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方水稻秧苗期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探讨

2022-12-31董立春

种子科技 2022年21期
关键词:苗床秧苗杂草

董立春

(西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辽宁 铁岭 112400)

水稻秧苗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最终的水稻产量,只有确保秧苗根系茁壮、抗虫害性强、充实度较高,才能有效提升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即便当前的水稻秧苗技术已经发展得比较完善,在北方春季异常天气的影响下,水稻秧苗仍面临着挑战和困境。应针对现存的问题深入研究探索,进一步制订应对策略。

1 北方水稻秧苗期面对的挑战和困境

1.1 秧苗本身存在的问题

水稻种植户使用盐水筛选种子,导致种子浸泡前没有得到充分处理。并且在进行人工发芽操作时没有严格控制温度,造成种子的生长状况不一致,温度过高会出现烧芽的现象。

同时,如果秧苗期人工操作存在不足、土壤厚度不均匀、种植大棚的棚膜不符合种植要求等问题,会对秧苗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在幼苗还没有拱起时就浇水,会导致水与除草剂混合,造成种子无法正常生长。没有平整土壤层会导致土壤底层水分无法混合,苗木与苗床之间存在空隙,苗木难以及时获取养分和水分,影响水稻正常生长。如果苗床中出现过多生长茂盛的杂草,极易导致幼苗死亡。

1.2 病害问题

北方地区水稻枯萎病出现在保湿阶段和早期育种阶段,细菌在生长速度缓慢的植物中能不断扩散,要想预防枯萎病就要确保细菌无法感染水稻。水稻生长环境温度过低和土壤温度过低的情况下会出现绵腐病。水稻恶苗病是一种由曲霉属真菌引起的病害,发生在土壤温度35 ℃左右的环境中,施肥反而会导致病害蔓延扩散[1]。一般来说,籼稻比粳稻发病重,糯稻发病轻。

1.3 虫害问题

水稻潜叶蝇是移栽过程中的主要害虫类型之一,啃食水稻叶肉导致水稻叶片发白并逐渐枯萎坏死,最终造成整株水稻死亡;水稻象甲会啃食水稻根茎部位,导致水稻发黄,逐渐枯萎死亡。

2 北方水稻秧苗期的常见问题

北方水稻在秧苗期受相关因素的影响,经常会生长不良,比如发芽速度慢,存在楔子苗、弱苗、窟窿苗、死苗、烂秧等现象,导致秧苗生长状况存在差异,应深入分析其中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确保水稻健康生长。

一是没有规范的种子处理工作,也没有利用比重机和盐水科学合理地筛选种子。一般水稻种植户会利用盐水筛选种子,当放入鸡蛋能在盐水中浮出5 分钱硬币大小的面积时,就可以放入种子浸泡搅拌。利用盐水浸泡筛选出种子后再用清水浸泡清洁,进行全面消毒工作。

二是难以控制人工催芽的温度,温度过低造成幼芽发育不足;温度过高易出现烧芽。引进恒温催芽器可以克服温度不均的不足,也能为出芽质量提供保障,或者选择在水稻种植棚内生火,提高温度。催芽前需要用温水湿润芽苗,水温尽量保持在40 ℃,温度过高可能会烫伤秧苗。将幼苗装在袋子中,下方铺垫稻草,上方盖塑料布,每间隔2 h 左右翻动1 次,同时喷洒温水,避免出现过于干燥的情况。白天温度过高则不必生火,夜间需要生火提高温度,经过48 h 后种子出现白色芽头时铺开晾晒。

三是育苗环节易出现人工操作不恰当、土层覆盖不均匀、壮秧剂喷洒不均匀等现象,在秧苗没有拱土时浇灌,会导致水流与除草剂混合后伤害种子。在播种前,需要将壮秧剂与种植土壤混合搅拌。播种前期充分灌溉,出苗前不需要灌溉。土壤覆盖厚度需要控制在0.5 cm 左右,确保土壤覆盖的均匀性。

