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的论视域中杭州旅游文化外宣翻译策略探究*

2023-01-08张华胡晓红李辉

智库时代 2022年15期
关键词:音译目的论译文

张华 胡晓红 李辉

(河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树立文化自信对提升本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杭州拥有众多世界文化遗产,是闻名遐迩的旅游城市,景点颇多,风景优美,各个景点都蕴藏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旅游业的发展能够大力推动旅游城市文化的传播,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逐渐成为一种新颖的旅游方式,游客可以切身感受到当地的文化特色。对于国外游客而言,翻译是了解当地旅游文化的重要媒介,好的译文可以使其像本土居民一样切实感受到当地的传统文化。因此,做好杭州旅游文化的外宣翻译工作,对于弘扬杭州旅游文化,推动我国推动文化自信的树立具有重要意义。

一、旅游文化外宣

(一)旅游文化外宣

旅游文化泛指以鉴赏异国异地传统文化、追寻文化名人遗踪或参加当地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为目的的旅游”。[1]旅游与本土文化的融合,让游客通过旅游了解异国文化,同时促进文化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之间的跨文化交流愈加频繁,旅游正成为人们了解和感受异国文化的重要途径。因而,旅游文化的外宣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翻译是传播我国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到中国文化的重要媒介。将负载有旅游文化的景点介绍、宣传手册、旅游公示语等文本或音视频形式的旅游资料翻译成英语等目的语,从而满足外国游客对我国旅游文化的了解并实现我国旅游文化的传播。张健教授认为,“外宣翻译是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指在全球化背景下以让世界了解中国为目的,以汉语为信息源,以英语等外国语为信息载体,以各种媒体为渠道,以外国民众(包括境内的各类外籍人士)为对象的交际活动。”[2]旅游文化的外宣翻译,是一种把“旅游文化外宣”与“翻译”相结合的表现形式,以译文为载体,实现了弘扬旅游文化的目的。

(二)杭州旅游文化外宣

杭州位于长江中下游,是我国的旅游名城,文化气息浓郁,拥有着众多世界文化遗产。比如,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西湖、大运河和良渚遗址,以及三大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金石篆刻、浙派古琴艺术和中国传统蚕桑丝织技艺。杭州还拥有38项国家级非遗名录,是国内最多的城市。西湖是杭州最为闻名遐迩的旅游景点,在此处留下了许多凄美哀婉的爱情故事,比如家喻户晓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白娘子与许仙等。苏东坡、岳飞、济公等生动形象的人物传说也都与杭州西湖密切相关。除此之外,杭州的著名人文景观还包括灵隐寺、飞来峰、雷峰塔等。由此可见,杭州的文化底蕴深厚,引得无数游客驻足欣赏。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全国旅游服务质量发展报告》表明,杭州位列国内主要旅游城市游客满意度指数第一。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爆发给旅游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但在此大环境下,杭州仍能位居榜首之位,这表明在后疫情时代,杭州文旅质量的提升展具有强大的后劲。杭州建设了众多文旅项目,深受游客的喜爱。充满魅力的杭州文化与丰富的文旅产品供给相结合,使得杭州的旅游文化将得以高质量发展。综上所述,做好杭州旅游文化的外宣工作不仅可以推动杭州的文旅发展,同时还能促进杭州特色文化的大力传播。

截止到2022年2月,中国知网的检索结果显示,以“旅游文化”为主题的检索结果为15,602条,以“旅游文化外宣”为主题的检索结果却仅有71条,至于以“杭州旅游文化外宣”为主题的研究更是屈指可数。可见,国内学者对于旅游文化外宣的研究相对较少,对杭州这座旅游名城的旅游文化外宣研究具有一定价值。在对于杭州旅游文化翻译的研究中,龚晨枫从文化传播的视角出发,选取了杭州景区的英文版导游词、标识牌和景点介绍,将其置于具体的语境进行审视,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3]本文将在目的论的指导下,以杭州旅游景点介绍译文为对象,对杭州旅游文化的外宣翻译进行研究,旨在促进杭州文化的传播。

二、目的论视角下杭州旅游文化外宣翻译

(一)目的论概述

目的论是由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家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提出的,该理论的提出在国内外翻译界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极大地推动了翻译理论的发展。卡特琳娜·莱斯(Katharine Reiss)认为,如果源语和目的语的沟通功能无法实现对等或采用对等无法实现理想的译文效果,那么就应基于文本的目的功能进行翻译。弗米尔在莱斯翻译理论的基础上作出了突破,进一步提出将目的功能作为翻译首先应考虑的因素。

