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2023-01-04李正福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3期
关键词:农业产业现代农业农产品

李正福

(阿荣旗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内蒙古呼伦贝尔 162750)

0 引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是国家稳定、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现代农业相比传统农业具有很多优势,最重要的作用是帮助农村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范式转换。自党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乡村农业生产发展发生了很多新变化,农业产业兴旺繁荣、农民生活越来越宽裕,乡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面对国家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挑战,对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现代农业发展进行研究,是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针对目前农村农业发展的优势和问题,提出了现代农业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更好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 乡村振兴战略下现代农业发展概述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对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延伸和提高,是纳入国家“五位一体”重要目标的组成部分。乡村振兴战略将农业生产发展提升到农业产业兴旺的高度,以帮助农民从生活宽裕迈向生活富裕,从村容整洁上升到生态宜居、从民主管理上升到高效治理的新发展阶段,推动农业农村发展从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向现代农业管理模式转变,从单一生产一元化发展向农业生产、农村生态等多元发展模式转变,总的任务目标是让农业强起来,让农村更美丽,让农民享受更多的发展红利。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现代农村,要围绕高质量、绿色、核心、创新和融合的发展理念,建立相配套的体制机制和管理体系,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乡村现代化和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建设水平。

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任务是,提高现有农业产业各类产品的质量,在增加农产品产量的同时提高供给的质量。降低农业生产中的资源消耗,减少农业发展对环境带来的污染和损害,提高农村经济的竞争力,实现农业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完善农村农业建设的基础设施,优化改进现有收入分配体系,建立和新时代农业、现代化农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减少投资边界效应递减等对农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绿色发展的任务是,在国家日益丰富完善的生态环保法律法规支撑下,不断推广应用生态友好型农业创新技术,加强对现有农业资源管理,提高化肥农药、农业薄膜生产使用标准,坚守农田红线、改善水资源利用成效,守住环境容量的底线,推动农业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在对乡村生态、乡村空间进行现代规划管理基础上,提高山林田湖草的综合治理成效。创新发展的任务是,在政府主导下,注重以创新精神推动农业管理法律法规的完善,体制机制的优化;在农业科技人员主导下,注重加快农业现代化技术和农业生态技术的应用;在农民主导下,推进新农村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系统化解决三农发展不够充分、不够平衡的问题,为农民、农村和农业实现全面可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和谐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农村社区内外部,当代人和后代人之间的和谐发展,以代际和谐促进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天人和谐的良好发展局面。融合发展的目标是,要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以城市发展的长板作为乡村发展的追赶目标,让乡村发展速度加快、质量提高,在城乡权利、责任公平的基础上,以互利共赢来实现城乡各自优势充分发挥下的共同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内乡村发展的指导方向和目标。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见效,是一项需要全国人民系统化推进的工程。现代农业是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产业兴旺的重要基础,必须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容进行更为详细和准确的研究,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取得切实成效。

2 乡村振兴战略下现代农业发展形势分析

2.1 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性

现代农业相比传统农业相比,能消除农业的弱质性,增强国内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让农业成为现代人认可的体面职业,让农村成为人们追求的幸福家园。现代农业是由全生产要素驱动下的发展,技术、制度和组织、管理等各生产要素的投入和变化,都会对发展进度、质量带来直接影响。因此发展现代农业是振兴乡村战略执行中的重要内容。从目前来看,国内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相比世界上的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农业全要素的生产率为56%水平,还有提高空间,因此发展现代农业是国家高度重视的战略内容。现代农业的发展可以从三个层面上进行,一是基于农业技术创新,不断提高良种化、农业机械化和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提高现代农业的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经济效益。二是基于组织制度和管理现代化,将农民作为新型职业进行完善,不断优化农业生产资源和农业发展的资本产权结构,以农业规模经营、绿色农业产业等创新,为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安全和农业生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三是以三个产业的融合为切入点,不断优化完善农业产业体系,在创造更多农民就业机会同时,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产品经济价值。

2.2 发展现代农业的形势分析

现代农业发展已经和国内社会经济发展一起,进入到全新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深化推进,让农村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人口流动性加快,农民分工细化加快、农业生产集约化加快、农业新技术应用推广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环境条件越来越好。主要的发展优势体现在:一是农业自身的发展条件不断改善。现在农业的隐蔽性失业情况基本消失,非农就业机会和农业劳动力市场不断健全,农民只能靠长期干农活、在季候影响下无法从事农业生产等现象已经基本消除,农民生产条件环境日益变好。二是农业发展正从自给性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生产发展。三是农业不再依赖开荒来增加土地供给,退耕还林、退田还湖等一系列农业生态工程有效落实,现有农业耕地数量虽然没有增长,但质量不断提高。四是农业劳动能实现过程监督。传统农业很难对农业生产过程进行监督,因此对农产品的质量管控力度较弱。现在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作业外包服务越来越丰富,农业机械已大量取代传统的农民手工操作,这为实现农业劳动监督奠定重要基础。五是基本解决农产品供给问题。我国目前除乳制品外,农产品的人均占有量已经超过世界农产品人均占有平均水平。农产品种类丰富、数量充足,对农产品产量的关注已经转变到对农业生产能力和农产品质量的关注。六是农业规模经营的比重越来越大,农户收入逐年增加,农业集中度越来越高。职业农民的出现让传统小规模农户数量越来越少。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让国内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迈上了新台阶。

