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夏人口健康领域科技进展与“十四五”期间科技需求分析

2023-01-09牛建国宋乃平张庆霞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2022年2期
关键词:十四五宁夏科技

牛建国 宋乃平 张庆霞

(1.宁夏医科大学,宁夏 银川 750004;2.宁夏大学,宁夏 银川 750021;3.宁夏科学技术发展战略和信息研究所,宁夏 银川 750002)

人口健康是重要的社会民生问题,而科技是健康管理的有力保障,是提升民众健康水平的重要基础。21世纪以来,我国的人口结构、国民生活方式、疾病谱系、健康需求和主要医疗卫生问题已发生明显的变化,疾病的预防模式、诊疗手段和管理技术等都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6年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1 宁夏健康科技的进展

“十三五”期间,宁夏在健康科技方面设立了明确的发展目标:人口素质和健康水平要有明显提升;建立各种疾病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并在基层开展应用示范;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重大常见多发疾病、重大传染疾病发病率有效降低;攻克一批中药开发关键技术,提升生物制药技术水平,推进中药现代化进程。近些年,宁夏在健康科技方面持续发力,2018年,宁夏建设了全国首个“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1];2019年,健康宁夏建设领导小组印发《健康宁夏行动(2019—2030年)》,落实大健康理念,全力推进健康宁夏行动的开展。宁夏不断加强健康科技平台建设,目前人口健康领域建成国家部委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1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技术创新中心10个,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5个。不断加大健康领域科研立项力度,实施了“宁夏脑计划——颞岛神经网络及癫痫与脑认知功能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基于多模态技术评价生物支架结合干细胞移植治疗脑脊髓损伤后神经环路重建的临床应用研究”“基于移动医疗APP的精神分裂症院外强化管理模式的开发与效果评价”等一批重大、重点健康科技项目。笔者对2016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宁夏人口健康领域的科技成果进行了初步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宁夏年均发表学术论文3 000多篇,主要聚焦在糖尿病、脑卒中、肺癌、抑郁、冠心病、胃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乳腺癌、癫痫等领域;作为宁夏特色药食两用产物枸杞的主要活性成分枸杞多糖被大量研究。公开的专利有近400项,学科分布主要为药学、中药学、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等。科技成果登记200多项,涉及糖尿病、冠心病、胃癌等领域,有信号通路、基因、干细胞等层面的研究,也不乏宁夏特色中医药、枸杞等方面研究。“遗传性视网膜疾病基因研究及临床转化应用”“无机材料复合BMP-2基因修饰的间充质细胞组织工程化骨在增加种植体周围骨量中的应用研究”“枸杞多糖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功效研究”等一批科技成果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奖。这些科技项目和成果为提高宁夏医疗卫生水平、促进健康科技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 宁夏健康领域的主要问题和科技需求

宁夏仍面临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等多重挑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负担日益沉重,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心脏病、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持续上升;重大传染病流行形势不容轻视,结核病、病毒性乙型肝炎、痢疾还处在较高发病水平;布氏杆菌病、包虫病等地方病以及尘肺、职业中毒等职业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与实际需要还有较大差距,农村和基层卫生工作基础薄弱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善。中药现代化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严重制约产业发展。同时,社会转型引起的心理和精神疾病,生活水平提高引发的疾病,环境污染引发的疾病,产业结构变化引发的职业病,还有地方病以及老龄化带来的健康问题对民众的身心健康产生明显影响。

以上健康领域的问题对健康科技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要继续加强常见、高发疾病的科技攻关和临床研究;加强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研究,提升应对能力;建立各种疾病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并在基层开展应用示范,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强康养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研究,形成支撑健康宁夏的强大科技力量;攻克一批中药开发关键技术,提升生物制药技术水平;建立一批高水平的实验室和临床研究中心,构建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临床应用为一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并培养一批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全面提升人口健康领域科技创新能力。

3 健康科技发展趋势和宁夏健康科技的优先工作

3.1 健康科技发展的趋势和国家战略规划

近些年,世界健康科技发展总体呈现出技术革新不断加速的趋势,为健康科技发展提供越来越多的支撑;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从局部、个体向系统、群体转变,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大幅提升;改造、仿生、再生、创制逐渐成为现实,为疾病治疗带来全新解决方案;新兴治疗手段不断涌现,疾病治疗朝着精准、智能方向迈进;营养干预在疾病防控中的作用愈加获得重视[2]。中国科学院人口健康领域战略研究组提出我国人口健康领域2010—2050年的科技战略发展路线图,重点聚焦在生物医学创新体系、生殖健康、营养食品安全与健康、慢性病防治与健康管理以及传染性疾病防治等方面,其愿景是建立一个让中国人民生活得更健康的普惠健康保障体系[3]。《“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的战略主题,强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强化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实现全民健康[4]。《“健康宁夏2030”发展规划》提出,到2030年,促进全民健康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健康领域发展更加协调,健康生活方式得到普及,健康服务质量和健康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健康产业发展繁荣,基本实现健康公平,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全国中上水平的发展目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大健康产业将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的新动力。2019年,《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了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合理膳食行动、全民健身行动、控烟行动、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健康环境促进行动、妇幼健康促进行动、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职业健康保护行动、老年健康促进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癌症防治行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行动、糖尿病防治行动、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控行动共15项重大行动[5]。相应的,宁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健康宁夏行动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从健康知识普及到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控行动在内的16项行动内容。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健康规划和健康行动计划,为宁夏健康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

