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劳动教育班本化的实践探索

2022-12-27赵俊君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2年12期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劳动教育双减

赵俊君

[摘    要]当下劳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双减”政策也逐步得到落实,二者并驾齐驱,共同指向新时代育人的总目标。劳动教育为“双减”政策的落实提供了内驱力,“双减”政策为劳动教育的落地提供了外动力,劳动教育在教育教学中对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具有重要作用。在劳动教育过程中,要精准定位劳动教育目标,积极探索“1+N”融合路径,促进“家校社”多元联动,打造“宜美”的劳动教育班本化实施新样态。

[关键词]劳动教育;“双减”政策;新课程标准;班本化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进一步明确了小学劳动教育的要求,提出“整体优化学校课程设置,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劳动教育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这为落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有力保障。2022年,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同时发布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意味着劳动不再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一个分支,而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中小学开展。因此,在“双减”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基于校情、班情、学情,探索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全面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

一、有效增量:劳动教育班本化实施的“双减”协同力

(一)“双减”政策为劳动教育提供“目标导航”

“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是“双减”政策中明确提出的,从“家庭、学校、社会”等角度提供了详尽的减负措施;为劳动教育提供了“目标导航”;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营造了绿色生态圈。

“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就是通过劳动教育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劳动,以实践为主要方式,在认识的基础上,接受锻炼、磨炼意志,获得有意义的价值体验,从而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形成适应个体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正确“三观”必备的精神品格和能力,进而建设世界、塑造自己,实现育人目的。

所以,中小学校要对劳动教育提高认识,组织一线教师开发劳动教育项目,注重过程性指导和实施路径协调,重视资源的合理利用,优化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坚实保障,切实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

(二)“双减”政策为劳动教育提供“学习新样态”

学生的劳动精神面貌、价值取向和技能水平,应该在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中获得,不能局限于片面的知识积累和机械性学习中的习得。要做到实践操作,手脑并用,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知行合一,学创融通。劳动教育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因此,中小学校需要对课程设置进一步优化,保证每周不少于一课时的劳动教育课。在学科教学中,融合劳动相关知识,使之入脑入心;在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凸显,打造劳动品牌;在班队活动中,相机进行劳动实践,促进技能掌握。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劳动体验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对优良传统的继承,强化正确的劳动观念,发扬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劳动精神,从而实现劳动形式的不断创新。

“双减”政策的推进落实与劳动教育的发展方向相向而行。横向来看“双减”政策的提出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纵向分析“双减”政策的落实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双减”政策为劳动教育提供“学习新样态”,劳动教育的开展也为“双减”政策的落实提供了内驱力。

(三)“双减”政策为劳动教育提供“心动力”

陶行知先生主张在劳力上劳心,而非并重二者,“真正之做只是在劳力上劳心,用心以制力。这样做的人要用心思去指挥力量,使能轻重得宜,以明对象变化的道理”。而劳动教育就注重身手脑并重、动手实践,需要学生全身心投入日常生活、生产和服务性劳动中。“双减”政策的落实切实减轻了学生的负担,让他们有了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可以更好地调整自己的状态,以便在劳动过程中可以进行潜入感知体验、转向注意力、激活认知的深层能力,运用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绿色教育的生态圈,不仅要尊重客观规律,还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只有“家—校—社”多元联动、相互促进,绿色的教育生态圈才能一直保持生命与活力,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双减”政策为进一步推动“以劳育人”,促进劳动教育落地提供了外动力。

二、广域设计:劳动教育班本化实施的“1+N”有机模式

(一)精准定位:班本化劳动教育目标

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劳动正式升级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以课程的形式要求学校规范、科学、系统地开展劳动教育,劳动的课程性质和课程理念得到了进一步明晰,体现了“以劳育人”这一教育目标。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整合利用各门学科知识,引导其发现、思考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与学生间团结协作的能力,在过程中感受劳动之美,真正意义上实现“以劳育人”,促进全面发展。我们基于校情、班情、学情,从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着手,以“劳动创造美”为主题开展實践活动,聚焦“双减”,以劳健体、以劳树德,利用多种教育形式拓展劳动教育的内涵与外延,打造“宜美”的劳动教育班本化实施新样态,力求充分发挥劳动这门课程的育人功能。

“劳动创造美”主题实践活动源于学生发现的问题:“学校学农实践基地——东篱园内小麦丰收,收割后秸秆该如何该处理?”该主题实践活动,从生活中而来,具有学校特色,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将农耕知识融入劳动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体验,体悟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促进个体劳动意识养成,让学生知道劳动最光荣,“劳动”是一种“宜美”的体验与享受。

(二)积极探索:“1+N”融合模式

作为育人的基本途径之一,劳动教育可以有机融合于各个学段、各个学科。在形式上,可以结合本班、本校、本地区特色,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参加各类农耕活动、开发学农微课程、参观农学博物馆等;在内容上,可以设计极具多样性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如“一米菜地”“我和小苗共成长”“秸秆大变身”等;在校本化、班本化育人体系中,开发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1+N”融合课程。所谓“1+N”,就是以劳动教育作为育人基本途径,融合“多学科课程群”实现一体化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里的“多学科课程群”不局限于学科课程,可以是伟大精神介绍,可以是劳模工匠事迹宣讲,还可以是参加志愿活动。在“1+N”融合课程体系中,各门学科间的差异是教育者需要把握好的,还需要尊重学科本质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三)多元联动:教育圈的系统优化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离不开家庭这一重要载体。父母作为家庭教育的首任老师,其对劳动的正确认知、积极态度和自觉行为,将直击孩子心灵深处。父母正确的劳动观念,将影响孩子劳动价值观的树立和劳动习惯的养成。所以父母应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对劳动知识、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的学习,在孩子的劳动过程中提供恰当的指导和鼓励,及时提供有效的评价和反馈,让孩子通过劳动体验实现“闭环生长”,发挥家庭对劳动教育的启蒙作用。

