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院校中医人才培养的思考和模式探讨

2023-01-05

光明中医 2022年6期
关键词:中医药人才思维

张 杰

近年来,随着在应对重大疾病或疫情时疗效的彰显,中医药在世界各地的影响力日益扩大。2016年中医药被列入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中医药步入崭新的发展阶段,迎来了百年难遇的发展契机。面对机遇,中医药人才稀缺的困境下,中医药人才培养面对着更多挑战和更高的要求。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健康中国”战略,要加快中国卫生体制改革,对卫生事业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同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1]提出要深化院校医学教育改革,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在新发展机遇下,分析中医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对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中医类毕业生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国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包括院校教育、师承教育、家传模式、书院讲学、自学模式等[2],其中以院校教育最为常见。据《全国中医药统计摘编》[3]统计,中国独立设置的中医药院校44所,西医药院校中设置中医药专业的有133所,共培养中医药专业毕业生22万余名。据调查[4],约56.41%的中医类毕业生进入医疗单位工作、14.74%在科研院所工作、10.26%选择企业、9.94%升学深造、2.56%进入高校、2.56%从事个体经营,体现了中医人才培养体系日臻完善和专业化,能够培养出具有相当专业素养的毕业生及时弥补医疗行业人才缺口,且就业思路广阔,就业方向多元化,基本上能满足多种中医相关工作的需求。但毕业生就业素质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还存在明显的差异[5],如在学习成绩、专业课程体系与知识结构、专业实习经历、奖学金证书、专业符合度等知识维度;科技创新能力、专业资格认证、语言表达能力、知识获取和掌握能力等能力维度;身心健康、诚实守信、团队意识等职业素养维度等方面用人单位的重视度与毕业生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另外,由于目前的院校培养模式以理论体系为主,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不充分,临床专业技能欠缺。同时,也存在理论教学无法与中医思维很好地融合,学生中医思维能力不强,缺乏中医传统文化及中医经典理论的系统学习和深入理解,缺乏中医药的科研创新能力等问题[6]。中医人才培养的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医药传承和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2 高等院校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中医药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防治观,实现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融合和统一,具有较深的理论性和较强的实践性。高等院校毕业生培养需遵循中医人才培养规律,建立符合中医特点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

2.1 重视案例式教学 培养中医思维能力中医思维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指导下,在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中医临床实践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把天、地、人三者作为统一整体进行观察和研究,对人体结构功能、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进行总结、归纳和整理,再经过反复的临床实践验证,建立起来的理论体系。中医思维主要包括天人合一、整体观念、养生保健、辨证论治、复方治疗等[7],具有原创性和先进性,也是中医人才培养的关键。中医学是建立在实践观察的基础上,因此中医思维能力培养不能脱离临床实践。

案例式教学起源于哈佛大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组织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交流、讨论,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案例式教学的雏形在中国最早见于汉代名医淳于意的《诊籍》,此书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医案典范,后来经历代医家不断发展完善,至清代已初具规模。尤其是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对学术界影响巨大,被奉为经典著作。通过生动、真实的医案,可以展现如何运用理论知识指导临床实践,让学生体会辨治疾病的全过程,充分感受中医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有机结合。同时,医案也是名医名家诊疗思路和用药心得的充分展现,有利于学术思想的传承。案例式教学是培养中医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医案的交流与讨论,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在诊疗过程中去伪存真,舍脉从证或舍证从脉,如何从错综复杂的症状中抓住关键的辨证要点,学习诊疗的思路,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中医思维意识,掌握中医思维方法。

2.2 强化中医文化底蕴 增强中医人才文化自信中医学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融合了道、易、儒等理论思想,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思想,是中国原创的科学知识体系。道家的阴阳五行辨证法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其关于生命、精、气、神以及养生理论的阐述在《黄帝内经》中占有重要篇章,中医养生保健学说与道家文化中的太极养生法一脉相承。儒家思想的“中”“和”“太过”“不及”是中医对人的生理和疾病状态的认识。五脏六腑以平为期,气血阴阳平和,气机升降有序,机体处于“和”的状态就是不病,任何失和的状态即为病态。中医对病机的认识也体现了“太过”与“不及”的思想,如四时之气太过则成致病的六淫,天气的“不及”即至而不至,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治疗疾病的目的就是用草木的偏盛与偏衰来纠正人体的“太过”与“不及”,以达到气血阴阳平和的状态。《易经》是古人对复杂变化的自然界的认识和归纳,中医学将复杂多变的生命规律归纳为阴阳五行是受《易经》取象比类思维模式的影响。

