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任务群理念下的单篇文本教学探索
——以二上《狐假虎威》为例

2022-12-26盖鸾英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22年12期
关键词:机智故事情节老虎

文|盖鸾英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颁布以来,学习任务群成为目前教学的关键词,核心素养下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成为新的研究方向。鉴于统编教材与2022年版课标不匹配,就需要教师基于任务群的理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整合。下面以二上《狐假虎威》教学为例,谈谈任务群理念下对单篇文本教学的思考。

一、创设狐狸剧场展演情境,构建“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对第一学段学习内容的要求:“学习儿歌、童话,阅读图画书,体会童真童趣,感受多姿多彩的生活,初步体验文学阅读的乐趣。”《狐假虎威》对狐狸和老虎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非常传神,适合在熟读的基础上分角色表演故事。可以创设如下情境:在学校每年一度的戏剧展演节上,班级分到的任务是表演《狐假虎威》课本剧,演出要有创意。活动前,先带领学生设计好评价量表,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表现会得到哪个等级的评价。

活动一:狐狸儿歌朗诵会,为课本剧的演出热身。在每天早上15分钟的晨诵课上,带领学生诵读与狐狸有关的儿歌、童谣,比如《狐狸》《我喜欢你,狐狸》等,让学生对狐狸有个初步的认识,感受狐狸的不同形象。

活动二:为《狐假虎威》课本剧匹配最佳配音演员。一是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知道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二是要关注狐狸和老虎的神态、动作,揣摩它们的心理,读好它们的对话,尤其是狐狸的三次说话,要读得活灵活现。三是读好小动物们的反应,抓住关键词“纳闷”“撒腿就跑”等进行想象,体会小动物们的心情,读出相应的语气。四是在每位学生充分练读的基础上评价,每个小组为每个角色选出最适合配音的演员。

活动三:为《狐假虎威》课本剧匹配最佳表演者。课上,先带领学生理解“神气活现”“东张西望”等词语的意思,用动作表演出词语的意思。在绘声绘色读好课文的基础上,各小组选出各个角色的最佳表演者,分配角色和任务,组成演出团队。

活动四:《狐假虎威》创意演出。要想在本次戏剧节上有精彩的表现,最好能对故事进行有创意的续编。启发学生:老虎回去后,如果从别的动物那里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它会怎么想、怎么做呢?如果它们后来又相遇了,会发生什么呢?……排练好以后,还要设计海报、邀请函,向家长、老师、其他班级的学生作宣传,邀请大家观看演出。在演出结束后,各小组自评并邀请观众进行评价。

二、举行狐狸形象辩论会,构建“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提出,低年级要“大胆提出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通过阅读、观察、请教、讨论等方式,积极思考、探究”。对于本文中狐狸的形象是聪明的还是狡猾的,学生会提出不同的看法。因为在儿童文学作品中,狐狸经常以狡猾、虚伪、善变、奸诈的反面形象示人,但是狐狸的形象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少作品中的狐狸呈现出不同的面貌,而且还是正面形象。比如《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中,狐狸爸爸有卓越的才智、过人的胆识,对家人有强烈的责任心,以自己的努力为周围人撑起保护伞。《狐假虎威》里狐狸的形象是怎样的?如何解读狐狸“假虎威”这件事?可创设如下情境:看了演出,一年级的学生提出问题:狐狸到底是狡猾的还是聪明的?“聪明”到底好不好?他们想请咱班的同学来解答。

活动一:辩论《狐假虎威》中的狐狸,是狡猾奸诈的还是机智聪明的。

首先,辨析作者眼中的狐狸是怎样的,是从文中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学生再次走进文本,发现作者的观点就隐藏在字里行间,比如“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问老虎”“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等,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眼中的狐狸是狡猾的。

其次,作为读者,你眼中的狐狸是怎样的?理由是什么?这一部分需要每个学生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并且要有理有据地发言、辩论。不管哪种观点,有理有据有节地表达观点并说清理由都可以。

在双方辩论的过程中,教师要进一步引导:狐狸这次靠着聪明也好、狡猾也好摆脱了险境,如果它回去后为自己的聪明沾沾自喜,不掌握真本领,以后再遇到老虎会怎样?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后明白:仅有聪明是不够的,还要有实力。

