、89.29%(75/84);腹部超声+CT 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8.67%(74/75)、100.00%(9/9)、98.81%(83/84)。腹部超声+CT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均高于腹部超声、CT 单独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腹部超声、CT 单独及联合诊断的诊断结果(n)

2.2 腹部超声、CT 单独及联合诊断对不同位置结石及输尿管近端扩张的检出率比较 经静脉尿路造影检查,84 例患者中,中段结石41 例,下段结石34 例,输尿管近端扩张63 例。腹部超声+CT 诊断及腹部超声单独诊断对输尿管近端扩张检出率分别为100.00%、96.83%,均高于CT 单独诊断的8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超声+CT 诊断对中段结石检出率97.56%高于腹部超声单独诊断的85.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腹部超声、CT 单独及联合诊断对不同位置结石及输尿管近端扩张的检出率比较[n(%)]

3 讨论

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为临床常见泌尿系统结石类型,多见于青年男性,一般无明显症状,若发生严重梗阻、输尿管损伤后会出现血尿、肾积水、腰部绞痛等症状,或诱发感染出现发热症状[5,6]。该病主要临床表现与肾结石、输尿管上段结石类似,且若存在卵巢、阑尾急性炎症反应后,主要临床症状表现相近,单纯以临床查体鉴别诊断难度较大。泌尿系统X 线片为输尿管结石初步筛查方法,对结石体积较大、梗阻现象明显者诊断效果较理想,但X 线片图像分辨率较低,存在输尿管结石不显影情况,因此诊断存在一定局限性。静脉尿路造影对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检出率较高,通过对输尿管对比剂显影情况进行诊断,可准确评估结石大小、位置、输尿管直径等基础资料,满足临床诊断需求。但此种诊断方法属有创检查,且检查费用较高,患者对其检查接受度较低。

腹部超声、CT 检查均为输尿管中下段结石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其中腹部超声在临床应用频率较高,具有操作简单、检查用时短、检查费用相对较低等优势,在对输尿管结石诊断中,主要影像学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输尿管扩张、肾积水,双侧肾内动脉阻力指数(RI)差值>0.01,肾内动脉RI>0.7;二维灰阶图像结石主要表现为强回声,后方存在声影;多数患者一侧输尿管末端喷尿次数减少,彩色尿流减弱[7]。但在检查中易受膀胱充盈程度、输尿管水肿、检查人员专业技能等因素影响,出现一定误诊、漏诊,影响最终诊断效果[8]。

CT 检查中,利用高度准直X 线束对患者中下腹部横断位扫描,扫描中灵敏记录大量衰减信息,经计算机转换为数字量,在各个断层上各点X 线衰减数字形成矩阵图像,并通过不同组织信号上X 线衰减数字差异性进行病灶分析[9]。在对输尿管结石诊断中,通过钙化后高密度显影进行结石鉴别诊断,可直观表现出输尿管内结石图像,并通过伴或不伴声影评估是否因出现输尿管梗阻而扩张。在CT 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主要影像学表现为卵圆形、类圆形直接结石影像,间接影像表现为输尿管肾盂积水扩张、肾周改变,部分患者可见一侧膀胱后壁形态相对扁平,结石内部回声不均匀;且在检查中,影像质量不受肠道内气体、膀胱充盈度、腹壁脂肪层厚度影响[10]。但在对输尿管中下段结石诊断中,受结石成分影响,存在一定漏诊率;同时对是否伴输尿管近端扩张诊断存在一定局限性。

本次研究中,对84 例疑似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进行腹部超声、CT 单独及联合检查诊断,在诊断效能比较中发现,经腹部超声+CT 诊断准确度、灵敏度(98.81%、98.67%)均高于腹部超声(89.33%、77.78%)及CT(90.67%、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原因为,在对结石诊断准确度比较中,单纯应用腹部超声易受患者及医师主观因素影响最终诊断效果,出现漏诊、误诊情况;单独应用CT 可通过直接影像进行结石诊断,诊断准确度相对较高,但因其在检查中存在较高辐射剂量,医师调低剂量时可能会影响诊断质量,且其诊断结果与结石成分存在一定关系,若结石成分为尿酸结石,则其X 线透光度较高,易发生漏诊情况[11,12];而腹部超声、CT 联合应用后可弥补对方不足,通过CT 直接影像、间接影像以及腹部超声回声情况、喷尿情况等进行综合判断,减少因患者及医师主观因素、结石成分等对诊断结果产生影响。研究结果发现,腹部超声+CT 诊断及腹部超声单独诊断对输尿管近端扩张检出率分别为100.00%、96.83%,均高于CT 单独诊断的8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超声+CT 诊断对中段结石检出率97.56%高于腹部超声单独诊断的85.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原因与联合诊断后可通过多种征象共同判断诊断结果相关,以提升诊断检出率;其中腹部超声对输尿管近端扩张检出率稍高于CT,能够说明在对输尿管形态诊断中腹部超声稍具优势。

综上所述,对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应用腹部超声、CT 联合诊断,可提升诊断效果及不同部位结石检出率,与单独应用腹部超声、CT 相比,联合诊断效果理想,具深入研究价值。

猜你喜欢

中下段尿路准确度
胫后动脉穿支带蒂皮瓣联合膜诱导技术治疗小腿中下段严重开放性损伤
影响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准确度的因素分析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小腿前外侧单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腓骨中下段双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Phosphatidylinositol-3,4,5-trisphosphate dependent Rac exchange factor 1 is a 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biomarker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中下段输尿管结石的体会
微信授权式教育在尿路造口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进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手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论提高装备故障预测准确度的方法途径
对GB 17167实施过程中衡器准确度要求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