学习中医必须对中医传统文化有深刻认识和理解,这是学好中医的首要因素。传统文化是传承和发展中医的载体,承载了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医人才的培养必须肩负起传承中医文化的重任。当前西医思维对中医院校学生也有很大影响,强化中医文化底蕴,激发学生学习中医、研究中医的兴趣,增强中医文化自信是抵御西方医学冲击的有力举措,可以提高学生临床工作中真正运用中医思维的能力。高等院校应开设相关传统文化的选修课程,或利用多媒体传播渠道开展相关知识讲座帮助学生理解中医传统文化。

2.3 研读中医经典 筑牢中医传承发展根基在学习中医文化的同时,更要注重对中医经典著作的研读。中医经典著作是历代名医经验和智慧的结晶,研读经典医籍是传承和发展中医学术思想的重要途径,也是引导后世学者建立中医思维方式并用于临床实践的有效方法。熟读并背诵中医经典医籍是历代名医的基本功。《医宗金鉴·凡例》云:“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精。临证游移,漫无定见,药证不合,难以奏效”。经典医籍构成了中医的理论体系,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对提高学生的辨证论治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经典医籍多成书久远,文字深奥难懂,语义丰富,很多存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现象。因此初学者对经典医籍的理解难度较大,必须先逐字逐句背诵,死记硬背是理解和掌握的基础。只有先牢固的记住,这些知识才能在随后的深入学习中,潜移默化地融会贯通成为自己的知识。可以通过经典医籍读书分享沙龙、经典背诵竞赛、经典学习论坛、多媒体课程等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重视中医经典医籍的研读,系统学习专业理论,强化中医思维模式的培养。同时,重视临证实践技能的培训,强化望、闻、问、切等中医基本诊疗技能锻炼,以及辨证论治与理法方药相融合的临证思维能力的训练。

2.4 开展临床导师制学习模式 实现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有机融合在中医学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中医名家、流派的学术思想能够世代相传,得益于师承教育的模式,这也是造就历代名医名家的主流模式。如今院校教育是培养中医人才的主要途径,可以在短时间内培养出大量的人才,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这2种模式均存在不足之处。师承模式由一名老师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教授一名或几名学生,学习时间长,且通过言传身教、口传心授,边临证边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功底深厚,学习效率高,也较容易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但是培养的人才数量少,难以弥补目前中医人才的缺口。院校教育虽然每年都可培养出大量人才,但中医基础理论功底相对薄弱,临床实践能力欠缺,缺乏中医临床思维,难以将理论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因此,应汲取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的优势,将两种学习模式有机融合,实现优势互补,才是当前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最佳模式。

临床导师制是师承模式的现代发展形式。可选择临床经验丰富,在临床实践中具有独到诊疗经验或临床应用心得的名医名家作为临床导师,负责学生课堂之外的带教工作。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具备一定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后,可选择一名导师进行临床跟诊学习。通过边课堂学习边跟师学习,可以及时地将理论知识转化到临床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而且在带教过程中,导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长,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培养学生中医思维能力。通过提早跟师临床,缩短理论到实践的磨合期,为其将来进入临床工作积累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

2.5 重视医德教育 提高人文素质古人云:“医乃仁术”。而“仁”乃是仁爱之心,“术”为治病救人之能。作为一名医者,不但要具备精湛的专业技能,还要有博施济众的人文情怀。中医学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历来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因此,在中医人才培养中,不但要重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更要重视中医人文素质的培养。现如今医学逐渐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方向发展,人的健康和疾病不仅是生理病理的变化,也有社会、心理的因素。因此,在诊疗过程中,医者的人文关怀对于疾病的诊疗和患者的恢复都有重要的作用。调查发现,在医患矛盾中单就医方而言,人文关怀缺失和工作缺乏责任心是导致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8]。医学以救死扶伤为目的,是充满人文内涵的学科,人文素质教育在医学发展中始终处于被高度关注的地位。因此,在中医人才培养阶段,应重视医德教育,增加中医药文化等必修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和为医学事业无私奉献的责任感。在他们走向工作岗位之前就形成全心全意为患者谋利益的理念,为未来成为高素质的中医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当前,中医药事业迎来利好发展空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需要立足中医药发展规律,坚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从战略高度进行规划,在人才培养、经验传承、制度创新等方面迎难而上,开创中医药事业的新局面。从中医学发展和社会需求来看,中医人才应是知识、素质、能力均衡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应培养具有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功底、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高超的中医临床诊疗能力、熟练的现代医疗技术和高尚医德的全面型综合人才。

猜你喜欢

中医药人才思维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人才云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