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G+全媒体”视域下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创新平台建设研究*

2023-01-08苏红英

智库时代 2022年19期
关键词:资源共享图书馆资源

苏红英

(新乡学院)

为了实现资源的共享和馆藏文献结构的优化,图书馆界先后成立了以计算机网和数字化技术为基础的高校体系、科学院体系和公共图书馆体系为主的多个联盟共享平台(如CALIS、NSTL、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联合参考咨询网等)[1]。这些服务平台建设为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提供了诸多经验和思路。在“5G+全媒体”视域下,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创新平台建设有了新技术和新目标,即依托5G、全媒体、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建成一个跨界融合的智慧系统,为我国高校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建构知识共享型社会、促进全民阅读和共同富裕提供智力支撑和资源支持。

因此,如何运用“5G+全媒体”赋能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创新平台建设,促进信息资源利用率的提高,缓解线上与线下业务难以对接、供需不平衡、重复建设、业务单一的问题,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一、“5G+全媒体”视域下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创新平台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资源共享是图书馆发展必然产物。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创新平台建设,既有着文化与生态的支持,与当今大环境与图书馆发展趋势相适应,同时也有着科学技术的支撑,5G+全媒体技术为其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从文化和生态来看,市场需求驱动资源共享开展。当前,各种“共享”的东西层出不穷,源自资源共建共享型社会文化和知识共享型媒体平台的压力,学校内部不断提高的服务要求和目标,数据库续订使用费逐年递增,以及社会民众对知识资源需求日益增长,让高校图书馆承受巨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高校图书资源的转换方式和需求结构发生深刻变革。高校图书馆迫切需要进行各区域平台协同合作,使有限的资源投入充分体现其社会价值,满足多元化用户需求。显然,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符合高校图书馆发展趋势。从科学技术来看,5G、大数据、全媒体、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精进发展,不仅能够帮助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攻克高新技术难关,节省时间和成本,还扩大了资源共享的广度和深度,为资源共享提供了新的供给渠道和宣传窗口,能够显著提升资源共享创新平台的可运维性、高安全性、便利性、智慧性。显然,数字技术为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服务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撑。

二、“5G+全媒体”视域下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创新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即充分利用 5G 等先进的信息技术,综合汇聚各类图书的数字化资源,实现传播和共享信息的目标[2]。在“双一流”“全民阅读”“共享社会”等多元建设背景构成的复杂社会语境下,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创新平台建设既是促进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新方法,也是高校图书馆拓展文化服务职能的新路径。从高校内涵式发展而言,高校内涵式发展是质量上的发展,作为高校师生知识获取的重要源泉,高校图书馆通过建设资源共享创新平台,能够进一步扩充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提升馆内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效率,进而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服务,这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标志。从文化服务职能拓展而言,共同富裕不仅是物质生活的富裕,还包括精神层面的满足。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创新平台建设通过建立群组共享资源平台,让图书馆内部海量的、优质的、多元的馆藏资源突破了组织束缚和人员拘束,得以在更具广度和深度的社会民众中完成知识共享和交流,这为公众提供获取专业信息途径,促使知识文化的大繁荣,并进一步缩减知识鸿沟与教育资源供需不平衡,能够为推动中国梦、共同富裕提供资源支撑和智力支持,让社会民众能够有更多途径和机会接触专业的科学的知识理论和实践技能。显然,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平台响应了全民阅读、共享社会、共同富裕的号召,实现了由单一服务高校师生向多维服务社会的转变,能够让社会民众公平地享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智力成果。

三、“5G+全媒体”视域下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创新平台的运行机制构建

(一)运行动力机制

动力是干事的条件,动力机制是提振某一事物或事情活力、内外部要素资源高效流动的前提。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创新平台的动力机制是将平台从不存在、滞后、无序状态,牵引到存在高级、有序状态的运行动力,能够将平台各种资源要素转化为前行动力和驱动能量,为平台朝着共享化、智慧化发展提供动力。对于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创新平台这种复杂系统而言,其运行动力机制指的是由需求刺激、科技进步以及社会调控为环境驱动力,不断放大图书馆资源的共享价值,让图书馆资源平台进行自反馈的自动化过程。其中科技进步是辅助驱动力,大数据、云计算、5G等数字技术催生了新理念和新方法,为高校图书馆跨越组织边界实现资源共享提供更多可能性,让序参量对平台役使作用更具正义性和紧迫性;需求刺激是内在驱动力,包括社会人士、高校内部师生、高校外部读者对图书馆平台在资源共享服务层面上数量、质量、效率的需求,也包括高校图书馆自身为适应新时期新任务而进行自我升级的需求;社会调控为外在驱动力,主要指的是社会文化和政策制度对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的牵引作用,不断促使图书馆淘汰或改造旧的服务模式。

