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通双融”视域下高校思政课程教学开展策略研究

2022-12-28沈伯雄胡振中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视域教育资源思政

刘 颖 沈伯雄 胡振中

(河北工业大学 a. 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b. 化工学院, 天津 300400)

“双通双融”这一理念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运用主要是通过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以及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鲜活案例与高校思政教育相融合,同时将大学生思政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相贯通[1],进一步强化我国高校思政课程与学生实际学习生活之间的联系。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高校要积极优化与丰富“双通双融”这一视域下高校思政教师的课堂组织形式,将思政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与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相结合,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高校学生的思政水平。

1 “双通双融”视域下高校思政课程教学工作开展的特点

在“双通双融”视域下开展高校思政课程与教学工作是推动高校提高实际思政教学质量,完善高校思政教学框架的有效方式。“双通双融”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是对高校传统思政教育模式的优化和创新,使高校所在地区的思政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可以得到全面运用,同时也可以进一步促进高校思政教育与校园文化之间进行有效贯通与融合。“双通双融”这一理念在思政教育中的运用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思政理论知识的掌握,还可以在尊重思政课程原有思辨性的基础上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实践性,为思政教育思路的优化提供一定的思路。

1.1 “双通双融”视域下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的实践导向性较强

“双通双融”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堂教学是在尊重思政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对高校所在地区思政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对思政教学形式的有效尝试。首先,提升课题教学的实效性是“双通双融”视域下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的教学目标之一。“双通双融”这一理念主要强调本地区思政教育资源的开发,对大学生实际课堂教学方案的制订以及思政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都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还有助于在校大学生思政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次,“双通双融”这一理念强调在高校思政教学中运用本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及社会生活中的案例[2],将思政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社会生活之间进行有效衔接,同时在教学方式上也进一步调整,帮助学生明确如何将自身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学习与生活中。最后,“双通双融”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打破了思政课堂与学生学习生活之间的界限,将思政教育活动从室内的课堂扩展到实际的校园环境中,让思政教材中的观点和理论与学生的校园生活紧密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加强高校学生对思政知识的理解以及实践。

1.2 “双通双融”视域下高校思政课程对教学资源的利用率较高

“双通双融”视域下高校思政课程教学工作主要强调对教学资源的充分运用,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积极作用。首先,促使我国高校现有的教育资源的运用方式得以更新,充分发挥我国高校现有思政教育资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其次,高校思政教师还可以在明确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跨学科教学资源的运用[3],从而进一步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高校学生对思政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思考,促进高校学生思政水平的提升。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的案例,进一步加强思政课程内容与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紧密联系,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自身在校园学习与生活过程中应遵守的行为规范以及道德界限,促进高校学生全面发展。

1.3 “双通双融”视域下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模式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双通双融”这一理念在高校思政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并没有标准形态。高校思政教师可以根据本地区以及本校实际思政教育资源对“双通双融”视域下的思政教学模式进行调整。首先。“双通双融”这一理念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运用可以充分发挥高校所在地区思政教育资源的作用,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本地区的了解与热爱程度。其次,“双通双融”这一理念在思政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也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灵活性,在遵循思政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强调了地方思政教育资源特殊性,将重视课堂教学与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相结合这一思路进行了广泛推广。最后,高校思政教师在实际教学开展过程中还可以立足高校自身的校园文化,将本校思政教育资源与思政课余活动相结合,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充分提升高校学生的思政水平。

2 “双通双融”视域下高校思政课程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的问题

在“双通双融”视域下开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是对高校思政教学思路的优化与更新,也是提升思政课堂方案的实践性以及学生思政实践能力的有效策略。但我国部分高校对当地的思政教育资源缺乏了解,对“双通双融”这一理念的理解与运用过于生硬,导致学生对相关思政知识的理解以及掌握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同时,部分高校还存在思政实践课程模式单一、思政教学活动组织不严密等情况,不仅影响了“双通双融”视域下思政教学实效性的提升,对高校思政教学实效性的提高也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2.1 “双通双融”视域下思政课程教学内容与本地区思政教育资源结合不紧密

