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收徒故事

2022-12-27程永春

中国蜂业 2022年6期
关键词:椴树蜂场蜜源

程永春│文

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江密峰镇南沙村七社,132206

2021年正月的一天,应江密峰镇南沙村九社蜂友李忠良的邀请前去他家做客。李忠良年过七旬,是共产党员,当了十几年南沙村支书,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南沙村幅员广阔,山高林密,植被繁茂,域内有多座高山。比较有名的属代王砬子峰,高耸挺拔,直上云霄,峰顶石崖如刀砍斧剁,雄伟险峻。山上苍松翠柏郁郁葱葱,针阔叶混交林丛生,椴树蜜源丰富。我的蜂场就坐落在代王峰北侧的南沙七社,真可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正因为蜜源丰富,每年到流蜜期便引来大量放蜂者前来采蜜。李书记热情好客,殷勤地为养蜂人跑前忙后,联系落实场地,理顺各种关系,处理矛盾纠纷等。我也是来南沙村放蜂认识的李忠良书记,那时他已经退居二线,担任村监督委员会领导职务。我俩一见如故,虽然年龄相差二十多岁,但丝毫不影响彼此间友情的建立。也正是认识了李书记,才有了我后来到南沙村定居养蜂的事情。李书记经常与养蜂人接触,从而也喜欢上了蜜蜂,退居二线工作稍微轻松些之后便开始尝试养蜂。虽然是老来养蜂,管理技术不高,需要学习掌握的知识很多,但他对养蜂的那份热情、兴趣、信心,还是蛮高得。他常说,不指望养蜂采多少蜜、创造多少价值,就是图个乐趣。每当坐在蜂箱旁边观察蜜蜂采粉采蜜,进进出出,忙忙碌碌,为了群体的生存发展、为了人类的味蕾口腹之欲而不辞辛劳地付出奉献、舍生忘死,就油然产生对蜜蜂的敬慕钦佩之情,心胸也跟着舒缓畅达、愉悦平和了。正因为有了蜜蜂的牵线搭桥,有了相同的事业和追求,我与李书记的以蜂相识、以蜂相交,友情愈加诚挚深厚。

参加聚会的有十几个人,包括附近邻居、亲属、还有挚友。其中不乏新面孔,李书记就一一向大家介绍认识。他拉着一位与其年龄相近,头发斑白,身材中等匀称,目光炯炯者的手说,这位是吴云雪同志,是退休警察,担任过当地派出所所长,现在又回到咱们南沙村来;接着又介绍我说,这位是蜂友程永春,是南沙村养蜂技术能手,也是本村养蜂规模最大的蜂场,在养蜂专业期刊经常发表技术性文章,对养蜂有深入的研究。听完李书记的介绍之后,老吴接过去说:“程师傅既然有这项技术,有这种能力,就应该发挥出来,借助南沙村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把丰富的蜜源资源充分发掘利用,带动和扶持本村人养蜂致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乡村振兴助力。”老吴吸一口烟接着说:“我2020年回到小时候住过的山沟里居住,四周群山环绕,大树遮阴避日。聚会结束后,请程师傅到寒舍考察考察,条件符合的话,我今年就养蜂,但有一点,必须得拜你为师,常言道:名师出高徒。我这把年纪当高徒难,但必须拜名师。不知程师傅是否答应?”“没问题,名师到谈不上。只要吴大叔想学,愿意养蜂,我在技术方面全面指导,毫不保留。从蜂群到蜂具,都能提供和支持,”我回道。

老吴所住的位置在我蜂场的西南方向,中间隔着一条山梁,直线距离两公里,绕山而行3.5公里,白墙蓝顶的彩钢房坐落在沟上头,坐北朝阳。室内水电齐全,干净整洁。四周环山,虽是早春,柳树、杨树、桦树等已有萌芽欲出的味道。房前有一座3亩多地的鱼塘,融化成冻豆腐状的浮冰迟迟不愿退缩,靠岸的冰面已经化开,一圈绿水像裙子一样环绕着湖面。偶尔有几只绿头野鸭子嘎嘎地叫着落入水中,激起哗哗的响声。