四是苗床灌溉不足,秧苗无法汲取充足的水分。需要揭开秧苗的覆膜进行补水工作。只有在前期灌溉充足的水分,才可以实现一次性出苗。种子播种前需要持续灌溉1~2 d,确保土壤被浇透且没有明水的情况下即可播种,并且在正式播种前还要再次少量浇水,为水稻出苗期提供充足水分。

五是播种时间选择不恰当。早春时节的整体气温偏低,如果此时播种会出现烂种、烂秧的现象。播种时间过晚也会出现负面影响,必须充分考量种植地气候条件后选择恰当的播种时间。为了避免在早春时节育苗出现烂秧的现象,要保证农田的透水性和通风效果良好。在自然露天环境中播种秧苗时,需要确保气温在12 ℃以上,必须严格把控秧苗的间隙和播种均匀度,充分考量秧苗生长的周期以及气温,严格控制各个生长阶段的灌溉水量,保证水稻秧苗健康生长[2]。

六是苗床不平整。底层水分不均匀,秧苗与苗床之间的接触存在空隙,造成秧苗无法获取充足的营养和水分,苗床平整可以有效避免苗床出现严重积水以及发生窟窿苗的现象。要确保秧盘压实,使钵体压入置床土中,并将床四周秧盘边用土培严,防止出现透风问题。

七是壮秧剂与土壤混合不均匀导致烧芽现象。壮秧剂与苗床的土壤无法实现均匀搅拌,出现烧苗情况,造成秧苗生长状况差距较大。可以将薄膜揭开进行补水工作,把水灌至略高于秧盘约1 cm 处,保持1 h 左右后进行放水工作,并且要确保水位略低于畦面,并重新用膜覆盖。每天早晚都需要进行1 次补水工作,连续浇灌2~3 d 后可有效改善秧苗的生长状况。

八是水稻农田中杂草过多。由于水稻种植农田中的杂草数量过多而造成枯萎坏死,应在秧苗拱出后翻耕土壤、清理杂草。如果地块之前种植过其他作物,应确保深翻土壤15~20 cm 并清除杂草。如果是苗床中的杂草已经逐渐茂盛,需要及时使用除草剂。

九是秧床低洼导致水分含量过多会导致烂秧情况。因此,要尽量避免地势低洼的地方作为水稻秧床,优先选择土壤养分高、杂草较少、周边有水源、地势略高、向阳且偏酸性的旱田。

3 秧苗期田间管理

北方水稻种植以早熟单季品种为主,我国在长期的水稻种植历史实践中,已经具备了深厚的种植基础,农田水利设施也较完善。要想实现优质高产的种植目标,应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水稻秧苗期。秧苗2 片叶后容易缺肥,叶片发黄,应及时施用尿素100 kg/hm2。插秧前5 d 左右要施用尿素50~100 kg/hm2或硫酸铵500~1 000 kg/hm2。当地气温稳定为13 ℃时就可以安全插秧,插秧时要做到插浅、插齐、插直和插匀。

二是水分管理。尽量延长前两次之间的浇水间隔,当秧苗出来后先不要浇水,当苗床土干硬的情况再浇第一次水,确保浇透水,等到苗床土再次干燥时要浇第二次水,同样浇透。当秧苗已经有2.5 个叶片后,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为了满足秧苗的需水量要勤于浇水,防止出现苗床缺水的情况。浇水应采取缓慢喷水的方式,切忌大水漫灌,水温最低应该控制在15 ℃。

在水稻秧苗期,不但要做好水肥管理,还要确保肥料和水分供应充足。秧苗生长时可能产生大量杂草,做好水稻生长期间的除草工作很重要。为了避免杂草争夺水稻秧苗的水分和养分,应坚持早发现、早清理的除草原则,在杂草幼苗期及时拔除,在杂草生长旺盛期时及时消灭。除了人工拔草之外,还可以采用专门的除草剂定向喷杀,但要注意避免农药残留。

