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儿童为本方显人道
——以“学校无分数教育三部曲”为研究对象

2023-01-02廖圣河张宗莉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22年5期
关键词:什维利阿莫人道主义

廖圣河,张宗莉

(1.韶关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广东韶关 512005; 2.韶关市仁化县田家炳小学,广东仁化 512300)

受马卡连柯和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影响,[1]苏联著名儿童心理学家Ⅲ·A·阿莫纳什维利主张实施人道主义教育,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儿童的天性自由,注重儿童的个性发展,乐观看待儿童的认识活动,将儿童培养成乐意接受教育的人。“学校无分数教育三部曲”由《孩子们,你们好!》《孩子们,你们生活得怎样?》和《孩子们,祝你们一路平安!》三本书组成,是阿莫纳什维利17年教育实验和教学实践的经验结晶。阿莫纳什维利在“三部曲”中借助一个个真实案例阐述教育教学理念,将“人道主义原则应该成为教育活动的方针”这一思想巧妙地融入到教育教学实践中。通过“三部曲”研究阿莫纳什维利的人道主义教育思想,可为当下的教育教学实践带来诸多启发和思考。

一、为了儿童:人道主义教育的意义

尊重、热爱和信任每一个学生是人道主义教育的基本态度。[2]人道主义教育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兴趣爱好,关心儿童的一生幸福,注重儿童的全面、和谐和健康发展。教育者要以人道的态度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让其度过一个充满快乐和幸福的童年。正如阿莫纳什维利所强调的那样,儿童所追求的,并不是要告别自己的童年,而是要获得智慧的童年。[3]224人道主义教育真正维护的是儿童的根本利益,这是阿莫纳什维利的重要教育观念。实施人道主义教育,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儿童的求知欲望

阿莫纳什维利强调,人道主义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帮助儿童养成对知识的酷爱和对学习活动的迷恋。[3]39儿童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儿童对文化知识的好奇心。儿童的好奇心来源于生活。本着“使儿童的生活在课上得到继续”的原则,[3]150阿莫纳什维利善于将教学内容与儿童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从而增强儿童的求知欲望。阿莫纳什维利每天倾听学生讲述校外生活故事,力争不让儿童将自己的生活通通丢在校门外。[3]150

教师一般会用3-5分钟的课前导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因应试教育这一大环境的影响,此环节经常会被删减,导致学生的求知欲望日渐减弱。人道主义教育可以帮助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激发儿童对教学内容的兴趣。比如,为了让学生不觉得英语语法知识枯燥无味,将基本语法知识录制成儿歌或说唱乐,提前几天在课间播放。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会私下讨论歌词的意思,并期待老师讲解一番。儿童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积极性较高,坚持学习的时间也较长。[4]人道主义教育尽可能地激发儿童对知识的渴望,培养儿童学习兴趣,为儿童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

(二)有利于促进儿童的潜能发展

阿莫纳什维利认为:“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儿童内在的禀赋和潜能的显露和发展,教学方法的革新愈具有这一教学的目的性,它将变得愈人道、愈乐观和愈快乐。”[3]128阿莫纳什维利乐观地看待儿童的发展,对儿童智力的发展充满信心,并采取积极措施促进儿童内在潜能的发展。阿莫纳什维利坚信,预备班六岁儿童能在正确的引导下增长智慧和完善自己,他们能写出高年级水平的作文以及不断向阿莫纳什维利“夺取”知识的表现就是最好的事实证明。

阿莫纳什维利指出,21世纪的儿童在各方面都将表现出与昨天的儿童不一样的年龄阈限。[3]128成人不能用陈旧的理论和僵化的儿童观来看待儿童,更不能用年龄阈限来判定儿童的智力水平。在现在这个后喻文化时代,儿童的知识水平往往超乎想象。在思维王国里,儿童能体验到自我确认、自我提高和自我发现的非同一般的感受。[6]30教师要对儿童的潜力有信心,要相信儿童智力会在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中得到发展。儿童拥有无限可能,待之以人道,奇迹随时有可能发生。为了激发儿童潜能,教师需时刻关注儿童的个性需求,在充分了解其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布置具有挑战性的作业,激励儿童体验“努力思维”的过程。

(三)有利于保护儿童的个性差异

阿莫纳什维利认为,每一个儿童都不是各种心理特性的简单堆砌,而是有个性特点的唯一具体存在。[5]182顽皮的儿童可能会受到处分和惩罚,但更应得到鼓励和期待。[3]23鼓励儿童顽皮的实质在于鼓励儿童勇敢地在成人面前呈现真实自我,方便成人清楚地认识其个性表现。好的个性表现,成人要大方表达赞赏;存在偏差的个性行为,成人要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儿童改进。这样既保护了儿童的个性差异,又可避免教育异化为生产车间的模具将儿童打造成标准件。

