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生新品种开农87 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2022-12-31王培云李军华李绍伟殷君华

种子科技 2022年21期
关键词:荚果花生高产

王培云,李军华,李绍伟,马 骥,殷君华,姚 潜,2,刘 冰,孙 欣

(1.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河南 开封 475004;2.开封市农业生物育种重点实验室,河南 开封 475004;3.开封市科学技术局,河南 开封 475004)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河南省地处黄河中下游,气候温和,土壤沙质松软,降水适中,光照充足,很适宜花生生长。近年来,河南省花生种植面积和总产稳居我国第一位,种植面积超140 万hm2,总产值超580 万t,是我国花生主产区之一。花生生产和发展对促进河南省农村经济发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1]。近年来,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和河南省“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计划的实施,花生种植面积将进一步扩大,对花生品种的要求更严格,花生品种不但要高产,还要早熟、抗逆性强等[2]。

花生新品种开农87 是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2006 年以具有高产和多抗特性(抗叶斑病、网斑病和病毒病,高抗锈病)的豫花9331 为母本,以具有早熟、抗逆性强(中抗叶斑病,中抗锈病)、脂肪含量高、出仁率高等优点的中花12 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2016—2017 年开农87 参加河南省花生联合体夏直播花生区域试验,表现优良;2019 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为GPD 花生(2019)410113。

1 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

1.1 选育思路

依据河南省花生生产和发展实际情况,制订育种目标,选择杂交亲本,进行有性杂交,通过系谱法选育符合育种目标(早熟、高产、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花生新品种。

1.2 选育方法

开农87 是以高产、大果、抗病性强的花生品种豫花9331 为母本,以早熟、抗逆性强、脂肪含量高、出仁率高的花生品种中花12 为父本,采用套龙骨瓣授粉有性杂交技术和系谱法选育相结合的方法选育而成。

1.3 亲本来源

母本:豫花9331 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郑8236-6 为母本,鲁资101 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大果花生新品种[3],该品种属中早熟品种,全生育期120 d 左右。荚果为普通型,百果重230 g,百仁重86 g,出仁率68.5%。蛋白质含量25.31%,粗脂肪含量52.81%,油酸含量43.8%,亚油酸含量34.1%,抗叶斑病、网斑病和病毒病,高抗锈病,抗旱性强,抗倒性好。豫花9331 突出优点是高产、高脂肪、抗病性好、抗逆性强。

父本:中花12 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以唐92918 为母本,ICGV86699 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早熟、高脂肪、抗病抗逆性强的花生新品种,该品种株形紧凑,茎枝粗壮。荚果大小中等,百果重150 g 左右,出仁率72.2%,脂肪含量56.19%。中花12 突出优点是早熟、高产、抗病抗逆性强、脂肪含量高、出仁率高,高抗叶斑病和锈病,抗倒性和抗旱性强。

开农87 亲本系谱图见图1。

1.4 选育过程

2006 年利用豫花9331×中花12 进行杂交组配;2007 年对收获的F1杂交种子单粒种植,同时种植母本豫花9331,收获时对比母本观察F1植株和荚果,去除伪杂种;2008—2012 年对F2~F6继续单粒种植,进行单株选择,注意去除伪杂种,F2、F3注重选择结实性好、结果集中的单株,F4、F5、F6在选择高产的同时兼顾选择抗病性好、生育期短、株形和果形均适合育种目标和生产需求的植株。经过6 年系谱法单株选择和株行比较,获得株形、果形、生育期等特性一致的优选种质晋升为株系;2013 年进行株系比较试验,重点观察产量、抗病性、果形等性状,晋升为品系;2014—2015 年进行花生品种产量比较试验(简称品比试验),在品比试验中,田间长势和产量表现优异,定名为“开农87”;2016—2017 年参加河南省花生联合体夏直播花生区域试验;2019 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为GPD 花生(2019)410113。

2 特征特性

2.1 植物学特性

开农87 属中间型花生品种,全生育期111 d 左右。该品种株型直立、疏枝,叶片椭圆形、深绿色,花冠黄色。荚果普通形,果嘴微钝、不明显,网纹粗、稍深,果腰缢缩浅,籽仁椭圆形,种皮颜色粉红色,内种皮深黄色,种皮无油斑、无裂纹。该品种主茎高46.3 cm,侧枝长51.0 cm,总分枝8 条左右,结果枝6 条左右,单株饱果数14 个左右,百果重210.7 g,饱果率74.45%,百仁重82.05 g,出仁率67%。

