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羊规模化养殖关键技术

2023-01-09谭炳钊梁金明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2年11期
关键词:羊场羊舍肉羊

谭炳钊,梁金明

(清远市清城区动物卫生防疫中心,广东 清远 511500)

羊肉性味甘温,是滋补佳品,其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微量元素、碳水化合物,能满足人体对多种营养物质的需求,这赋予了养羊业巨大的发展机遇。肉羊规模化养殖背景下,传统粗式的养殖技术无法满足养殖管理工作需求,育肥效果和养殖效益不理想。故研究分析肉羊规模化养殖技术要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羊场选址与建设

1.1 科学选址

肉羊规模化养殖,对环境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养殖人员要高度重视选址工作。结合当地发展合理规划选址,将羊场建立在适养区内,远离风景区、水源区、居民区,避免后期面临搬迁。同时,要尽可能远离化工厂、屠宰场以及其他畜禽养殖场,避免相互污染。要优选背风向阳、地势干燥的位置建场,保证水电资源充足,交通便利,水源无污染。

1.2 合理规划

一般情况下,规模化羊场由办公生活区、草料加工区、生产区以及无害化处理区等部分组成。养殖场负责人要结合地势、水流以及风向等情况合理排列各个场区,从上风口到下风口依次为:办公生活区、草料加工区、生产区、无害化处理区,各个场区之间应相互隔离,避免相互污染。

1.3 羊舍建造

建议修建楼式羊舍,宽度为5 m,高度为2.5 m,长度结合养殖规模灵活确定。要控制羊舍建造面积,结合不同羊灵活调控,一般每只羊占地1.5 m2,种公羊和种母羊每只占地2 m2。羊舍应设置相应的门窗,保证有良好的通风和光照条件。羊舍内应设置齐全的设施设备,包括:水槽、料槽等,有条件的可应用自动化饮水、喂料装备。

1.4 运动场建设

规模化羊场养羊时,要重视运动场建设,控制好运动场面积,一般是羊舍面积的2.5倍左右。运动场内设置相应的水槽、料槽,满足肉羊饮水饮食需求。同时,运动场内需设置药浴池,长度15 m左右,深度100 cm左右,宽度60 cm左右,便于后期进行药浴。

2 肉羊品种选择与改良

2.1 选择良种

应综合考虑用途、气候环境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地选种。父本应选择体型大、生长快、食谱广、产肉率高、肉质高、屠宰率高、适应性强、饲养周期短、市场前景好的优良品种。目前,生产中常用的父本品种包括:波尔山羊、杜泊绵羊、小尾寒羊、萨能奶山羊等。

2.2 引种注意

引入优质种羊时,要认真做好引种管理工作,选择正规羊场进行引种,同时落实健康检疫工作,确保所引入的种羊健康无疾病。要合理确定引种数量,控制引种时间,在春季和秋季引种最佳,此时气温适宜,不易产生冷热应激。要尽可能地选择近距离的羊场引种,缩短运输距离。引种前后可饲喂维生素、黄芪多糖,减轻应激反应。引种羊需单独饲养1个月左右,隔离期满且无异常时再作种用。

2.3 杂交改良

规模化羊场肉羊养殖时,通过杂交改良,可有效提升肉羊生产性能。一般选用本地羊作为母本,国外优质品种羊作为父本。二元杂交所培育的后代,具有生长快、肉质佳、繁殖率高、耐粗饲等诸多优势。

2.4 人工授精

人工授精技术在规模化羊场肉羊繁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提升母羊受胎率及配种率,避免生殖道疾病的发生。因此,要重视对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掌握人工授精技术要点,规范人工授精操作,人工授精全过程应保证无菌环境,首次输精后间隔8 h左右再输精1次,每次输精量为0.2 mL。

2.5 优化羊群

规模化羊场肉羊养殖时,要高度重视羊群结构的优化工作,及时淘汰性能较差、老羊、病羊。优良的羊群结构为青年羊应占15%~20%,壮年羊应占65%~75%,留种用羊应占10%~15%。公母比例控制为1∶30,繁殖母羊、育成羊、羔羊比例控制为5∶3∶2。

3 种用羊饲养管理

3.1 种公羊

种公羊采用放牧+舍饲的养殖方法,配种期以舍饲为主、放牧为辅,每日保证有适量的运动,及时擦拭体表,定期修蹄。配种期的种公羊日粮参考为:精饲料1 kg、干草2 kg、胡萝卜1 kg、食盐20 g、骨粉10 g。非配种期日粮参考为:精饲料0.5 kg、干草3 kg、胡萝卜0.5 kg、食盐10 g。种公羊应单独饲养,保证羊舍通风干燥,每只羊占地2 m2。

