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
——例谈幼儿生命教育的实践

2022-12-28王玲江苏省南通市通师二附紫东南苑幼儿园

幼儿100 2022年16期
关键词:桂花树小鸡生命

文/王玲 江苏省南通市通师二附紫东南苑幼儿园

幼儿生命教育是指以 3—6 岁幼儿为教育对象,从对生命本质的探求开始,让幼儿认识和尊重生命,肯定自我价值,培养一颗感恩的心,勇敢面对挑战,努力关注并照顾自己、他人和世界。

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渺小与脆弱。习近平总书记亲赴武汉视察疫情时提出了“要把人的生命和安全摆在至高无上位置”的重要思想。《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可见,对幼小的儿童开展生命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生命不仅仅是人类所独有的,还应该要融入自然、社会、人文的思考,要用更为立体的视角去理解生命,敬畏生命。我所在的幼儿园在“幼儿生命教育”研究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为幼儿生命教育注入了新的思考,努力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绽放。

一、在观察活动中开展生命教育,帮助幼儿了解生命

幼儿一日生活中,观察是最常见的活动之一。幼儿园,更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广博与顽强,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等一切有生命的物体或现象都会成为幼儿的观察对象。观察活动既可以帮助幼儿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更是幼儿了解生命的方法之一。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户外活动时,孩子们被一阵阵清香吸引。循着香气寻找,孩子们来到桂花树下。“桂花是黄色的。”“桂花是小小的。”“桂花很香。”“桂花树好高,要抬头才看得见。”……这是孩子们观察后得到的直接经验。

“桂花树几岁了?”“桂花树有多高呀?”“幼儿园里有多少棵桂花树?”……孩子们提出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和生命有关。教师和孩子们一起查阅资料,尝试测量,环绕幼儿园逐一点数并记录,获得了答案。

小朋友们在桂花树下钻来钻去,一不小心碰到了桂花树干,“哇!下桂花雨啦!”“桂花雨”落在孩子们的头上、手上、脚上,落在衣服上,钻进领口里……他们有的蹲下来,小心翼翼地拾起地上的桂花,生怕捏坏了;有的踮起脚尖,伸长胳膊想要将小花朵送到树妈妈身边……“小花朵掉落了,是不是就死了呢?树妈妈一定舍不得吧!”他们幼小而善良的心里满是不舍与爱惜。是啊,花开花落,都是生命的色彩。孩子们就在这样的观察活动中,初步了解生命。为了让桂花树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存在,教师和孩子们还一起给桂花树制作了二维码名片,让桂花树的美丽与精彩一直绽放!

二、在种植活动中开展生命教育,带领幼儿探寻生命

朝花夕拾,春种秋收,种植活动为幼儿打开了探索自然的大门。我国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种植活动这一课程资源来引导幼儿在大自然中游戏和学习,体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

有这样一段优美的散文诗:“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撒下一粒种子,便种下一份希望。夏天是耕耘的时节,流下一道汗水,便灌溉一份守望。秋天是收获的光阴,捧起一篮果实,便举起一份欢喜。冬天是孕育的季节,飘下一片白雪,便带来一个春季。”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教师和幼儿从播种到收获,经历了一个又一个四季,这个过程承载着希望、守望、欢喜和重生。

不久前,孩子们读到了绘本故事《小种子》,一粒种子发芽、长大、凋谢、继续生长的一系列过程吸引着孩子们,那是生命历程的展现。春天悄然而至,由“种子”引发的向日葵种植活动,在孩子们心中都“种下”了期待和生机。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每天照料,悉心呵护,伴随着一个又一个问题的提出,孩子们也在自己的实践中逐一找到答案。如:“晒干的向日葵种子会发芽吗?”“如何保护向日葵苗?”……当向日葵逐渐长大、开花、结果,我们也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如“向日葵对我微微笑”“我和向日葵比身高”“收瓜子”“剥瓜子”……在感受与见证向日葵生命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们也获得了自己的成长。孩子们不惧骄阳、学习照料,在田间劳作中亲近自然,强健身心;在合作探索中观察实践,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欣赏自然中感受生命、探寻生命,静待生命绽放。

三、在饲养活动中开展生命教育,引导幼儿关爱生命

饲养活动是幼儿园的重要课程之一。饲养活动既能让幼儿直观地感受生命的存在、生长与变化,体验生命的多样性,更能唤醒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更好地认识世界,还能引发幼儿对生命的关爱之情。

阳春三月,乍暖还寒。随着情境主题活动“小鸡出壳”的逐步展开,班级中迎来了可爱的新成员——4只毛茸茸的小鸡。这几个小家伙初到班级,是那么小、那么弱。孩子们每天围在小鸡旁边仔细地观察着,积极地讨论着,他们的小脑袋里产生了很多疑问:“小鸡喜欢吃什么呀?”“它们冷不冷啊?”“它们要睡觉吗?怎么睡的呀?”……