2.2 产量表现

2016—2017 年开农87 参加河南省花生联合体夏直播花生区域试验。在2016 年区域试验中,开农87 平均荚果产量4 967.83 kg/hm2,比对照品种豫花9327 增产8.87%,增产极显著;平均籽仁产量3 249.60 kg/hm2,比对照品种豫花9327 增产3.42%。2017 年区域试验中,开农87 平均荚果产量为5 209.86 kg/hm2,比对照品种豫花9327 增产4.45%,增产显著;平均籽仁产量为3 580.95 kg/hm2,比对照品种豫花9327 增产0.99%。两年区域试验,开农87 平均荚果产量5 088.85 kg/hm2,平均籽仁产量3 415.28 kg/hm2,分别比对照品种豫花9327 增产6.66%和2.21%。开农87 在2016—2017 年各鉴定点产量见表1。

2.3 品质分析

开农87 经过原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测定。2016 年测定结果:蛋白质含量21.40%,粗脂肪含量54.10%,油酸含量42.00%,亚油酸含量35.80%,棕榈酸含量12.40%。2017 年测定结果:蛋白质含量20.30%,粗脂肪含量54.70%,油酸含量38.80%,亚油酸含量37.40%,棕榈酸含量12.70%。两年平均结果:蛋白质含量20.85%,粗脂肪含量54.4%,油酸含量40.4%,亚油酸含量36.6%,棕榈酸含量12.6%。

2.4 抗性鉴定

开农87 经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2016年鉴定结果:网斑病病情指数为79.6%,感网斑病;黑斑病发病等级为5 级,中抗黑斑病。2017 年鉴定结果:网斑病发病等级为7 级,感网斑病;褐斑病发病等级为4 级,中抗褐斑病;黑斑病发病等级为6 级,中抗黑斑病;青枯病抗病率为78.6%,中抗青枯病;颈腐病病株率为3.3%,高抗颈腐病。综合两年抗病鉴定结果,开农87 抗多种花生病害,为多抗花生新品种。

3 适宜种植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

3.1 适宜种植区域

河南省花生联合体花生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开农87 结实性好,荚果均匀,结实集中,具有早熟、高产、多抗等特性,适宜在河南省及相邻省份同类型花生区春播和夏播种植。

3.2 栽培技术要点

3.2.1 带壳晒种,精选种子,科学拌种

种子剥壳前,选择晴天阳光较好的天气,带壳晒种2~3 d,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杀死寄附在花生外壳上的病菌,减少病害。晒种时,根据开农87 荚果特征,剔除混杂的杂果和异果,保证纯度。种子剥壳后精心挑选种子,去除病、霉、秕、发芽、畸形种子,选择饱满、匀称、有光泽、没有霉变和虫眼的种子。播种前混合杀虫剂和杀菌剂进行拌种,防治花生土传病害及地下害虫。

3.2.2 施足基肥,增施钙肥和其他微量元素肥料

施足基肥,科学施用化肥和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菌肥,补充钙肥、硼肥和锌肥等微量元素肥料,适当减少氮肥的使用量。播种前整地时施入30~45 m3/hm2的优质有机肥和600~750 kg/hm2的花生田专用复合肥,重茬种植花生的田块可增施600~750 kg/hm2农用石膏粉及适量铁、硼等微量元素肥料。施足基肥,可保证花生对各种养分的需要。

3.2.3 选好地块,精细整地,足墒高质量播种

花生属于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类农作物,对土壤适应性广,但要求高。要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沙壤土地种植。播种前深耕细耙,耕层深度20~30 cm,翻后镇压2~3 次,使土地平整,确保地面平整无坷垃,上虚下实,不板结。播种时,土壤墒情要好,土壤耕作层含水量应达到田间持水量的70%以上,以保证花生种子吸胀萌发对水分的需要,确保发芽出苗。墒情不足时要及时浇水造墒,达到足墒高质量播种的标准,力争播种后达到苗齐、苗壮的要求。切忌墒情不足时播种,影响正常出苗和生长。

3.2.4 播期和密度

春播:花生播种后正常出苗对温度的要求是5 cm地温稳定通过15 ℃。播种过早,温度偏低,河南省往往有倒春寒天气发生,低温高湿,极易使花生播种后不能正常发芽出苗,出现烂种及根茎腐病。开农87 春播在4 月下旬至5 月上旬播种为宜,播种密度为12.0万~15.0 万穴/hm2,每穴两粒花生种子。

