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枣阳市2021年小麦重大病虫害发生特点与原因分析

2022-12-31檀银忠陈世明

湖北植保 2022年1期
关键词:枣阳市阴雨条锈病

檀银忠 陈世明 王 驰

(1.枣阳市植保站 湖北枣阳 441299;2.枣阳市种植业技术推广服务站 湖北枣阳 441299;3.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 湖北武汉 430070)

2020-2021年度枣阳市小麦种植面积9.93万hm2,受冬季气温偏高、春季多雨及防控等因素综合影响,小麦病虫害整体中等发生,病害重于虫害。本文对2021年枣阳市小麦条锈病、小麦赤霉病、小麦纹枯病等小麦重大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和原因进行了分析。

1 小麦条锈病

中等发生,局部中等偏重发生。

1.1 发生特点

1.1.1 始见期较常年晚,但春季见病早、病田多、发病中心多

年前普查未见条锈病,2021年2月22日大田普查在熊集镇前营村见病,比2020年晚77d,比大发生年(1990年、2017年)分别晚98d、55d,比历年晚22d,但在春季始见病年份中仍属见病早的年份(春季见病一般在3月中、下旬),当日普查共见病11块(是近年来除去年外同期见病田块数最多的),其中9块田有发病中心,最大发病中心面积约2.5m2,发病中心病叶率24.4%,平均严重度10.5%,最小发病中心0.01m2,病叶10片,病叶上孢子堆鲜黄、锈粉充足、侵染力强。

1.1.2 条锈病春季扩散流行速度快,发生范围广、面积大

3月10日普查,南城、吴店、熊集、环城、兴隆、琚湾、鹿头、太平等乡镇均见病,病田率7.47%。3月30日普查全市各乡镇均已见病,病田率13.46%,枣南老病区个别见病早的田块出现小面积“冒穿”,定点田发病中心病叶率激增至69.1%,平均严重度12.1%,病指8.4。4月18日普查,病田率59.11%,枣南麦田发病普遍,老病区病田率最高达100%,个别田块出现“黄塘”;枣北部分麦田出现“冒穿”。4月26日普查,病田率64.67%,全市见病面积97.1万亩。

1.1.3 流行期提前,危害时间长

2021年枣阳市小麦条锈病3月中旬开始进入流行期,较常年提前15d左右。小麦生长后期条锈病锈孢子消褪晚,5月上旬大田调查,部分晚熟小麦上还有条锈病发生,危害时间长。

1.1.4 发生面积大,但发生程度轻

定局期调查,全市条锈病病田率72%,发生普遍,平均病叶率6.3%,病指2.6,较2020年同期调查均较低。

1.2 原因分析

暖冬和春季阴雨日多、雨量大、气温适宜,有利于条锈病的发生和流行。

1.2.1 冬季气温偏高,降雨量多,利于条锈病侵染、越冬和发病

枣阳市2021年1月份平均气温5.03℃,较常年高2 ℃;2月份平均气温10.08℃,比2020年高1.7℃,是历年最高值,比历年同期平均值高4.58℃,降雨量42.9mm,比2020年多17.1mm,比历年同期平均值多21.6mm。冬季气温偏高,降雨量多,非常有利于条锈病侵染、越冬、发病。

1.2.2 春季降雨偏多且气温偏低,利于条锈病的扩散流行

3月份平均气温12.04℃,比2020年低0.36℃,降雨天数14d,降雨量89.7mm,比2020年同期多29.2mm,比历年同期平均值多56.5mm,是近10年来同期降雨量最多的年份;4月份平均气温15.94℃,比2020年同期低1.21℃,比历年同期低1.76℃,降雨天数12d,降雨量81.7mm,比2020年同期多52.9mm。春季气候有利于条锈病的扩散、流行。

另外周边县市条锈病见病早、菌源充足、春季阴雨日多不利于条锈病防治等因素都有利于条锈病的扩散流行。

2 小麦赤霉病

中等发生。

2.1 发生特点

2.1.1 侵染期提前,田间见病早

2021年枣阳市小麦赤霉病始见病时间为4月6日,比去年早7d,比大发生年2018年早10d,为近年来见病最早年份,早见病病穗均未完全抽穗,部分发病病穗刚开始破口,侵染期明显提前。

