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市津南区森林城市建设规划探讨

2022-12-22王开颜樊晓亮

绿色科技 2022年21期
关键词:绿道公园森林

王开颜,樊晓亮

(1.河北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东梅寺区资源处,河北 承德 067300;2.河北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河北 承德 067300)

1 引言

建设好森林城市有利于在城市中营造适合人类生长的小气候,提升区域的生态功能,改善森林景观,保护生物多样性。通过建设森林城市,建设宜居城市、生态型城市、环境友好型城市,为人民提供生态产品和环境服务,提升区域的总体竞争力[1~5]。

正在建设的雄安新区的森林建设提出了重视城市慢行绿道系统建设,搭建便利的城乡绿道网络。本地的绿道建设在彰显自身特色的前提下也可以借鉴这一模式,打造更生态化的绿道网络,有利于群众得到更为深入的生态产品,构建起联通全域的绿色通道网。全球第一座国家公园城市伦敦构建的绿网、绿楔、绿斑组成的公园网络,森林生态建设可以借鉴这一模式,将城市绿地系统与郊野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相互结合、互为补充,形成各具特色、多级联动的公共绿地系统,保障群众的绿地需求,提升森林覆盖率。巴黎绿色城市建设有不少将雨水收集、生态水景与周边界面种植的乔灌木结合成景的模式,同便利的活动设施,绿量巨大的慢行环境一起,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本地的森林生态建设可以借鉴这一模式,发挥好本地生态绿化成果优势,大力建设绿道和景观的综合体,形成人和生态的良性互动,进一步提升群众绿色体验。

津南区的城市森林建设,绿色生态屏障的构建,提高城市宜居性,有利于提升城市的生态效果,打造“双城生态屏障、津沽绿色之洲”,促进经济和生态、人与自然的协同发展[3]。

2 项目区现状

2.1 项目区位

津南区地处天津东南,东临滨海新区,南近南疆港,西联城区,北靠海河,处于天津总体发展战略主轴上,是承接中心城区城市功能和滨海新区产业功能的黄金走廊;津南区总面积387.84 km2,下属8个镇,2个街道,1个办事处。

2.2 城市森林现状

津南区生态斑块破碎,缺乏连续性。林地、草地和公园各自占比分别为18.54%、7.37%、3.85%,合计为29.76%。现阶段的人均公园绿地为4.71 m2,要达到标准的12 m2,与森林城市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城市绿色空间融合度差,未形成紧密联系。城市中公园绿地分布不均。公园绿地的分布不尽合理未对所有人群进行服务半径的全面覆盖。林木资源总量少,且分布不均。从总量上看,与全国的森林城市的城区绿化覆盖率要求(40%)还存在一定差距。且在整个区域上呈现出南多北少的森林分布的不均匀性,对于整个森林质量的提升和环境的改善存在巨大的管理难度和打造难度。通过与森林城市的7个重要指标的对比,都存在一定差距,需要在今后一个时期的城市建设中重点推进(表1)。

表1 本地区的森林城市指标体系中的主要差距点

林木绿化率低,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低。本区的林木绿化率为30.34%,距离国家森林城市有一定差距。历年的造林成活率在65%~70%之间。保存率维持在40%~45%之间。城区主干路、次干路林荫道路率、乡镇道路绿化覆盖率,村庄林木绿化率、水体岸线自然化率,适宜绿化的水岸绿化率、城区乡土树种使用率都存在差距,需要予以改进。这些差距中有气候因素、立地条件的影响、树种的影响,造林技术的应用水平也对部分指标有着巨大的影响。

本区域基本农田占比大,土壤盐碱化严重。基本农田是本区域占地类型中较大的区域,由于当前耕地政策下,可用于绿化的面积越来越少。可供绿化的区域需要进一步合理规划并绿化设计改进,发挥出单位面积最大的绿化效果。

3 森林城市的规划理念

本区森林规划的理念是以生态为基础,以景观为特色,以产业为依托,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最高理念的共建新时代下,践行绿色发展之路的新津南。将生态景观打造、生态空间构建、生态产业联动三位一体结合起来,构建具有本地特色的森林城市[6~8]。