活动二:开展“‘聪明’到底好不好”大讨论。补充阅读《乌鸦与狐狸》《老虎生病了》,说一说两个故事中的狐狸的异同之处:《乌鸦与狐狸》中的狐狸利用自己的聪明骗肉吃,用花言巧语骗人;《老虎生病了》中的狐狸利用机智聪明挽救自己和小动物们的生命。进而讨论:聪明应该用在什么地方?应该怎么用?让学生懂得要把聪明用在帮人助己上,而不能用在损人利己上。

活动三:狐狸很“聪明”,为什么落下了坏名声?人们为什么会对它产生不好的印象?结合课外阅读更多的和狐狸有关的寓言和童话故事,并查找狐狸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方面的资料,开展一次研究性学习,完成一篇简单的图文并茂的读书报告。

活动四:“班级发言人”答小朋友问。经过充分准备,各组选出一位同学,组成“班级发言人”队伍,到一年级各班去解答问题。

三、举办狐狸绘本故事会,构建“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

“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在第一学段提出“阅读自己喜欢的童话书,想象故事中的画面,学习讲述书中的故事”。引进英国版狐假虎威绘本故事《咕噜牛》,创设如下情境:下周英国友好学校的学生来咱们学校,他们想比一比哪个版本的故事更精彩。

活动一:举办《咕噜牛》故事会。英国绘本作家朱莉娅·唐纳森碰巧读到中国成语故事《狐假虎威》,激发起把它改编成儿童文学的念头,于是英国版的狐假虎威故事《咕噜牛》诞生了。组织学生观赏获奥斯卡提名奖的《咕噜牛》动画片。举办绘本阅读故事会,带领学生欣赏绘本,了解故事主要内容后,指导学生画出故事情节发展图,并根据图的提示讲好这个故事。

活动二:举办中外版本狐假虎威故事研讨会。根据教师提供的表格,口头梳理、比较中外版本故事的异同,通过比较有所发现,从而开阔思路,拓展思维空间。首先,比较中外故事中主角形象的异同。英国版故事中的主角是一只小老鼠,聪明善良,机智勇敢,和狐狸的形象有所不同。其次,比较两个故事的篇幅、故事情节发展、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通过比较发现英国版的故事篇幅是中国版故事的好几倍,故事人物更多,故事情节更曲折、更有创意,语言采用了押韵的儿歌。

故事 主角 形象 主要人物 篇幅 故事情节 语言……中国《狐假虎威》狐狸 机智、狡猾 狐狸、老虎现实中有的 短小相对简单,解决了一次危机生动形象有趣

故事 主角 形象 主要人物 篇幅 故事情节 语言……英国《咕噜牛》小老鼠 机智、勇敢小老鼠、狐狸、猫头鹰、蛇、咕噜牛咕噜牛是想象出来的比较长比较复杂,解决了四次危机,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儿歌全文押韵相同点:1.主人公都很机智,并且利用机智化解了危机。2.《咕噜牛》中主人公遇到并摆脱的第四次危机和中国故事相似。3.……

活动三:重新创编狐假虎威新故事。为了在和英国版的故事比较中胜出,必须再次改编《狐假虎威》,让故事情节更丰富,故事更精彩。首先开展头脑风暴,找出可能产生创意的所有路径。比如,人物的设定,可以继续写狐狸和老虎的故事,也可以改换、增加人物;可以表现狐狸的狡猾或者聪明,也可以表现狐狸的另一面;可以写现实中有的动物,也可以发挥想象创造出新的动物。情节的安排,可以增加主人公遇到危机的次数,让情节在多次重复中有变化,一波三折,更吸引人阅读。环境的创设,可以在森林里,也可以根据情节的需要改变、转换故事发生的地点等。然后进行二次创意编故事,可以口头创作,也可以创编图文并茂的绘本,和来访的同学分享中国版的新故事。

猜你喜欢

机智故事情节老虎
躲描猫的大老虎
机智闯关
机智的斑马线
机智的警察
老虎不在家
新疆电影《真爱》对当代人价值观的影响
老虎变成猫
机智的回答
普希金的南方叙事诗中戏剧性故事情节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故事情节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