“双通双融”视域下高校思政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高校思政教师将本地区的思政教学资源进行全方位的开发以及综合运用,从而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资源丰富学生对相关思政教学内容的认识、理解以及掌握,但在具体的思政教育落实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由于部分高校思政教师对本地区的思政教育资源了解不深入,使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本地区的思政教育资源运用不充分,同时也无法凸显高校思政教育特色。其次,部分高校思政教师对本地思政教育内容的筛选以及运用上存在一定的偏差。以地方戏曲为例,戏曲作为地方文化之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观念以及文化理念,但部分地方高校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拒绝运用地方戏曲这一元素,其中的优秀思政教育资源无法被利用,导致学生在相关思政理论的学习过程中对批判性思维以及“扬弃”这一观点的理解不足,影响了高校思政课堂教育质量的提升。最后,部分高校虽然根据本地区的历史文化特点以及思政教育资源,开设了相关的思政校本课程,但在实际的思政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过程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形式化倾向,在本校校本课程结构以及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存在照搬照抄同类型院校的情况,无法充分体现高校思政教育的地方特色,同时也无法向学生明确具体的思政实践方式与策略,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2 “双通双融”视域下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双通双融”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还需要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以提升学生实际的课堂学习质量与效率,但在具体的思政教学推进过程中仍有不足。首先,我国部分高校思政教师对“双通双融”这一理念的理解较为狭隘,在实际的思政课堂教学过程中仍然倾向于运用灌输式教学法对思政知识结构以及脉络进行梳理,师生互动有限,削弱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积极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其次,部分高校思政教师对互联网信息技术运用不足也是影响思政教育质量的重要原因。“双通双融”视域下地方思政教育资源的搜集不仅仅局限于线下的搜集和整理,还包括线上思政及教育资源的搜集与整合。但部分高校思政教师对互联网信息技术运用不熟练,导致在教学工作中对思政教育知识的讲授较为单一且数量有限,同时也影响了“双通双融”视域下思政教育工作开展质量的提升。最后,部分高校虽然对地方教育资源和校园文化建设上都充分运用了思政元素,但还存在忽略学生认知规律的情况,对校园文化中的思政内容选择上经常存在超越思政教育进度的情况,违背了先易后难的教学原则,不利于学生思政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2.3 “双通双融”视域下高校思政活动组织不严密

“双通双融”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还需要在校园生活中严密组织相关的思政教育活动,但在具体的思政活动与教学过程中,部分高校思政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部分高校教学活动的娱乐性远大于知识性[4],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部分学生仅仅关注思政活动中游戏的趣味性,对知识性环节没有积极参与,影响学生思政知识水平的提升。其次,部分高校思政教师在活动程序的安排以及流程的设置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以高校与福利院联合举行的献爱心活动为例,从活动的前期设计、学生参与人数、活动纪律,以及福利院献爱心活动的流程、环节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学生献爱心过程中存在秩序混乱、纪律性不强等情况,对高校学生理解、掌握以及实践相关思政知识都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最后,在“双通双融”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活动的设计以及开展过程中,部分高校思政教师对活动内容的选择以及活动环节的设计没有给予有效指导,不能充分贯彻“双通双融”这一理念,对思政教育质量的提升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2.4“双通双融”视域下高校思政实践教学模式有待更新

“双通双融”这一理念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运用对高校思政教学模式也具有较高的要求。但由于高校思政教师自身教学思路与模式固化,在具体的思政教学过程中对高校思政实践教学模式的开发与实践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在“双通双融”视域下,高校在思政教学模式的创新过程中未能将本地区的思政实践教育基地与高校思政实践课程教学之间进行有效结合[5],无法给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其次,部分高校教师对思政教学模式的运用缺乏针对性,没有根据思政教学内容对教学模式进行适当调整,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的匹配程度不高。最后,“双通双融”视域下高校思政教学工作的开展更加强调实践教学,但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与组织过程中仍然存在思政实践教学模式单一的情况,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过于狭隘,对高校学生思政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升不足。

3 “双通双融”视域下高校思政课程教学工作开展策略

在“双通双融”视域下开展高校思政课程教学可以有效提升高校所在地区思政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对学生思政实践能力的提升也具有关键作用。因此,我国高校思政教师应深入理解并准确运用“双通双融”这一理念,在思政课堂教学过程中将本地区的思政教育资源与思政课堂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同时还可以进一步优化高校思政课堂教学方法,不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1 推动“双通双融”视域下高校思政课程内容与地方教育资源紧密结合