2.1.2 病田急增期明显

4月6日田间调查赤霉病在水田零星见病,4月26日普查,病田率14.5%,平均病穗率0.8%,枣南水田赤霉病病田率较高;4月底至5月初,赤霉病病田率急剧增加,5月6日普查,病田率70%,平均病穗率3.1%,平均病指1.12。

2.1.3 发病面积大

5月17日定局期调查,全市病田率75%,发生面积112.5万亩。

2.1.4 水田小麦赤霉病重于旱地

5月17日定局期调查:水田平均病穗率15.33%,平均病指7.35;旱地平均病穗率6.52%,平均病指3.19。

2.1.5 晚播、迟熟、矮杆大穗型的小麦品种发病较重

定局期调查,枣南乡镇由于去年秋播期间长期阴雨而导致播种晚、和泥播的小麦,病穗率一般在20%以上,最高达50%。枣北种植的矮杆大穗型感病品种最高病穗率28%,病指13.75。

2.2 原因分析

2.2.1 菌源广泛、稻桩带菌率高

3月23-24日调查,水田稻桩带菌率0-24%,平均5.57%,比常年同期高53.87%,田间残留秸秆量大,菌源足。

2.2.2 小麦品种抗性差

枣阳市主栽的郑麦9023、西农979、豫麦系列等小麦品种对赤霉病抗性不强,有利于病菌的侵染和病害流行。

2.2.3 小麦孕穗、抽穗至灌浆期阴雨日多,降雨量大

枣阳市3月以后降雨多,田间湿度大,麦株长时间呈雨露浸润状,造成赤霉病侵染早、发病早;4月份降雨天数12d,降雨量81.7mm,比2020年同期多52.9mm,特别是4月13-15日连续3天的阴雨天气和4月20-25日连续6天的阴雨天气非常有利于赤霉病侵染发病。5月13日-17日的持续阴雨天气进一步加重了赤霉病的发生。

3 小麦纹枯病

中等发生。

3.1 发生特点

3.1.1 前期病害发生普遍

2月26日全市普查病田率45%,平均病株率6.7%,播种早、密度大的麦田最高病株率28.3%。

3.1.2 中、后期病情上升快

3月15日普查病田率48.3%,平均病株率8.2%,最高病株率36.6%;4月16日大田普查病田率53.7%,平均病株率13.8%;4月26日普查病田率77.6%,平均病株率33.1%。

3.2 原因分析

田间残留秸秆量大,菌源充足,暖冬和春季阴雨日多、雨量大、湿度大有利于纹枯病的发生。

4 麦蚜

中等偏轻发生。

4.1 发生特点

前期发生普遍,早播、密度大的部分田块虫量较大,后期发生轻。2月20日普查,麦蚜田间主要群体为禾谷缢管蚜,虫田率63.16%,平均百株虫量167.2头,是去年同期的11.13倍,最高百株蚜量达1000头;3月1-2日调查,麦蚜普遍发生,大田平均百株蚜量176.7头,最高百株蚜量达1250头,枣北个别田块已出现油株现象。5月6日普查,百株蚜量0-1500头,平均243.3头。

4.2 原因分析

暖冬有利于麦蚜越冬和春繁,春季阴雨日多、雨量大、湿度大不利于麦蚜的发生。

5 麦蜘蛛

中等偏轻发生。

5.1 发生特点

前期虫田率高,虫量偏低。2月20日大田调查,有螨田率82.61%,平均百株螨量为102.84 头,比去年同期低60.03%,最高百株螨量1200头。3月1-2日调查:麦蜘蛛平均百株螨量为143.1头,最高百株螨量2000头,都较常年偏轻。3月30日大田普查,麦蜘蛛平均百株螨量为11.5头,最高百株螨量200头,虫量低,发生危害轻。

5.2 原因分析

秋播期间长期阴雨、春季阴雨日多、雨量大、湿度大不利于麦蜘蛛的发生。

猜你喜欢

枣阳市阴雨条锈病
扶绥县春耕春播期低温阴雨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
持续阴雨期间鳜鱼养殖池常见问题及管理措施
陕西安康:农技专家开展小麦条锈病普防工作
垦荒
枣阳市松材线虫病的除治及防控
我家的老风扇
“明天我还要来”
小麦条锈病的防控技术
“明天我还要来”
河南省小麦条锈病的病因分析及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