(二)信息传导机制

信息传导由信息监测、信息分析、信息扩散三个要素构成,是将互联网中存在的各种数字符号和信息进行挖掘、分析以及传播的过程。信息传导机制是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创新平台建设的核心,指向在信源和信宿间搭建交流对话的信息渠道,实现图书馆资源有序共享,改变高校图书馆资源传播的状态、方式和特点,为资源共享提供服务保障。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创新平台的信息传导机制,具有人、物、境、事、脉的五项特征,指的是以媒体技术、数字技术为技术依托,以图书馆资源共享过程的利益相关者以及应用场景为实践情境,聚焦资源共享这一主题,把控、感知内外环境下图书馆资源共享的供需信息,形成串联图书馆资源共享全过程的有机环,构建图书馆资源共享环境的连续体。其主客体包括图书馆资源需求方和供给方,如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高校学生、社会人员,主要行为包括对图书馆资源供需信息的监测、整合、反馈和扩散,如实施个体诊断推荐书籍资源、依据读者借阅信息进行人物图像勾勒、依据大数据技术进行资源目录优化,能够让有价值的零星信息不被遗漏,实现图书馆资源共享的情境感知、精准推送。

(三)利益保障机制

利益保障机制是一种为防止利益矛盾激化、维持主体间可持续利益实现的协调机制,主要功能是通过利益平衡和奖惩激励,促使每个主体的利益都能够得到保障,满足利益相关主体对共生利益期望,继而维护系统的平稳运行。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创新平台的利益保障机制是一种基于利益目标进行利益分配的资源分配机制,由利益平衡、惩戒奖励、资源保护三部分构成。其中利益平衡涉及平台用户、平台管理方以及图书馆资源供给方的利益调节,在于保障平台用户拥有更加平等的阅读权利,享受更多的阅读资源,保障平台管理能够服务更多的阅读人群,不断提升图书阅读供给服务质量和数量,保障图书馆资源供给方能够拥有更多的阅读收益;惩戒奖励为利益平衡公正性提供了保证,其中奖励机制指的是社会组织、高校组织以及政府机构依据对图书馆共享服务数量、质量、效果的考核水平,对图书馆资源共享平台项目以及相关主体在物质或精神的激励,能够激发各种群资源共享积极性;因涉及数据库版权协议和成本等问题,惩戒机制指的是平台对那些恶意破坏资源共享平台声誉或者正常运行、不遵循平台运行协议的各个主体施加的各种惩戒措施,如限制阅读次数、限制发言、奖励收益等,产生对主体行为的约束力。资源保护主要针对资源共享造成的知识产权问题,主要通过法律制度硬性规定平台用户行为监管,来保护参与开发共享图书资源本身的著作权,防止资源产权拥有者利益受损。

(四)协调控制机制

协调控制机制是一种用于实现控制主体关系、利益、资源协同的管理机制,主要是通过预先设计好的治理规则建立责权制,有助于降低相关主体在利益平衡、资源投入、实践关系层面的风险和矛盾,让资源投入更加高效和平衡,让利益更加公正公平,让内在关系更加对等。由于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涉及众多主体、复杂流程,因此,需要协调控制机制加以调控,为资源共享保驾护航。针对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创新平台的协调控制机制,主要由平台自身系统作为主导,通过风险规避、协同管理来进行,包括使用期限与数量制定、费用标准和付款办法制定、违约责任制定等内容。其中在风险规避层面,往往通过建立多元主体供给、大数据资源管理、多元化资源服务机制,来拓展图书馆资源共享平台资源持有的数量,实现资源全方位运用,以此来避免资源不足或者资源率不足的风险,保证共享数据和读者用户隐私安全;除此以外,在在线评论视界域下,读者的舆论力量是不可估计的。需要建立一定的舆论预警和传播信息管理机制,防止恶意中伤、虚拟评论、造谣等信息对平台有序运转的破坏。在协同管理层面,一是系统内部的平台管理,通过设置用户登录、用户借阅信息查询、用户信用等级、资源查找、资源分享、资源收藏等功能,实现平台纵向指挥与用户的横向沟通;二是依据资源共享创新平台生态化目标,为平台本身、资源供给方、用户三者的协同共生制定协同管理目标和计划,来实现最优的管理效果。

