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为乡村振兴助力的实践探索*

2023-01-08李方郜家杰

智库时代 2022年15期
关键词:工作岗位群体部门

李方 郜家杰

(长垣烹饪职业技术学院)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带动下,各个乡村在发生变化,大学生就业、创业理念也在发生变化。目前,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过程中,遭遇的问题主要有:“缺乏合适的工作岗位”“缺乏相关部门就业指导”“缺乏生活层面的关怀”等。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其实是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过程。对于相关部门来说,要密切关注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现象,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支持大学生群体返乡就业创业行动,与大学生群体一起努力,共同建设美丽新农村,共同巩固乡村振兴在各个阶段的成果。

一、乡村振兴背景介绍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振兴”是重要举措,被称之为“战略性任务”。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具体部署,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三步走计划”。具体来说:第一步,截至2020年,各个地区的乡村振兴工作要从摸索阶段,进入适应阶段、成熟阶段,相关工作制度、工作流程,要具体化、规范化;第二步,截至2035年,各个部门要关注乡村振兴工作成果,评估各项工作的有效性,朝着农业农村现代化方向继续努力[1],致力于改善农村面貌、农民生活;第三步,截至2050年,乡村振兴战略要渗透到各个领域,实现“全面渗透”,打造美丽乡村、现代化农业,让农民群众真正富起来。

随着乡村振兴工作不断推进,乡村地区民众和企业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具体表现在:第一,政策更亲民。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持下,想要自主创业的农民,可以通过国家利民政策,申请银行贷款,获得充足的创业资金。除此之外,想要进行互联网销售的农民,可以在乡政府、乡宣传部的支持下,深入学习互联网技术,搭建自己的电商平台,以新模式进行销售,扩大经济收入。第二,基础设施更完善。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带动下,各乡村地区更加重视公共环境、公共服务,将想方设法地改善公共基础设施,比如说,通过“加大投入”“定期维检”等方式,解决“数量不足”“质量落后”“安全系数低”等问题,逐步完善乡村地区公共基础设施布局。而且,各乡村地区还会“因地制宜”,打造一些特色化公共基础设施,带给当地人艺术体验、文化享受,同时,吸引大批外来游客,让美丽乡村的自然、人文、经济等,得到更多人认可、支持。第三,发展机会更多。对于个人来说,随着乡村振兴工作的深化,开始出现一批新型乡村产业,当地村民不再为就业而苦恼,也不再心无所依,盲目地奔赴大城市[2]。对于企业来说,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企业可以走出一些现实困境,获得更多资源支持、政策支持,将发展重心放在“对外版块”“融合版块”,不断优化企业内部运营。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影响下,每一年返乡就业、创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深入分析乡村振兴与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之间的联系,是对乡村振兴事业的关注,是对大学生个人发展问题的关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3]。

二、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对乡村振兴的影响

(一)满足乡村企业用人需求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一批又一批新型乡村企业逐渐崛起,开始需要大量就业人员。大学生返乡之后,可以进入这些新型乡村企业,参与一线工作,保障企业内部运营、管理,满足乡村企业用人需求。除此之外,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深化,以信息化技术为核心的乡村企业越来越多。这些企业在“运营”“推广”“售后”等多个环节,都面临信息化改革问题,迫切需要优秀的信息化技术人才。如果仅仅依赖本地村民,很难搭建一支强大的“信息化技术团队”[4]。大学生返乡就业之后,可以带来新技术和新活力,解决乡村企业“招人难”“用人难”问题,快速构建一个个专业化工作团队。

(二)转变乡村群众认知理念

大学生群体进入乡村地区之后,可以从多个方面,影响当地村民的认知理念。具体来说:一方面,对生产方式的影响。大学生群体懂科技、敢创新,将从“科技创新”视角出发,鼓励村民使用新工具、新技术,积极改革传统的生产模式。受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影响,许多村民并非不想创新,只是缺乏正确引导,大学生群体的引导,非常及时,有利于村民开辟创新之路,实现科技致富梦想;另一方面,对营销方式的影响。在部分乡村地区,有些村民拥有优质、高产的绿色农产品,但不懂得如何营销,营销观念比较落后[5]。大学生群体的到来,可以传播新兴的营销理念,指导村民多渠道、全方面地推广绿色农产品,避免优质农产品“走不出去”“卖不出去”等现象。

