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分析

2023-01-04莫惠钧

农场经济管理 2022年9期
关键词: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农户

莫惠钧

(东莞城市学院)

当前是经济全球化时代,我国农村地区金融体制改革工作发展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是新农村金融体系改革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关乎到农村地区各产业健康发展,农民经济收入的有效提升,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发展目标。针对于此,政府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市场主导作用,科学指导各地区加强当地农村的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健全金融支农组织工作体系,创新完善助农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最大程度满足不同农户的多样化融资需求,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持续稳定发展。

一、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金融服务机构设置单一化,金融市场竞争不够充分

近些年,以农业银行为主的商业银行机构基本都已从农村地区撤走,绝大多数的农村地区都没有大型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机构,致使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组织原有体系在短时间内快速萎缩。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现行的金融服务机构设置较为单一,主要以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为主,由于缺乏多元化的竞争主体,导致农村地区金融发展出现贷款粗放经营、利率一浮到顶及坐等客户上门等不良问题,这样会造成当地金融市场的金融服务实践工作缺乏自主创新意识。当地一家独大的金融机构不愿意去主动创新完善金融服务内容与形式,从而一定程度阻碍了农村地区经济建设快速稳定的发展[1]。一些农村地区的农户要想办理自己需求的贷款业务,只能选择到城市进行寻求助贷服务,然而由于一系列的门槛最终无法帮助自己解决贷款问题,这样削弱了农户利用金融信贷资金大力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工作的积极性。

(二)市场投资环境不理想,农村金融服务产品不够完善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市场投资环境不理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内容:1.金融担保服务体系不健全,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中小型企业和个体经营户,他们获得金融机构提供的担保抵押贷款极为困难。由于当地金融机构的抵押贷款审批流程极为繁琐,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严重影响到金融贷款的发放效率。农村金融服务机构为了降低信贷风险,只能提高对农户的放贷服务门槛,只有那些信誉等级达标、资质优秀的用户才能够获得当地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2]。绝大多数的农村种植养殖户都无法达到金融机构的信用评级要求,从而影响到他们贷款需求问题的有效解决。2.农村金融机构信贷要求高。一些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机构为了有效控制好信贷风险,要求贷款方必须有足值的担保抵押物,然而农村地区的农户都不具备这种资质条件,他们所拥有的农村经营土地资源或者个人房产都无法进行正常抵押流转,从而限制了农村地区“三农”利用土地获取金融机构信贷服务。

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服务内容局限于传统存款、贷款及转账结算等基本业务,无法最大程度满足社会发展新时期农民对各种类型金融产品与服务的体验需求。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缺乏良好的实践创新改革意识与能力,未主动安排专业人员深入市场进行调研分析工作,结合当地民众的金融服务体验需求特点,合理设计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从而导致金融服务水平明显落后于发达城市地区。

(三)农村资金流失较为严重,农村金融服务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

在我国城镇化建设发展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与资金转移到城市中,农产品市场价格较为低迷,劳动生产水平偏低,乡镇企业难以得到有利生存,从而导致农村地区的产业建设发展无法得到充足的投资机会,大多数资金流失到城市地区。此外,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更多的是为了吸收出外务工人员的资金,提供各种存款理财业务,缺乏为农户提供完善的金融贷款服务,无论是乡镇个体户,还是乡镇企业都难以从银行机构获取信贷服务,满足自身的生产资金供给需求。金融机构对农村地区的农业投资明显不足,大多数的资金都被金融机构用来购买国债、支持城市房地产贷款及回流转存到人民银行中,这样无疑会阻碍到我国新农村经济建设快速稳定的发展。

