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学习活动 促进言语素养发展
——二上《风娃娃》(第一课时)教学实录及点评

2022-12-26执教点评曹爱卫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22年12期
关键词:船工风车讲故事

执教|江 珊 点评|曹爱卫

学习活动一:初读交流,梳理猜字方法

师:小朋友们,学校的童话故事节将举行一场讲故事比赛。怎样讲好童话故事呢?我们以《风娃娃》一课为例,看看哪位小朋友最先把故事讲好,掌握讲童话故事的方法。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生(齐):敢!

师:要讲好故事,首先要读好故事。

(出示“学习活动一”。学生根据学习活动提示,自主朗读猜字。)

学习活动一:读,猜:自己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可以猜一猜。

师:老师这儿有几个句子特别难读,谁能读第一句?

(生读)

师:很好,句子读正确了。你们是怎么猜出“使劲”这两个生字的意思的?

生:“劲”的右边是“力”,因为“使劲”就是用力。

师:非常好。你借助部件猜出了生字。(教师板贴:借助部件)那么“劲”左边的部分,你们在哪个字里见过?

生:“经过”的“经”。(师出示“使劲”词卡。“劲”字标红,与“经”字上下对齐。)

师:“劲”和“经”的读音很像,左边的部件表示读音,右边的部件表示意思,这是一个形声字。请你来做小老师,带我们读读这个词。注意“劲”是前鼻音。(生范读,其他学生跟读)

师:联系学过的字,也可以帮助我们猜出生字。(教师板贴:联系熟字)那“使”呢?

生:“使”的偏旁是单人旁,因为要人使劲去吹动风车。

师:看看图,哪里能看出风娃娃很使劲呀?

生:风娃娃的腮都鼓起来了。

师:腮在哪里?摸一摸。

生:(生纷纷鼓起嘴巴,用手摸腮)在嘴巴旁边。

师:我们也把腮鼓起来,吹吹气吧!

(学生做“鼓”和“吹”的动作,吹得很用劲。)

师:发现了吗?猜生字的时候还可以结合插图。(教师板贴:结合插图)刚才你们都用了好大的力气呀!这个词语里也藏着“力”,你们找到了吗?

生:“帮助”的“助”右边也有“力”。

师:是啊,帮助别人当然要出力啦!一起读一读这个词。

生(齐读):帮助。

师:让我们做做风娃娃,读一读他帮助风车的句子。

(生齐读,读得很卖力。)

师:第二句谁来读?

(生读)

师:(课件显红生字“抽”和“续”)这两个生字,你怎么猜出来的?

生:“抽”是提手旁,表示和手有关的动作。

师:(手指板贴)你很会学习,马上就用借助部件的方法来猜字了。在生活中你们还抽过什么?

生:抽奖、抽签、抽纸巾……

师:“抽”就是从里往外拉。我们用手来做做抽的动作吧!(生做动作)

师:见过风车抽水吗?(大部分学生摇头)

师:你们瞧,这是一架大风车。(边播放视频边解说)风车转动的时候,能把底下的水抽上来。风车转得快,水就流得快。风车转得慢,水就一会儿有、一会儿没有,这就是“断断续续”。抽上来的水可以灌溉田里的秧苗。(出示图片)有好办法记住“秧”字吗?

(一生解释“秧苗”又叫“禾苗”,可以用借助部件的方法认识它。)

师:(手指板书)小朋友们真能干,用上了结合插图、借助部件、联系熟字等方法猜出了生字。阅读中,当我们遇到不认识的字,也这样试着猜一猜,当然还可以用上更多的方法。

学习活动二:再读讨论,整理主要事件

师:把故事读正确是讲好故事的第一步,讲好故事的第二步是记住故事的主要内容。风娃娃做了哪些事呢?请你不出声地快速读课文,边读边想,想好了就马上举手。

学习活读动二:,想:不出声地快速读课文。想一想:风娃娃做了哪些事?

(一生汇报事件,在教师的引导下越说越简洁。)

师:你们真了不起,和咱们《课堂作业本》上起的小标题差不多。现在请你完成这道题,把风娃娃做的事分成两类。

读课文,选吹转风一选。(填序号)①车②吹跑衣服③吹动帆船④吹走风筝⑤吹断小树风娃娃做的好事是( ),风娃娃做的坏事是()。

(交流反馈,学生小结:风娃娃做的好事是“吹转风车”“吹动帆船”,做的坏事是“吹跑衣服”“吹走风筝”“吹断小树”。)

师:风娃娃只做了这五件事吗?从哪里知道?

生:(摇头)后面有一个省略号,说明风娃娃还做了很多坏事。

师:一个小小的标点向我们传递了重要的信息。这节课,我们先重点讲好风娃娃做的好事。

学习活动三:比读思考,探寻结构奥秘

师:课文的第2、3自然段写的就是风娃娃做的好事。老师把两段话这样排列,请两个小朋友你读一句、我读一句,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它们的写法是不是很相似?