真是养蜂的好地方,独门独院,远离村屯,环境幽静雅致,蜜源尽在眼前,同样群势这儿一定能高产。我给了老吴肯定的答复,让他只管放心大胆地养蜂,不要有后顾之忧。

等到春分蜂群出窖之后,老吴开三轮车来蜂场拉走四群蜂,正式踏上养蜂之路。老吴虽然年长岁数大,但还是非常恭敬地拜我为师来指导他养蜂。俗话说:名副其实。既然认了师傅,就要负起师傅的职责来,把技术、管理方法、经验、理论,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徒弟,系统全面地培养养蜂新人。老吴虽然是好警察,但在养蜂上,却是白纸一张。他放下身段,谦虚好学,听从指导吩咐,严格按照师傅要求的去做、去执行。一个爱学习,一个愿教授,很快,师徒二人便心领神会,配合默契了。我在教授过程中,理论结合实际,把管理方法用理论进行讲解阐述,把道理说清楚、讲透彻,这样学习起来才能心里明白领会,牢记不忘。

山里春季辅助蜜源连续不断,这对繁蜂至关重要。出窖时四脾蜂的群势,一个月的新老交替期结束,蜂群便进入快速增长期,每隔三两天就需加脾扩巢。我审时度势,根据蜂群的发展状况有计划的移虫育王,以利于及时分蜂扩场。5月中旬,原群发展到6~7脾蜂,5月15日蜂王出房。在13日就组织交尾群,从徒弟老吴的原群提出1张带蜜蜂的正在出房的封盖子脾放到交尾箱里,再加入1张蜜粉脾,固定巢框,做好保温,关巢门装车,运到我的蜂场,进行交尾;同日,我的交尾群运到老吴的蜂场上去。两天后向交尾群介绍刚刚出房的处女王时发现群内蜂数一只未少,没有返回原场的蜜蜂,有力的维持了巢温,保护了尚未出房的子脾,巢门外勤蜂进出正常,井然有序。此次介王全部成功,避免了以往在本场内放置交尾群造成外勤蜂大量返回原巢闪死子脾的现象发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等到交尾群新王产卵后再运回至原来的场地。接下来的几批分蜂都按此方法进行,可谓得心应手,轻松自如。

根据多年的养蜂经验,每年在6月中旬、椴树流蜜前期是蜜源匮乏的阶段。这期间蜂群早已加上继箱、繁殖成壮群,是培养椴树蜜适龄蜂的末期,也是蜜粉消耗最多的时候,必须加强饲喂,确保子脾生长发育正常、培养出来的适龄蜂体格健硕,为椴树蜜高产打下坚实基础。

