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玉米种植技术

2023-01-04郑美胡鹏飞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3期
关键词:日照市养分水分

郑美,胡鹏飞

(1.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日照 276805;2.上海大学微结构重点实验室,上海市 200444)

0 引言

玉米的产量与种植技术具有极大的关联性,技术人员在进行玉米种植的过程中,需要深入实处,结合当地的地理情况与土壤情况,科学有效地进行技术实践与创新研究,保障玉米种植产量。需要将新技术应用在玉米种植中,坚持科学的种植,有效提升玉米产量的同时保障玉米的质量。

1 影响玉米生长的因素

1.1 土壤水分

玉米的自然属性决定了对生长环境具有一定的要求,与其他的农作物相比较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对外部的环境的要求并不高,这也是玉米能够广泛种植的基础。土壤的水分是影响玉米生长与发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长期间玉米对于水分的要求比较大,除了常规的在苗期进行对水分的控制以外,其他阶段都需要进行玉米生长的水分有要求,才能够有效地保障玉米的质量与产量。

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对水分的需求也不同,由于播种的过程中种子较为虚弱,在播种阶段需要大量的水分,要保持在60%~70%,才能保障正常出苗。出苗阶段要尽可能地控制水分,不宜过多。在开花前期的1周时间到完全开花是玉米最需要水分的阶段,该阶段的水分需求量占据了生长阶段总量的50%。等到玉米到了乳熟的阶段,所需的水分更少,但是要对土壤进行观察,及时进行浇水或排水。如果发现玉米叶片卷曲就应及时地进行浇水,要防止出现由于水分过高导致根系腐败的情况。

1.2 土壤养分

玉米的生长情况与土壤养分也会有很大的联系,由于玉米的生长情况具有生长周期短、发育快的特点,在生长周期当中对于养分的要求比较大,尤其是在化学元素的方面有很大的需求,像是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需求比较大。在不同的情况下,对不同元素的需求量不相同,在玉米苗的阶段,对于氮肥的需求量最大,在这阶段的生长过程中需要有氮肥进行抽苗的辅助。后期生长,钾元素的需求量比较大。在苗生长的过程中对于养分的需求量逐渐减少,抽穗阶段对养分的需求量是最大的,开花以后对养分的需求就越来越小。总之,尽可能地做到合理施肥与经济施肥,在补肥的过程中要注意玉米的生长周期,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浪费,更好地提升玉米种植的经济与生态效益。

1.3 生长温度

温度作为植物的生长要素,是玉米种植的重要控制要素。一般情况下,玉米的播种时间在春季,在秋季进行收获,由于生长期比较短,温度对于玉米的影响很大。我国的玉米种植面积较大,各地温度具有明显差异,要尽可能地把握生长周期对温度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夏季的玉米播种到出苗的过程中最为合适的温度在10℃~12℃,在出苗的阶段中需要将温度掌控在15℃~20℃,拔节的过程中最为合适的温度在22℃~24℃,授粉的阶段是整个环节中最为重要的,要控制在26℃~27℃。种植中需要人工进行温度的调节,并且需要采取有效的方式减少缺粒、少粒的现象[1]。

2 玉米种植技术

2.1 优良选种

玉米的高产优良种植离不开土壤、气候条件以及种子品种的选择与处理。当上述三个前提条件都处于平衡时,才能提升玉米的品质以及产量。首先就是对于玉米种子的选择,根据种植地区的土壤实际情况对玉米种子进行选择,利用科学合理的方式选择适宜在该地区土质上生长的玉米品种。种子的类型会直接影响种植的效果以及产量,在根据种植区域实地进行勘探过后,优先选择抗病虫灾害能力较强的玉米品种。在选取种子品种的同时,对市场需求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通过不同的方面信息的整合,进行全面分析,选择科学的种植方法。同时,需要对采买种子的成本进行控制,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有利于科学种植技术的有效开展。

需要注意的是,玉米品种选择完成后,需要对种子进行筛选处理,对含有的残破或是带有霉菌的种子进行清除,以此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尽量选用具有适量水分以及带有包衣剂的种子进行种植。在采购玉米品种时尽量选择资质证明完善的厂家,确保种子质量[2]。