4 水稻秧苗期主要病害

秧苗质量直接影响水稻的最终产量和质量,水稻往往会在育苗阶段被病虫害侵害,幼苗的发育状况与后续水稻的生长有内在关联性,必须培育壮秧,才能有效预防水稻育苗期的各种病害。

4.1 立枯病

北方地区的水稻立枯病出现在保湿育苗和旱育苗的后期阶段,主要为害生长速度较慢的植株,水稻种植土壤的pH 值高于7,且水稻种植间距过小时会出现立枯病。种植人员应在日出之前观察苗床,秧苗的叶片仍然呈现绿色,且叶片表层没有水珠,代表幼苗感染了立枯病。如果在小范围内幼苗产生立枯病,及时喷洒药剂即可治愈,若叶片呈现黄色后再喷洒药剂,只能避免病害进一步扩散。被侵染后的秧苗无法汲取水分,导致叶片呈现黄色,严重情况下会直接造成幼苗死亡[3]。在防治过程中,应控制土壤的酸碱性。合理规划水稻播种的总体数量和分布,避免播种密度过高。使用噁霉灵以及土壤消毒都能有效预防立枯病。将噁霉灵与水稻种子搅拌混合,1 kg 水稻种子中加入3.3 g 的药剂即可。同时,需要在播种前使用30%药剂1 000 倍液稀释喷施在土壤表层消毒,防治效果显著。

4.2 绵腐病

绵腐病主要是由腐霉菌等真菌而引起的病害。持续的低温环境、苗床地势过低以及土壤温度过低都会引发绵腐病。在播种水稻前,利用敌克松对苗床进行全面消毒。出现被侵染的植株后,在水稻农田中喷洒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 倍液,也可以选择硫酸铜1 000 倍液喷洒。在水稻农田中撒施20 kg左右的草石灰也可以有效防治绵腐病。

4.3 恶苗病

恶苗病主要是由真菌引起,往往在水稻种子发芽期间出现,发病部位集中在幼苗茎秆部。一旦被恶苗病侵染,幼苗的叶片会呈现黄色,植株生长过高。恶苗病的病菌往往起源于水稻谷粒和稻草,在种子播种的过程中潜入苗床,进一步造成大规模病害。不仅如此,被侵染后的幼苗移栽后也会造成病菌的大范围传播,导致其他相邻区域的秧苗被病毒侵染。在水稻开花后,病菌会顺风落到花穗上扩散病害。

要想避免水稻遭到恶苗病的侵染,需要进一步完善种子处理工作。选择品质良好的种子并做好种子的消毒工作。可利用10%浸种灵4 000 倍液浸泡种子48~60 h 后催芽。当出现染病植株时需要及时清理,避免病菌在大范围内扩散蔓延。染病植株需要放在火堆中烧净或者在其他区域深埋处理。

4.4 细菌性褐斑病

发生细菌性褐斑病时,秧苗上会出现块状的病斑,发病部位也集中在较高的叶片上,底部叶片往往不会出现发病症状。在进行水稻育苗时,如果没有严格把控氮肥施用量,并且没有良好的通风环境,会造成秧苗上部的叶片边缘和表面出现块状的褐色病斑。叶片之间相互接触也会出现伤口,病菌也会在伤口处侵染植株。应优选抗病水稻品种,并消毒浸泡种子。做好肥水管理工作,除了施加氮肥之外,还要合理增施磷钾肥和硅锌肥,提高水稻植株的抗病能力。同时,适时晒田,孕穗至抽穗灌浆期保持浅水层。合理控制育苗前期的通风条件,加强通风管理工作。发生细菌性褐斑病后应及时防治,大风、大雨天气后应及时到田间观察,一旦发现病斑应及时选用噻菌铜、春雷霉素、噻唑锌、氯溴异氰尿酸等药剂喷洒。

