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七星农场有限公司黑土地保护措施与成效

2023-01-04袁昌盛

农场经济管理 2022年9期
关键词:七星黑土地耕地

袁昌盛

(北大荒集团黑龙江七星农场有限公司)

端好“中国饭碗”,需要统筹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和黑土地保护之间的关系,将黑土地保护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起来。七星农场有限公司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用养结合、精准施策、多措并举,不断提高黑土耕地质量,促进耕地质量稳步提升,土壤物理结构改善,土壤养分趋向平衡,微生物群落不断恢复,为确保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一、聚焦工程建设,夯实耕地地力保护基础

(一)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

高标准农田建设可以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七星农场有限公司实施土地整理和本田改造面积50万亩,其中本田标准化改造面积13万亩,主推中间修田间路,两侧扩格田,四周筑水渠的改造模式,单格田面积20亩以上,增加水田插秧面积4000亩,实现了耕地利用率、机械作业效率、田间管理标准和粮食产能“四个提升”。改造后的格田每年亩均增加产量效益50元,降低人工、机械作业等生产成本70元,合计节本增效120元。

(二)加快推进水利设施建设

水利设施拥有预防洪涝灾害、保障粮食供应、协调生态环境等多方面功能。近几年来,七星农场有限公司全面建设完成青龙山灌区田间配套工程,目前有41.7万亩水田实现江水灌溉,置换地下水近1.1亿立方米,有效增强了水资源保护和可持续供给能力,构建起了完善的防洪、治涝、灌溉及渠相通、路相连的农田水利体系,为耕地地力恢复与提升提供了保障。

二、聚焦农艺措施,提升耕地持续利用能力

(一)推广黑土保护措施

七星农场有限公司积极应用测土配方施肥、侧深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农药替代传统化学农药等多项农艺技术措施,改善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使土壤疏松肥沃,增强土壤的保肥供肥及缓冲能力,减少常规氮、磷、钾化肥的施用量10%以上,避免土壤板结,确保黑土地不退化,进一步改善了耕地条件。

(二)推广“用养结合”耕作模式

为推进耕地生态循环持续利用,做到“良机与良技”相结合,七星农场有限公司陆续引进了变量施肥插秧机、本田轨道车、北斗导航自动驾驶系统、卫星平地等智能农业机械,实现高效精准作业,减少了耕作次数,使土层免受耕作破坏,保持土壤肥力。并通过探索“秸秆还田+有机肥替代化肥”模式的应用,促进耕地质量平均提高0.1个等级,土壤有机质含量每年提升0.02个百分点,实现了耕地保护与利用的良性循环。

三、聚焦保护监测,保障黑土耕地质量数量

(一)强化科技创新赋能

利用秸秆还田结合水田深翻整地技术、秸秆促腐熟技术和旱平免搅浆技术,秋翻、秋旋、免搅浆耕作方式,打破犁底层,提高耕作层,促进秸秆快速腐熟,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通透缓冲能力,促进土壤肥力提高,确保黑土地不减少不退化。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院校合作,开展了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稻作区土壤培肥与丰产增效耕作技术”,从农机、农艺、生物方面探索秸秆还田最佳模式,增强土壤保肥供肥能力,减少常规氮、磷、钾肥的施用量,逐步构建起“用养结合”、生产生态兼顾的黑土保护技术模式。

(二)构建耕地地力监测体系

七星农场有限公司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黑土地保护重点实验室作用,通过对土壤理化性状和生产能力进行动态监测,分析农业生产对作物产量、谷物品质、土壤肥力、重金属含量之间的关系,完善黑土地保护监测评价体系,摸清黑土耕地质量现状,形成耕地质量底图,逐步建立耕地质量数据库,为黑土地保护分区施策、综合治理提供依据和支撑。同时,依托农业物联网建立了耕地质量监测数据中心,建设耕地质量监测点,建设覆盖耕地主要土壤亚类的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按照每5万亩土地设置耕地质量监测辅点,建立监测点20个。形成了覆盖100万亩耕地的大数据,为科学指导耕地质量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撑。

四、联合培育良种,破解农业“卡脖子”难题

(一)强强联合培育良种

通过与华中农业大学共建“绿色超级稻院士工作站”,打造七星农场有限公司绿色超级稻研发中心。借助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技术,围绕“高产、优质、高抗、提升食味、打造功能米”等方向,联合开展水稻品种遗传改良,以水稻功能基因组技术为依据,筛选抗病、磷高效、氮高效、钾高效、香味型、糯型、红糯型、黑糯型等功能基因进行定向品种选育,筛选出一批高产优质、施药少、需肥少的水稻品种,从品种省肥省药上降低化肥、农药使用量5%以上,从优质品种方面提高对黑土地保护效果。

(二)加强优良品种的筛选

通过开展品种区域适应试验和生产试验示范,对品种适应性、丰产性及抗逆性进行综合研究,为种植户选择品种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建立优质品种高产高效栽培的技术体系,累计推广面积达610万亩,为种植户增加经济效益6.3亿元。

五、加强技术推广,推进标准化生产全覆盖

(一)培养多级讲师开展“现身说法”

七星农场有限公司结合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特点,构建农场有限公司、管理区两级骨干讲师培训推广体系,多层次解答种植户生产难题,更好地促进作物新品种、农业新技术、农机新产品推广应用,提高了农业标准化种植水平和管理水平。在疫情防控期间,积极采取线上培训,录制技术标准领学视频、技术措施“讲师”培训视频、新技术应用专题片等,方便种植户自主点餐式学习,有效提升了农业从业人员水平,提高农业技术标准综合到位率。

(二)围绕农业生产瓶颈开展集中攻关

七星农场有限公司与中国水稻研究所合作开展水稻叠盘暗室育苗技术研究与示范,实现了出苗齐、秧苗壮、成苗率高,秧苗素质好,抢积温100度的目标,促进了龙垦2021等12叶优质品种安全成熟,提升稻米品质,为工厂化统一育秧和专业化生产探索路径。

(三)科技成果固化提升转化效率

七星农场有限公司累计完成各级农业科研项目115项,成功申报全国农技推广项目7项,获得科技成果奖19项,其中省级1项;围绕水稻生产全程智能化,编制的《物联网环境下高品质水稻供应链管理规范》被评定为黑龙江省地方标准,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确定为东北地区唯一一个“国家水稻标准化区域服务与推广平台”;申报的国家发明专利8项,并已全部授权;成功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开创了农场有限公司进入高新技术企业的先河。

猜你喜欢

七星黑土地耕地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法博士之一块黑土地
保护黑土地刻不容缓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七星湖
耕地种田也能成为风景
黑土地上稻花香
七星瓢虫
七星瓢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