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纪小红’提质增效栽培技术要点

2023-01-09王明钦李西时张双凤何瑞法王淑芬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2年11期
关键词:供水量坐果微量元素

汪 敏,王明钦,李西时,张双凤,何瑞法,王淑芬,杨 宁

(1.寿光恒蔬无疆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寿光 262700;2.恒蔬无疆(寿光)蔬菜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 寿光262700;3.寿光市新世纪种苗有限公司,山东 寿光 262700;4.昆玉市恒蔬无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昆玉 848116;5.山东省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山东 济南 250000)

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Miller)属茄科、番茄属,是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羽状复叶或羽状深裂,浆果扁球状或近球形,肉质多汁液[1]。番茄是最主要的蔬菜之一,其营养价值高,口感美味而深受大众的喜爱[2]。

番茄原产南美洲,中国南北方广泛栽培,因番茄含有丰富的番茄红素及其他的营养物质,可抗癌[3]和促进肠道消化[4]。有研究表明,果蔬在保持营养均衡、预防慢性疾病及癌症等方面有着重大的影响[5]。

随着设施栽培技术的发展,番茄也实现了周年供应,但因施用过量的肥料使土壤团粒结构、物理性质发生改变,导致土壤板结及盐渍化的发生,造成土壤生态环境发生变化,蔬菜品质下降,最终导致了番茄品质与口感下降[6-9]。光照与温度是否适宜是番茄养分积累与运输的主要控制条件,也是促进植株健康发展、防止徒长、增强番茄抗病、提高产量的重要指标[10]。湿度则是番茄生长要求的基本原则,对水分的要求,除定植前、开花期、转熟期适当控水外,其他时期都应保持充足的水份供应[11]。

为了提高番茄的品质与风味,本文主要在整地施肥、补充微量元素、控制昼夜温差、调整植株长势、采摘时间等内容,以期为番茄提质增效栽培技术提供技术参考。

1 品种特性

‘世纪小红’番茄植株属于无限生长类型,其植株株型高,植株叶片为小叶形,叶色呈现墨绿色。坐果率高,果实呈椭圆形,汁水丰满,果实颜色为深红色,口感甜脆,果皮薄,肉质紧实。贮藏时间长,耐运输,抗病性强,病菌侵染较少,适于全国大面积设施栽培。

2 栽培技术要点

2.1 整地施肥

生物有机肥是植株生长栽培中必不可少的,可以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增加土壤中营养物质的含量,也可以改善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12]。目前国家已经把生物有机肥做为增加土壤肥力的一项重要的举措[13]。因园区在新疆昆玉,整地施肥的用量与山东寿光本地有所差异。先用旋耕机深翻耙平,地面整平耙细后方可施肥,撒施肥料时应避免肥料聚集成堆,以防肥土混合不均匀。垄上开施肥沟,垄宽190 cm,将充分发酵腐熟的生物有机肥与豆肥均匀撒入沟内覆土,每0.067 hm2施用5 t,以增加土壤中有机质与蛋白质的含量。注意撒施肥料时一定要均匀,厚度一致,防止肥料与土壤未充分混合,导致肥力与水分含量不均匀,引起植株生长不一、高低不齐;或因肥料过厚成堆,导致烧苗情况的发生。后深翻1~2遍,深度25~30 cm。完成后修整垄面与垄沟,达到起垄标准(高度30 cm,上宽≥50 cm,下宽70~80 cm)。深翻起垄后,浇一遍透水,让土肥紧密混合形成团粒结构,闷棚半个月后开始定植。

2.2 合理补充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是构成植株体内多种酶和辅酶的活化剂,对于形成维生素、激素、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微量元素匮乏时会导致植株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生长延缓等一系列的问题[14]。土壤养分是植物生长发育最主要的来源,氮、磷、钾大量元素也是植株所需要的必须营养元素,补充微量元素也是提高果实品质与口感的方法之一[15]。

追施锰等微量元素,可激活植株叶片硝酸还原酶的活性,使植株体内硝酸盐的含量降低;追施锌,可显著增加番茄的产量;追施硼可加速植株体内碳水化合物的代谢;新疆昆玉地区追施微量元素应注意合理撒施锌、铁微量元素每0.067 hm2施用2 kg,硼施用1 kg。植株缓苗时每0.067 hm2应用2.5~4 kg的微生物菌剂、腐植酸或海藻类养根肥料随缓苗水一起浇灌;每0.067 hm2用2~3 kg以硝酸钙和微量元素浇促棵水;每0.067 hm2用2~3 kg以高磷肥为主,配合硼肥浇促花水;坐果期施用2~3 kg/0.067 hm2番茄专用硼、钙为主浇坐果水;从植株进入生殖生长期每0.067 hm2用2~4 kg的高钾肥和微量元素肥。在植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期间控制微量元素的摄入是导致植株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管理期间要注意按时补充微量元素。