四、“5G+全媒体”视域下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创新平台的实践路径构建

(一)资源层:打造专业化和学科性的资源内容体系

资源层是高校资源共享创新平台建设的基础,关系到馆藏质量和服务水平。面对新时代多元化读者阅读需求,既要在数量上形成一定优势,让图书馆资源最大化满足不同主体需要,也要保证图书馆资源的质量,确保资源的专业性和学科性。一方面,要丰富实体馆和数字馆的馆藏资源。以大数据技术为核心技术,以开放、共享、融合为主题,通过查找合作方、商家、机构,打造智能合约执行交易程序、支持读者上传分享优质文献等方式,提升强化馆社店资源的共建共享,尽可能地将期刊系统、网络免费资源、OPAC 系统、校外图书馆资源引入资源共享创新平台中,将既有纸质文献整合到资源共享平台,打造图书、视屏、动画、题库等多种资源,来弥补跨地域流通难的缺失,逐渐完善馆藏资源的种类和内容。另一方面,要打造全方位立体式的馆藏资源。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同构数据格式以及普通型资源是难以满足广大读者实际需求的,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创新平台应当加大资源建设经济投入力度,认知图书情报专业优势,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图书资源的全面感知与立体互联,并通过分类法和主题法来调整资源配比结构,按专题、主题进行分类,避免文献信息资源的重复建设或者无序排列。

(二)技术层:引入支持共建共享的智慧数字技术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智慧化数字技术改变了高校图书馆的结构、功能与形态,让资源共享创新平台建设拥有更多可能。在当今数字时代,平台资源建设向规模化发展,对数字资源的保存与管理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于自建数据库和特色资源的存储和管理更是需求管理系统的更新和升级[3]。因此,在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创新平台建设过程中,要学会运用智慧数字技术来进行平台服务内容创新,将散落于网络各个角落的资源进行整合,打破文献资源访问、获取壁垒。一方面,要引入5G+全媒体技术。5G技术让图书馆资源共享拥有多样化的形态,能够加速资源共享的获取效率和上传速度。全媒体技术让图书馆资源共享拥有更广泛和便利的枢纽,且能够强化图书馆共享创新平台的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因此,在图书馆资源共享平台建设过程中,要将5G技术融入到图书馆实体服务设备、网络服务器以及存储设备,运用全媒体技术打造立体化传播体系,以便加速图书馆资源共享平台的数字化程度,从多渠道为用户提供服务,扩大文献资源共享范围。另一方面,要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数据挖掘、分析以及决策是数字图书馆的主题借鉴图书馆联盟链在资源共享与维护中的经验,将落盘加密、Key Manager密钥管理、Raft和rPBFT共识算法、WeDPR匿名投票表决工具等引入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创新平台中。并运用大数据技术动态采集和智能分析,对馆藏资源和用户行为信息进行收集、选择、筛选、去重、标识和描述,实现对用户进行画像、智能推荐、知识图谱个性化推荐、细化知识粒度探析资源关联、智慧学习社群构建等功能,促使资源搜索要更加智能化,资源服务更加智慧化。

(三)功能层:开发可交互的资源共享的服务功能

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创新平台的目的在于打破高校图书馆资源仅在校内流动的单一局面,破除不同组织不同空间在图书馆资源共享层面的局面,实现全馆社会化运营。因此,为了促进图书馆资源在不同群体之间的交流与发展,应当运用数字技术设置实现资源共享的特殊服务。一方面,要打造开放性、共享性的平台接口。要参照表权限和合约接口权限,从接口开放、数据开放、社交平台接入三个维度入手,提供开放的 API,为社会人员、其他高校师生、社会机构提供一个开放性共享性的进入接口,让全社会人员都能够在图书馆内进行资源搜集、阅览、借还,以此实现图书馆既有资源的共享[4]。比如,在除却高校图书馆本校师生账号之外,使用可插拔的共识机制,建立一个用于外部人员访问的信息数据库,为社会人员与高校资源提供对接平台,并会建立激励和隐私保护方案,严格审核外部人员的注册信息,如绑定个人身份信息的微信、支付宝、人脸识别、数字证书认证等方式进行识别和关联。另一方面,要打造平台内部资源交互共享的社区功能。建立相应导航与索引端口,在平台内部加入资源使用度调查模块、资源菜单投票模块、资源谈论模块、资源上传模块等,继而形成互推互荐的知识群组,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共建共享。除此以外,也要加入数字资源版权维护功能,能够发现侵权行为就及时自动取证上链。

“5G+全媒体”视域下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创新平台建设,符合高校图书馆发展趋势,迎合了新的技术的发展,既是促进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新方法,也是高校图书馆拓展文化服务职能的新路径。其运行机制由运行动力机制、信息传导机制、利益保障机制、协调控制机制共同构成。在实践过程中,要注重资源内容体系的多样性和专业性,应用支持资源共建共享的智慧数字技术,开发可交互的资源共享的服务功能。

猜你喜欢

资源共享图书馆资源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集团公司人力资源共享中心模式探索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人力资源共享服务模式研究
针对大数据背景下工程造价信息的资源共享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图书馆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