3.2 种母羊

配种前6周,重点做好抓膘、复壮工作,满足配种和妊娠期营养需求。妊娠期为5个月左右,此时应补充足量的营养物质,日龄应富含钙磷物质,禁止喂食霉变、冰冻饲料,禁饮凉水。哺乳期为4个月左右,饲养期要重点做好圈舍卫生清洁工作,及时清理圈舍内的污秽物,避免被羔羊、母羊误食[1]。

4 羔羊培育技术

4.1 早吃奶

羔羊出生后,应在2 h内、吃足初乳,进而被动获得免疫抗体,提升羔羊的抵抗力。如母羊奶水不足,应及时找代哺羊或人工哺乳,满足哺乳需求。一般1周内的羔羊均要以哺乳为主。哺乳前应擦净母羊的乳房、乳头,避免有污秽物。如母羊有乳房炎,则禁止哺乳。人工哺乳时要做到定时定量定质定温,1周后逐渐喂人工调制乳。

4.2 早补饲

羔羊1周龄时,即可将豆类炒香然后引诱羔羊采食,同时饲喂一些切碎的优质柔软青草。2周龄时即可补食玉米、豆粕、麦麸等食物,或者可喂食羔羊专用颗粒料,同时补充适量的微量元素、酵母片、乳酶生等保健品。1月龄时用精料拌食生喂,有条件的可喂食配方饲料,保证饲料的丰富性,遵循少量多次和先草后精再青贮多汁料的原则进行喂食。及早训练羔羊开食,能够有效的提升其消化能力,加快生长发育。

4.3 早断奶

羔羊50日龄时,即可逐渐断奶进行舍饲养殖,断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出现不适应的现象。饲养期间提供充足、丰富、优质的牧草、混合精料。同时要认真做好护理工作,保持羊舍温暖、舒适、干燥、卫生。同时要做好防肺炎、防肠炎、防羔痢,防口蹄疫等疾病,保证羔羊断奶后的成活率。

5 肉羊短期快速催肥

5.1 舍饲催肥

目前,舍饲催肥是规模化羊场肉羊育肥时最为常用的技术之一,是在羊舍内饲喂管理的一项催肥方法,饲料成本投入较高,但可实现规模化、节约化养殖,舍饲催肥模式下肉羊增质量、出栏活质量、屠宰后胴体质量可提高10%~20%,一般经过40~60 d的催肥后即可上市。舍饲催肥时,精饲料占50%,参考配方:碎玉米74%、麦麸10%、熟豆饼14%、骨粉1.5%、食盐0.5%,粗饲料占50%,常用粗饲料包括:干草、农作物秸秆等。

5.2 混合催肥

有条件的养殖场,可采用放牧+舍饲混合催肥法,牧草资源丰富时以放牧催肥为主,牧草短缺时以舍饲为主,每天放牧8 h,然后早、晚2次补饲草料。该法的育肥速度更快,一般经过30~40 d的育肥即可出栏屠宰。不仅如此,混合催肥模式下,肉羊的胴体质量、产肉量、肉品质更加理想,有助于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和传统放牧育肥相比较而言,舍饲+放牧催肥法的催肥效果要高出50%[2]。

5.3 使用催肥剂

为达到理想的催肥效果,要重视对各类催肥添加剂的应用。目前,肉羊常用催肥添加剂主要包括3种:①小苏打,将小苏打添加到肉羊日粮中,可让肉羊瘤胃始终保持最佳的消化机能,增加采食量,日增质量提高10%;②瘤胃素,用瘤胃素进行肉羊育肥,可增加瘤胃蛋白质总量,更好地消化吸收营养物质,促进肉羊生长发育,增质量可提高15%;③尿素,按照每100 kg体质量用尿素10 g的剂量拌料混饲,可提升低蛋白饲料中粗纤维消化率,提高育肥效果。但要注意使用尿素时要拌匀,避免肉羊中毒。

6 加强日常管理

6.1 环境管理

肉羊规模化养殖期间,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非常重要。①做好防寒避暑工作,冬季气温低,需及时保温,夏季气温高,需及时降温,最大限度降低温度对肉羊生长造成的影响;②要控制好羊舍湿度,一般控制在60%,保持羊舍干燥;③要保持良好的通风,及时排出羊舍内的氨气、二氧化硫等有害污染气体,降低对羊呼吸道的影响;④要综合考虑季节、羊日龄等因素控制饲养密度,避免羊群过度拥挤;⑤要定期更换垫草,推广发酵床养羊技术,减少粪污排放量,提高资源利用率。

6.2 粪便处理

规模化羊场肉羊养殖时,会产生大量的粪便,若处置不当,会造成水源、土壤、环境污染。①羊粪经发酵处理后整理成畦,可养殖蚯蚓,提升羊粪利用率;②可将收集的羊粪经烘干、灭菌、除臭、粉碎处理,和米糠等混合后可作为优质生物饲料产品使用;③羊粪经厌氧菌分解后,可生成沼气能源,将羊粪变废为宝,化害为利;④羊粪经发酵、烘干、灭菌、消毒、粉碎、造粒、包装后,可制作成有机肥,用于农业生产[3]。