“双通双融”这一理念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是对高校现有思政课程教学方式的更新与完善,需要高校将所在地区的历史文化教育资源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之间建立有效衔接,通过教育方式的优化以及教育模式的改进来进一步推动学生的思政水平得到提升。首先,高校思政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对本地区思政特色教育资源的认识程度,同时加强对不同类型教育资源的开发。其次,高校思政教师还要进一步挖掘本地区思政教育资源与思政课本之间的联系,从而不断提高高校实际思政教育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衔接程度。以徐州工程学院为例,在具体的思政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该校以实践基地建设为基础,鼓励学生将自身所学的思政知识与实际的社会服务相结合,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并全面运用自身所学的思政知识,提升自身素养,促进高校实际思政教育质量的提升。最后,高校思政教师还要进一步挖掘与探索本地区以及本校的思政教育资源,在充分运用本校思政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思政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程度。

3.2 丰富“双通双融”视域下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方式

多元化的思政课堂呈现形式可以有效提升思政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高校思政教师可以借助“双通双融”这一理念的引入进一步优化高校思政课堂的开展方式。首先,高校思政课程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教案设计以及课前备课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也是推动思政教学呈现形式多元化的思路之一。其次,高校思政教师还要有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降低灌输式教学方式的运用次数以及频率。以黑龙江教育学院实际的思政教学为例,该校教师在实际的思政教学过程中不仅将思政教育内容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同时,还通过思维导图对实际思政教育知识进行串联,鼓励学生在思政知识梳理以及思政知识结构建构过程中充分运用多元化的思维网格,提升学生对思政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最后,高校思政教师在运用“双通双融”这一理念开展思政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网络信息技术以及新媒体技术对高校思政教育资源进行重组与优化[6],推动高校思政教育资源利用率的提升。同时还可以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不断优化“双通双融”这一理念在校园思政文化活动中的运用,提升高校思政教育质量。

3.3 不断完善“双通双融”视域下高校思政活动组织

“双通双融”视域下高校思政教学工作的开展离不开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以及良好校园氛围的营造。高校思政教师首先要明确本校对思政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在相关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做到知识性与娱乐性并重[7],帮助高校学生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中掌握相应的知识。其次,高校思政教师在课余时间还要进一步加强与学生的讨论。以徐州师范大学为例,在具体的高校思政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高校教师通过与学生的课下交流沟通进一步明确自身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教学方式运用的不足,并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需求,对思政教育工作过程中活动环节的设计进行调节与完善。同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历史文化资源,从而进一步满足学生对思政教育资源以及教学活动的需求,提升高校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思政素养。最后,教师应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在实际思政教育过程中学习观念过分陈旧、学习过程中死记硬背的情况,不断推动高校思政教育活动科学性的提升。

3.4 更新“双通双融”视域下高校思政活动的教学模式

“双通双融”视域下高校思政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的开展还需要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支持,从而在实际的思政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升教师对教学材料的组织运用能力以及学生的思政水平。高校思政教师首先要充分重视思政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性,将“双通双融”这一理念与思政教学模式相结合。以浙江中医药大学为例,在实际的思政课程以及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可以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将思政课程内容之间进行有效结合,通过丰富有趣的校园文化活动提升思政教育过程中高校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升高校学生在思政学习过程中对“双通双融”这一理念的贯彻程度。其次,提升高校思政教学模式的实践性以及与地方特色的结合程度。高校思政教师可以对思政实践课程内容的主题进行充分调研,提升思政实践教学主题的针对性,将思政知识融入实践教学环节[8],帮助高校学生在实际学习与生活过程中践行相关思政理念。最后,高校还可通过优化更新高校思政课堂评价标准的方法进一步推动“双通双融”视域下的教学模式的创新,通过教学评比的模式帮助高校教师明确自身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对教师教学方法的运用提供意见,进而不断优化高校思政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以及设计思路。

4 结语

“双通双融”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是对我国高校思政教育思路的优化与完善。“双通双融”这一理念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运用可以充分提升高校所在地区思政教育资源以及人文历史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对高校学生实际思政实践能力的提升以及高校学生全面发展都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部分高校对“双通双融”这一理念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在具体的思政教育过程中对教学模式的运用以及教学方式的创新上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对学生实际思政水平提高以及全面发展帮助有限。同时,部分高校在“双通双融”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还存在对当地思政教育资源了解不足以及运用不当的情况,所以在具体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高校要进一步深化本校思政教师对“双通双融”理念的认识和了解。此外,还要不断优化对高校现有思政教育资源以及当地人文历史教育资源的利用,不断更新“双通双融”视角下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模式与策略,促进高校大学生思政知识掌握程度的提升以及思政实践能力的提高。

猜你喜欢

视域教育资源思政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物理教材中STSE教育资源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三维视域下的微电影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