阿莫纳什维利指出,为了理解和引导儿童的顽皮,教师自己先得学会顽皮。[3]24教师在学习顽皮的过程中,可切实感受童年乐趣,关注孩子们顽皮的行为体现。顽皮儿童的生活多姿多彩,丰富的童年生活经验可以为其独特个性的形成提供优质土壤。[6]9教师大可不必对孩子所谓的“调皮”举动大惊小怪。儿童顽劣品质的暴露不是惩罚的借口,而是引导儿童个性健康发展的前提。在责令和制止儿童的“调皮事”之前,教师要有意识地规避权力主义作风,尝试换位思考,用心领悟其行为背后传达的信息,明晰儿童调皮背后的个性,注意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加以引导。

二、引领儿童:人道主义教育的原则

人道主义教育原则是教师有效实施人道主义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教育教学能否真正实现人道主义的关键。学生是学习主体,如果儿童的主体性在人道主义教育中得不到体现,教师在实施人道主义教育时往往就会沿用传统教育方式,容易导致“教育怪胎”的出现。为了儿童的健康成长,教师应当遵循以下三条人道主义教育原则。

(一)为未来而教

阿莫纳什维利主张,当代教师应该是一个从未来“跨越”过来、带领学生奔向未来并树立远大理想的人。[3]143教师要用自己的灵感、忠诚和信心努力规划和设计每个学日的“总谱”,为儿童的未来奠定基础。“为儿童的未来而教”,体现出教师对儿童成长的负责态度。对儿童负责,不仅要反思当天的教学计划,还要设计新学日“总谱”,依据班级儿童具体情况谱写出常规教学的变式,让自己的知识经验更好地服务于儿童的健康成长。阿莫纳什维利每天晚上提前设计好学生第二天的全部活动,每一个环节都有详细的计划,并用文字记载一切必要及可能发生的事情。他在设计“总谱”时,总是努力增强现场感,想象自己正处于预设的情景中和孩子互动。

教师每时每刻都要有为未来而教的意识,时刻关怀儿童的成长,做一个跨越了时空界限的来自未来的人,力争让每个学习日都有意义,帮助儿童拥有一个阳光自信的明天。教师是儿童“明天”的主要引领者,要在课堂上将“明天”提携到“今天”来,帮助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6]41教师在课堂上除完成既定的知识教学任务外,还应充分挖掘课文的思政教育元素,将人文精神有机融入儿童学习生活中,为儿童健康、美好的未来打好精神底子。

(二)无分数教育

阿莫纳什维利指出,儿童本身是不需要分数的,分数是他们求知路上的绊脚石,是幸福、快乐校园生活的屏障。[3]210需要分数的往往是家长和教师,他们经常用分数来管束儿童的各种行为。在成人世界里,分数是那么简单直接,不用过多的思考,一个显赫的数字就可以说明一切。分数像一双无形魔爪,摧毁着教师对学生的善意和关怀。[5]97分数是教师偷懒的工具,所有复杂的教育任务,在分数的裁决下可以变得如此简单和粗暴!与此同时,很多家长的不当行为在孩子成绩不好的幌子下变得理所当然和名正言顺。只要孩子成绩下滑,他们就会千方百计地追问并急于给孩子“定罪”、惩罚或钳制。

阿莫纳什维利倡导无分数教育,强烈反对唯分数论或将分数神化,认为分数主要是成人权利的象征和体现,很少有教育学的因素可言。[5]98分数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控制,体现的是成人的傲慢和无礼。分数在一点点剥夺多数儿童的幸福感,使童年失去应有的色泽。分数的高低不代表孩子今后成就的大小,[7]摄入成人惰性与傲慢的分数并不能有效反映孩子的学习问题,很难与孩子的学习形成有效的意义联结。

(三)拜儿童为师

阿莫纳什维利指出:“想要了解儿童心灵的秘密,想要揭示教育的技巧和教育科学的秘密,先要把每一个儿童认作是自己的老师和教育者。”[3]3一个倡导人道主义的老师不会在儿童面前刻意树立威信,而会全心全意地关心孩子的生活,会拜儿童为师,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以儿童为师可帮助教师驱散迷雾,更好地理解儿童。[6]106在了解儿童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要有足够的教育敏锐性,要善于透过儿童的行为表现了解其喜欢的教师类型和教学方法。教师的每一种教学措施都应坚持“儿童本位”,反对说教和灌输。不同的儿童群体需要不同的教学方式,教师不可不分场合使用自认为有效的教学方法,更不能长期不变地运用同一种教学模式。

