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BL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针灸学的应用*

2022-12-29彭传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24期
关键词:针灸学病案针灸

彭传玉

(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2)

针灸学是建立在中医基础理论体系之上,融入了哲学、物理学、生物学、人类学和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包括独树一帜的理论体系、特色鲜明的技术体系和广泛健全的诊疗体系[1],如何结合针灸学的这些特点,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是每一位针灸学授课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以2016级中医专业本科生为例,将传统教学法(LBL)与问题式学习(PBL)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法进行比较,进一步探讨针灸学的教学模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安徽中医药大学2016级中医专业对外汉语班40人为教学对象,按学号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人,即PBL翻转组和LBL组。PBL翻转组男8人,女12人;年龄18~20岁,平均年龄(19.07±1.39)岁。LBL组男9人,女11人,年龄18~21岁,平均年龄(19.86±1.51)岁。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BL翻转组采用PBL法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法,LBL组采用LBL法教学。2组学生同级同班,均由同一教师授课,具有可比性。

1.2 教学方法

1.2.1 基础理论课 针灸学内容包括经络腧穴理论、刺灸法和针灸治疗3个部分,经络腧穴理论和刺灸法2个部分的基础理论课按照传统的LBL法进行统一教学,保证基本概念、理论、知识点的全面教学,为学生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教师使用梁繁荣主编的《针灸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年第四版)教材,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授课。

1.2.2 针灸治疗临床实践课 经络腧穴理论和刺灸法内容结束后,针灸治疗内容按照教学进度和事先分好的组,分别以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即PBL翻转组的实践课以PBL法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法教授,LBL组仍以LBL法教授。

1.2.2.1PBL翻转组 第一阶段“翻转式”课前自主学习:教师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事先准备好的病例制作成教学视频和PPT,内容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并选择具有代表性、针对性、探讨性的问题[2],如讲到面瘫这一节内容时,可以提出:周围性面瘫与中枢性面瘫的区别;临床常规需要哪些辅助检查;针灸治疗如何分期治疗等问题。教师在上课前1周将视频内容及PPT发布在学校网络平台或微信上,学生完成对相关教学材料和教学视频的自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分享交流,教师可针对学生自学或测试练习中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图书馆、网络电子资源平台查阅资料,准备课堂的讨论。

第二阶段以问题为核心的PBL课堂教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课堂讨论,讨论时应鼓励大家广泛积极参与,畅所欲言。学生在查找资料参与讨论的过程中,培养了自主学习、探索的精神,以及口头表达的能力。同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的重难点、课前提出的问题以及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讲解分析。最后,教师对该节内容进行系统地梳理和归纳总结,指出不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阶段学生归纳总结、整理学习材料:学生根据自己的课前预习、课堂中的讨论、教师的讲解,归纳总结完整的学习资料。这样学生可以有针对性、个性化地学习,加深对教学内容知识的深刻理解。

1.2.2.2LBL组 教师仍选用与PBL翻转组相同的典型病例,但以传统的LBL法进行讲解,保证知识点的全面教学,包括病证的病因病机、临床特点、辨证分型、诊断及鉴别诊断、针灸治疗的处方、方义分析、临床操作等。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的期末考试成绩、病案考核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期末考试随机抽取卷库试卷,统一考试,满分100分。病案考核选取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病证,并附以典型案例,由学生写出中医诊断及证型、西医诊断、诊疗方案、医嘱等,满分100分。教学结束后对2组学生开展问卷调查,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即学生调查问卷,共8项,调查问卷中每项以10分为满分,由测试对象评分。其中>8~10分为优秀,>6~8分为良,>4~6分为及格,>0~4不及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率(%)表示。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期末考试成绩和病案考核成绩 2组理论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大部分理论知识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故PBL翻转组与LBL组的卷面考试效果相当。PBL翻转组的病案考核成绩较LBL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针灸治疗教学中PBL翻转组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LBL组。见表1。

表1 2组学生考试成绩和病案考核成绩比较 分)

2.2 问卷调查 2组针灸学课程的理解能力、针灸学课程的记忆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理论联系临床实践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结合作能力、医学文献检索能力、总体教学效果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PBL翻转组的评分均为优秀,而LBL组中,只有针灸学课程的理解和记忆能力为良,其余6项评分为及格,表明PBL法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法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对其评价较高。见表2。

表2 2组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比较分)

从表2可以看出,学生对2种教学方式的评价有差别,其中,有2个指标有差异,其他6项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PBL翻转组的评价指标均为优秀,而LBL组中,只有针灸学课程的理解、记忆能力、理论联系临床实践的能力和总体教学效果满意度为良,其余4项指标为及格,表明PBL法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法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对其评价较高。

3 讨论

PBL教学法[3]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是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总结的五段式教学模式。即事先由教师提出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围绕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去学习、思考、讨论,并查阅相关资料,教师可了解学生的思辨过程,并针对学生讨论的情况分析解答,帮助和引导学生们解决问题,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临床实践操作能力。翻转课堂是指在正式学习中,学生在课前利用教师分发的数字材料(音视频、电子教材等)自主学习课程,接着在课堂上参与同伴和教师的互动活动(释疑、解惑、探究等)并完成练习的一种教学形式[4]。LBL教学法是以教师为主体,讲授为核心的灌输式教学。该教学法的优点是能够充分节省教学资源,知识讲授系统、准确。但其缺点也显而易见,如互动性差,学生被动接受,不利于理解和记忆,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针灸学是中医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经络腧穴理论、刺灸法和针灸治疗3个部分,是一门综合性强、跨科多、实践要求高的学科[5]。本次研究以翻转课堂教学法和PBL教学法相结合进行针灸学授课,从而使相关理论知识更易于理解,既能够发挥 PBL的教学优势,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同时翻转式教学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增加了学生与人交流的训练机会,为学生提供了演讲的舞台,使学生既学习、掌握了知识,又锻炼了社会交往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今后临床工作的开展。

对于针灸学教学模式的探讨是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需要广大教师共同努力,创设出符合针灸学特色的教学模式,达到培养中医药人才的最终目的。

猜你喜欢

针灸学病案针灸
基于二维码的病案示踪系统开发与应用
针灸学教材中行针手法来历考证
面向未来的中国医学——针灸篇
试析病案管理中预防病案错位发生的方法
重庆市针灸学会刮痧、推拿、耳穴专委会举行2019年学术年会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课堂学习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在《针灸学》教学中的应用
PDCA循环改进对病案首页中主要诊断正确选择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