3.2 宁夏健康科技重点领域

顺应健康科技发展的总体趋势,依据国家健康科技战略规划,结合宁夏地区健康需求和现有科技基础和条件,通过广泛调研分析,笔者认为,“十四五”期间,宁夏健康科技的重点领域应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

3.2.1 生殖健康领域

针对遗传、环境因素以及肿瘤、代谢性疾病等多种原因引起的生殖障碍性疾病开展损伤机制研究;开展生育力保存、恢复或重塑技术与生殖障碍及生育力保持相关的基础研究,并推进相应的成果转化及临床应用;加强对不孕不育致病机制的研究;进行辅助生殖技术的安全性评价及其后代健康状况跟踪研究;开展地方特色医药对生殖保护作用的研究。

3.2.2 慢性病领域

开展针对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等重大和高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重点研究遗传和环境因素对重大慢性病发生发展的影响,在分子、细胞、组织和个体不同层次开展重大慢性病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寻找反映重大慢性病发生发展的生物标志物并建立早期诊断方法和技术。

3.2.3 传染性疾病领域

研究建立高效的传染性疾病筛查系统和快速诊断技术;开展重要传染性疾病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确定重要病原的分布和自然进化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开展重要传染性疾病病原生物学研究,建立重要传染性疾病病原的动物感染模型,确定重大传染病的转播和感染机制、宿主和病毒相互作用关系,确定重要动物源性病原的跨种传播机制和重要临床微生物的耐药机制;研发防治病毒和致病菌的化合物、多肽药物和重要病原的疫苗,建立重大传染病和烈性传染病抗病毒药物和疫苗储备体系;研究中医药在传染性疾病防治中的作用;建立传染性疾病监测和预警预报体系;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体系,建设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防护物资储备与供应体系。

3.2.4 认知神经科学与心理精神健康领域

研究脑的可塑性与学习记忆、注意、情绪之间的关系,揭示学习与记忆的认知过程与神经机制,实现在分子、神经环路与整体等不同层面上对人类认知活动的理解,解读认知、行为、心理和精神活动的神经科学基础;研究与心理健康相关的大脑功能网络状态、活动模式及其神经机制;揭示情绪与情感障碍的生物学基础与神经机制;揭示认知、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发生机制,寻找用于检测认知障碍发生发展过程的在体分子标记,建立预测指标和体系,开发精神疾病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和行为学检查方法的整个技术。

3.2.5 中药材领域

围绕宁夏道地和大宗优势中药材重点品种,开展种子种苗、种植技术、产地加工、中药饮片炮制、有效成分分析等全链条研究,建立全过程质量追溯体系;以有效组分或先导化合物发现为目标,进行有效成分分离鉴定、药效评价、活性物质筛选、组分配伍研究,寻找发现对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有效的单体或中药方剂有效部位群的综合利用研究;利用中药指纹图谱及谱效关系等技术,开展复杂成分分析,建立药效物质-活性-功效关联的质量标准体系;开展中药配方颗粒、院内制剂研究,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围绕枸杞、黄芪、甘草、肉苁蓉等药食同源药材,进行全方位系统研究,开发系列中药健康产品。

3.2.6 生物医疗资源领域

利用基因工程等新技术进行菌种选育、生物反应过程的优化与控制研究,提升抗生素发酵工艺技术水平;开展疫苗及佐剂、抗体、重组蛋白、免疫细胞治疗等创新生物技术药物研究;利用药物合成、天然活性物质提取分离及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设计等技术,以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生物大分子为靶点,开展创新药物设计和优化研究;开展原料药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研究及标准制定,尤其是杂质的分析与控制研究;开展新型注射剂、缓控释、长效靶向释药及难溶性药物等高端制剂研究,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名特优产品二次开发及制剂新剂型与新技术研究。

3.2.7 再生医学领域

通过解决干细胞科学的重大问题,开发干细胞新型先进技术;研究组织与器官的形成规律,建立组织与器官的体内外生产技术平台;完善再生医学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临床研究,实现再生医学的临床应用,运用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的创新成果治疗人类重大疾病。