目的论指出,译者应遵循三大原则,即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原则。目的原则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考虑翻译的目的,也就是说翻译的方法和策略的选择由译文的目的所决定。[4]弗米尔认为,每一篇文本都包含一个或多个目的,并存在一个首要目的,译文应为首要目的而服务。连贯性原则也被称为“语内连贯原则”,译文要对目的语读者具有可理解性和可接受性,并且要使其在当前语境中具有意义。忠实原则也被称为“语际连贯原则”,翻译要忠实于原文,使原文的形式和结构有所保留。但在实现其忠实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译文的目的和连贯。换言之,忠实原则受制于目的原则和连贯性原则。但同时,目的原则是译者应关注的核心,实现连贯性原则和忠实原则的前提是要满足其目的原则。若三者之间存在冲突,无法同时满足,应首先从目的视角出发对译文的翻译方法和策略进行选择,其次才是连贯性和忠实性。

(二)目的论视角下杭州旅游文化外宣翻译

杭州旅游文化的外宣翻译对于传播杭州的特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通过翻译也能够将中国文化、中国故事带出国门,走向世界。由于中西方民族文化背景不同,人们在思维方式上存在差异,在语言表达上更是各具特色,要使杭州旅游文化达到理想的外宣效果,实现精准的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翻译也必须在合适的理论指导下进行。根据德国功能主义目的论,目的是翻译的关键要素,它对基于外宣目的的杭州旅游文化翻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目的论,译者在翻译时需明确译文的目的,关注读者的可接受性,考虑原文的形式。对于杭州旅游文化的外宣翻译来说,首要目的即为传播杭州特有的旅游文化,将蕴含着杭州文化的景点介绍、标示语、宣传语、导游词等翻译为目的语。目的语读者能够通过这些译文切实感受到杭州的旅游文化,让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了解到我国的文化底蕴,从而树立我国的文化自信。在明确并遵循首要目的的前提下,译者需要掌握中西方语言、文化及思维上的差异,并且能够在翻译中对这些差异进行巧妙转换,从而使译文能够被目的语读者所接受。最后,若译文满足目的原则和连贯性原则,那么,原文的形式也尽量要在译文中有所保留。

(三)目的论视角下杭州旅游文化外宣翻译策略

1.合译法

合译法即利用连词、介词、不定式、从句等将零散的成分或句子进行整合。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其语言形式也是各具特色。英文注重形合,句子多采用连词、代词、介词等连接,各个句子成分之间联系紧凑且关系明确。而中文注重意合,行文多采用短句,各个短句之间无明显的连接词连接,但都有其隐含的逻辑联系,可谓是形散而神不散。西洋人行文把语言化零为整,中国人行文几乎可以说是化整为零。[5]另外,英文为演绎型语言,通常将重点置于句子开头,先表述中心思想,再进行具体阐述。而中文为归纳型语言,通常将重点置于句子末尾,先表述具体情况,最后进行总结归纳。鉴于中西方语言存在的这两点差异,经常需要使用合译法调整句子语序,将句子成分进行整合翻译。

例1:在中国,有一句家喻户晓的话:“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译 文:There is a household saying in China,“Suzhou and Hangzhou are the only two paradise cities in China”.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可谓是家喻户晓,写出了江南的风景优美,表达了对江南美景的赞叹之情。中文多采用四字短句,使其对仗工整,“堂”与“杭”相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在翻译这句谚语时,如果采用直译的方式,虽然使原文格式得以保留,满足了忠实原则,但译文的目的并不能实现,外国读者将无法明白天堂与苏杭之间的联系,也无法感受到在中文语境中所表达的苏杭美感。因此,在翻译中采用了合译的方法,将中文零散的两个短句整合为一个句子,将苏州和杭州比作是中国的“paradise cities”,既保留了原文的信息,又准确地向目的语读者传达出原文的意图,让其能够感受到苏杭的魅力。