二、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实践

(一)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升市场良性竞争水平

在新农村经济改革发展背景下,政府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市场主导作用,科学指导各地区进行农村金融服务机构与网点的合理布局工作,优化配置利用好金融资金资源,帮助当地农村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有效培育出先进完善具有良好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充分保障农村地区金融服务建设发展工作效果[3]。首先,要不断加强对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的创新改革工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与市场发展趋势要求,优化改善制度内容,有效搭建起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经营机制的转换工作,创新完善机构金融服务手段与服务功能,确保能够为广大农户提供多元化的助贷服务支持;其次,要不断加快农村地区邮政储蓄银行的改革工作,不再只是围绕如何吸收民众存款、提供理财服务,而是需要拓宽金融贷款业务与中间业务,尝试去为农村个体户、小企业提供小额贷款服务,拓宽“三农”服务领域,这样有利于实现更多农村资金回流到新农村产业建设发展中;再次要积极推进农村农业发展银行向商业经营管理模式转变,大力支持当地农村地区的龙头企业、农村基础建设及农业综合发展等,有效形成与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各有清晰定位、良性竞争、覆盖面广的农村金融服务市场,满足不同农户的贷款业务服务需求;最后要适当放宽农村金融组织市场准入条件,有效降低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标准,促使更多社会资本资金能够参与到农村产业建设活动中。

(二)优化改善农村金融市场环境,创新金融服务产品

在社会发展新时期,我国政府要加强对农村金融市场环境的优化改善工作,有效建立起完善的农业贷款信用担保工作体系,通过成立政策性担保工作体系为广大农户提供有利贷款担保,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农业资金的投入,满足农户的贷款服务需求。由于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为滞后,在经济发达地区金融机构承受能力范围内的准备金率可能会促使农村地区原本不足的资金供给更为匮乏,而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离不开足够的资金资源支持[4]。针对于此,国家需要及时调整金融机构的缴存准备金率,促使更多的资金能够投入到农村农业建设发展中。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降低农民贷款的门槛,让更多农户能从当地金融市场中获取到理想中的贷款,满足自我生产需求发展。除此之外,国家还需构建出完善的农业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对农村地区的农业贷款利息实行补贴,激励更多金融机构能够主动愿意为农民提供贷款支持,吸引到更多资金进入农村市场。

在农村金融产品服务创新工作上,各地区农村金融机构必须组建培养起高能力、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安排专业人员深入市场进行调研分析工作,全面及时掌握了解到农村农民的金融产品服务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创新开发设计出符合农户需求的金融服务产品。一方面,农村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合理建议农户参与到国债、基金理财投资等风险小的投资业务中,为农户提供各项基本投资咨询、代理投资等金融服务,有效满足不同层次农户的金融服务需求;另一方面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则需要综合开发金融产品,在做好小微企业贷款服务的前提下,科学有效地推出联合贷款、社团贷款及龙头企业贷款等金融产品,充分满足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贷款获取需求,为农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三)完善农村资金回流机制,加大对“三农”投资力度

为避免农村大量资金流失,被金融机构用于放贷给城市经济建设,各地区政府需要及时制定出完善的农村资金回流机制,指导当地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的投资力度。农村信用社需要结合当地需求,适当加大对小额农户的信用贷款、联保贷款力度,满足农户的基本信贷服务需求;农业发展银行则需要加大对农村地区农业综合开发、基础建设的贷款力度,帮助农村地区打造出良好的农业经济发展环境,吸引到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带动当地产业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农业银行则需要在农村地区设置网点,加大对农村地区产业龙头企业、专业经济协会的贷款力度,满足他们最大最强的资金要求,带动更多农民脱贫致富。基于农村资金回流机制的建立实施,能够让金融机构为当地市场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最大程度满足新农村综合农业的发展需要[5]。为了调动起农村金融机构为当地居民提供贷款服务的积极性,降低金融机构的信贷经营管理风险,国家可以通过制定采取支农风险补偿金制度,对农村金融机构投入农村的贷款损失给予适当的风险补偿,让更多存款资金用于农村生产建设。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保障我国新农村建设稳定持续的发展,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国家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国家需要有效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升农村金融市场良性竞争水平,优化改善农村金融市场环境,指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产品,满足农村居民的多元化贷款、投资服务需求。此外,还需完善农村资金回流机制,加大对“三农”投资力度,充分发挥出金融机构在农村经济建设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农户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一季度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