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创业教育发展: 价值理念、生态系统及其实践优化
——兼评《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研究》

2023-01-02贺武华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22年5期
关键词:评价发展教育

贺武华,董 旭

(1.浙江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2.温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浙江温州 325035)

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目标,要求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建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而开展人才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是关键。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就明确强调,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并要求要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及引入相关评估机制。2018年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的颁布,更是对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疫情防控常态化时代,“六稳”工作以稳就业为首,就业稳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压舱石”,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保就业、稳经济、促发展亟需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新创业教育的“教育性”就是要通过系统化、制度性的安排,开发出大学生潜在的创业精神,使之自发地、自然地、自由地利用所习得的知识、技能、经验,具备创业的能力和创业的意愿。[2]

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已有学者构建了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取得不错的研究成果,但评价体系的理论模型、指标体系、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乏善可陈。由黄兆信教授主编的《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研究》(人民出版社2020年12月出版)面向全国1231所高校的学生和教师群体收集到20万余问卷和相关访谈资料,结合典型的国内外案例,创新性地提出以“现状—过程—结果”为核心的SPR三维创新创业评价的结构模型,有效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提升及深化高素质人才培养提供了可操作性的实践建议。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理念阐释

价值认知是教育发展建设的理念先导,也是指明发展方向的引擎动力。伴随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推进,培育高素质人才是高校乃至国家对于人才型社会的追求。创新创业教育理论蕴含了一个基本的理论假设:每个大学生都具有创新创业潜能。[3]基于这一假设,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突破了以往对于创新群体的范围限制,更新了创业观念,明确了创新创业培育在各行各业中的要求。因此,高效实施创新创业教育,首先需要阐释其逻辑起点、外在驱动和实践要求这三个基础性问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逻辑起点

人类社会经历了从自然社会、工业社会到信息技术社会的发展,高新技术迭代进步,这驱使着育人目标的重点转换。伴随知识主导型经济形态的兴起,知识资本早已嵌入人力资本、人才资源,成为经济增长中最具活力,为企业提供创新价值、创造性思维和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4]创新创业教育的产生顺应了“需求—应用”的演绎逻辑,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不再是简单地割裂,也并非创新教育等同于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二者存在一致性和内在联系性,其逻辑起点主要在于培育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新型人才,以创新型人才助推社会经济进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各行各业探求创新因子、注入创新元素进而形成从科技支撑到人才服务的双轮驱动新常态。这赋予了创新创业更加广泛的育人内涵,推动培养创新人才的内在潜能与外在社会创业效益同向发展。

(二)政策主导的外在驱动力

创新创业教育概念形成过程中,政府发挥了主导作用,体现了真正的中国特色,是中国高等教育体制特征的集中反映。[5]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变迁中,根据社会需求变化做出一系列政策调整,表明政策需要根据实施过程中已经出现的问题,不断进行修正、补充和完善政策。创新创业政策变迁中,1998年教育部颁布《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表明国家开始认识到创新教育的重要性。2010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关于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通知》反映了政府主动将创新教育理念融入创业教育之中。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专门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做出规范性要求。2021年10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指出大学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直接促进了多元主体协同共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形成。政策的渐进性演变为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该著作在教育评价体系中对于政策环境评价主要围绕政策保障和政策成效两个维度进行探究。研究发现,学生对于政策保障和政策成效呈现显著正相关,但部分学生对高校在保障和落实方面并不满意。因此,政策推行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全过程关注学生不同成长阶段的需求和特征,着重将政策落实于创业萌芽期和发展期,重点解决创业初期带来的资金、发展方向困境以及创业失败危机管理。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不仅要遵循政府的指导、服务国家战略,政策创新还要结合高校多元化、差异化和现实性需求,从而更好地助推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三)教育实践的全方位要求