2.直译法

采用直译法时,原文的内容和形式均要在译文中有所保留。相比意译而言,直译是进行逐字翻译,但译者在保留其形式的同时,也要兼顾译文在目的语环境中的意义,使其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因此,直译并不等同于“死译”和“硬译”。在对术语或成语进行翻译时,直译法使用较多。随着中西方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愈来愈多的异国文化也被人们所接受,许多的英文词汇被引进了中国,如dark horse“黑马”、cold war“冷战”等。与此同时,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也通过直译走向了世界,如铁饭碗“the iron rice bowl”、一国两制“one country, two systems”等。直译虽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其能够保留原文的形式和特点,使目的语读者更好地体会到原作的风格,从而增强其对原语言的可接受性,有助于原语言国家文化的传播。

例2:我们前面所讲的品茶的过程舒缓而富有感知力,就是一种含有“禅意”的行为方式,在中国被称为“禅茶一味”。

译 文:The manner of tasting tea we’ve introduced with the sense of leisure and perception contains the Buddhist mood,and is called as “Zen-Tea Drinking” in Chinese.

在本篇介绍杭州旅游景点的文本中,前文对中国的“茶文化”和“禅文化”均做了详细的介绍,阐述了饮茶是中国人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的一种体现。“禅文化”主张人们从日常生活的纷扰、恐惧、忧虑中解脱出来,静心体会当下的美好。由此可见,茶中蕴含着禅意,是将我国“茶文化”与“禅文化”相结合的一种形式,这也正是“禅茶一味”一词所要表达的意境。综上所述,将“禅茶一味”直译为“Zen-Tea Drinking”恰好传递出了通过品茶感受禅意这一意图,同时使得译文的格式与原文相对应,使目的语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禅”与“茶”的意境。

3.音译加注法

音译是指根据原语言内容的发音在目标语言中寻找发音相近的内容进行替代翻译。[6]在中译英时,通常是将中文词汇根据其汉语拼音或威妥玛拼音拼写进行音译。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不同,在翻译时难免会遇到文化空缺的问题。在目的语语言中无法找到与原语言相对应的文化意象时,通常会采用音译法,玄奘提出的“五不翻”翻译原则也正是基于音译的。但由于文化空缺的存在,只采用音译法通常并不能达到理想的翻译效果,译文难以被读者理解和接受。因此,译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音译内容进行必要的加注解释或说明,即音译加注法。这使得目的语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音译词汇在原作中的含义,也将促进其对原语言文化的接受和学习。

例3:在西湖的周边,就有大片的茶叶产区,这个地方生产的茶叶就是著名的西湖龙井。

译 文:There is a large tea producing area around the West Lake. The tea produced in this area is famous so-called “West Lake Longjing Tea” (a famous Chinese green tea, named for its place of production -Longjing Village, located in the west of the West Lake).

茶发明于中国,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其他国家的茶叶生产技术和饮茶技术都是从中国引进的,在早期其他国家的茶文化是空缺的。因此在将与茶文化相关的词汇翻译为外文时,通常会采用音译法。如将“西湖龙井”译为“West Lake Longjing Tea”,但目的语读者并不能明白该茶叶名字的含义,因此译者有必要在进行音译后,采用在括号中标注的方式,向读者解释西湖龙井为何以此而命名。采用音译加注法可以使读者更好地感受“西湖龙井”,从而促进我国传统文化中茶文化的向外传播。

三、结语

翻译作为一种媒介,对于推广杭州旅游文化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通过翻译可以实现杭州旅游文化的对外宣传,推动弘扬杭州传统文化,使中华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得以提升。为做好文化外宣翻译工作,译者必须明确译文的目的及中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异,采用合译、直译、音译加注等适当的翻译策略增强目的语读者对译文及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接受,从而达到旅游文化外宣的目的。

【相关链接】

河北工业大学,坐落于天津市,是河北省唯一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学校前身是1903年成立的北洋工艺学堂,为中国最早的工科高校,1995年更名为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是中国最早培养工业技术人才的地方高等院校之一,创办了我国高校最早的校办工厂,是全国地方工科院校中最早开展MBA教育的高校,同时也是河北省内唯一开展EMBA教育的高校,具有“工学并举”的办学传统和鲜明特色,截至2013年7月,已先后培养了10万多名毕业生。

猜你喜欢

音译目的论译文
传奇小说中的文化负载词英译目的论——基于《虬髯客传》五个英译本的分析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音译研究(2007年~2021年)回顾与反思
翻译目的论下江苏菜系英译研究
清末民初音译元素名规范方案用字探析
谈谈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些词语的翻译(三)
弟子规
从目的论角度看中药药名英译
弟子规
目的论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