风娃娃来到田野, 风娃娃又来到河边,看见一架大风车正在慢慢转动,抽上来的水断断续续地流着。看见许多船工正拉着一艘大船。他们弯着腰,流着汗,“嗨哟,嗨哟”喊着号子,可是船却走得很慢很慢。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鼓起腮使劲向风车吹去。他急忙跑过去,对着船帆用力吹了口气,风车一下子转得飞快!抽上来的水奔跑着,哗啦哗啦地向田里流去。秧苗喝足了水,笑着不住地点头。风娃娃高兴极了。船飞快地跑了起来。船工们笑了,一边收起纤绳,一边向风娃娃表示感谢。

(学生边听边对比,很快就发现这两段话都先写“来到哪里”,再写“看见什么”,接着写“他怎么做”,最后写“结果如何”。)

师:(相机板贴)发现了吗?作者就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理清顺序,能帮助我们把故事讲得更清楚。

学习活动四:方法迁移,生动讲述故事

师:讲清楚故事只能算合格,要想得优秀,就得把故事讲生动。那怎样把故事讲生动呢?就让我们先来到田野。风娃娃在这里看到了什么?(出示相关语句)

生:看见风车慢慢转动,抽上来的水断断续续地流着。

师:什么是“断断续续”?(教师板贴)

生:“断断续续”就是水一会儿流,一会儿不流。

师:(出示秧苗缺水的图片)如果你是风娃娃,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想说什么?

生:田里的秧苗真是太可怜了,我得赶快让风车转起来抽水。

师:真是好心的风娃娃!那他是怎么做的呢?我来读句子,请小朋友们做做他的动作。(学生边听教师朗读边做动作)

师:演得真像!我们来回顾一下风娃娃的动作。

生:(边说边强调动作)他先·吸了一口气,再·鼓起腮,使劲向风车·吹去。

(教师微笑肯定学生发言,相机板贴:吸、鼓、吹。)

师:得到了风娃娃的帮助,田野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读读看。(生齐读写田野变化的句子)

师:有了风娃娃的帮助,田野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风车原本是慢慢转动的,现在一下子转得飞快。

生:水本来流得断断续续,现在流得很快。

生:田里的秧苗原本喝不饱水,耷拉着脑袋,现在喝足了水,笑着不住地点头。

师:哪些词说明水流得快?

生:“奔跑”,还有“哗啦哗啦地流”。(教师板贴:转得飞快、哗啦哗啦地流)

师:那现在你还是风娃娃,看到这样的情景,你又想说些什么?

生:我可以用我的力量帮助别人,我觉得自己很有用。

师:你们有没有发现?正是因为风娃娃的帮助,田野里的事物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让我们对着板书,一起合作讲讲风娃娃来到田野的故事。

(学生看着板书,与教师合作讲故事,讲得很清楚。)

师:你们看,读着读着,我们就把故事讲下来了。谁能看着板书,自己来试试?(生讲述故事)

师:抓住事物的变化,抓住风娃娃的动作,小朋友们也能把故事讲得清楚又动听。(课件出示:抓住变化 抓住动作)接下来,我们就要试着用这种方法讲讲风娃娃吹动帆船的故事。你们有见过船工拉船吗?(学生摇头)

师:老师带来了一张照片(出示)。船工们把纤绳绑在背上,要费很大很大的力气才能拉动大船。要是有风的帮助,船工们可省力多啦!(稍作停顿)这次,风娃娃是怎么帮忙的呢?请小朋友们自己读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风娃娃给河边的事物带来了什么变化。

生:原先船走得很慢很慢,有了风娃娃,船飞快地跑了起来。

生:本来船工们弯着腰,流着汗,“嗨哟,嗨哟”喊着号子,后来船工们笑了,一边收起纤绳,一边向风娃娃表示感谢。(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圈画关键词)

师:你们真会读书,发现了船的速度从慢到快,船工们的状态从劳累到轻松。发生这么大的变化,风娃娃做了什么呢?请你圈一圈他的动作。(学生圈动词“跑、吹”)

师:现在你们就是风娃娃,我想知道你们为什么要跑。

生:因为船工们拉船那么累,可船还是走得那么慢,我好想快点帮他们做事情。

师:真是体贴人、有爱心的风娃娃呀!请小朋友们抓住风娃娃的动作和他给事物带来的变化,自己讲讲这个故事吧!

(学生自主练习讲故事,然后在教师的提示和帮助下体会船工的劳累,用恰当的语气讲故事。)

师:你已经能把故事生动地讲出来了。孩子们,能不能帮我推荐一位你们班的“故事大王”?请他来给我们讲讲风娃娃来到河边的故事。

(一生生动讲述故事片段,还配上了动作。)

师:不愧是“故事大王”。小朋友们,你们学会讲故事了吗?(学生点头)

学习活动五:观察比较,指导写好汉字

师:真不错。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风娃娃做好事的两个自然段。下节课,我们要去看看风娃娃做的坏事,帮助他认识到问题,更好地帮助人们做事。最后我们来写几个字。(出示“车、得、秧、苗”)请大家看看,这四个字中,哪几个字的结构相同?

