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思创融合”视域下专业教学实践改革模式研究

2022-12-31郭丽娜李勇蕾郝魁孟婕郑春伟

时代汽车 2022年22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技能院校

郭丽娜 李勇蕾 郝魁 孟婕 郑春伟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车辆工程系 内蒙古包头市 014030

回望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凯歌行进,就是一部开天辟地的创业史、从未停歇不断再创业的奋斗史。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支持在校大学生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人力资源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大学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1]。高职院校作为我国由制造大国向科技创新型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是专业教学改革的左膀右臂,三者必须有机结合,同向同行,共同促进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学习成长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2]。

1 高职院校“思创融合”视域下专业教学改革学生现状

1.1 生源结构复杂,文化素养参差不齐

高职院校以“德才兼备,工学结合”为特色,以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学习成长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是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核心。高职的生源结构复杂,包含单独招生考试学生、三校生、普通高考生、社会扩招生四部分,其中单独招生考试考生为主要生源来源,生源结构的复杂导致学生基础理论跟文化素养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来源于内蒙古农村地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丰富业余生活的能力都缺乏创新思维。

1.2 基础理论差,缺乏创新自信

在职业高中学习过程中,很多学校重视专业教学,轻视基础理论教学,在高职一年级开设的语文、电工电子等基础课程出现不自信,抵抗、逃避情绪。学生在基础理论学习过程中出现困难的时候,学生缺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决心和能力,缺乏自我认知的自信,缺乏创新的勇气和多角度思维的态度,没有深刻认识到学习和成长多维性的关系以及个体学习成长的独特性。对于创新型人才而言,创新意味着改变和不同,意味着“敢闯敢创”的精神和勇气,因此学生缺乏创新自信。

1.3 初步构建知识认知,学习目标单一

以单独招生考试考生来说,高中三年主要学习内容为专业知识,毕业时期有半年顶岗实习,加上假期实践,很多学生对汽车专业、汽车行业和汽车市场形成了一定的认知。很多学生高职毕业后会选择工资高的服务行业,而放弃自己所学的汽修专业。所以学生个人学习目标与成长目标的不匹配,导致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不积极参与教学,不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成长经验的积累。因此,如何在他们已有的专业知识和社会行为中构建新的“德才兼备,工学结合”知识架构,是高职教学的一个难点。高职院校“思创融合”专业教学改革重点之一便是分析学生生源特点,结合其成长背景,找到符合学生学习思维和学习习惯的教学模式,构建新工科、新时代背景下的综合素质知识体系。

1.4 希望边实践边学习

高职院校学生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和专业工作经验,本身喜欢动手操作,学生希望“边实践边学习”。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工学课程教师缺乏实践工作经验,而且教师个人学习成长路径与高职学生学习成长路径相差较远,如何匹配教师和学生之间学习思维模式的不同,构建符合学生学习行为的教学模式也是高职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作为新工科背景下的工学思维培养,如何结合学校、教师、学生现状,在实践中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学习成长型人才是现有高职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

2 高职院校“思创融合”的必要性

课程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都是以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两者在价值观上是同向同行的,在世界观上是同根同源的,在方法论上是异曲同工的,所以它们不仅可以融合,而且必须融合[3]。

高校课程思政是“为党育人”的核心关键,高职院校教学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通过教学活动将“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注重实际、实事求是,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坚持原则、敢于斗争,严守规矩,不逾底线,勤学苦练、增强本领[3]”的精神让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中,指导学生在个人生活和工作岗位中发挥自己的力量,全心全意服务自己,服务工作岗位、服务国家、服务于党,真正做到“四个自信”。

创新创业教育是“为国育才”,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学习成长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国家经济高质量的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创新,科学技术的创新又需要创新型人才的支撑。高职院校承担着向地方乃至全国输送“德才兼备,技艺精湛”的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必须立足专业技术创新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日常专业教学过程中,实施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创新创业专业教育,培养具备专业创新发展改革的创新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不是倡导每个人都要去开办企业,成为发明专家;而是要激活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创造能力,立足自身生活和工作岗位,能够“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注重实际、实事求是”的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能够“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坚持原则、敢于斗争,严守规矩,不逾底线,勤学苦练、增强本领”的解决问题和总结问题[4]。

由此可见,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具备创新创业精神的学习成长型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思创融合”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创新型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必然要求,“思创融合”引导下的专业教学改革服务地方经济产业,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向创新驱动型转型,是我国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的优先路径。

3 高职院校“思创融合”视域下专业教学实践改革探索

3.1 导言的价值引领

经济社会发展迅速,需要学生提升个人的专业品质,紧跟技术革命的步伐,紧跟时代的步伐。将传统的单一技能培养发展为多元素质培养,学生除了需要掌握专业技能,还需要具备“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注重实际、实事求是,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坚持原则、敢于斗争,严守规矩,不逾底线,勤学苦练、增强本领”综合素质,能够保持持续不断的学习能力,立足个人生活和岗位创新创造,成为学习成长创新型人才[5]。