(三)带动乡村地区创业氛围

众多大学生返乡就业、返乡创业,可以形成一种积极的感染力,带动乡村地区的创业氛围。比如说,通过大学生群体设置的创业项目,各地村民开始理解什么是“自主创业”,以及自主创业的具体路径、具体流程,对个人创业更加有信心。带着这种信心,村民可以结合家庭资源、乡村资源,开启具有一定竞争力的特色创业项目,扩大家庭经济收入,支持乡村振兴事业[6]。而且,在大学生创业项目中,不同的项目,往往需要不同的主体,大学生也需要寻求志同道合的伙伴。村民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合适的创业项目,与大学生建立一种友好、正规的合作关系,共同追求创业理想。总体来说,无论是“村民自主创业”,还是“村民与大学生联合创业”,都属于一种积极的创业方式,有利于乡村地区打破沉闷,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

三、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中遇到的典型问题

(一)缺乏合适的工作岗位

当前,有些大学生返乡之后,高涨的工作热情很快被现实浇灭。比如说,受到工作岗位的限制,有些大学生只能从事不对口的工作,处于“将就工作”的状态,难以将所学知识、所学技能表现出来,内心比较失落,心理预期大大下降。这属于一种人才资源浪费,不利于发挥大学生群体在乡村振兴事业中的特殊优势。除此之外,有些大学生返乡就业时,当地并没有做好相应的接收工作、扶持工作,出现一种“不科学竞争”的现象,许多大学生需要同时竞争一个工作岗位。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优秀的大学生可能会因为名额问题、几率问题,分配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最终只能被迫离开乡村地区[7]。其实,这些大学生并非能力不达标,只是需要更多合适的就业机会。

(二)缺乏相关部门就业指导

在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过程中,有些乡村地区只注重“引进”,不注重后续的“就业指导”。具体表现在:一方面,忽略对乡村环境的介绍。大学生进入乡村地区,其实是进入一个比较陌生的区域。尤其是从小生活在城市的大学生,可能很难理解乡村与城市的本质区别。如果相关部门不介绍乡村环境,大学生可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适应,去摸清乡村工作环境;另一方面,忽略对乡村民情的介绍。每一个乡村地区都有特殊的民情,比如说,“老年人居多”“留守儿童居多”“因病致贫家庭居多”……这些民情,关系到大学生认知、判断,关系到乡村振兴工作的部署。如果不对这些特殊民情进行详细介绍,大学生在开展具体工作时,可能会处处碰壁,遭遇挫折。

(三)缺乏生活层面的关怀

进入乡村地区工作、创业,大学生需要经历各方面考验。目前,有些乡村地区对待大学生群体过于急躁,没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心希望大学生群体快速适应工作岗位,没有考虑到大学生群体的生活需求。比如说,大学生是否适应乡村居住环境、是否适应乡村就餐条件、是否适应乡村工作节奏……对这些问题的忽视,可能会拉开乡村振兴事业与大学生群体之间的距离,影响大学生就业、创业心态。除此之外,有些乡村地区不够重视大学生心理变化、思想变化,当大学生提出某项诉求,或者当大学生想要转岗时,相关部门并没有耐心地了解情况,而是施加压力、进行说教,提醒大学生要坚持、要专注。虽然大学生进入乡村地区的初衷是就业、创业,但生活层面的缺失,很容易打压他们的热情,导致职业信念不坚定。

四、乡村振兴背景下扶持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有效措施

(一)设置合适的工作岗位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各乡村地区要重视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问题。比如说,相关部门可以建立“大学生返乡工作岗位匹配机制”,将“大学生专业”“大学生特长”“大学生意愿”等因素综合在一起,为大学生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避免人才资源浪费现象,避免“将就工作”的消极状态。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还可以采取“大学生返乡就业扶持措施”,支持大学生就业、创业一系列行动。举例来说,如果大学生期望的工作岗位已满员,相关部门可以向大学生推荐同类型工作岗位,以“为大学生服务”“为乡村振兴事业储备人才”为工作理念,及时处理优秀大学生向外流失问题,让大学生步入乡村之后,可以安心地留下、坚定地奋斗。

(二)加强相关部门就业指导

针对大学生群体返乡就业、创业现象,各乡村地区要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具体来说:一方面,详细介绍乡村环境。大学生参与乡村地区工作之后,相关部门可以立足乡村环境,进行“乡村环境培训-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详细介绍乡村地区的“地理条件”“气候条件”“农作物状况”“生产力状况”等,帮助大学生快速熟悉乡村环境,科学、高效地开展各项工作;另一方面,详细介绍乡村民情。考虑到乡村地区特殊的民情,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乡村民情走访-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带领大学生深入村民家庭,了解村民的真实生活面貌,以及村民对乡村振兴工作的感受、建议。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不仅可以了解民情、优化工作方案,还可以与村民建立一定情感基础。