2.3 调节昼夜温差

大量研究表明,昼夜温差显著影响植株的品质与产量[16]。新疆昆玉园区因气候特殊,不同时期的昼夜温差也有所差异。因此,应根据当地的气候特征控制昼夜温差,缓苗期日温保持在28℃~32℃,夜温保持在15℃~18℃;开花坐果期,日温保持在25℃~28℃,夜温保持在13℃~15℃;膨果期日温保持在25℃~30℃,夜温保持在13℃~14℃,应注意土壤温度15℃~23℃为宜,不能低于13℃。调节昼夜温差,可有效积累大量的糖分和干物质,提升番茄果实口感。

2.4 水分管理

水是植株生长中必要的关键因素之一,水份管理在番茄植株生长周期中也发挥重要的作用。定植水、保墒水,是在定植前3 d,每0.067 hm2供水量为40~60 m3;在定植的当天,定植水每0.067 hm2供水量为10~15 m3;缓苗水在定植后2~3 d,每0.067 hm2供水量为5~7 m3;促棵水在定植后8~10 d,每0.067hm2供水量为4~6 m3;促花水在间隔4~7 d时,每0.067 hm2供水量为3.5~5 m3;坐果期的浇水间隔为4~6 d,每0.067 hm2供水量为3.5~5 m3。浇水的多少应根据棚内的实际状况和天气情况而定。

2.5 植株调整

2.5.1 双干整枝法

植株调整可以起到明显增产增收的效果,也极大提高了番茄的产量,最终增加了经济效益[17]。新疆园区采用双干整枝法进行番茄植株的调整,在单干整枝的基础上进行,保留其主干后在留下一个侧枝当第二个结果枝。多数以留第一花序下的第一个旺枝,其第一个侧枝较为强健,生长发育快,很快就可以与第一主干平行生长。双干整枝下的植株具有生长期长、长势好、产量高等优点。

2.5.2 抹杈

番茄在生长周期中,其侧枝、侧芽的生长极为迅速,为了保证番茄植株的品质与产量,需对植株进行抹叉。一般当侧芽长到离地面6~7 cm时进行抹除,不应过早的抹掉侧芽,过早抹除会阻碍根系正常的生长发育。在进行抹除腋芽工作时应选择晴天进行,有利于伤口愈合或抹叉结束后喷施杀菌剂,防止病菌从伤口浸入。

2.5.3 吊蔓、疏果

当番茄植株第一花序开花后或番茄植株高度达到30~40 cm时,应及时进行吊蔓[18],可有效将养分由横向运输转向纵向运输,有利于植株的营养生长。吊蔓便于番茄规整生长,方便农事操作的同时,还会保持番茄的高度整齐一致。若没有及时进行吊蔓,番茄植株会因过高最终导致植株倒伏,严重者会致使植株折断,最终造成番茄减产、品质降低等一系列的问题,最终导致经济的损失。

番茄坐果后及时摘除畸形果、僵果、病果,减少其对营养成分的损耗,病虫害的传播,及时摘除有利于增加植株间的空气流通和光照强度的增加[19]。选择果型周正、大小均匀、无残无裂的果实,可提升商品经济价值。

2.6 采摘

为了保持番茄的口感与品质,番茄采摘的时期应在成熟期进行,当番茄果面全部转为红色,且软硬程度适中进行采摘。此时的番茄口感与品质皆为最佳时期。

3 病虫害防治

3.1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指利用一种生物抑制另一种生物的方法。因设施栽培内小番茄管理不当,导致病害发生,杀菌剂在防治番茄病害的过程中,严重影响了有益菌的生物活性,导致常年种植小番茄的栽培棚病害现象严重[20]。利用生物防治,可以有效提高有益菌的活性。在温室、大棚内防治烟粉虱释放丽蚜小蜂,防治蚜虫释放食蚜瘿蚊。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可以有效减少农药污染。

3.2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的方法指利用简单的器具和各种物理因素防治病虫害的措施,利用自然界中的趋光性、趋热性和昆虫性信息素等控制病虫害的发生。高温闷棚可以有效的剔除病虫害的源头,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清园时,将上茬植株的病、残体清理干净,深翻旋耕作业,可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病率,减少病源。也可利用黄、蓝板进行诱杀,利用害虫的趋避性进行预防。

3.3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利用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需对病虫害的防治时间进行有效的把握,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理念,杜绝病虫害大面积发生。因新疆地区虫害居多,夜蛾类一般推荐选用甲维·茚虫威·虱螨脲进行喷杀,烟粉虱类选用烯啶虫胺+阿维菌素+联苯菊酯进行喷杀,化学防治注意交替用药,防止病、虫产生抗性,用药时注意稀释浓度,避开高温时段,以免产生药害。

猜你喜欢

供水量坐果微量元素
成都市主城区日供水量的气象相关性分析
基于2018、2019年度鸡西市水资源利用情况对比分析
不明原因肝损害的32例肝组织活检标本的29种微量元素测定
微量元素水溶肥在花椒上的应用效果
银川市日供水量与气温的相关性分析及预测模型的建立
银川市城市供水与气象条件的相关关系分析
苹果树坐果率提高六法
ICP-OES法测定钢和铁中微量元素
中华寿桃人工授粉提高坐果率
五招促枣树多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