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蔬菜种植经济效益的策略分析

2023-01-04赵芸萍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3期
关键词:蔬菜生长质量

赵芸萍

(青州市谭坊镇政府,山东青州 262500)

0 引言

现阶段,蔬菜种植是大部分种植户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同时,蔬菜也是保障社会需求的重要食物之一,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种植户如何提升种植价值尤为重要。因此,相关部门应对此加以重视,不断提升种植户的蔬菜种植认知。

1 合理选择品种

种植户在种植蔬菜时,所选取的品种对蔬菜经济价值具有重要影响。而不同的蔬菜种类种植所需的温度也不同,因此,种植户在种植时应结合季节的变化,种植应季的蔬菜,保障蔬菜能够在最低的成本上,得到最高的产量,以此达到蔬菜种植的最高经济价值。种植应季的蔬菜质量也会更好,在市场上会受到更多人的关注。例如,在春季,种植户可以种植茄子、黄瓜、辣椒等蔬菜农作物,夏季可以种植白菜、夏萝卜等,秋季可以种植豆角,花菜等,冬天适合种土豆等耐寒蔬菜农作物。这些不同种类蔬菜农作物需要种植户在种植前充分做好相关认知工作,选取应季蔬菜进行种植,可以有效地降低蔬菜种植的死亡率,增强蔬菜产量,实现蔬菜种植经济价值最大化。

2 科学种植蔬菜

2.1 采用大棚种植,增强光照

蔬菜种植是一项较为复杂的技术工作,若是想使蔬菜更加容易的存活,种植户需要全面了解不同蔬菜在不同阶段的实际需求,科学地管理蔬菜的光照问题,促使蔬菜在标准舒适的环境中进行生长。现阶段,蔬菜种植技术中的大棚覆膜蔬菜种植方式已经较为完善,这种大棚覆膜的种植方式,可以在不同的季节为蔬菜生长提供恒温、保湿、光照充足的环境,在这此环境中能够极大地增强蔬菜种植的质量与产量。

在实际应用中,种植户可以结合自己的具体需求,在大棚的种植模式下,种植经济效益更高、更为适合的蔬菜品种,以此提升蔬菜价值。其中,对于大棚的棚膜也需要结合不同蔬菜种类的习性进行选择,例如,瓜类的蔬菜需要较高的生长环境和空气湿度,这时种植户需要选择厚度比较薄的薄膜,这类薄膜通光性较强。针对茄科类蔬菜农作物,其对光照需求较高,而对于环境温度要求较低,种植户这时可以选用通光性比较好的棚膜,以此满足农作物的光照需求。

2.2 提升空气流通,维持环境

每个生长环节都影响着蔬菜的质量情况,其中空气的流通性对于蔬菜的生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种植户在种植过程中应注意蔬菜植株间的空气流通效果,其能够有效地去除蔬菜田间有害气体,防止这些气体对蔬菜造成影响。此外,良好的空气也是蔬菜进行光合作用的前提条件,空气流通可以促进蔬菜田间环境具有更好的温度与湿度,降低病虫害的爆发几率。因此,空气良好的流通性,是保证蔬菜生长环境的重要基础,可以促进蔬菜质量进一步提升,进而增强蔬菜种植的经济效益[1]。

2.3 完善专业知识,科学种植

现阶段,大部分蔬菜种植人员都是乡村中的农民种植户,这些人员缺少相对专业的蔬菜种植知识,许多种植户都是凭借相关的经验进行蔬菜种植,但是这种蔬菜种植方式极大地限制了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无法快速提升蔬菜种植的经济价值。因此,相关的农业部门应对蔬菜种植人员开展现代先进科学种植技术知识科普,并结合使用科学技术种植出的实际蔬菜成果,让种植户认识到先进科学种植技术的优势,并促使其大规模引用,以此全面提升蔬菜种植的经济收益。

2.4 科学灌溉管理,提升质量

蔬菜的生长过程中,对水分需求十分严格。因此,种植户在蔬菜种植过程中,灌溉管理至关重要。只有在蔬菜不同生长过程进行针对性的水分灌溉,蔬菜才能保证最佳的生长效果。其中需要格外注意的一点是,严禁使用受到污染的水源对蔬菜进行灌溉,由于蔬菜的吸收能力强,受到污染的水源在灌溉后,污染元素会存储在蔬菜中,消费者食用后,健康会受到影响。灌溉管理人员需要对灌溉水源位置进行详细调查,尽量选取远离工厂、道路、河流的独立水源,防止在工厂、道路、河流的影响下,污染元素排放到水源中。种植户在选取水源后,应对水源的相关指标进行测算,达到国家标准后,再引用到蔬菜的灌溉中,提升蔬菜品质,在根本上控制蔬菜种植不受到污染影响。