(三)重视生活层面的关怀

鼓励大学生返乡工作,只是第一步,如何留住大学生,才是相关部门要持续关注的问题。比如说,大学生返乡工作之后,相关部门可以定期开展“对话大学生活动”,听一听大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工作体验、生活诉求,给予大学生更多生活层面的关怀。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还要重视大学生心理变化、思想变化,当大学生提出某项诉求时,不能采取拖延、敷衍的态度。以“大学生家属住所”为例,有些大学生刚工作时,还没有组建自己的家庭,主要生活在集体宿舍里,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大学生可能已经成立家庭,如果还是住在集体宿舍里,就会与家人分居。相关部门要关注这种变化,提供更合适的住所,避免大学生与家人长时间分居,这也是对大学生就业的一种扶持。

五、乡村振兴背景下扶持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保障机制

(一)考核扶持工作

对大学生群体的就业扶持和创业扶持,是否真正落实到位?针对这一问题,相关部门要展开严格考核。从“就业扶持”的角度来分析,相关部门要立足大学生就业需求,关注大学生返乡就业现状,以及不同阶段的发展情况,比如说,“大学生返乡就业率”“大学生返乡就业体验”“大学生返乡就业稳定性”等。从“创业扶持”的角度来分析,相关部门要懂得换位思考,深刻理解大学生返乡就业的艰辛,以及高涨热情。关于这方面工作的考核,主要涉及:“大学生创业项目数量”“大学生创业项目质量”“大学生创业影响力”等。总体来说,基于严格的考核机制,相关部门对大学生返乡就业,以及各种模式的创业,更加关注,支持力度也更大。

(二)建立激励体系

无论是返乡就业,还是返乡创业,都是国家乡村振兴事业需要的力量,相关部门要善于通过激励体系,给予大学生鼓励。具体来说:一方面,激励大学生返乡就业。依据当地资源和经费,相关部门可以建立“大学生返乡就业激励奖”,分阶段召开激励大会,为大学生颁奖。在这个过程中,重点不是物质回馈,而是从精神上,树立榜样,宣传事迹,认可大学生点点滴滴的付出,感谢大学生对乡村振兴事业的贡献;另一方面,激励大学生返乡创业。在返乡创业过程中,大学生群体迫切需要什么?这个问题,可以纳入乡村振兴激励范畴。比如说,相关部门可以制定“大学生返乡创业激励奖”,通过发放“创业资金”“创业物料”,开发大学生需要的“创业平台”,鼓励大学生自建创业项目,让大学生返乡创业之路,走得更稳、更远。

(三)加大相关投入

加大相关投入,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大学生返乡工作、生活。从“工作层面”来说,大学生进入乡村地区之后,相关部门为大学生设置合适的工作岗位、为大学生引入先进的办公器材、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办公环境……这些工作的落实,离不开经费的支持,相关部门不能过度压缩这个环节的经费,要让大学生工作顺心、工作开心。从“生活层面”来说,大学生来到乡村地区就业、创业,要有一颗稳定生活的心,相关部门要积极修建宿舍、食堂,并改善大学生休息区、娱乐区,为大学生提供便捷的交通服务、医疗服务,让大学生快速融入乡村生活。在这个过程中,每一项改善性工作的落实,都需要经费支持。由此可见,支持大学生返乡就业、返乡创业,要安排好各项经费的支出,并储备好充足的经费。

六、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是一种非常积极的现象,是一种值得鼓励的现象,有利于加快国家乡村振兴整体进程。为了更好地支持大学生返乡就业、返乡创业,相关部门要意识到问题与不足,不断优化工作部署。具体来说,相关部门要重视:(1)设置合适的工作岗位,不将就、不凑合,让大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2)加强相关部门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快速了解乡村环境,不走弯路、不走偏路;(3)重视生活层面的关怀,理解大学生情感需求、心理需求,为大学生创造更温馨的生活环境。

猜你喜欢

工作岗位群体部门
联合监督让纪检部门不再单打独斗
基于工作岗位分析的课程建设探讨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开年珠宝小惊喜
去年中国有438名公安民警牺牲 平均年龄46.3岁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
真心可笑的办公室规则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不容忽视的校园“小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