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农作物品种试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2-12-31张茂哲

种子科技 2022年21期
关键词:技术人员新品种农作物

张茂哲

(湖南省农作物良种引进示范中心,湖南 长沙 410016)

我国作为世界农业大国之一,农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作物品种试验是我国对新品种培育到推广的关键性环节,农作物品种试验工作质量的好坏以及试验结果的公正与否,都将直接影响农作物新品种的审定,切实关系着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实际转化质量。借助农作物品种试验,分析评价农作物新品种,通过优胜劣汰的方式,有效甄选出产量高且品质好的新品种,以促进我国种植业的全面繁荣发展。

1 新常态下农作物品种试验的重要性分析

新《种子法》将现行应当审定的主要农作物种类由28 种缩减至5 种,并在完善审定评价标准、加强品种审定监督等方面完善了主要农作物品种的审定制度。新《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品种审定试验渠道拓宽、试验周期缩短。但是对农作物品种试验的要求并没有降低。当前,提升农作物品种试验工作质量是我国现代化种业的主要工作方向之一,农作物品种试验与农业现代化种业工作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农作物品种试验是我国农作物品种选育以及示范推广的首要工作环节。同时,农作物品种试验是真实客观评价农作物品种稳定性、抗逆性、适应性以及丰产性最为有效的路径,是农业科研与农业实际生产之间的沟通桥梁。切实做好农作物品种试验工作,要明确了解与掌握对农作物品种试验工作的试验目的以及试验要求,优化与升级农作物品种的试验方案,要科学合理地布局试验点,以公平与公正的态度进行试验,认真详实地分析农作物品种,真正达到试验方案设计科学合理、试验地点布置规划科学合理、试验管理规范科学合理以及试验结论真实可靠的效果。农作物品种试验是在特定区域进行连续多年多点的比较筛选,为后续农作物品种审定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在试验中,试验人员要始终秉持着科学、公平以及公正的工作态度,切实做好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的管理工作,使所有参试品种都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其各自的品种属性以及生长特征,有效提升农作物品种试验工作的质量[1]。

开展农作物品种试验工作时,可甄选出抗逆性强、品质优、产量优的新品种,有效拓展农业种植户的品种选择渠道,切实满足农作物种植需求。受全球变暖的影响,我国气候变得复杂多变,导致一些农作物的品种出现了一定的变化,进而孕育出一些可以适应当前气候环境的农作物新品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农户的种植效益以及经济收益。因此,需要有相关科研试验人员加强试验管理,确保培育的新品种可以在不同的试验区域开展有效试验,将各个品种的自身特性完整展示出来,进而达到优胜劣汰的试验目的,保证育种家和育种单位培育的农作物新品种能够有效转化成实际农业种植的生产力,以保障农作物新品种的育种人员以及生产者的实际效益。

同时,农作物品种试验工作是当前“种子工程”的先行者与排头兵,若是没有品质优良的农作物品种以及良性的品种布局,“种子工程”的一系列环节都将成为一句空话,例如种子生产专业化以及加工机械化等。农作物品种试验工作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新品种的实际推广速度以及利用效率,通常情况下,通过筛选试验进入农作物品种区试验的品种,都是在选育过程中有着突出表现的新品种,经过多年多点的试验,能够通过审定的品种所具有的优良特性会有效提升农作物品种实际推广速度。据相关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的农作物良种实际覆盖率已高达95%以上,优良品种对实际粮食增产的总贡献率已达40%左右,据国家统计局所发布的历史数据显示,早在2015 年我国的粮食生产总量有62 143.5 万t,比2014 年增长1 440.8 万t,年增长率2.4%。2004—2015 年,依靠农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发展,良种良法的推广,我国粮食生产完成了“12 连增”的世界壮举。

2 新常态下农作物品种试验所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国民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农作物品种试验工作的内外部环境也发生了变化,农作物品种试验工作在资金投入、技术人员、社会资源以及试验技术等方面都产生了较大变化,农作物品种试验为当前农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与现代种业发展不相适应。