3.1 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是打造森林城市的首要原则。在当前打造生态优先的大前提,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尊重自然。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立地条件,人文条件,打造符合本地需求的城市森林。

3.2 以人为本

将森林城市建设作为一个城市人群的绿色福利。既提供森林的游憩作用,又使森林产业富民利民,增强群众的获得感。既打造适合群众游戏野公园和打造一批产业和旅游相结合的田园综合体,又打造旅游科普产业相结合的研学基地。

3.3 生态优先

在打造森林城市的过程中,生态优先是必须保障的。绿色和城市的相互融合,野生动物的多样性保护,都是构建生态空间、打造生态斑块和城市建筑相交织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的。通过合理的规划,足够的生态体量来保障各项生态功能的圆满运转。

3.4 联动协同

城市森林是一个连续的概念。打造好城市森林需要各级联动。不单是区域联动,也是城乡联动,更是三产联动。将生态建设和高端产业建设,将生态建设和人工智能将生态建设和互联网+充分的协调的构建起来,打造一座与时俱进的森林城市。

4 建设目标的确定和促进手段

本地区的森林城市的建设既要保证本区域生态系统格局的健康稳定,形成河、湖、林、田、草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格局,又要将生态建设成果惠及居民,同时方便城乡居民休闲游憩,共享生态建设福利,将生态产业发展促进民生,发展特色生态产品及精品生态旅游,带动生态产业发展,对总体目标(表2)进行了确认,提出了响应的改进措施

表2 本地区森林城市的体系目标

5 森林城市具体项目的措施

将城市打造成打造一核引领、四组团联动、两生态区穿插”的“森林城市”结构。城乡空间分区以津南城市核心区为核心。葛沽城镇组团、八里台城镇组团、小站城镇组团、城市生态保育区的一核联动四区,突出生态绿色的中央绿核理念,建设好森林城市[9,10]。

5.1 重点打造城市空间

生态景观系统布局以城镇生态景观区、田园生态景观区为重点。将依托国家会展中心的起步区公园和景观风貌独特的八里台郊野公园作为联动区域核心景观公园。选取景观风貌、区位优势较好的区域,打造城市公园、专类公园、郊野公园等景观节点,作为休闲游憩的公园绿地。根据现状景观基底,依托现状道路、水网规划四条串联全区公园绿地的慢行绿道。

人均公共绿地的面积要迎头赶上,主要依托于成片林地规划而成的郊野公园。以起步区生态公园为主轴,郊野公园为核心,以周边区域的湿地公园、郊野公园为主干,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城市绿化空间体系[12]。

5.2 建立城乡一体的绿网体系

以片林、林带、农田林网、公路绿网为主要构建模式,打造一批湿地水源涵养林、农田林防护林网、村庄周边风景林带、河岸防护林。在绿网体系的建设中,尽量建设近自然的生态模式。构建乔木树种为骨干,乔、灌、地被共同搭配起层次结构分明,多树种、多树龄段的苗木合理搭配,模拟自然森林全,使得构建的人工群更具抗逆性。以抗逆性强的乡土树种为主,前3年需一般养护外,之后可以减少管理,尽量做到低维护,草本植物要选择可以自播繁殖的品种,尽量保障自然持续生长。除一体化种植成景观外,还可以借助初植苗木密植,建设成苗圃开展构建,3~5年间苗成林,6~8年构成活力公园,构建起林苗一体化、生产跟绿化相结合的新绿化模式。同时将绿网中的空间和林下经济结合起来。

5.3 建立科学合理的造林体系

在本区域造林潜力最大的区域-盐碱地开展造林。采用地形整理、灌排系统、淋洗压盐、选用先锋植物苗木栽植,选用龙柏、桧柏、云杉、白蜡、柳树、国槐、合欢、杨树、千头椿、金叶榆、木槿、石榴、紫薇、柽柳、紫穗槐、迎春、碧桃、连翘等树种。从耐盐碱树种选择入手,开展整地、排盐工程技术,开展科学造林。

