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产玉米种植及病虫防治关键技术

2023-01-04张存库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3期
关键词:玉米粒斑病玉米螟

张存库

(郓城县农业农村局,山东郓城 274700)

0 引言

在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也进一步提高,对食品的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玉米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极为普遍,所以通过完善有利于高产玉米的种植技术探究,可以促进玉米的健壮生长,改善质量。在高产玉米种植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必须根据种植要求,选择相对适应的种植技术,才可以提高产量,保证质量。

1 高产玉米种植技术要点分析

1.1 选择优质的玉米品种

玉米品种的选取影响到玉米的存在率,在选种时要按照各个地方的实际土质和气象等条件,来挑选最适宜的种子品类。春玉米的繁殖周期一般较长,所以在挑选春玉米粒种类时要挑选功能较强的种类,这可以大大提高玉米种植效果。由于夏季干旱灾害较多,所以在挑选夏季种植玉米的品类时要挑选耐旱防涝能力较强的种子,来增强玉米的抗灾能力。可以用轮种套作等方法,增加了土壤的利用效率,实现玉米的防阴能力。在挑选玉米品种时不但要挑选生长质量好的,还要挑选抗病力较强、生存能力较强的种子进行种植。营养价值高、存活率高的种类不但能够使玉米品种更优,还能够达到丰收丰产。

1.2 种子进行处理

要提高玉米品种的繁殖效果,要对挑选好的播种加以处理,首先要把发霉、破损、有病虫害、发育不健全的籽粒全部剔除,对播种的品质加以检查,发芽率和水分含量都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筛选完成之后必须晒种,在晒播种时要挑选气候较好的时候,晒种时要把种子摊在太阳能直晒的地方,在晒种期间还要翻转,使种子受热均衡,可有效增加播种的成活率。播前要进行浸种处理,调节好温度,浸渍过后再把种子晾晒,以增加播种的抗病虫力。同时,也要针对种植区域实际土壤以及当地季节、气温等的差异,因地制宜选用与气候相对适应的玉米种子进行种植。春天由于玉米生长周期比较长,可以选用具有较强气候抵御能力的玉米种进行种植,而夏季干旱自然灾害较频繁时,要选用可以对抗旱灾和洪水等威胁的玉米种子。

1.3 整理土地

在播种以前十分关键的一个工作就是要对田地加以整理,保证播种地块平整,土层要厚实,需要翻耕地使土质变得更松散,既有利于播种与浇水,还能够增加耕地的渗水性和透气性。而土质整理工作也必须要在播种前后同时进行。在第一年度粮食作物收获之后必须要将泥土中残留的作物碎茬加以处置,在冬季以前还必须对土质加以深耕,以改变耕地的结构,从而增加土壤肥力,给作物生长创造更为优良的环境。

1.4 玉米的种植与管理

土壤湿度、温度、天气等因素都影响了玉米粒的种植时间,春季温度回升快,土壤气温较适宜,玉米粒就能够及时种植,反之,温度回升慢土壤温度低则会耽误玉米粒的种植时间。玉米粒播种量、播种密度、土地基本情况等都直接影响着玉米粒的生长发育,所以一定要管理好播种的密度范围,对容易成熟的玉米一定要增加播种密度,并按照播种区域的天气情况来选取最适宜的播种日期。

2 高产玉米田间管理的加强技术

2.1 苗期管理

播种玉米后,就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杂草的清除,以防止土壤养分被杂草吸收,为玉米生长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另外,玉米出苗后,农民经常需要检查并及时地进行苗木的补充,并向新苗中浇灌一定量的水分以提高玉米苗的成活率。

2.2 穗期管理

对普通的庄稼来说,穗期的田间管理困难很多,玉米作物更是如此。农民也必须做好检疫工作,去清除杂草和发育不良以及出现病虫害的植株,保障作物的健康生长。在成穗期的施肥阶段,由于幼苗出土后对施肥的要求更高,磷钾肥通常要在土壤地表周围施肥。在干旱时期时,需要及时进行灌溉,以确保玉米植株生长过程中充足的水分。