创新创业教育自身是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但又需要实时关注实施结果,发挥结果评价作用将有助于后续的发展,形成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良好局面。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要关注高校在校生的校内现状,更需关注学生职业生涯的长期发展。第一,创新创业教育过程的全面性。作者提出SPR三维模型以解决以往教育评价存在的局限和教育质量发展的需求,在设计理念上做到了发展性评价和绩效评价相结合,兼顾短期评价和长期评价。第二,创新创业教育群体的全员性。著作以多层次、多类型的评价方法对高校组织结构、教师发展和学生满意度展开分类评价和比较研究。指明创新创业教育并非针对特定学生群体,而是助力每位学生激发内在创新精神,增强创业意识和掌握相应技能。因此,高校要注重根据不同专业类型的学生,实施创新思维训练以及创业能力培养,开发他们潜能。在师资力量方面同样要强调保证专业队伍的全面性,吸纳专职创业教师、辅导员、其他领域专业教师和校外创业教师等形成多元类型的教师群体配置。同时,鉴于目前部分高校在有限范围内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尚未与社会建立起广泛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联动合作教学平台,创新创业教育在具体实践中还应贯彻“三全育人”理念与要求,健全创新创业教育多元利益主体的一体化参与机制,形成以大学生为中心、高校为核心、政府为主导以及其他主体联合协作的模式,确保教育实施全过程中全员同向同行,形成全方位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评价及优化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正驶入“快车道”,在追赶世界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中努力实现“弯道超车”。创新创业教育应该与高校所有工作联系在一起,因为创新创业教育目标是为了培养创新创业人才,需要全员配合和共同努力。[6]构建良好的双创生态系统有助于促进课程体系、师资力量、竞赛实践得以良性发展,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潜力与能力,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部门组织有序分工运作

创新创业教育部门的组织建立与高效运行可以发挥统一领导与统筹规划功能,确保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部门由于起步较晚,组织机构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该著作的研究人员通过对国外42所大学的创业中心深度调研,借鉴相关成功经验以及本土化发展探索提出组织部门发展的建议。一是明确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组织定位,切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二是健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治理机制。机制保障的设置有助于解决高校治理,激发相关利益主体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三是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组织运行结构。高校设立校级、院级及创新创业实验室三级组织机构,鼓励学校领导到教师纵向的全员参与,充分履行各自职责与职能。选拔专门创新创业指导人才,将组织机构独立于其他学院,避免组织间趋同,有效促进组织部门的运作。

(二)提升师资力量与激发教师热情

系统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要求学校关注学生的成长,还要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满足学生和教师的需求才能让学生满意地学习,让教师作为学习促进者发挥出最佳的作用。[7]高校中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画像特征普遍趋于年轻化,职称偏低,专业以理工科和经管科为主。这表明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紧缺且专业能力整体较弱。因此,需要保证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发挥教师群体的引领指导作用,重点关注学生相应的知识技能需求,并积极深入了解前沿知识。针对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多元化,应当利用教师自身能力和专业方向,组建多类型教师队伍,发挥不同能力优势的教师力量。积极吸纳校外优秀企业管理人才或企业家参与校内教育,建立校内外师资合作,确保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教师队伍建设同样离不开激励机制保障,不仅要建立以竞赛、教学和科研成果为基础的条件保障,而且要提升学术地位,破除教师因发展晋升和职业低认同感的困境,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并且完善教师聘任机制,培育优秀创新创业教育队伍,为教育金课实施“保驾护航”。

(三)培养学生创业意愿与创新精神

学生创业意愿是其创业行为产生的先前基础,是其创业发展的可持续的重要因素。该著作从教育学习框架分类化、营造良好校园创业文化、个性化培育机制和优势学生培养四个方面着手,以满足存在差异类型化的个体需求,充分调动学生创业意愿和潜力,并作用于学生个体的行为选择。第一,要构建立体化的学习内容框架,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两大模块作为重要支撑框架,内嵌于多学科专业知识之中,充分整合不同类型高校特色以及校内外资源,内化激活学生创业意愿,唤醒学生开拓创新、勇于奋进的精神面貌,淬炼创新创业思维、技能和观察力。第二,纠偏校园创业文化,以非功利性和长期目标为导向,培养交互性学习理念。营造宽容失败、鼓励合作创新和多样化需求的校园文化环境,建立创新创业园区、众创空间等实体教学环境。第三,满足个性化学生创业需求。当前,过于简单、且缺乏育人精神的创新创业“水课”仍充斥着高校课堂。应充分重视和了解学生对于创新创业课堂建设的需求,结合高校自身优势和资源,分层分类量身定做教育课程。鼓励学生依据个性兴趣参加活动,从实践中深入激发学生潜力。第四,支持家庭创业资源具有优势的学生。家庭创业资源在创业环境感知、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和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三者之间有显著调节作用。[8]要甄别并重点培养具有家庭创业资本的学生,以此作为核心带动创新创业整体发展。