6.3 消毒管理

规模化羊场肉羊养殖时,要高度重视消毒工作,提高消毒意识,制定科学完善的消毒制度。要优选广谱、高效、低毒、无刺激的消毒,目前常用的消毒药包括:来苏尔、漂白粉、氢氧化钠、高锰酸钾、次氯酸钙、过氧乙酸等,要定期交替使用上述消毒剂,一般每个月轮换使用2~3种,避免出现抗药性。一般每周消毒1次,疫病高发期每周消毒3次,发生疫病后每天消毒1次。消毒时要保证全面、彻底,对地面、墙壁、围栏、槽具、道路等进行消毒,不留死角,有效杀灭潜藏的病原微生物,保证肉羊的健康生长。

6.4 免疫管理

近年来,规模化羊场各类羊病呈现出高发趋势,目前防控疫病最有效、经济的手段是接种疫苗,所以养殖场负责人要认真做好免疫接种工作,结合当地、本场羊病的流行传播规律,制定有效的免疫程序,实现对疫病的有效防控。肉羊免疫程序参考如下:羔羊30日龄时颈部皮下注射小反刍兽疫活疫苗1 mL,50日龄时肌注羊梭菌病多联干粉灭活疫苗1 mL和羊痘活疫苗0.2 mL,60日龄时颈部肌注口蹄疫O型灭活苗1 mL;育成羊70日龄时肌注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苗5 mL,7月龄时肌注羊梭菌病多联干粉灭活疫苗1 mL和口蹄疫O型灭活苗1 mL。需注意,接种疫苗前后2周禁止服用青霉素等抗生素类药物,避免影响免疫效力。如接种疫苗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及时肌注肾上腺素解毒。要落实各类疫苗免疫抗体监测工作,一旦发现疫苗效力不足要及时组织补免,有效防控疫病的发生[4]。

6.5 驱虫管理

肉羊养殖时,寄生虫病是常见病之一,如:肝片吸虫病、肺丝虫病、球虫病等,寄生虫病的发生,会严重影响肉羊生长发育,降低养殖效益,所以养殖场负责人要高度重视驱虫工作,制定完善的驱虫程序,一般在每年的春季3月—4月和秋季9月—10月各驱虫1次,必要时应在夏季驱虫1次。要选用广谱、高效驱虫药,目前常用的体内驱虫药有:伊维菌素、吡喹酮、丙硫咪唑等,常用的体外驱虫药有:杀虫脒、敌百虫、石硫合剂等。配置驱虫药时,应严格控制好浓度,避免出现毒害现象。此外,需注意,羊群服用驱虫药后所排出的粪便要统一堆放发酵处理,高温杀灭残留的寄生虫卵,杜绝寄生虫病的传播扩散。

6.6 保健管理

为提升肉羊的抗病力,达到理想的育肥效果,要认真做好保健管理工作。药物保健时,一方面可应用中草药,如:何首乌、黄芪多糖、大麦芽、苍术、金荞麦等,将中草药拌入饲料中喂食肉羊,可起到不错的保健效果,提高肉羊育肥效果;另一方面可应用抗生素,如:青霉素、土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等,用抗生素拌料,可预防肉羊腹泻、肺炎、乳腺炎、链球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等多种疾病,应控制好用药量,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避免出现耐药性现象及药物残留等现象[5]。

6.7 无害化管理

规模化羊场一旦爆发疫情,应及时对病羊进行隔离诊断治疗,针对口蹄疫等烈性传染性,应及时上报疫情,封锁疫区,期间暂停一切调运活动。同时对被污染的环境进行消毒,受威胁的羊紧急接种疫苗。针对病死羊,需进行无害化处理,目前常用的无害化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焚烧、深埋等,要规范病死羊无害化处理流程,杜绝疫病的传播扩散。禁止将病死羊随意丢弃到河流、荒野中,禁止违法屠宰贩卖病死羊,避免疫病的流行。

7 结语

综上所述,肉羊规模化养殖背景下,要充分意识到养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完善的养殖管理方案,掌握养殖关键技术要点,在保证肉羊健康生长的基础上,提升肉羊育肥效果,加快肉羊出栏速度,提高羊肉品质及养殖效益,带动牧民增收致富,促进畜牧经济稳步增长,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猜你喜欢

羊场羊舍肉羊
高寒牧区装配式钢结构羊舍冬季环境参数测定与分析
提高肉羊繁殖率的综合性技术措施
江淮地区冬季供暖对羊舍环境质量、绵羊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肉羊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肉羊体尺测量 用上“智慧眼”
不同季节不同类型羊舍空气质量分析
秋季管好羊群要加强卫生工作
肉羊快速育肥综合技术
种羊场生存发展之路
浅谈规模化羊场夏季常见病及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