2.3 浇灌管理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能否保证玉米的质量和产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分的浇灌是否到位,尤其是对于一些气候干旱的地区来说,这对玉米的生产有着重大影响。因此,需要及时做好玉米田间浇灌工作。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由于此时玉米的生长与发育都较为旺盛,是最需要水分的时候,因此要进行合理灌溉,也是使玉米穗大、粒多,从而提高产量的重要举措。

2.4 除草管理

当玉米田间有大量杂草时,会大大降低玉米对营养的吸收,玉米的品质也会下降。同时,在杂草丛生的田地中生长,会抑制玉米幼苗对光的吸收,从而提高田间病虫害爆发的风险和可能性。所以要及时进行除草。一般来说,通常会采用除草剂,这是一个既简便又高效的解决办法。对玉米而言,施放除草剂的最好时机是玉米的五叶时期。除草剂毕竟是一种化学制品,多多少少都会对玉米作物产生影响,所以一定要控制好喷洒浓度,减少对玉米作物的不良影响。

2.5 科学施肥

测上配方施肥技术,统称为均衡施肥技术。一是测土,取土样计算土壤的营养物质浓度;二是配制,通过对土地的食物营养检测,可以根据土壤作物要求的营养物质开出肥方,按方配肥;三是科学合理施肥方法,即在科技人员的引导下科学地使用配制肥料。通常底肥用复合肥,一般40~50 kg/667m2,保证土壤深度。种肥用磷酸二铵5~10 kg/667m2,肥和种隔开。追肥用尿素加钾石盐,通常为尿素20 kg/667m2+硝酸钾7.5 kg/667m2。重视对有机肥的合理利用,能提高土团粒结构,改变土壤水、肥、气、热状态,不仅可以弥补土中含量不够的氮、磷、钾三大营养元素,而且还能够补足土壤中的微量元素。经实践证明,将农家肥与化肥搭配使用,能够增加土壤肥料效率5%~10%。

3 玉米病虫的防治技术

3.1 病害防治技术

3.1.1 病害类型

病虫害也是影响玉米粒生产的另一种重要原因。虫害类型一般有大斑病、病毒病、锈病等,大斑病是指一个突然发生在玉米粒植株叶片部位上的虫害,如不加以适当处理,虫害就会蔓延至叶梢和苞叶上。大斑病的主要症状:在发生之初,很多的灰白小点发生在了玉米粒植株叶片上,而随着灰白小点慢慢沿着叶脉扩展蔓延,玉米叶片之间的底色就会渐渐转为黄棕色,而玉米大斑病在空气相对湿度较大的时候会越来越强烈,黑白小点就会成为大片大斑,而更严峻的状况则是玉米植株叶片发生霉变,从而使果穗和苞叶都会遭到传染,一旦发生上述情况,就要加以预防。影响玉米生长发育的另一种主要病害是病毒病。其中以矮花叶病尤为普遍,矮花叶病多出现在七叶下面,通过仔细地观察正在浸染该病的玉米,就会看到有很多绿色线和点散布在刚发病的玉米叶片上,时间长了这种线和点就会扩散至全部叶子,这时整个玉米叶子就会变黄。玉米锈病就是为害玉米生长的另一种重要病虫害,一般为害区域是叶子,很多时候也会扩散至果穗、苞叶或者是雄花。而玉米粒在浸染锈病初期时,会在叶子上产生长形或圆状的脓疱,色泽一般都是浅黄色至褐色,随后脓疱逐渐裂开,并散发出铁锈样的粉状物质,即为细菌芽孢,后期长出圆状的突出,色泽变成了黑色,黑色突出在裂开后散发出冬芽孢。

3.1.2 防治措施

大斑病的防控对策,第一,在选择玉米种类时,要选择耐病力较强的种类。第二,为降低大斑病病菌在土地中传播的总量,需要全面翻土。这种方法不但能够使土质更疏松,还能够减少玉米患大斑病的几率。第三,要及时切除患有大斑病的枝叶,以防大斑病扩散蔓延至全国其他地方。第四,要合理决定种植时机,在田间的管理中进行灌水、除草、施肥等,以增强秧苗的抗病能力,有利于减少患大斑病的发生可能性。第五,要适时施放杀虫剂,以发挥防治和治理大斑病的效果。