麦垄套种:麦收前15~20 d 是麦垄套种花生的适宜播期。套种时间过早,花生出苗后和小麦的共生期过长,共生期间小麦和花生争水、争肥、争光,花生生长发育条件差,严重影响花生正常生长,幼苗生长瘦弱,主茎细高,侧枝发育不良,形成脆弱的弱苗,麦收后由弱苗转为壮苗较困难。由于花生主茎较高,机收小麦时容易将花生主茎割断,影响小麦的正常机收及花生的正常生长。套种时间过晚,无法延长花生生长期天数,全生育期总积温不够,荚果发育不完全,饱满度差,达不到优质高产效果。开农87 麦垄套种的播种密度为13.5万~16.5 万穴/hm2,每穴两粒花生种子。

夏直播:夏直播花生要掌握抢时播种原则,麦收后及时整地播种,越早越好,争取在6 月15 日之前播种完毕,最晚不能晚于6 月20 日。开农87 夏直播的播种密度为15.0 万~18.0 万穴/hm2,每穴两粒花生种子。

3.2.5 起垄覆膜种植

花生起垄覆膜种植是花生高产高效的种植模式,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河南省花生起垄覆膜种植比例不断增大。开农87 适宜河南省和邻近省份同类型花生区春播起垄覆膜种植。起垄覆膜种植要求垄距70~80 cm、垄高10~15 cm,一垄双行,一穴双粒花生种子,播种深度2~3 cm,播种覆膜后在膜上顺播种行盖土2~3 cm,可引苗自行出土,既可防止高温烧苗,又能省去抠膜环节,节省人力。要按照合理密植原则,结合土壤肥力情况合理配置行株距,将播种密度控制在12.0 万~15.0 万穴/hm2。

3.2.6 加强田间管理

开农87 出苗后及时查苗补种,保证出苗率,确保种植密度。麦套种植小麦收获后及时中耕灭茬,早施追苗肥,促苗早生快发。苗期干旱时及时浇水,施提苗肥。浇水时最好选用滴灌和喷灌方式,不但节省成本,而且田间不易积水,地面不易板结。切忌大水漫灌,不但降低地温,而且造成土壤板结,影响花生苗期生长。在浇水时,追施150~225 kg/hm2尿素提苗,促进幼苗生长。开花期要结合开农87 的生长情况和肥水情况,对中、高水肥有旺长趋势的田块,在株高达到35~40 cm 时喷洒100~150 mg/kg 多效唑或烯效唑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控制旺长,将株高控制在40~45 cm。生长中后期,结合开农87 生长情况,及时喷施1.0%~2.0%的尿素、0.3%~0.5%的硫酸亚铁、0.2%~0.3%的磷酸二氢钾等进行叶面追肥,防治黄花症和生长中后期的脱肥早衰。开农87 生育期间要及时中耕除草,培土迎针,保证水肥供应,遇旱及时浇水,遇涝及时排涝并中耕松土,保证开农87 在适宜环境条件下生长,确保优质高产。

3.2.7 及时防治病虫害

苗期注意防治茎腐病、根腐病等病害,以及蚜虫、红蜘蛛等害虫。开花期注意防治棉铃虫、甜菜夜蛾等食叶类害虫和蓟马等害虫。生长中后期注意防治叶斑病、锈病等病害。

3.2.8 适时收获

开农87 生长中后期要加强肥水管理,结合田间生长情况和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防病治虫,喷施叶面肥,保证绿叶面积,延长叶片光合作用时间,防止早衰,促进养分积累,提高产量和荚果质量[4]。生育期满时,要结合花生成熟的标志,适时收获[5]。花生成熟的标志为植株老化发黄,上部叶片变黄,中下部叶片变黄脱落;花生果壳硬化,内部网纹清晰;花生荚果饱果率达到80%以上。成熟后应适时收获。

猜你喜欢

荚果花生高产
花生荚果离散元仿真参数标定*
日光温室番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基于Workbench LS-dyna的花生荚果脱壳受力仿真研究
春季调饲料 蛋鸡可高产
基于EDEM的发散带式花生荚果分级机的仿真与试验
大白菜要高产这样管理
圣女果高产栽培六步曲
不同浓度多?甲合剂处理对花生经济性状的影响
多少堆花生
到底埋在哪棵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