因此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的“基础理论差,缺乏创新自信”,“初步构建专业认知、学习目标单一”的问题,通过“思创融合”实现价值引领,收集本专业师哥师姐的优秀成长案例,形成“思创融合”价值引领元素库,该元素库主要包含“依靠自身过硬的技术能力成长为大国工匠的技能人才,在大学期间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获得成长的创新成长型人才,回到农村服务家乡建设的优秀爱国青年以及在大学生活过程中自立自强找到个人发展方向的优秀学生”四个方面,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设计,将“思创融合”元素库的内容融于专业教学,发挥身边榜样的力量。由此激发同学们自我成长的信心。

3.2 学习目标的量化实施

传统教学设定学生教学目标主要分为素质目标、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围绕一堂课的教学内容,素质目标主要为岗位职责、精益求精工匠精神、劳动习惯等对接企业和岗位的职业素养;知识目标是围绕所学专业知识点,掌握具体汽车结构件的作用、组成和工作原理;技能目标是实际动手完成故障检测和维修。这样的教学目标主要针对现有科学技术知识“知其然”的学习,但对于“知其所以然”而言,没有以新工科的创新思维引导对现有技术的改进和创新,学生缺乏新工科背景下的自主创新启蒙和实践。

因此在学习目标制定过程中,结合学生学习特点,整个学习目标不仅仅设定在专业教学的第一课堂,更要联系生活时间更充裕的第二课堂,第一课堂作为专业知识兴趣的认知和理解,第二课堂作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创新。在第一课堂要重构学生现有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学习兴趣;第二课堂将素质目标、知识目标、技能目标与“岗课赛证”融通,将汽车运用与维修职业技能等级1+X证书考核内容、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内容、大学生岗位招聘考试模拟内容、大学生社会实践三下乡等作为第二课堂知识应用和实践创新,学习目标以学生具体实践参与的项目为主要学习目标。

3.3 前测的学情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生源的复杂性导致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参差不齐,所以前测是教学实施的关键。传统的前测是对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测试,新工科背景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要进行全方位的测试,不仅仅局限于课前的小测,要进行整体水平兴趣的摸底,再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测试,随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与之匹配的课前小测,引发学生学习兴趣,随后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完成学习激励、巩固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3.4 课中的参与式实践教学设计

构建能力本位的教学设计,传统课程的教学设计是按照学科体系知识架构进行编排,本课程以价值引领和兴趣培养对接产业需求和岗位要求,以新工科思维培养为灵魂,分析和发掘课程的知识点、技能点,找出能够符合学生动手实践的创新点,以项目任务的形式下发到学生。学生动手制作与教学内容匹配的汽车科普作品、撰写制作实施方案、完成项目汇报PPT、项目简介VCR,最终以“项目团队”的形式实现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以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汽车车身电控技术》为例,将《汽车车身电控技术》课程内容设计为符合学生工程实践的“项目作品设计”,以“项目开发”的形式下发到学生团队,通过“理论讲解(第一课堂)-作品制作(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实践工单填写(第一课堂)-产品设计策划书(作业)-作品展示PPT及视频(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比赛(第二课堂)”六部分贯穿大学生在校日常,将教学融于学生兴趣培养中,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爱。

3.5 课后的多元评价机制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不同学习过程考核清单,每一位同学在课程开始之前都有自己的目标清单,目标清单要利用职教云平台记录,分为课程目标、学期目标、素质目标、知识目标、技能目标五部分,五部分目标量化到课程教学参与情况、教学成果项目实践开展、1+X技能证书考核项目演练得分、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参与及获奖,项目团队分工合作,团队成员内部自评、互评。通过一学期的课程考核清单的学习情况记录,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状态分析数据,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持续性的记录报告,最终实现学生学习的态度和行为的培养。

3.6 第二课堂的归纳总结

课程的归纳总结以项目汇报的形式开展,结合第二课堂活动和后测考核清单,项目团队汇报个人及团队在一学期内课程了解、认知、练习、实践的成就和不足,最后由老师和学生组成的专家团队点评,给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动力以及信心,提高学生进一步自主创新学习的信心和能力。

4 总结

高职院校学生作为有一定社会经验的成年人,已经初步形成自我认知,以学生为中心构建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改革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本文结合高职学生存在的“生源结构复杂、文化素养参差不齐”“基础理论差、缺乏创新自信”“初步构建知识认知、学习目标单一”“希望边实践边学习”的特点提出了“思创融合”视域下的参与实践教学模式改革,通过第一课堂专业教学和第二课堂素质实践的结合,将教学内容化解为学生动手实践的项目产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同时结合学生特点设置个性化教学,形成学生独有的全过程学习成长轨迹,培养学生以专业为核心的创新创业勇气和能力,提高学生个人能力和自我价值认知,成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自主学习成长型技术技能人才。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技能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01—02合刊
第二课堂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劳动技能up up!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拼技能,享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