作为教育教学活动发生的主要场所,学校教育对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教育是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学校的育人目标,教师的教育行为,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我们要注意规范组织实施劳动教育,发挥学校教育在学生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学会劳动,提高动手能力,树立劳动观念,培养劳动精神,养成劳动习惯,确立劳动价值观。

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部分,社会可以为学生提供最真实的劳动场景,有助于学生融入各行各业,丰富学生对职业的了解,从而为职业规划埋下伏笔。因此,在实施过程中要将劳动教育联系到家庭、学校、社区、社会各个方面,明确发挥启蒙作用的是家庭,发挥主导作用的是学校,发挥协同作用的是社会,只有三方联动,才能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优化绿色的教育生态圈。

三、联通未来:劳动教育班本化实施的“四步接力”样态

U型理论是美国学者奥托·夏莫于1999年提出来的,他认为学习是从两个点产生的,一个源头是过去,一个是正在生成的未来。一类的学习是向过去学习,一类是向未来学习。党的十八大要求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方向和目标就是正在生成的未来。

为了达成班本化的劳动教育目标,促进学生自我成长,我们借助U型理论设计实施了一系列活动,开启了劳动教育班本化探索。

(一)竞聘上岗,激发劳动兴趣

为了调动学生劳动的积极主动性,综合第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规律及班务管理和队务管理需要,设置“红领巾”劳动岗,以竞聘上岗、自主选岗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劳动岗位的设定区别于班干部的岗位设定,旨在劳动观念的树立、必备劳动能力的形成、基本劳动品质的塑造、积极劳动精神的培育,让学生理解“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

通过召开班会的形式,引导学生意识到:我是班级小主人,人人都有责任和义务管理班级,为班级服务。通过“寻岗—设岗—聘岗—认岗”的方式确定出18个班级劳动服务岗位,每一个“红领巾”劳动岗位都有一个个性的名字,如节能小标兵、护绿志愿者、体温速记员、队刊快递员、光盘小能手等。通过“红领巾”岗位竞聘,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劳动岗位,激发了劳动兴趣,充满获得感和成就感。

(二)认岗定责,增强劳动意识

各项活动与任务的驱动是学生劳动意识与劳动能力形成必不可少的条件。待劳动岗位明确后,我们坚持认岗定责,建立了“岗位责任制”,为了增强仪式感,每个岗位都颁发了相对应的聘书,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得以满足。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实现了從班务管理“旁观者—参与者—管理者”的三级转变,在工作中增强了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劳动的意识,初步养成了热爱劳动的态度,营造了“劳动最光荣”的班级氛围。

(三)持续打卡,塑养劳动习惯

劳动习惯一朝一夕无法养成,劳动品质需要一点一滴去提升,只有家庭、学校、社会三方联动助力,营造绿色的教育生态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笔者采取了以下措施:

1.设计班本化“劳动清单”。根据前期调查,科任老师和家长对照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年龄特点、个性差异等一起设计了2张具有班级特色的21天“劳动教育清单”,一张必做一张选做,涉及家务劳动、生活自理、植物种植、动物饲养、工艺品制作、志愿服务等方面,每天自主选择劳动项目,不仅锻炼了能力,还体会到了父母的辛劳。

2.实施班本化劳动评价方案。威廉·詹姆斯说 :“形成或改变一个习惯只需要21天。”为此,我们进行了家校协同,21天“劳动争章”评价,基于劳动活动开展综合性评价,设计分级评价指标,努力构建“3+4”评价体系,即三个评价维度和四种核心素养。从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三个维度开展阶段评价;从劳动观念的不断转变到树立、劳动能力的提高,劳动习惯和品质的养成形成、劳动精神的培养四个方面一体评价。并结合学校“宜美少年”评选活动,为表现优异的学生颁发“宜美少年”荣誉证书。

(四)畅想未来,巩固劳动获得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就开始实施以劳动课为形式的职业启蒙教育,经过调查,本班家长的职业大致有,医护人员、警察、消防员、工人、农民等。我班在学校指导下对每一类职业都选择一位家长作为校外辅导员,定期带领学生进行职业体验,如依托学校学农基地——东篱园开展“小农民”实践体验,依托学校交通示范基地开展“小交警”实践体验,参观消防科普教育馆开展“小小消防员”实践体验等。学生通过参与这些活动,畅想未来职业,体悟劳动艰辛,树立了正确职业观,巩固了劳动获得。

综上所述,劳动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助于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形成正确劳动价值观。在“双减”背景下,国家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足以说明其在教育体系中不可撼动的地位,只有坚持“德智体美劳”并举,才能构建新时代的人才培养体系。教育工作者“‘五育并举以劳促全”是我们不断追求和探索的,在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背景下,“双减”政策的落地生根提供了一个契机,我们应该因地制宜,勇于探索实践,坚持“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教育过程中,要精准定位劳动教育目标,积极探索“1+N”融合路径,促进“家校社”多元联动,打造“宜美”的劳动教育班本化实施新样态。

参考文献:

[1]石双华.“双减”背景下劳动教育的意义探索与实施路径[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22,36(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EB/OL].(2021-07-24)[2021-12-15].

[3]张卫锋.全域归整,打造小学生“劳动美好圈”[J].中小学班主任,2022(1).

[4]李宏.关于城区初中劳动教育的几点思考——以山东省淄博×中为例[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19).

[5]赵寒,王海福.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实施路径探索[J].鄂州大学学报,2021,153(5).

(责任编辑:朱福昌)

猜你喜欢

新课程标准劳动教育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活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