不同种类的蔬菜对水分的需求量存在差异,种植户要根据科学标准与种植经验,控制好蔬菜的水分灌溉量。同时,也需要考虑气候环境、天气因素等带来的影响,若是在空气湿度低、温度高情况下,土壤会短时间内干旱,这时种植户应加大灌溉频率,若是土壤湿润,适合蔬菜生长,种植户应尽量减少灌溉次数,避免水分过多,降低蔬菜抗病能力,其中大部分蔬菜病害会发生在异常环境下,对此,种植户要格外注意。蔬菜生长的不同阶段对于水分需求不同,种植户在蔬菜种植前便要充分了解不同品种蔬菜的水分需求,例如:苗期、成长期、结籽期等,对此适当增加或减少水分浇灌,始终保证蔬菜生长过程具有充足的水分,以此提升蔬菜质量,为种植户带来更多经济利益。

2.5 做好肥料处理,保障养分

蔬菜在施肥过程中需要注意种植前要对种植区域的土壤养分成分比例,并结合蔬菜生长所需养分施用合适肥料。通常有机肥施用后,还需要运用适量的化合肥,保证土壤中养分均衡,促使蔬菜生长过程有充足的养分供应。此外,肥料施用量要根据蔬菜种植面积合理控制,若是施用过多,会出现烧苗情况,若是施用不足,蔬菜生长无法达到最佳效果,随之影响种植经济效益。种植户在蔬菜生长过程要定期查看,适时补充蔬菜生长所需微量元素,保证蔬菜生长稳定。

2.6 增强病虫害防治,合理监管

开展病虫害防治时,虽然化学药剂最为有效,并且成本低,不过极易造成蔬菜污染等问题,因此,种植户应优先选用生态控制、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环保、科学有效的防治手段,在不影响蔬菜质量的前提下,科学治理病虫害。若是病虫害较为严重,并且传播迅速,一般手段无法有效的进行控制,这时可以采用化学药剂喷洒,促使病虫害得到迅速、有效治理。不过在运用中,种植户应严格按照药剂的相关标准进行施洒,严禁超出化学农药的使用范围,同时,禁止使用禁用的一些化学药物,并按照相关规定,在药剂间隔期,科学交替使用化学药剂,保护蔬菜与周边环境的植物健康成长[2]。

2.7 提升科技推广,创建示范基地

蔬菜生长时间短,投入高,回报收益快,是一种十分高效的农产品种植方式。现阶段,市场对于高品质、高质量蔬菜需求较高。因此,发展蔬菜种植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不过蔬菜种植过程是一种精细且专业的农业生产过程,需要专业的科学技术进行指导。对此,相关部门应通过技术培训、知识讲座、栽种推广、一线指导等方式,为种植户提供一定帮助。还可以创建蔬菜高技术种植示范基地,在示范基地中,宣传蔬菜种植需要注意的事项,并在示范基地中运用全新蔬菜品种,使用专业的种植技术,在示范基地中种植出最佳的绿色蔬菜品种。种植户在示范基地的作用下,了解蔬菜种植技术,分析出具体的蔬菜种植经济收益;消费人员在示范基地引导宣传下,不断接受全新的绿色蔬菜农产品,为蔬菜种植的经济收益提供一份助力。

3 结合地域需求,科学选取蔬菜品种

由于各个地域的人们饮食存在较大差异,所需求的蔬菜品种也不尽相同,因此,种植户在种植蔬菜前,应充分结合市场需求情况,在蔬菜种植完成后,能够迅速的在市场中将蔬菜销售出去。销售阶段最重要的是,全面掌握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促使在各个阶段的蔬菜迎合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升蔬菜种植的价值。

此外,种植户进行蔬菜种植时,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更高的收益,因此,蔬菜种类应符合市场需求,不然即使所种植的蔬菜质量再好,销量也不会得到提升。这时蔬菜的种类便十分重要,由于人们对蔬菜种类的喜好不同,这时种植户需要在市场中进行蔬菜销售的调研,大量分析各种蔬菜在不同阶段的销售情况,这样在蔬菜成熟后销售不会受到影响,实现货不堆积,成本不亏损。种植户在市场调研中,由于大部分蔬菜不适宜长时间存储,因此,调研应在当地合适范围内进行,选定最佳的蔬菜种植品种,适当选取当地区域中的特色蔬菜品种,将其作为种植蔬菜品种之一,再结合市场情况,充分分析特色蔬菜的销量情况,种植当地区域中最受欢迎的蔬菜品种。

4 提升蔬菜销售收益的方式

4.1 结合市场需求,科学营销

扩大蔬菜销售量,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营销方式,蔬菜营销人员可以结合市场中消费者的日常习惯进行策划,为了提升更多的蔬菜销售路径,种植户可以在当地的微信公众号上,发布自己的蔬菜质量与产量,并结合实际需求进行售卖,用更多的渠道吸引蔬菜需求人群,或是在各种市场和集会上摆摊进行蔬菜销售,此外,种植户还可以结合现阶段先进的网络平台,同城直播售卖蔬菜,在送货上门的便利下,吸引各个消费群体。同时,种植户还可以与各个超市、商场等大型流动商场机型合作,降低销售成本,换取大量蔬菜货物的售卖,保证蔬菜货物不会堆积在自己手中,有效防止货物发生变质情况,这种方式是种植户最佳的售卖方式,在保证蔬菜产量的前提下,能够极大地提升蔬菜种植经济价值。