3.3 宁夏健康科技重点项目

针对目前宁夏地区人口健康领域的突出问题,基于宁夏现有的科技平台和创新团队,合理借助国内外先进的科研力量,积极开展科研项目。经广泛调研和综合分析,笔者认为“十四五”期间可优先考虑以下内容的立项研究: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疗防护物资储备与供应体系建设研究;宁夏地区过敏性鼻炎防控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宁夏地区高发代谢性疾病的基础、临床与防控研究;宁夏地区多发肿瘤的防治研究;心脑血管疾病研究;功能性脑病与脑功能的神经基础及临床转化研究;新模式修复中枢神经损伤的研究;骨关节退行性疾病的基础、临床研究及防治体系的建立;脊柱结核精准靶向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宁夏地区高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中药复方制剂及疗效评价研究;老年综合征的评估技术及老年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防治研究;基于工程微生物组学的疾病防治研究;慢性病防控与健康管理适宜技术研究;新型疫苗递送系统及佐剂研究;难溶性药物口服固体制剂关键技术研究及产品研发;新型生物/药物传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研究;宁夏临床特殊耐药菌的监测、分子流行病学及预防控制研究;基于重大疾病防治药物研制及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宁夏大宗优势中药材产业链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综合利用;基于宁夏特色中药资源的新药创制及大健康产品研发;自身免疫病性别差异性分子诊断标记物的筛选及功能鉴定;基于防疫赈灾的供应链均衡模型及优化研究。

3.4 宁夏健康科技平台建设

3.4.1 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P3实验室)建设

依托医科院校、疾控机构、重点医院,建立符合P3标准的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开展P3标准的病原体的各项实验,进行病毒的检测、分离、鉴定和基础科学实验研究,以便快速、有效应对“非典”“新冠肺炎”这样重大的急性传染病疫情,提升宁夏应对突发性重大传染病的能力。

3.4.2 地方常见疾病基础研究平台建设

宁夏目前在人口健康领域已经建成生殖与遗传、颅脑疾病、血管损伤与修复、临床病原微生物、药物创制与仿制药、干细胞与再生医学、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见传染病防治、环境因素与慢性病控制、区域高发病中西医结合防治等方面研究的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这些实验室在宁夏地区常见疾病的基础研究、人才汇聚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整体来看,针对老年疾病、妇幼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骨科疾病以及心理疾病等严重、深远影响人口健康的疾病方面的基础研究还亟待加强。需要在充分发挥现有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全面分析、整体布局,逐步建立新的针对地方常见疾病的重点实验室等基础研究平台,汇聚高层次人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宁夏地区人口健康领域基础研究水平。

3.4.3 临床研究中心建设

依托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大型医疗机构,宁夏已经建成了宁夏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宁夏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宁夏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25个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今后应逐步建立骨科与运动康复、眼耳鼻喉疾病、感染性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肝胆疾病等领域的临床研究中心,实现临床研究中心的全面覆盖,进一步推动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与宁夏分中心的精准对接,引进国家顶级医疗资源和最新诊疗技术,带动宁夏分中心积极申报和开展国家级科研项目,使宁夏分中心成为国内外先进诊疗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基地。

3.4.4 地市级重大疫情防控和传染病区建设

采取“平战结合”方式,建设“平时”+“应急”结合的医疗设施。对于地级城市应急防控医疗设置,应根据服务人口规模,考虑按三级防控设计:一级防控设置烈性病房楼;二级防控设置呼吸科传染病房楼;三级防控设置综合传染病房楼。根据疫情严重程度,分级防控,以满足突发疫情需求。同时参考防灾应急避难场地的建设方式,场地平时可兼具城市公共绿地的功能,减少用地的闲置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快速合理地组织人员、物资、设备、物流等,应急建造能够容纳足够病人的传染病防控基地,快速提供安全、人性化的应急救治场所。

3.4.5 健康医疗大数据库建设

促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体系建设,建立慢病、传染病等健康医疗专项疾病大数据中心,建立完善健康医疗大数据综合决策支持系统,强化大数据业务关联、挖掘分析、趋势预测、异常提示等功能。大力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科研应用构建新药研发、老药新用以及药物副作用预测的数据模型,支持重大疾病与慢性病护理相关的人工智能技术、医用机器人、移动健康医疗、大型医疗设备及健康器械等的研发,促进个性化治疗的精准医疗发展。

3.5 宁夏健康科技保障机制

一是加强组织保障。健康科技活动的组织实施需要科技与卫生健康管理等部门的相互协作与统筹安排,同时需要高等医学院校、医院、科研单位以及相关企业的协作配合。要进一步探索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行业管理部门和组织相互协作的创新模式。二是加大资金支持。将人口健康领域的重大科技项目优先纳入自治区科技发展计划,并在基础研究、科技攻关等重点科技计划中得到落实和支持。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发挥高科技平台的“人才磁场”作用,将人口健康领域的科技平台打造成汇聚人才的洼地和培养人才的高地。树立“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的引才引智理念,发挥柔性引才的积极作用,通过东西部科技合作项目等方式,提升人才队伍质量。四是优化评价机制。健康科技评价要从以往的指标评价多、价值评价少的困局中解脱出来,建立综合评价机制,体现基础研究支撑临床应用,最终惠泽人民健康的价值导向。

猜你喜欢

十四五宁夏科技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十四五”规划研究的新坐标新方位
宁夏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宁夏
科技在线
宁夏:首办立法论辩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