孩子们不仅讨论,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关爱这4只可爱的小鸡。

1.关心小鸡的“吃”。

从一开始的一点点小米和水,到后来尝试着给小鸡喂不同的食物,渐渐地,小鸡们一天天长大。孩子们发现小鸡的食量增大了,菜叶、小虫、米饭、小虾、肉末……食物的品种日渐丰富。有一天,孩子们发现一只小鸡有点萎靡不振,而且也不愿意吃东西了,向保健医生请教了之后知道这只小鸡可能是受凉感冒了。怎么办呢?孩子们想了各种办法,最后在保健医生的指导下摘了些韭菜叶子撕碎了喂给小鸡吃,并且多带小鸡晒太阳。第二天,小鸡就恢复了精神。孩子们知道了,原来韭菜对小鸡还有治疗感冒的作用呢。

2.关心小鸡的“住”。

小鸡刚刚来到班级时,住在一只小小的箱子里。孩子们发现,小鸡每天要大便会污染箱子。于是,就在箱子底部垫上了报纸,每天更换。随着小鸡渐渐长大,原来那个小小的纸箱子显得很拥挤了,于是,孩子们在家长的支持和帮助下,给小鸡换了新的鸡窝。纸箱越来越大,到最后,变成了一个大大的鸡笼。为了方便小鸡随时喝水,孩子们还在鸡笼里装上了盛水的容器和专门放食物的容器,这样避免和小鸡的粪便混在一起,更加卫生,保证了小鸡的健康。

3.关心小鸡的“行”。

孩子们不放心将小鸡夜晚留在幼儿园,于是,大家轮流带小鸡回家。小鸡有时是跟随小朋友步行的,有时是乘坐家长的电动车的,还有时会坐着私家汽车回去呢。孩子们陪伴着小鸡的每一天,日出来园,日落回家,成了幼儿园一道生动有趣的风景线。

4.建构小鸡运动场。

除了生活上关爱小鸡,孩子们还希望小鸡更健康、更快乐!他们自发生成了新的游戏:建构小鸡运动场。孩子们希望能给小鸡一个更大更广阔的运动场地,但是又不敢让小鸡到处乱跑。于是,经过讨论,孩子们用纸板、牛奶罐、奶粉桶、纸盒等多种材料给小鸡搭建了一个带围栏的运动场。看着小鸡自由自在地在运动场上游戏,孩子们别提多快乐了。是啊,当我们带着善与爱去对待每一个生命时,生命一定会回报给我们同样的善与爱!

四、在节日活动中开展生命教育,鼓励幼儿尊重生命

节日活动是一种很特殊的文化资源,既是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又是重要的社会生活,有效利用节日活动是进行文化传承的重要教育途径,也是对幼儿进行生命教育的特殊课程资源。

中国的传统节日蕴含深厚的历史文化,是对幼儿开展生命教育的良好时机。清明节带幼儿制作菊花,参加祭祀扫墓,了解祭奠仪式;端午节组织小朋友包粽子、挂香包、赛龙舟;国庆节举行一场盛大而庄严的升旗仪式,缅怀革命先烈,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春节和幼儿一起剪窗花、贴春联、包饺子……节日来临时,教师和幼儿一起讲传统文化故事,欣赏传统文化短片,唱童谣、做手工,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

五、在安全演练中开展生命教育,指导幼儿保护生命

幼儿的健康与安全一直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幼儿生命教育的具体体现。我园设置了每周一为“安全健康教育日”。每周一上午,各班教师会拟定主题,组织开展“安全健康教育活动”,例如:“不跟陌生人走”“不挤不抢好朋友”“上下楼梯要注意”“危险的小圆珠”“咬人的电”“吃人的缝隙”“迷路了怎么办”“安全使用小剪刀”……

除此以外,幼儿园还定期开展各种安全演练活动,如:“消防零距离,安全伴童行——11.9消防安全撤离演练活动”“校车安全应急疏塞演练活动”“反恐防暴突发事件处置演练活动”“守护舌尖上的安全”“9.18防空袭疏塞演练活动”“新冠病毒我不怕”“地震避险演练活动”等。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提升了安全保护意识,掌握了自我保护的方法,懂得了珍惜生命、保护生命的重要性。

六、在主题活动中开展生命教育,激发幼儿感恩生命

我园园本课程中结合三八妇女节开展了“妈妈,我爱您”主题教育活动;结合“九九重阳节”开展“爷爷奶奶,我爱你们”主题教育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教师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帮助幼儿理解生命的传承,激发幼儿爱家人的情感。

教师根据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开展了主题活动,帮助幼儿认识病毒,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正视和理解因感染病毒而死亡的现象,知道要保护自己的生命,更要感恩那些为救治患者付出辛勤劳动的医护人员。

我园有两位准妈妈老师,她们抓住自己怀孕的契机,在班级中开展了“妈咪宝贝”主题活动,和幼儿一起探索生命的“奥秘”。幼儿从观察老师肚子的变化到“新生命的诞生”,直观而又惊喜地走过了一段充满爱的旅程。在这段旅程中,幼儿感受着母亲的伟大和无私,懂得了体谅和照顾他人。他们将爱充盈在幼小的心田,怀揣着感恩之心让生命更精彩!

猜你喜欢

桂花树小鸡生命
缅桂花树下的校园生活
桂花树的诺言
桂花树
闪电小鸡
桂花树
小鸡想飞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小鸡不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