4.2 深加工蔬菜,满足市场需求

蔬菜产品的深加工,在市场中需求越来越高,而蔬菜在经过深加工后,经济价值会成倍提升,作为深加工的基础蔬菜也扩大了销售途径。种植户可以和深加工工厂进行联系,经过有效沟通后,可以与之合作,在双方获取满意的利益后,签订相关的买卖合同。种植户根据深加工工厂的需求,种植所需蔬菜种类,不仅能够为种植户带来大量的经济收益,还可以在深加工工厂的帮助下,扩大蔬菜售卖市场,提升蔬菜本身的价值,实现深加工工厂与种植户共同富裕的目标[3]。

4.3 控制种植成本,降低投入

控制蔬菜种植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蔬菜种植的经济收益。其中种植过程主要的投入成本有:种子、肥料、田间管理、生产时间、运输、销售等,若是要有效降低成本投入,需要将蔬菜种植进行压缩,采用一体化管理,以此降低种植成本。不过其中一些重要的种子选择等环节还需加以重视,避免影响蔬菜的质量与产量,反而损失收益。

4.4 加强种植管理,提升质量

提高经济收益的重要保障便是蔬菜的品质,这样才能够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因此,种植户在种植过程中,应建立标准的管理方式,提升蔬菜质量。在种植时,应根据蔬菜的不同生长阶段,施用针对性的肥料,条件允许情况下,尽可能施用农家肥,培育出无公害的蔬菜。大部分蔬菜消费者都是购买过的人员,这些人普遍关注的均为蔬菜的质量情况。种植户应不断增强蔬菜的质量,以获取更多的消费人群认可。

5 保证蔬菜绿色种植

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对于蔬菜农产品要求越来越高,在一定程度上,使用化学药物能够有效增强蔬菜种植的产量与品质,不过在市场中,人们往往会选择无公害蔬菜产品,防止自身的健康受到损害。因此,蔬菜种植过程应保证绿色种植,满足人们对蔬菜无公害、无污染要求,提升蔬菜种植经济效益。若是要保证蔬菜绿色种植,应保证以下几点要求。

5.1 创新育种技术

结合当地蔬菜市场需求,引进蔬菜不同新品种的种植方式,以及蔬菜的育种技术,例如:生菜、黄瓜、豆角、茄子等蔬菜新种植方式,在新品种与新种植技术的促进下,提升蔬菜产量与品质,满足市场需求。在种植过程中,更多应用乡村有机肥料,并根据土壤情况,施用蔬菜生长所需微量元素,实现科学种植。同时,蔬菜种植过程应保证综合管理,蔬菜的病虫害管理可以使用物理、生物方法,以及田间管理与化学药剂结合应用,以此应对病虫害对蔬菜种植的不利影响,同时,农药防治所使用药剂要保证高效、低毒,不会在蔬菜中造成药物残留。

5.2 落实质量安全监管

根据国家相关食品安全管理条例,制定出环境友好、蔬菜规范化生产的管理措施。相关工作人员以此为基础,保证有机肥料与化合肥料能够按照标准使用量投入使用,积极运用农作物的残余部位作为养分。如,秸秆粉碎还田,树枝枝杈深埋腐蚀降解等。同时,注重蔬菜浇灌用水无污染,做好蔬菜种植生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与损害情况。此外,蔬菜种植户应积极配合管理人员,根据管理条例做出的相关处罚,进而完善蔬菜农产品市场运行,制定标准化农业生产的市场组织,严禁在蔬菜生长过程使用过多农药进行治理。

5.3 创立无公害蔬菜品牌

种植户在绿色蔬菜种植过程中,为提升种植经济效益,需要将农产品质量监测网络作为首要管理工作,全面掌握绿色蔬菜种植销售流通的所有环节,以此为基础,创建出标准检查机制,在蔬菜的生产区域、深加工厂商、以及销售市场构建质量检查点,并要求定期回复相关的检查结果,了解蔬菜在市场的接受程度。此外,提升绿色蔬菜的质量管理,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在网络上了解蔬菜生产的位置、经过、日期、运输等重要内容,为人们提供符合实际的蔬菜生产内容。

6 结语

综上所述,蔬菜种植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人们主要食物之一。而大部分种植户的收入来源主要是蔬菜种植。如何促进乡村振兴,乡村经济快速发展受到各方关注,对此需要不断加强蔬菜种植的经济收益,应不断分析市场蔬菜产品的需求,结合多种因素进行蔬菜种植,在保证蔬菜质量的基础上,不断供应市场主要蔬菜需求,进而让蔬菜种植的经济收益获得增强。

猜你喜欢

蔬菜生长质量
“质量”知识巩固
奇怪的蔬菜
碗莲生长记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蔬菜
生长在哪里的启示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生长
《生长在春天》
质量投诉超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