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森林病虫害发生发展特点及可持续控制措施浅析

2023-01-04张辉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3期
关键词:生物防治检疫树木

张辉

(卓尼县林业技术综合服务站,甘肃卓尼 747600)

0 引言

良好的林业防护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确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现有森林资源的利用率,从而提升我国的社会经济效益。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森林出现病虫害的现象十分严重,已经涉及到多个区域,对我国林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制定有效措施,利用可持续手段对病虫害问题进行防治,从而确保我国林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 森林病虫害的基本概述

森林病虫害分为森林病害以及森林虫害两种。其中,森林病害是指树木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导致其组织、形态等方面出现病理性变化,进而对树木的产量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而森林虫害则是森林中较为常见的灾害,其发生原因是昆虫依附在树木身上,并长时间吸收以及汲取树木的汁液与养分,导致树木的营养成分流失,进而出现质量下降、生长迟缓等现象[1]。

2 森林病虫害的发生特点

2.1 覆盖面积大,涉及范围广

现阶段,尽管我国相关部门已经制定了相应的防护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随着气候环境的不断变化,又给害虫的生长提供了便利条件。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发生病虫害的森林面积已经达到了800万hm2以上,木材损失量大约在1 600万m3,给我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损失[2]。

2.2 外来物种入侵,虫害种类多

就目前来看,我国病虫害的种类相对较多,并且每隔几年就会出现新型的病虫灾害,在经过蔓延以后甚至会出现大面积灾害的情况,加上外来物种的入侵,也给我国森林防治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例如:美国白蛾,其具有繁殖能力强、扩散速度快等特点,已经逐步成为全世界检疫的害虫,它对于经济林、园林树木等危害是十分严重的,目前被我国列入首批外来物种入侵名单之中[3]。

2.3 区域性病虫害持续增加

通常情况下,病虫害的出现都是区域性的,很容易呈现出大面积灾害的情况,并且现阶段我国区域性病虫害的情况仍在持续增加,严重增加了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工作难度。另外,若森林体系遭到破坏,也会导致其出现病虫害的风险。例如:鼠类,它们是常年生活在天然林之中,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及繁殖能力,对于天然林,由于各种原因需要改造成人工林,那么导致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甚至给整个森林体系造成严重的威胁[4]。

2.4 发生频率快,具有顽固性

森林害虫的根除十分困难,尽管今年将其消灭,但是在明年很可能又会出现,其顽固不灭,生命力极强,例如:河北省椿尺蛾,它是平原地区森林中的主要害虫之一,具有极强的繁衍能力及生命力。另外,森林病虫害具有一定的突发性,可能以往从未出现病虫害的森林区域突然间就出现了大面积的灾害,主要包括樟子松衰退病、油松生理性风寒病害等。

3 可持续控制森林虫害的具体措施

森林病虫害可持续控制的根本目标就是“控灾、减灾”,以有效利用现有资源为原则,全面强化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特有的结构性,并将其自身协调能力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把森林中的有害生物控制在生态环境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同时加强时空上的管控工作。

3.1 转变森林病虫害防护策略

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变化,传统的病虫害治理理念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的防治需求,因此,需要相关防治部门转变以往的森林防治理念,将过去被动防治模式转变成主动控制灾害的模式,从而全面提升森林抵御病虫害的能力。就防治机制而言,林业部门需要确保“管理、监督、防治”一把抓,进而达到森林病虫害多主体联合防治的目标[5]。另外,需要严格遵守林业跨越式的发展需求,加快防治体系、法规体系以及预测、预报体系的建设速度,从而为森林病虫害防治能力的提升奠定重要基础。

3.2 提升生物防治,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防治是其中最为关键的方式之一,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树木发生病虫害的问题,对于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还可以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近年来,随着相关工作者的不断研究,生物防治规模及相关技术均有所突破,对我国林业发展以及病虫害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还应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对生物防治进行大力宣传与普及,降低以往通过化学药物进行防治而给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并且需要对相关防治技术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创新,确保病虫害防治可以综合多种树木的情况,进而选择出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就目前来看,针对美国白蛾这一病虫害,可以通过周氏啮小蜂进行防治;针对落叶松尺蛾,可以通过核型多角病毒进行控制,从而有效降低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几率[6]。另外,林业部门可以将现有的单一林逐渐向混交林转化,进而加强区域林的自我调节及抗逆补偿等功能。

3.3 健全科学有效的病虫害监测体系

林业部门若想降低森林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则需要认真贯彻、落实植物病虫害的检疫条例,对危险病虫害的蔓延与传播进行全面防控,并根据当地的森林区域情况实施针对性的管理。第一,健全与完善各级的检疫机构,强化检疫信息系统、基础设施及相关病害处理设施的建设,使检疫系统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并且需要对源头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强产地检疫,特别是一些高速公路等缺少检疫站的区域,从而将检疫体系的效果以及价值充分地发挥出来。第二,健全检疫团队建设,并对检疫人员的执法情况进行规范,确保检疫执法的工作水平可以得到有效地提升,同时加大《植物检疫条例》相关知识的宣传,提升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从而为检疫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第三,强化森林产品加工、仓储及销售管理,从而全面提升森林病虫害的检疫质量及检疫效果[7]。

3.4 强化森林病虫害的科技支撑力量

先进的科学技术支持是现阶段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的重要手段,也是森林防治的重难点内容,需要在有关部门、单位及科研机构之间建立一定的联合机制,将科研、管理及生产工作深度结合,从而为森林病虫害防治提供相应的科学技术支持。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与普及,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之中也可以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区域内部病虫害的监控系统,对森林树木进行实时的监控,并通过模拟数据图等方式对其进行有效的操控与防护。另外,需要提升现有科研成果的推广力度,例如:生物防治技术以及仿生技术等,建立相应的推广示范工程,对一些典型案例及成功经验进行推广,从而全面提升科研成果对森林病虫害的贡献率。

4 结语

综上所述,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需要兼顾到整个生态系统的保护工作,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相处,虽然现阶段我国森林防治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生态环境的不断变化,使得森林病虫害问题仍然无法有效缓解,并且存在覆盖面积大,涉及范围广、区域性病虫害持续增加以及发生频率快、具有顽固性等特点,严重降低了森林树木的产量。因此,需要相关部门转变以往的森林病虫害防护策略、提升生物防治,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并健全科学有效的病虫害检测体系,强化森林病虫害的科技支撑力量,全面提升森林的抵抗力及免疫能力。

猜你喜欢

生物防治检疫树木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体系建设工作的对策
英国检疫隔离立法源流及启示
动物检疫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9年法国生物防治产品销量大增,新的销售监管法规即将出台
树木之最
首届国际生物防治大会在北京举行
辨认树木
Evaluation of a point of care ultrasound curriculum for Indonesian physicians taught by first-year medical students
树木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