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建设路径研究
——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为例

2023-01-04金文忻熊伟张田林张东凤赵梦龙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3期
关键词:农业装备产教智能

金文忻,熊伟*,张田林,张东凤,赵梦龙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句容 212400)

0 引言

随着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在生产服务一线,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供不应求。但高职院校作为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对于这类人才的培养机制尚未建立完整,人才培养的质量已不能完全适应产业要求。为适应当前发展,高等职业院校应结合当地产业发展特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及行业技术进步,通过“产教融合”等教育模式培养一线紧缺人才,为学习者提供创造价值的平台[1-3]。

1 以产教融合战略统筹推进人才培养改革

“产教融合”其根本内容是根据产业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以产教融合战略统筹推进人才培养改革,以推进人才培养改革实现产教融合战略的目标任务[4-5]。

高等职业类院校应综合学科的专业优势,依照行业内一线技能人才的培养规律,制定培养方案。建立应用型人才质量管理平台,完善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数据库,加强外部评价与内部诊断相结合,推进内部与外部联动、专业规范建设,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评价标准。

以往学术组织以专业为单位,这就导致学术资源不能按照学科体系进行配置,专业设置往往不够灵活,专业调整也面临较大压力。探索将基层学术组织从专业转移到学科,在学科建设体系下建设全校的课程体系,根据不同专业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建设课题模块,实现全校课程的自由开放与共享。

课程建设是一切教学改革的基础,任何教育理念的实施都需要从课程教学中得以实现,因此能否建立满足产业需求的课程体系是深化产教融合的关键[6]。学校的课程教学体系是否满足产业发展需求,教学内容能给学生带来什么,学生的获得感有多少,这就要求学高校、企业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到课程建设中,做到所开课程符合社会需求。学校将教育教学业绩作为各项考核的重点,并制定课程教学、考核标准。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产教融合”教育模式实施过程中对教师的理论知识及实践运用综合能力要求较高。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师资建设过程中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积极引进技术能手、技能大师,建立综合能力强的教师队伍[7-8]。

在高职院校中教师除了要具备教学理论知识,还应有一定的生产实践技能。针对这一要求,学校应加强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培养,不能仅停留在“双职称”、“双证书”这些证书上,而应为教师队伍提供好提高理论、实践等综合素质能力的培训平台。

积极引进行业企业实践生产能力较高技术能手、技能大师作为兼职教师,让学生们学习到生产一线中的新技能、新知识,同时也能了解到企业对人才需求的信息,及时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拓宽教师培训渠道,在校企合作中实现“教师与师傅”相互对接的模式,增强教师的实践生产能力[9-11]。

3 增强高校服务社会能力

产教融合战略和专业建设都侧重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鼓励行业企业和社会组织整合校企资源,实现校企双向协同育人。

以下是我校现代农业装备技术专业产教融合建设开展的科技服务与社会化服务实践:一是围绕智能农业装备转型升级的需求,搭建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联合知名行业企业,建设智能农业装备中心、南方农作物生产装备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联合知名农机企业开发有机肥测试平台、智能收获试验平台相关测试平台,开展针对南方农作物水稻和油菜的生产作业节的技术研发。二是围绕“一项行动,两大工程”,开发智能农机装备。与行业智能科技企业合作,开展将自动化领域的新技术、新装备应用到农业领域的研究,打造农业机器人应用研发中心,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三是围绕智能农业装备人才的紧缺,开展技术服务与人才培训。依托智能制造实训中心,与企业合作开展社会服务,为企业提供专业设计、逆向技术、软件培训等技术服务。四是依托江苏省农机人才培训基地平台,面向农机经营管理人才、科技创新人才以及高级技术工人,发挥本专业教育资源优势,大力开展以岗位培训为重点的职业培训。面向全国职业院校开展师资培训,与江苏省扶贫办等政府部门进行合作,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4 建设实践

4.1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开发专业群人才培养思政课程,加大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力度完善“三全育人”机制,构建“三自主四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将行业企业典型的工作任务为依据,融入职业资格证考核内容、职业技能操作内容重构课程内容,实现融“岗”入“课”、融“证”入“课”、融“能”入“课”。积极参与制定相关职业技能标准和职业技能水平证书培训课程,为在校生培训和企业员工培训提供服务,并建立认可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体现的学习成果的积累与转换制度。

4.2 重构“1+1+1”课程体系,加强信息化资源建设

根据农业机械化及农业装备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新需求,解构原先以农业装备产业传统应用技能培养为目标的课程体系,围绕立德树人一条主线,将素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面向智能制造与装调、自动导航技术支持、无人机机务、农机工程师、经营与管理等职业岗位群,建立核心的专业群课程体系。以智能制造、自动化装调、精准作业及管控等新技术为引领,引入最新行业标准,校企共同开发围绕智能农机制造、装调、应用等模块化课程。基于现有教学改革成果,对知识与技能按照“课程—模块—积件—素材”的架构进行解构与开发,面向在校学生、企业员工、农机手,搭建能学辅教的课程资源,服务专业群学生的教学工作和企事业单位相关技术人员培训工作。

4.3 虚实耦合,实施教材教法改革

针对模块化的教学内容,对接职业岗位需求,融合虚拟仿真等多种教学资源,紧扣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开发自动导航、无人机植保作业的新标准,开发特色教材,编写国家规划教材、省重点教材。借助校内网络学习空间,充分运用翻转课堂、SPOC、MOOC、虚拟仿真软件等信息化手段,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对课程内容体系进行重新安排,教师在线下进行课程设计、项目化课堂教学的同时利用在线教学资源对课堂教学内容做线上进阶式学习补充。开发智能制造、农机作业、农机驾驶等虚拟仿真实训项目,有力打造虚拟仿真实践教学“金课”,切实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

4.4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组织专业带头人参加高级访问学者进修、高级研修班、出国境学术进修等各种高层次进修;鼓励教师采用参加前沿学习、培训交流、承接企业项目、课题申报、辅导学生创业孵化提高教师协同教学、课程开发和社会服务能力;与合作企业的名师、设计师对接,每位结对教师明确研究方向,并形成结对计划,在课题研究、项目实践领域取得新的突破。

5 结语

“产教融合”是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高等职业院校要充分结合对应产业结构及发展情况,形成适应自身学校专业及产业发展的“产教融合”模式,将学校及企业的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行业技术前进和产业的升级转型,更好服务于地方产业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农业装备产教智能
雷沃阿波斯农业装备
雷沃阿波斯农业装备
雷沃阿波斯农业装备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雷沃阿波斯农业装备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