(四)专创融合课程体系深度建设

创新创业教育是为有效应对社会需求与大学人才供给这一结构性矛盾而催生的一种人才培养新理念和新范式,是对传统单一学科与知识导向的专业教育及其教学模式与内容的超越与革新。[9]实现注重跨学科性与实践性的创新创业教育和强调专业性的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其课程建设是当前展开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教育改革实施过程中的发展重点和问题难点。该著作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一方面,教学体系与专创融合处于磨合阶段,专业课程和创新创业课程融合度较差,背后其原因主要是社科类学生难以参与“互联网+”“大数据”等竞赛项目,其次是参赛项目与专业课自身就缺少融合度;另一方面,民办院校和独立院校在专创融合上高于普通本科和双一流高校,四类高校存在显著差异。对此,深度加强专创融合符合新时代高质量教育发展要求。第一,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专业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中,建立弹性创业学分互认机制,将创业学分与专业学分绩点相关联。第二,大力构建跨学科和彰显高校自身特色与优势的创新创业课程。根据不同专业特色以及培养目标相结合,教师引导学生转换思维,立足创业者角度展开知识探求,确保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第三,完善教学考核评价制度。学校管理者要立足学生现实情况,构建弹性学习制度和评价机制,允许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完成实践创业,以创业成果代替部分理论课程学习结果评价。

三、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实践探索

创新创业教育最终目的是培育具有创新能力的创业者和具备创业精神的就业者。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国家战略需求、对接好高校人才培育模式改革以及促进毕业生更好融入社会,著作最后指明了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新风向”。

(一)实施社会创业教育,新模式指引高水平育人方向

相较传统以营利性为主的创业实践,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兴起了社会创业模式则是为了促进就业创业,弥补政府治理失衡,维护社会稳定以最终满足社会需求的新型创业方式。黄教授在著作中指出社会创业教育是从“社会创业”到“社会创业行为”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创业者会面临社会中产生多面性的社会问题,发挥其创新性思维,发掘新方法以作应对。创业者的创新驱动可以推动社会发展以及促进新型产业的诞生,这将更好地将创新能力融入于创业实践,满足社会需求。如何更好地组织实施社会创业,在著作的第十章中,作者借助国外的社会创业教育实施案例经验,从明确社会发展定位、追求质量优先、构建多方协调的创业生态系统和建立社会评价机制四方面促进本土化社会教育发展。在此基础上,作者以我国高校群体作为研究对象,探求创业环境感知对于社会创业教育的影响,分析校园创业环境和社会创业环境的影响情况,接着构建学习行为模型,最终提出应当构建共同驱动、显隐兼顾、科学合理、多元话语的高校社会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这要求高校在培养过程中以社会案例分析为主体,进行深入讨论解决学生处于高校环境中对于社会产生的认知偏差,将课程实践和竞赛活动的知识进行迁移和及时反馈修正,明确自身未来的社会角色,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学习的参与度,增强学习效能。

(二)立足社会创业教育,新路径推动高质量就业发展

后疫情时代的高等教育发展依旧面临着诸多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创新创业教育将面临着如何积极解决应届大学生就业问题、激发在校生创业热情、保证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与时俱进等问题。该著作通过对于社会创业教育体系探索,运用构建主义理论,以环境因素、个人因素和行为因素形成三元交互决定论视角,深入探析影响社会创业质量。

借鉴著作研究结论和立足具体实际,探索解决后疫情时期大学生创业就业困境的新路径。第一,提升学生的创业意愿。立足于学生内心深处的兴趣培养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供多种教学内容,在后疫情时代,双创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疫情时期发生的案例,分析课程中创新因素,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运用抗疫案例中展现的积极精神,将其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学生的内在精神力量。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限制,从认知决策培养的构建机制着手,提高教学方法的互动性和情境化。[10]第二,社会性互动下的示范学习。教育过程要更多注重案例分析,构建创业理念和蓝图并且注重学习者间的交流沟通以达成认知共识。例如劳动教育贯穿到创新创业教育的全过程,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发扬劳动精神,借助劳动实践教育带动大学生创业,提高毕业生就业水平,缓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第三,注重师资、课程、竞赛与实践的有机联系。课程的特色设计,促进校内教师和社会导师相互发展,拓展实践领域以及多专业学生合作参与竞赛,提供大赛获胜者后续的资金支持或发挥创业孵化基地帮扶作用。第四,形成多元协同的生态系统。高校学工部与二级学院展开协同联系,学校创业文化和氛围,通过创业课程、创业竞赛、创业产品展示、创业榜样宣传等多种形式塑造校园创业文化。[11]加强暑期实践活动,利用数字技术为学生创业实践赋能,校外产学研合作基地对有潜力的创新创业人才和项目进行联合培养孵化,为学生创业经历提供优质的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与服务。

高等教育发展不仅要培育高素质人才,更应当推动人才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教育用评价改革来实施引导是推动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伟大实践。[12]在如今高等教育的改革深化及创新创业教育被高度重视的背景下,《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研究》立足教育质量评价高度,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带动高等教育改革,为后续研究提供研究范本,并且为更深层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出相应对策,对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改革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评价发展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