教育的真谛永远都不是用单一教学方法去改造儿童天性和干涉儿童成长,而是坚持儿童本位和因材施教,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成人创造的环境容易使儿童天性受束缚,成人的行为容易使儿童的人化过程受到阻碍。与其说学校是社会送给儿童的礼物,不如说是社会对儿童的补偿。儿童本位应是儿童自出生以来便享受到的甘露,却因成人的私欲太多变得难以实现。为了弥补成人的遗憾,社会努力建造学校,意在交还儿童本该拥有的权利。然而,有些教师在社会的染缸作用下也成了漠视儿童本位的人,“夺权”的痕迹在教学中随处可见。教师只有拜儿童为师才能真正回忆起儿童的本真样态,做到不忘教育初心,做一个孩子心中所期待的教师,让学校无限接近儿童快乐成长的摇篮。

三、基于儿童:人道主义教育的策略

阿莫纳什维利认为,教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谁要是觉得教育艺术比较容易,就说明他对教育理论或教育实践知之甚少。[3]103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只是照本宣科,缺乏课堂教学组织和管理能力,就很难与学生有效互动,就容易使教学陷入死胡同。[8]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教育艺术的支撑与推动,教师要依据人道主义教育原则选用合适的教育策略。

(一)精心设计教学速度和表情

阿莫纳什维利指出,上课的速度和授课的表情,不仅可以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儿童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3]160如果能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的教学速度和表情,教学效果将会明显提高。阿莫纳什维利强调,儿童有儿童的活动速度(包括体力活动速度和智力活动速度),教师应采用与儿童发展相适应的速度来教他们。[3]157

不同的儿童上课时的心情不同,儿童生活中的种种经历和感受不应为了教学进度而被抛弃。[9]教师虽然无法让每一个儿童全身心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但可尝试放慢教学进度,留一些时间给儿童分享生活发现。无论是悲伤还是喜悦,要试着给他们表达情感的机会,给教育的乐谱加上一段独特的前奏。另外,一个出色的指挥家,不仅要注意速度和节奏,还应善于管理和呈现自己的表情。教师也要善于用多变的表情吸引儿童,用灿烂笑容表达对儿童的赞赏,把童年时光理应有的纯真和微笑还给天真烂漫的儿童。

(二)努力营造安静的思考环境

阿莫纳什维利提出,教师不能在课上独断专行和为所欲为,不能随意扰乱儿童们的思维进程,而应采取有效措施来维护每个儿童在安静环境里学习的权利。[3]130他所说的安静环境并不是用行为守则管制的,也不是毫无噪音的死气沉沉的学习环境,而是指能让儿童欣赏到“思考着的人”的美、能自由独立思考的轻松祥和的环境。

为了营造安静的学习环境,教师不能利用纪律权杖迫使儿童停止一切动作和喧闹,更不应该在儿童思考的时候随意打断他们。一方面,在儿童思考时,教师不应当以检查儿童是否开小差为由在教室随意走动,也不要过于明显地盯着某一个儿童,这样会干扰儿童的思维活动。[5]65另一方面,提问应为儿童留足思考时间。对于思维敏捷的儿童,要诱导其不要在他人还在思考的时候大声说出答案,以免剥夺他人思考的权利。教师可以鼓励孩子在教师耳边小声告知答案,或先写在纸条上再安静等待正确答案的揭晓。

(三)引导学生们主动参与教学

人道主义教育以引导为主,恰当的引导是形塑儿童个性的关键。[10]阿莫纳什维利指出,顽皮的儿童需要的是引导,[3]23但不是等学生顽皮之后再引导其改掉不正确的行为。真正意义上的引导应该是教师知道学生所遇问题之后,再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帮助学生解决在理解、运用新知时所产生的疑惑。

阿莫纳什维利不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而且强调教师作为引导者不一定要占据绝对的主动地位,学生也绝不是百分百地处于被动状态,而是教师处于被动的大环境下主动引导学生,学生处于主动的大环境下接受教师引导。换言之,要让学生处于主动想探求问题的环境中,引导孩子了解自己构建的问题情境,帮助孩子找到问题的症结。教师引导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释疑解惑,促进其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而不是在被动环境中给学生施舍虚假的主动。阿莫纳什维利还指出,儿童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喜欢新奇。[3]121教师可充分利用儿童的好奇心,提前准备好多种形式的作业,作业类型的多样性有利于增加学生的作业兴趣。

猜你喜欢

什维利阿莫人道主义
大胆的阿莫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跟踪导练(一)5
乌驱逐萨卡什维利或得美默许
萨卡什维利被驱逐到波兰
极度生存状态下的人道主义
阿莫
《双城记》人道主义中的善与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