一天早上,晨雾未散,蜂场的杂草尖上挑着晶莹的白色露珠,蜜蜂还呆在巢内迟迟不愿出来。这时,手机响起,我一看是老吴打来的,接通之后,里边传来他那大嗓门:“师傅,早上好!有这么个情况得跟你反应一下,发现两个新分群巢门蜜蜂聚集,有相互咬杀打斗现象,有的蜂阻拦想进巢的蜜蜂,扯翅膀拽腿;还有那狡猾的蜜蜂瞅准空当嗖地飞入巢内;也有从巢内飞出来的蜜蜂,肚子鼓溜溜的,肯定在巢内偷食饱餐一顿。我看是起盗蜂了。你过来帮我看看吧。”我挂断电话马上来到老吴的蜂场,情景正如之前所述。我说:“你说得很对,是盗蜂现象,可能与你喂蜂不当有关,比如喂饲过量,或者是糖液洒漏所致。”“师傅说得是。我昨晚喂蜂时给几个小群多添了点,心想让它快点发展壮大起来。”“你的想法可以理解,但只是一厢情愿、自以为是的主观认识。小群蜂少,饲料需求就少,饲喂过量,夜间吃不完,白天散发的糖液气味极易招致其他蜂群的蜜蜂前来抢食,从而产生盗蜂现象。当务之急是把被盗的蜂群搬走,运到我的蜂场待几天再拿回来。”巡视发现共有三个小群被盗,随即装车运到我的蜂场,放在外围僻静之处。稍事安静之后轻轻开个小门,防止鱼贯而出。出巢的蜜蜂换了个新环境,显得懵懂迷惘、不知所措,有点忐忑受惊的感觉,在空中徘徊几圈后又无可奈何地飞入巢内,盗蜂戛然而止。我告诉老吴,蜂群留在这里饲养,十天以后再搬回去,那时椴树也差不多流蜜了,不会再发生盗蜂。同时嘱咐:一定在天黑后喂蜂,大群多喂,小群少添,避免糖液抛洒滴漏,小群的巢门适当缩小。白天不要开箱检查小群,实在需要管理时,应选择在清晨或傍晚进行。尤其是强弱群调脾互补时,一定要将脾上附带的蜜蜂扫除干净,尽量缩短开箱时间。

到了秋季,老吴蜂场繁殖到15个蜂群,其中4个原群采椴树蜜100kg。尝到养蜂的甜头,他乐得合不上嘴,一口一个师傅叫得铺天盖地。但是,烦恼随即又至,山上的大马蜂进场咬食侵害蜂群,一天到晚巡视蜂场扑打马蜂,不敢离人,搞得被动疲惫。我说蜂场在树林里夏天利于防晒遮阴,对繁蜂增产有益。但到了秋季,极易招致马蜂侵犯,马蜂借助树木做掩护,便有恃无恐,愈加猖獗。把蜂箱迁到我的场地上待上一周,再搬回来摆放到房前庭院中,此处宽阔、没有树木遮挡,马蜂危害就会减轻。即便有马蜂前来伤害蜂群,咱们守株待兔,坐在室内就能看到,可以及时捕捉消灭它,减轻人的体力和精力消耗。

有了方案,马上实施。一周之后蜂箱搬回放在庭院中,马蜂很少前来侵扰。老吴坐在室内喝茶抽烟就能俯瞰蜂场,以逸待劳,轻松自在。

去年利用两个场地养蜂给管理上带来极大的方便,收益良多。两场都有人员看护,不增加额外负担,这也是收徒带来的优势和好处,对双方都有利。正可谓善做善报,栽树乘凉。

以前蜂书上常说蜜蜂飞行半径在4公里。那么要想使蜂群不返回撤离的原址,必须要达到或超过这个距离。通过一年的实践证明,不需要这么长的距离。前面讲过,我与徒弟老吴两场的直线距离2公里,中间有一条山梁阻隔。无论是在组织交尾群和分蜂时交换场地,还是在蜂群出现盗蜂时转场,皆无外勤蜂返回原址的现象发生。为了确保准确性,特意选择在蜜蜂尚未出巢时搬走蜂箱,到达另一个场地后打开巢门,电话通知在原场地上注意观察,同样没有蜜蜂返回绕飞徘徊现象。当然在此不是想否定蜂书上的理论,只是认为在生产实践中不要默守陈规、被教条所束缚。要勇于探索,大胆实践,用事实来检验理论,这对养蜂生产是大有裨益的。

猜你喜欢

椴树蜂场蜜源
《当养蜂技术员的日子》之(二十六)— —在大山里跑蜂场之不易
林下拓蜜源 蜂业上台阶
池增军会长到南川区头渡镇柏枝村调研
椴树蜜简介
80 家转地蜂场2013-2019 年组织结构、人文素质的调查分析
邢台县蜂群南繁培育工作启动
指示蜜源的导蜜鸟
最甜的椴树花
种植椴树 收入提大段
蜜蜂采花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