生:“得”和“秧”都是左右结构。

师:(给两个字的部件加上不同的区别色块)有什么要提醒同学的?

生:这两个字都要写得左窄右宽。

师:(用虚线显红竖中线)这两个字有很多笔画都从竖中线出发。请跟着老师一起来写写这两个字吧!

(教师边范写边强调重点,范写后,学生练习并反馈、修改。)

师:还有两个字,老师不范写了,请小朋友们看着提示来书写。

(教师将“车”字的边缘围起来强调形状,给“苗”的部件加上不同的区别色块。生自由练写。)

【点评】

《风娃娃》是二上第八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这一单元围绕“相处”这个人文主题安排了《狐假虎威》《纸船和风筝》《风娃娃》三篇童话故事,旨在通过童话故事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应该怎样与人相处。

从2022年版课标学习任务群的归属看,本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这一发展型学习任务群。这一单元的课文都是童话故事,情节生动有趣,角色个性鲜明。因此,江老师根据文体特点,结合课后练习,设计了“童话故事节”这一大任务情境,带领学生展开学习。对应《狐假虎威》《纸船和风筝》《风娃娃》三篇精读课文,分设三个子任务情境,分别结合教学开展“童话课本剧大赛”“童话续写比赛”和“讲童话故事大赛”。

江老师的课堂,基于任务群设计学习活动,层层展开教学,实现了语言和思维同步发展,促进了学生言语素养的提升。

1.设置任务驱动,走进故事情境

《风娃娃》一课的课后练习中要求学生“根据下面的提示讲讲这个故事”。鉴于此,江老师创设了这样的任务情境:“学校的童话故事节将举行一场讲故事比赛。怎样讲好童话故事呢?我们以《风娃娃》一课为例,看看哪位小朋友最先把故事讲好,掌握讲童话故事的方法。你们敢接受挑战吗?”这一任务情境的创设,一下子就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设计“讲故事大赛”的任务驱动,学生自然而然地就走进了这一故事情境中,学习积极性很高。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掌握了讲故事的方法后,可以举一反三,讲讲风娃娃来到其他地方的故事,为后续的“讲故事大赛”做好准备。

2.推进学习活动,促进语言实践

2022年版课标指出:“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为了达成“根据提示讲好故事”这一教学目标,本课设计了三个学习活动。第一个活动帮助学生读通课文,识记生字,为讲故事打好基础;第二个活动通过整理主要事件,在对比中发现故事的结构,理清讲故事的思路;第三个活动则引导学生表达说话,感受风娃娃的心情变化。三个学习活动环环相扣,分别指向把故事讲通顺、讲清楚、讲生动这三个维度。

每个学习活动都为学生提供了语言实践的机会。比如识字环节,学生之前已经接触并初步积累了一些猜字方法,需要教师在本课中对猜字方法进行回顾、梳理和运用。“抽水”是学生生活中不太见得到的现象,但学生可以通过前面整理的“根据偏旁”“结合插图”等方法猜一猜,再联系生活做做动作。江老师提供的视频能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抽”的过程,了解风车抽水的作用,全方位帮助学生理解运用和深化实践。

3.搭建学习支架,提升语言能力

《风娃娃》的课后练习要求根据提示讲故事,但是如果仅仅只有这几句提示,学生是达不到讲好故事的要求的,教师必须对文本认真解读,精心设计,为学生讲故事搭建支架。

(1)对比朗读,发现特点。

结构是语段的骨骼,是外显的思维。抓住语段特点,梳理作者的写作顺序,也就是帮助学生搭建故事框架,理清讲述思路。低年级的讲故事,与中高年级的复述一脉相承,为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做准备。

这篇课文写风娃娃做的好事的两个段落,采用了相同的写作结构。江老师把两段话对比呈现,引导学生发现这两段相同的写法。看着板书,学生就能大致讲出故事了。

(2)抓住关键,讲好故事。

一、二年级的课后习题中共有七次讲故事的要求。这篇课文正好提供了一次非常不错的练习机会。除了发现语段的结构特点之外,要想把故事讲好,学生们还需要抓住事物的变化和风娃娃的动作。

在情境体验和说话练习中,学生和风娃娃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感受到了风娃娃给事物带来的巨大变化。再通过动作表演的方式,学生们很快就抓住了动词。无论是教师带着学,还是学生独立讲,江老师始终把抓住变化和动作作为教学的抓手。

发现段落特点能帮助学生搭建讲故事的框架,抓住事物变化和风娃娃的动作则有助于把故事讲得生动具体,从而在“讲好故事”的“好”字上做文章。抓住关键,方法引领,步步深入,从扶到放,学生的语言能力不断提升。

猜你喜欢

船工风车讲故事
赞船工
小风车
听冬神讲故事
瞬间
Max讲故事——逃跑的熊
Max讲故事——杀手算命
Max讲故事——温柔的鬼故事
纸风车
瞻仰三黄风车庙
小风车,转呀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