4.5 稻瘟病

稻瘟病的扩散速度较快。但是由于北方地区春季整体气温和水温都偏低,病菌很难大范围扩散,发病持续时间也比较短。如果水稻育苗阶段通风条件不足,水稻棚内温度过高,水分含量过高,病菌会迅速扩散、蔓延。防治需要切断稻草和稻皮等病菌源头,并重视水稻种植的通风环节,严格把控水稻种植的整体温度和水分含量。一旦出现病害症状,及时利用药剂防治,在症状消失后才可以进行移栽工作,带病移栽往往会导致病菌大范围扩散。

4.6 烂秧病

一是生理性烂秧。造成这种症状的原因类型较多,主要包括幼苗生长期间根茎部位的生长环境温度较低、氧气不足,被病害侵染后幼芽往往会变色,根茎部位也会呈现黑色。土壤盐碱度过高也极易造成烂秧病,发病症状为秧苗的芽尖有盐霜。风害也极易导致烂秧病,往往芽尖会发黄、枯萎。

二是侵染性烂秧。发病部位会出现乳白色的胶状物,之后会渐渐变为黄色绵状物。根据水稻生长环境需要选择土壤品质较好、便于灌溉、背风向阳且表面平整的农田。秧苗生长过程中应尽量选择有机化肥以及洁净水源灌溉。出现烂秧病时,要及时利用波尔多液喷洒,也可以利用6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喷施,防治效果显著[4]。

4.7 烤苗

烤苗会造成水稻幼苗叶片和根茎呈现黄色,通常需要在育苗时铺设塑料薄膜,如果利用双层塑料薄膜育苗,往往会发生烤苗现象。发生烤苗情况不需要直接将幼苗拔除,如果幼苗生长点没有坏死,防治后病症可以得到缓解。如果出现烤苗现象,可以在水稻农田中施加50 g 硫铵和生根剂,同时确保苗床温度不超过30 ℃并持续灌溉,确保苗床的整体含水量充足。

5 水稻秧苗期主要虫害

5.1 水稻潜叶蝇

水稻潜叶蝇往往在幼虫时期进入水稻叶片内部啃食叶肉,导致叶片逐渐出现白条斑。如果叶片内的害虫过多,会导致叶片呈现白色并腐烂坏死。因此,需要把握准确时机灌溉,清理区域内的杂草,从根源上抑制虫害的发生,减少潜叶蝇的数量,避免在春季时大范围扩散。利用40%乐果乳油1 000 倍液在水稻秧苗的箭秆和叶片部位喷洒,可以有效预防水稻潜叶蝇。

5.2 水稻象甲

水稻象甲往往在幼虫阶段深入土壤中啃食水稻的根部,造成水稻茎秆呈黄色,甚至导致植株枯萎。成虫会啃食水稻的叶片,受到虫害的叶片表面形成行排小孔,风力过大时会被折断。可以在进行插秧前3~5 d喷洒20%高渗稻乐丰乳油1 000 倍液,防治效果显著。据相关调查研究,北方气温较低的水稻种植区域采用抛秧盘育苗和稀播旱育苗的方式,并严格把控播种的总体数量,合理安排播种的间距。播种间距过小会对秧苗品质和水稻最终产量造成不利影响。

6 结束语

要想有效提升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必须选择根系茁壮、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碳氮比合理、根茎生长均匀的水稻秧苗。现阶段我国的水稻秧苗技术不断优化和提升,但实际种植过程中仍面对较多挑战和困境,相关科研人员和种植人员需要继续深入探索,为水稻的健康生长提供基本保障,进一步提升粮食产量。

猜你喜欢

苗床秧苗杂草
扦插苗床对桂花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拔杂草
洪洞:立即防除麦田杂草
上茬水稻田选做育秧苗床的问题与防止
拔掉心中的杂草
农民
温室育苗自动覆膜控温移动苗床
插秧
舍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