玉米病毒病的传染途径,一般为灰飞虱和蚜虫。玉米粒在全部生长时期内均可以受到感染,但由于幼苗对出土的对抗力量较弱,导致苗期受病毒病的危害性很大,当中以矮花叶病较为普遍,由于患病植株比较低矮,生长发育迟缓,所以为了实现高产,种植管理人员一定要做好对此病的预防工作,一般预防措施办法有以下几点:第一,在选用品种时,一定要选用抗病品种。第二,要完善的种植技术,在符合本地气象特征的同时,尽可能选择最早下种,这样当大蚜还未大量迁飞出来的时候,玉米粒就已经长出苗期了,对已传染此病的植物要及早连根拔出,或采取深埋或烧毁等处置,以减少传染机会。在对玉米粒实行的田间管理过程中,一定要细心施肥,中耕除草。要适时施放杀虫剂,以清除灰飞虱和蚜虫,并防止病毒病的爆发。

玉米锈病的主要防控对策有:在选用玉米种子时,要选用抗病力较强的杂交培育种,并减少施用氮肥,由于磷钾肥用量过多的植株更易出现锈病,调节种植密度,并及时施放杀虫剂,减少锈病的发生率。

3.2 虫害防治技术

玉米病害的主要类型有玉米螟、玉米黏虫和大蚜。玉米螟虫啃食苞叶、雌株和玉米粒,被啃食过的玉米粒易遭强风而折断。在预防时必须采取以下的预防措施:为了避免玉米螟在过冬后第二年又继续为害玉米,就必须在其过冬之前先将其全部杀死。而为了避免玉米螟啃食玉米粒,就必须先向将要抽穗的玉米粒上涂抹杀虫剂,以避免玉米螟为害玉米穗。由于赤眼蜂是玉米螟的主要天敌,所以也应该使用赤眼蜂预防玉米螟。预防玉米黏虫的主要办法是,通过使用发光困死器或是在玉米地设置一个装满糖和醋的容器进行人工困死。另外,也应该喷洒杀虫剂消灭玉米黏虫。预防蚜虫的主要办法就是在种植前后把玉米种子与杀虫剂混用,能够在苗期有效预防蚜虫,而在玉米粒生长发育的阶段,一旦出现了蚜虫即可在玉米粒心中施放辛硫磷粉。

3.3 化学防治技术

在玉米成长中,选择合适的化学农药防控方法尤为重要。在玉米的成长流程中化学农药预防技术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而且通过长期的实际运用,比如,对付玉米螟,只能使用50%的敌敌畏乳剂或600~800倍液。而对付腻虫这一病虫害,则只能使用蚜螨净乳油或蚜虱净予以喷洒,可增强防控实效。可能导致土地环境污染,所以要合理利用化学农药防治技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3.4 综合防治技术

在玉米种植的整个过程中想要可以合理防控病虫害,就必须根据玉米种植的种植环境和种类加以筛选。为了把这二者统一起来,在播种时机上应该尽可能选用早播或者晚播,这样的话才能使玉米粒在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中错开了病虫害最高峰。与此同时,农民在播种的整个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土壤的整治管理。如果是在以前该地区的土地发生了重大的病虫害时,则必须对这一地区的土地加以管理,才可以进行播种。在播种前,还需要对玉米种子进行化学药剂处理,以提高玉米种子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4 结语

由于玉米产量高、应用范围广、资源利用效率高,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空间,同时由于玉米也是我国十分重要的经济作物,研发玉米生产关键技术和病虫害的防控技术十分关键,有助提升粮食产量,提高农民收入,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猜你喜欢

玉米粒斑病玉米螟
耍小聪明的鹅
黄瓜靶斑病咋防治
二代玉米螟防治方法
有趣的『玉米粒抖字』
二代玉米螟发生趋势预报
浅析玉米小斑病流行特点及防治技术
试论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论玉米螟防治措施
每天做好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