2.1 基础配套设施有待完善

当前我国从中央到地方的农业主管部门都十分重视农作物品种试验工作,近几年我国政府多次修改有关法律法规,例如《种子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等,目的是更好地提高农作物产量。针对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单位的总体情况而言,承担农作物品种试验的农业科研院所、大型种业企业和一些科研力量相对较强的企业以及各个地区农业管理部门等单位的试验基础配套设施相对较为完善,试验人员编制稳定,试验技术相对成熟。一些基础薄弱的农作物品种试验机构及中小种子企业品种试验机构的种子试验人员水平较低,试验基地不稳定,试验管理以及试验技术相对较薄弱,进而导致一些单位无法完成农作物品种试验工作,甚至出现农作物品种试验工作失败的情况,影响了农业发展[2]。

基层试验机构基础设施相对较薄弱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作物品种试验的相关项目经费少,同时国家在项目、科研等方面的资金分配一般都是扶强扶优,进而导致一些相对较为薄弱的农作物品种试验站发展受到了一定限制,一些农作物品种试验区域内部的场院、仓库以及考种等设施设备不足,会对农作物品种试验工作造成一定影响。同时,我国人力劳动成本不断上升,市、县级财政部门对基层农作物品种试验单位所划拨的工作经费相对有限,加之承担农作物品种试验任务单位缺少财政配套资金,一些基础农作物品种试验单位承担试验所收的费用根本不能满足试验单位的在试验上的支出。除此之外,租赁土地、购买农资以及雇佣劳动力等费用的不断上涨,尤其是一些临时性的劳动费用上升,导致当前的基层农作物品种试验站的费用存在相当大的缺口,无法正常开展农作物品种试验工作。同时,由于试验经费不足,导致试验点缺乏配套的试验设备、试验工作效率低下,对试验结果的准确性造成一定的影响。

2.2 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有待提高

在试验农作物品种的过程中,一些试验工作人员存在对实际的试验操作规程以及记录标准掌握不够透彻、对其观察记录的时机不够精准等问题,导致农作物品种试验记录的数据准确性降低,对后续数据信息总结工作造成一定影响。个别试验点因管理和试验人员的变动等问题,导致试验管理发生较大变化,引起试验观察记载标准变化大、记录时间错位、试验数据的缺失以及出现试验数据报废的情况。同时,一些农作物品种试验试点因试验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培训,对试验数据记载标准的理解不一致导致数据记载不规范,所以应加大对农作物品种试验人员专业技术培训力度,同时要有长期培训计划,这样才能提高试验人员专业素质,提高其试验技术水平,才能保证品种试验稳定进行。农作物品种试验工作的专业性相对较高,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有专业技术人才来完成试验任务。但是由于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人员队伍不稳定,试验技术人员的试验能力参差不齐,新老技术人员更替,试验管理和实际操作水平较低,必然会对农作物品种试验造成一定的影响[3]。

2.3 新常态下农作物品种试验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首先,试验管理人员要认清对试验影响的不利因素。全球气候变暖造成极端天气频繁出现,如何应对恶劣天气对品种试验造成的威胁,把极端天气对试验工作的影响降到最小。在试验管理中,试验点工作人员要利用天气预报及时对即将出现的恶劣天气做好充分的应对,尽力减少极端天气对试验的影响。极端天气对选择品种有利,但对试验不利,往往对试验的破坏是不可挽救的,甚至是毁灭性的,直接造成试验失败。所以这就要求试验人员有高度的责任心,要想方设法保证试验工作正常进行。

其次,新《种子法》实施,品种区域试验渠道拓宽,参与试验的品种数量大幅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试验人员的试验任务,试验人员能够承担的试验任务有一定限度,过多的试验任务会导致某些试验点工作量逼近甚至超过临界值,从而在试验管理上出现一定的纰漏和各种问题,顾此失彼,进而导致试验数据准确性受到影响。