5.4 打造南北有别的生态区位

打造北部生态休憩区,限制城市开发边界,建设海河生态走廊,构建绿色生态空间,完善城市休憩系统。构建南部生态涵养区,重点是优化蓝绿空间格局,提高水土环境质量,强化水土涵养功能,提高农田产出效率,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培育研发、深加工型生态农业产业示范园区。

5.5 打造系统性的生态廊道

打造科学系统的生态走廊。建设基于识别的关键及重要生态廊道,尊重现有生态机理、注重生态空间带连通性、系统性、层级性及网络性,按照逐层递进的规划策略;将路网绿色斑块连同起来。

5.6 构建串联全区域的绿道系统

为了人与自然、动物和谐相处,生态整体性不被道路割裂破坏,建立连接山区高速允许公民和动物穿越高速公路的生态绿色区域,重点打造城镇型绿道和郊野型绿道。

城镇型绿道绿化节点,串联绿地,主要供群众游憩出行。主要为海河风景道、S51、S50、G25。郊野型绿道(田园绿道),依托经典、村庄、山体等,既供市民休闲游憩,又是供生物迁徙过境。通过绿道系统对原生环境和自然、水文地质、地形地貌、历史人文资源最小干扰和影响,节约成本。选取的绿道,将津南区的重要景观节点串联,便于游览观光。

5.7 打造都市森林度假区

将森林打造成都市森林度假区,既可以是森林氧吧,又能是林间小墅,结合平原造林生态空间,打造生态化休闲度假业态。城市郊野公园以及绿色走廊中的造林工程将为津南区带来近30 km2的生态林地,在部分林地中融入环境友好型、小建设体量的休闲度假业态,将为津南区乃至天津市的都市发展带来游玩度假和自然体验的业态补充。

5.8 建立森林资源保护体系

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搭建森林资源保护体系,实现生态建设管理和决策的精细化、动态化、智能化。将森林保护、林木生长状况监测、森林游憩适宜指数、病虫害动态监测、森林火险监测预警、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监测,构建智慧林业。

6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通过对天津市津南区的项目区现状,找出本地区在森林城市指标体系中的7个主要差距点,以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生态优先、联动协同为森林城市的规划理念,提出了本地区森林城市的体系目标和依据及促进手段以城镇生态景观区、田园生态景观区为打造重点,打造起城乡一体的绿网体系,建立起科学合理的造林体系,打造南北有别的生态区位,打造系统性的生态廊道,构建串联全区域的绿道系统,打造都市森林度假区,建设森林资源保护体系。参照国家森林城市标准,从生态环境体系、生态服务体系、生态产业体系分布对森林城市的薄弱点,提出了13项促进建议。

6.2 展望

从2004年开始,全国近400个城市开展森林城市建设,166个获得了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森林城市建设是一场全国性的绿色建设活动,改变了中国的绿色面貌,提升了群众的绿色生态意识,标志的森林城市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新的国家森林城市的规划还谋划了四区三带六群,从森林网络、森林健康、生态福利,生态文化,组织管理5个方面全面建设国家森林城市。

天津市津南区森林城市建设的建设过程中,也需要按照国家最新的规划要求,持续推进国土绿化美化,全面提升森林生态环境,做特做活森林文化建设,不断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实施更为全面的资源保护,来建设一个具有天津特色的森林城市。

今后的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既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依托森林城市建设,形成绿色低碳产业;吸引投资,增强城市活力,提升宜居性,提高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等,又要减缓热岛效应,提高城市韧性,应对极端天气,还要立足城市实际,将绿色发展与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相融合,要开展碳汇评估,将绿色发展转换为红利,造福社会[13~16]。以关注森林活动为抓手,大力实施森林文化建设,建立了生态文化基地,开展自然教育,丰富森林城市文化内涵[16~20]。

猜你喜欢

绿道公园森林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骑行绿道“潮”玩成都
在公园里玩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
绿道 享受城市“慢生活”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依托百里汾河工程构建体育健身绿道的思考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