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金塔灌区地下水资源管理

2023-01-04李生雷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3期
关键词:机井巡查水量

李生雷

(武威市凉州区金塔河水利管理处,甘肃武威 733000)

0 引言

地下水作为我国重要的水资源战略储备,具有重要的资源属性和生态功能,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地下水管理和保护。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强调水是生命之源,确保地下水质量和可持续利用是重大的生态工程和民生工程。2021年12月1日,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起草通过的《地下水管理条例》正式施行,《条例》深刻探讨了当前地下水超采、污染等问题,强化对地下水资源的节约保护、超采治理和污染防治意识,并从六个方面对地下水管理作出重要制度安排。凉州区金塔灌区作为甘肃省武威市重要农村供水灌区之一,地下水资源管理工作不容有失。因此,通过探讨当前金塔灌区地下水管理的不足之处以及相关的整改措施,能强化灌区地下水监管和水行政执法,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依法履行好地下水管理职责,以期保护利用好地下水资源,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1-2]。

1 灌区基本概况

金塔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05万hm2。建成中型水库1座,总库容2 000万m3,总干渠1条4.0 km;引水渠首1座;干渠2条31.6 km;支渠21条64.69 km;斗渠168条206.67 km。灌区现有机电井293眼(包括邓马营湖机井201眼),全部安装计量设施。凉州区核定金塔灌区2021年水权面积0.6402万hm2,地表水0.5476万hm2,地下水926 hm2。分配灌区水量为11 128万m3,按水源划分:地表水10 427万m3,地下水701万m3。2021年邓马营湖水权面积4 666.67 hm2,分配邓马营湖水权水量2 130万m3(其中:农业水权面积4 666.67 hm2,农业水权水量1 792万m3;生态面积817.33 hm2,生态水量206万m3;生活水量132万m3)。

近年来灌区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思路,积极践行“水利工程布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水利改革发展主基调,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控制水资源消耗总量,深入推进水权水价改革,建立“五级”水权分配落实机制,进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推行“两部制”水价及计量、分档水价,大力进行结构调整,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积极推广常规、农艺、高新、高效等综合节水技术,地下水安装更新智能化取水计量设施,实现井口用水计量监控。从水资源的配置、使用、节约、保护全过程进行了管理,形成了完善的水权监管体制和机制,地下水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85,有力地支撑了灌区经济社会发展。

作为一个资源型缺水的灌区,地下水管理还存在诸多短板及弱项,离精细化、精准化管理还存在一定差距。结合国家节水行动的实施,需要我们进一步查短板、补弱项,多措并举,强化管理,营造“秩序井然、规范有序、取用合理、总量控制”的用水环境,促进农业节水增效,确保“双控”目标得以实现[1]。

2 地下水资源管理存在问题

一是用水审批程序还不太规范,需进一步修订完善;二是制度建设与落实还有差距,以制度促管理机制还需补充跟进;三是取用水动态监管还失之于宽,跟水作业效能发挥不良;四是重点监管区域及环节不明确,缺乏针对性;五是水政执法力度不强,震慑辐射作用不够明显[3]。

3 整改措施

3.1 严格水权配置,强化用水管理

3.1.1 在水权配置上,近年来,金塔灌区逐步强化水权管理,通过制定水资源使用权配置方案、制定《供水台帐》、《水量结算公示单》等水权落实和监督表册,强化水权管理体系,为有效落实水权奠定了基础。

3.1.2 在用水审批上,实行水量申报及轮次用水审批制度,修定水权审批流程,严格水权审批程序。实行分轮次用水审批和刷卡充值,下发剩余水量告知单,并通过标准表样细化建立用水申报审批、IC卡充值记录、轮次供配水量、轮次用水量汇总等各项供水台账。

3.1.3 在灌溉管理上,与用水小组签订相关承诺书,推行“配水到地、分时到户”的灌水模式。加强单井水权动态监控,逐轮次抄录水表底读数,实行申请水量、充值水量、水表水量、控制柜水量“四对口”管理,定期开展水量审计,以严格的过程性控制促进水资源精细化管理。