3 新常态下农作物品种试验问题解决对策

3.1 增加财政投入资金,改善基层试验条件

想要切实提升农作物品种试验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提高我国农作物良种区域布局规划质量以及我国农作物的生产与种植质量。首先,要保证对农作物品种试验基地的投资建设,特别是市、县级以下的基层农作物品种试验基地。相关主管部门可有效整合当地基础农田水利建设、其他的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建设以及农作物品种试验基地建设,逐渐构建起试验质量高且长期稳定的农作物品种试验基地,确保该农作物品种试验基地可以达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效果。其次,要有效完善农作物品种试验基地的基础设施,切实保证农作物品种试验基地稳定运行。再次,农作物品种试验工作是关乎基础民生的公益事业,各级政府要将其试验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之中,以此来保证农作物品种试验工作的资金充足,确保投入资金可以有效支撑试验工作顺利完成,可全面、有效地展示和评价高产、抗逆以及优质农作物新品种的特性,进而全面服务我国“三农”事业。最后,要切实提升农作物品种试验工作管理水平,借助优秀试验点、帮扶弱的试验点以及稳定中等试验点,确保试验承担单位的相对稳定,确保品种试验持续稳定进行。当前针对农作物品种试验区试验点增加以及承担农作物品种试验的单位变动等问题,相关人员要尽可能将试验点安置在环境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并以此为出发点,在后续推广过程中起到一定的示范带头作用。针对一些极具地方代表性但是试验条件相对较差的试验点,要升级与改造试验点基础配套设施,引进或是投入新技术以及新设备,提升试验点试验能力。

3.2 提升试验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

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人员是试验工作计划制定者以及执行者,其自身综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农作物品种试验工作的整体质量。因此,需要对试验管理人员以及承担试验工作的技术人员定期开展系统、专业的培训。根据培训内容考核参训人员,在培训中针对一些通过考核且表现优异的人员,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并将其树立为先锋模范,在日后的试验工作中发挥好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针对一些没有通过考核且在培训中无法端正自身态度的人员,进行一定的处罚。一些农作物品种试验机构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定期指派一些综合素质相对较高的技术人员,前往其他优势试验点学习与借鉴。一些基层试验点可以与其他优秀试验点建立网络线上联系,定期开展线上技术交流,以提高基层试点的试验水平。农作物品种试验机构可与当地的高等院校合作,每年为其提供一定的实习名额,引进农作物品种试验机构专业人才,可定期邀请相关合作院校的专家与学者指导试验工作[4]。

除此之外,还可适当提升试验点的工作经费,有效提升试验人员的福利待遇,改善试验工作环境条件,进而有效激发与调动试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采用雇佣工等灵活用工形式,降低试验人员的工作量,确保试验技术人员将更多精力放在试验管理上。系统化培训新技术人员,规范试验机构管理方式。在正式试验前,试验技术人员要详细解读试验方案,要统一和了解记载项目、栽培管理、试验设计以及数据分析等,确保试验技术人员实际操作的规范性,进而提升农作物品种试验的质量与效率。

3.3 切实提升新常态下农作物品种试验管理水平

首先,当前试验点的管理人员要有效解决极端天气影响试验过程的问题,要确保每个试验点了解与掌握当地的气候状态,有效分析气象要素的数据信息,与当地的气象部门合作,构建极端天气预警机制,减少极端天气对试验区的影响以及对新品种的试验数据影响,同时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确保农作物品种试验工作不会受到洪涝以及干旱等极端天气的影响,确保农作物品种试验工作顺利进行,保证农作物品种试验结果的精准度以及准确性,从而提高新常态下农作物品种试验管理水平。

其次,由于试验通道的不断拓展,导致当前参与试验的农作物新品种数量不断增加。为切实提升试验管理水平,降低试验人员的实际作业量,要按试验能够承担的实际任务量确定试验规模,确保试验人员能够在完成试验任务的前提下增加任务量。同时,增加新的试验后备人员,加大培训力度,在熟练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适度开展试验,良好应对增加的试验任务。另外,还可以应用专业试验设备做一些简单重复的工作,提高试验工作效率,减少无效重复的劳动,防止浪费资源,缓解试验人员工作负担。

再次,当前农作物试点要切实解读好新《种子法》,彻底贯彻落实新《种子法》的各项规定,以此不断提升试验管理水平,促进农作物品种试验健康可持续发展。

4 结束语

在新常态下提升农作物品种试验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不仅是提升我国农作物良种区域布局规划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且切实关系着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农业生产力的质量。因此,当前的试验技术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要以公平公正的态度来开展品种试验工作,有效改善与解决农作物品种试验中所存问题。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以及提升试验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等手段,有效提升农作物品种试验质量,促进我国农业全面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技术人员新品种农作物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青菜新品种介绍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越南农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线上培训
我国首批正高级船舶专业技术人员评出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青菜新品种介绍
马纯栋:维修技术人员应提高诊断仪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