2.2 科学整地

玉米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相对于麦子、稻谷等粮食作物而言,对于土壤以及气候条件要求较低。但在种植之前仍旧需要做好种植土壤的准备工作,为玉米生长打下坚实的基础。较为理想的玉米种植土壤,应该选择地面较为平整且松软土地,有利于生长期更好对肥料进行吸收。在进行玉米种植之前,需要对土壤进行较为精细化处理,对种植区域的土地进行翻土以及耙耢。通常情况下翻土的深度需要达到至少22 cm,再通过钉耙将松散的土壤翻整成为平整适宜种植的土地。翻耕松土不仅可以松软土壤,同时可以消除杂草。

施足基肥料,以此来提升种植区域的土壤肥力,为玉米的后期健康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对种植地区进行土质评估,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对土壤进行科学合理的整改。对于不同气候的地区,土壤需要进行不同方式的整改。例如山东省日照市,属于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适宜农作物的生长。玉米的良好生长不仅需要肥沃的土壤环境同时还需要较为优质的水源,所以,在进行耕种之前,要对种植地区的周边区域进行实际调查,确保种植区域附近没有大型工厂不会出现水质污染的现象[3]。

2.3 适时播种

在进行种植过程中,对温度有着特殊的要求。在玉米种植之前,需要对土地进行检测,主要是针对土壤的温度,土壤的温度需要达到可控制的范围之内,保证玉米种子的健康生长。在玉米种植阶段,农民需要根据当地环境进行具体分析,在合适的温度下进行玉米种子种植。另外,还需要选择合适的种植方式。其中比较常见的方式为间作栽培法。

例如,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在种植玉米时,主要采用的种植方式为间作栽培法。间作栽培法是一种具有高效率的种植方式,在玉米的种植过程中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合理利用间作栽培法,可以将玉米的生长周期延长。玉米生长周期的延长,将有大概率在日后玉米的收获时获得高产,而玉米的质量也会有所提升。

2.4 生长期管理

玉米生长期管理。例如,首先要对玉米育苗期进行有效的观察,在育苗期阶段,需要对种植环境的温度进行有效监控,保证玉米种子能吸收到足够的养分,需要严格控制洒水量,还要保证土壤足够松软,为玉米的种植提供优质的生长环境。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在进行玉米的种植过程中,对玉米的生长期进行了有效的管理,在经过合理的管理之后,为玉米的生长提供了优良的环境,极大程度上增加了玉米的产量,促进了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农业的发展。

2.5 合理施肥

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对玉米提供足够的养料,除了相应的土壤养料之外,还需要给玉米施用相应的肥料。在对玉米施肥之后,还需要进行观察,如果发现有一些异常的,要进行记录,待后期统一进行相应的补苗。

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在进行施肥时,在肥料的选择上,技术人员对肥料有高的要求,必须要符合国家生产标准。合理运用高质量肥料,能使玉米颗粒非常饱满[5]。

2.6 病虫害防治

玉米在生长过程中,病虫害一直是玉米种植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在管理期间,需要及时对玉米的生长进行记录,保证生长过程的稳定性。为了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农民需要定期对玉米害虫进行杀虫处理。主要的除虫方法有喷洒农药、杀虫剂等。在喷洒农药后,玉米表面的害虫将会被处理干净。在农药的选择上需要选择一些无毒、无污染的农药,来保证玉米种植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日照市,有相关农业专家定期在农业展览馆进行免费的演讲,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玉米种植技术的发展,帮助农民获得丰厚的收益。例如,在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内部技术人员会经常参加不同的农业展览,学习先进的玉米种植技术,尤其是在病虫害防治方面。

2.7 适时收获

适时收获是指在玉米到达成熟期时,进行收获。玉米分为乳初期、蜡熟期、完熟区三个阶段。在到达了乳初期时,玉米并未完全成熟。到达蜡熟期时,果实已经逐渐成熟。而当到达完熟期时,玉米已经可以进行适时收获了,此时收获为最佳时期。

3 结语

在我国,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工业原材料,种植面积也比较大。玉米种植过程中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土壤水分、土壤养分以及生长温度等方面;同时还要加强技术管控,如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多方面的技术内容,需要不断提高玉米种植技术,以保障玉米的种植产量及质量,从而提升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日照市养分水分
中国农业科学院微信版“养分专家”上线
苯中水分的检验
苹果最佳养分管理技术
养分
古村街景
村居
年轻时的流浪,是一生的养分
日照市观自在茶庄(生态园农场)
晾掉自身的水分
完形填空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