3.2 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以制度促管理

水权监管实行网格化管理模式,通过修订完善岗位责任制,做到关口前移、重心下移,使管理工作具体化、具体工作责任化,全面提升地下水资源管理水平。管理站依据机井分布,本着“轻重相宜、管理方便、重点突出、分类管理”的原则划分责任片区,制定网格管理图,管理站站长即为地下水资源管理网格片的网格长,全面指导、协调、监督地下水的配置与管理,各包片人员为该片区的网格管理员,具体负责所辖村组、企业、单位及农林场水权监管工作,指导各用水户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分轮次用水审批,刷卡充值。

同时,水政股加大机井用水动态巡查力度。采取在线监控、定期检查、随机抽查、交叉巡查等多种方式,加强对机井智能化计量设施的运行监管,建立巡查记录台账,实时掌握设备运行状况及水量使用动态,及时反馈并处置异常现象[3-4]。

3.3 强化重点区域和重点环节的监管力度

3.3.1 加大对地下水超采区域新打机井的监管力度。根据《甘肃省石羊河流域关于加强流域地下水超采区、禁采区和限采区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通知》,一是加大对辖区内违规打井的查处力度。一经发现新打机井要及时核实相关信息,对无证打井及违规打井行为要依法严肃查处,在地下水限采区内,除应急供水和生活用水机井更新井外,严禁开凿取水井。二是严把机井更新报批审核关。对于旧井更新机井和远距离更新井,在限采区更新后的机井水量不得超过原旧井水量,不得改变用水性质,确需改变的报请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审批。三是加强对新打机井的用水监管。及时督促用水户安装计量设施,加强更新机井验收管理,实现机井更新与用水管理无缝衔接,严防空档期无计量设施取水,杜绝管理漏洞。

3.3.2 加大对已实施未运行高效节水项目区的用水监管力度。节水灌溉是农业节水的第三个层次,是促进农业节水增效助力国家节水行动的有力途径,目前灌区已实施的高效节水灌溉项目为地下地下水管灌,工程规范运行后,对缓解灌区用水矛盾、抑制地下水超采将起到积极作用。为挖掘工程应有的节水潜力,全面发挥节水效益,需要加大对该区域的用水监管。

一是以水权配置为核心,对高效节水项目区严格按照高效作物用水指标进行水权配置,严格执行分档水价制度,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倒逼已建节水项目投入运行。二是树立“底线”思维,严厉打击破坏计量设施、破坏工程设施、私设旁通线取水3类违法行为,对项目区水权监管形成高压态势,促使农户由传统灌溉模式向高效节水灌溉方式转变,发挥工程的节水效益。三是加强工程管护,加大已建项目遗留问题整改力度,通过工程移交,明确管护主体,为工程投入使用发挥节水效益起到保障。

3.3.3 加大对高耗水作物种植区域的用水管控力度。资源型缺水一直是制约凉州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高耗水作物种植一直是市区结构调整明令禁止发展的产业。但一些村组和用水户置若罔闻,一意孤行,依旧大面积进行种植,这即是对结构调整的蔑视,也是对水权监管的挑战。各包片人员必须摸清底数,强化管理,紧盯不放,严格依据既定灌溉制度(轮次、时间、流量,定额等)分轮次用水审批,不得打乱轮次,寅吃卯粮,结转水量,严格用水总量控制,引导农户逐步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3.3.4 加强对关闭机井(包括城区自来水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已关闭和回填的机井)的巡查监管。经过巡查,灌区内计量设施运行正常、取水行为规范,关闭机井无启用现象。为确保关闭机井不反弹,巩固治理成果,需建立严格的专项“回头看”巡查机制,定期开展对关闭机井的巡查,建立统一、规范、详尽的工作台账。网格管理员每月巡查一次,重点查看关闭和回填机井标示牌是否有挪动移位,井口是否启封、拆除的电杆、电线及机井配套是否有重新架设迹象,有无取用水痕迹等。对巡查现场下载水印相机拍照留存影像,插图建立机井巡查台账,每季度由地下水资源管理站统一向水政股报送巡查台账,水政股不定期进行检查抽查,确保每一眼机井都处于受控状态。