目前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产业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比较容易改革的内容越来越少,在农民解决温饱实现小康后,要实现富裕、富强,改革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如制约农业发展的超小规模土地成本经营模式等改革都面临很多的执行阻碍。二是农业经济发展体制机制需进一步优化。传统农业让农民感受不到自豪,收入低、待遇差,难以维持体面有尊严地生活。现代农业要借助国家促进农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充分挖掘农业内外部发展动能,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三是农业管理者的素质水平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国内各级农业主管部门管理者,都肩负带领农民发家致富的重任。农业管理干部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区域农业发展和农民利益等指标。农业管理的行政管理替代市场规律,扭曲了市场信号,导致有的地区农业发展进入到畸形发展局面。四是农业从业者的素质不够均衡。在上个世纪改革开放初期,取得成绩主要是靠个体的智慧和胆识。在新世纪的改革发展深入推进下,农业发展的环境出现了新变化。现代农业需要的是具有一定专业技术能力的职业农户,这些农户要靠自我力量来完成农业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农户在现代农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越来越显著。

3 乡村振兴战略下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3.1 现代农业发展解决了大量人口就业

虽然进入新世纪以来,农业劳动力对人口就业的贡献率不断降低,到2015年农业劳动力只占就业率的28%左右,但在全国就业形势中依然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现代农业的发展,让农业就业的形态和范围进一步拓展,如农家乐旅游、蜂蜜养殖、家禽养殖等,都成为农民就业的范围,而且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3.2 现代农业发展保证了农产品的数量提高了农产品质量

现代农业发展,不断优化传统农业产品结构,通过出台相关法律法规,限制农业化肥滥用等措施,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让优质、绿色、生态农产品数量越来越多。农业新技术有效提高了农产品生产效率,满足了人们对农产品种类和数量的需求,增加了世界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力。

3.3 现代农业发展以农业技术普及促进了农业机械化

我国一直高度关注农业领域科研工作,生物肥料、节水灌溉等农业生物技术不断创新,并得到了应用推广。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融合开发,让农业机械自动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从传统的种植养殖向休闲农业、绿色观光农业拓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3.4 现代农业让农民成为受到尊重的职业

我国将秋分作为农民的丰收节日,不仅是对农民地位的认可更是体现了国家对农民群体的关注。农业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持续发展的根基。现代农业让农业成为一项产业,农民也成为体面受尊重的职业,农民的自豪感不断增强,为现代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

4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径探索

4.1 现代农业的产业发展建议

一是不断优化农业产业体系,建立以家庭合作为基础的农业经营新模式,完善农业作业外包服务,实现农业一体化、体系化发展;以先进的技术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减少农业化学品使用对生态环境和土壤的影响,以新技术替代传统农业比较艰苦的生产环节,促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二是促进适度规模农业经营模式的发展。以提高农业收入为目标,培养一批热爱农业,愿意从事农业产业的核心农户。三是优化粮食生产结构。进一步细化粮食生产的区域和品种,针对国内不同区域特点来生产口粮和饲料粮,不断提高各类粮食的产量和质量,更好地保护土壤环境。四是拓展农业产业功能。挖掘农业发展机会,创造农业发展平台,以农业保险等多种措施健全完善农业产业保障体系,拓宽农民收入渠道。

4.2 现代农业的深化改革建议

一是让农民享有土地股权和土地资产经营权。现代农民更关注土地资产收入,要出台相应规定制度,进一步明确农民作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股东地位,对共享土地资产收入有权利享受,从而促进农地的适度规模经营。二是激发农民创收的潜力和活力。围绕增加农民的持续性收入,加强农民人力资本的投资研究,探索新型农民以人力资本来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的新路,形成人力资本兴农、富农的良好局面。三是增强农民自力更生能力。现代农业发展,不能总是依靠政府补贴才能实现运营。要培育具有自力更生能力的职业农民,借助银行贷款、保险公司保险等市场行为,形成具有生命力的农业经营主体。

4.3 现代农业的发展环境建议

一是国家要营造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良好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在现代农业发展中,政府的责任是保护农户合法权益,维护农业市场公平竞争,为农户提供公平物品,不要用行政管理干涉市场行为,要通过为农业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环境,保证国家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系统的安全。二是要实行最为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保护好国家设定的基本农田范围,保护好农业产业健康发展,对农业用水总量进行科学控制,坚守水资源红线。严格执行农地耕种强度管理和化学品使用标准,严守农田生态红线。三是要加强农产品食品安全管理。在保证对农产品数量基础上,满足人们对农产品质量、营养的需求,优化现有农产品结构,降低农产品运输、存储、销售环节的损耗,倡导爱惜食物、杜绝浪费的消费观念。

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上,要以乡村振兴战略指导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建设更加美丽的宜居乡村、更加繁荣兴旺的现代农村。

猜你喜欢

农业产业现代农业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基于价值链的农业产业优化路径分析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露地蔬菜创新团队启动会成功召开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现代农业
刘伟参加5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工作座谈会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