3.3.5 强化水政执法,依法管水治水。为落实国家节水行动,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加大水政执法力度,为水资源管理保驾护航。针对目前灌区出现的各类水事违法案件,加强部门协作,灌区与当地派出所依法依规联动执法,强化水政政执法与司法衔接;在补交水费的同时还要追究治安或刑事责任,通过提高违法成本,树立反面典型,充分发挥水政执法的震慑辐射作用,对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坚决维护水法规的严肃性,确保“双控”行动得以顺利推进[4]。

4 保障措施

为保障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促进水权监管从“有名”向“有实”转变,推动各项措施落地见效,真正实现“补短板、强监管”的目标,需要多措并举,强力推进。

4.1 提高思想认识,落实工作责任

牢记初心和使命,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深刻理解实施国家节水行动的重要意义,结合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提出的历史背景,清醒认识水资源短缺这一现状,准确把握水资源管理上存在的短板与漏洞,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为强化灌区水资源监管,坚决遏制地下水超采,各相关管理站和责任股室依据职责分工同力协助,积极配合,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管理与指导,各网格员务必履职尽责,紧盯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加大巡查力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难以整改的事项逐级上报研究解决。

4.2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整改落实

为加大水资源管理力度,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成立地下水资源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结合水资源管理现状,及时研究解决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对地下水资源配置、使用、管理及流转的指导力度,优化配置水资源,通过整合股室优势,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全力督促整改落实,为水资源监管提高组织保障。

4.3 加强绩效考核,严肃执纪问责

结合水管体制改革、实行绩效考核管理,将地下水资源监管作为重点工作内容纳入站股目标管理责任书,定岗定责。细化考核管理办法,对违纪违规工作失职人员实行责任追究,将监管责任与工资分配挂钩,激发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创新管理模式,多措并举,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监管,确保地下水水权总量不突破。

4.4 严格依法行政,加强依法治水

坚持依法依规执法,为了加强依法行政和公正执法的需要,一方面我们加强了自身的法律和业务知识学习;另一方面,切实将依法行政、文明执法落实到各项实际工作中。在查处水事违法案件和开展水事监督工作中,我们都能够首先亮证表明身份,讲明来意,做到文明执法、公正执法。在处理水事纠纷的过程中,注重事实、证据,严格按照执法程序开展执法活动。

4.5 建立激励节约用水的水价机制

大力推进水价改革,通过建立激励节约用水的科学水价机制,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4.6 调整产业结构,合理配置水资源

农业方面,金塔灌区地理位置特殊,发展节水型农业势在必行,因此,要合理规划农业产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挖掘产能高,耗能少的农作物品种。政府牵头带动农户、企业进行产业化种植,把灌区的农、林、果、经济作物品牌化、产业化、集约化,在推动灌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合理配置水资源,优化水资源布局,减少水资源浪费。而在工业、生活用水方面,也应放弃老旧的用水设施,引入高科技配水、供水、净水设施,合理布局,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4.7 从传统农业向高效节水型农业过渡

当前新型节水设施、节水灌溉技术层出不穷,灌区管理应落实设施配置、使用到位情况,根据田间实际情况、农作物品种,科学的选择不同的灌溉的方式,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

5 结语

地下水资源状况关乎城乡供水、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安全,地下水资源管理工作更是重中之重。未来金塔灌区应遵循《地下水管理条例》,强化地下水管理,针对现存问题,及时整改。如:加强资金投入,加大对井口智能化设备更新改造,实现远程监控;出台相应政策,为水权监管提供依据;适当调整水价,发挥价格杠杆撬动作用;及时采取措施跟进,发挥水管单位的主体作用;各方联动,形成监督及执法合力,才能使水资源在配置、审批、使用、计量、节约、监管等各个环节规范有序,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以期保障灌区城乡供水,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发展,维系良好生态环境。

猜你喜欢

机井巡查水量
小水量超纯水制备系统的最佳工艺选择
不同灌水量对春玉米酒玉505 耗水特性的影响
护秋
基于多旋翼无人机的污水管线自主巡查系统
基于水力压裂钻孔的注水量及压裂半径的应用研究
山西忻州忻府区机井普查分析报告
高要创新反腐倡廉巡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