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实践思考
——以腾冲窜龙村为例

2022-12-22瑞,李

绿色科技 2022年21期
关键词:多规合一腾冲村庄

黄 瑞,李 红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生态分院,云南 昆明 650031)

1 引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文件明确指出,在城镇发展边界外的乡村区域,以单个或多个行政村为单位,由乡镇政府组织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对村内土地用途和开发强度等作出的明确限定,作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核发规划许可必要的的法定依据[1]。

我国村庄规划起步较晚,发展较慢,村庄规划在我国城乡规划体系及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中相对薄弱[2]。现阶段我国已经完善了村庄规划的编制标准,

明确了规划内容和实施要求等,但村庄规划编制体系仍不完整,缺少统一的规划标准,规划内容侧重于村庄整治,同时出现多种针对村庄建设的规划指导,导致各规划间出现矛盾和冲突[3]。为解决各类规划之间衔接困难,规划难以实施等问题,我国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多规合一”试点工作,各省市都在积极响应国家“多规合一”试点工作,探索科学编制村庄规划和有序实施村庄建设的道路,开拓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的新思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研究基础。

在当前全面推行乡村振兴战略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的大背景下,结合乡村实际情况,编制切实可行的村庄规划显得尤为重要。腾冲市芒棒镇窜龙社区后头坡古茶园为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公布全省第一批古茶山周边村庄规划试点之一,村庄规划依托高黎贡山独特资源,抓住腾冲大力发展世界康养目的地的契机,立足古茶山的保护,加强对窜龙古茶品牌的梳理与打造和对窜龙传统村落的进行保护利用,突出腾冲古茶第一村主线,助推腾冲乡村振兴,努力促进资源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以规划地编制对“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的内容、范围、统筹、实施等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2 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的意义

空间规划对促进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国土空间的合理使用和有效保护具有积极的意义[4]。建立全国统一、责任明确、科学高效的国土空间规划体制,从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等方面进行科学统筹;生态环境的合理布局,能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布局,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措施,是实现人民满意、实现高质量发展、高质量生活、建设美好家园、实现国家战略有效实施、推进国家治理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国伟大复兴的迫切需要[5]。

3 试点规划区窜龙村概况

窜龙村位于云南省腾冲市芒棒镇东北部,属于山区,地处东经98°40′~98°47′、北纬24°59′~25°02′之间,国土面积31.7 km2,其中集体土地面积22.3 km2,国有土地9.4 km2(自然保护区面积)。全村下辖9个村小组,485户农户,乡村人口2071人,其中傈僳族人口355人,是村域内主要的少数民族。总耕地2499亩,人均耕地1.22亩。全村经济总收入184.1万元,人均纯收入7600元。以水稻、玉米种植为主,特色种植业主要有核桃、草果、茶叶、烤烟等,养殖业主要有猪、牛、羊等,与外出打工经济一同支撑起了村域经济。

全村处滇西北横断山脉地带,地势整体起伏较大,东高西底,山峦沟壑相间排列,地形复杂[6]。村域垂直海拔高度差值达3000 m以上,形成极为壮阔的垂直自然景观和立体气候。年平均气温13 ℃,年降水量1900 mm,高海拔低纬度的特点,形成了立体气候的明显性,雨季时间长的特点。村域内有窜龙河、板长河、大岩子河、棠梨坝河、澡堂河、长林寨河、炸房河、消塘河等常年流水,水质清澈冰凉、味甘甜,源头均在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内,自东向西,流经村域后,汇入村西侧的龙川江,是全村的人畜饮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水源。

4 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及规划的关键要素分析

窜龙村位于高黎贡山西坡,背靠高山面对龙川江。高黎贡山素有“世界物种基因库”“世界自然博物馆”等美称[7]。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省内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作为全球最重要的自然保护区,以保护生物、气候、垂直带谱自然景观、生物多样性和珍稀濒危保护动植物种类为目的。主要保护对象为: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高山温性寒温性针叶林为主的森林垂直自然景观;生物多样性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珍稀动植物和特有物种[8]。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接纳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是窜龙村东面的绿色大屏障。

4.1 自然资源优势

全村森林覆盖率在80%以上,古树名木众多,山茶、木兰、兰花、龙胆、报春、绿绒蒿、百合、杜鹃等“云南八大名花”均有分布,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9]。

全村地处山区,山体植被茂密,群落结构完整,以天然林为主,自然更新较好,树种主要有栎类、桦木、木兰、山茶、楠木、樟木、云南松、杜鹃花、兰花和各种草药等;动物资源丰富,有黑熊、麂子、山鹿、猕猴、叶猴、锦鸡、松鼠、鼯鼠、鹦鹉、啄木鸟、岩羊、赤鬣羚、云豹、豹猫、蛇类、野生雉鸡、豪猪、野猪、太阳鸟等。

4.2 旅游资源优势

4.2.1 神秘高黎贡山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其特殊的地形地貌、生物的多样性和物种的丰富程度而著称于世。该区不仅记录了自然历史变迁的痕迹,而且拥有珍贵的生物基因资源、罕见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文化资源。

4.2.2 悠悠驿道

芒棒镇历史上是腾冲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通道,也是腾冲东南部的交通要道。早在数千年前,中原商贾就是沿这条古丝绸之路自永昌(今保山),翻越高黎贡山,过芒棒经腾冲到缅甸、泰国乃至印度再转至西亚各国。数千年的文化碰撞与交流在这里留下了丰富的人文景观。窜龙村域内现仍留有南丝绸古道的遗迹,窜龙村的古驿道、拴马石就是其中之一。

4.2.3 秀美瀑布

窜龙村东倚高黎贡山,村域内有5个天然瀑布,瀑布水位垂直落差较大,断岩峭壁,枯水期碧水陡落形成水帘;洪水期,洪涛汹涌,翻滚倾泻。朝夕日光照射,可见七色霓虹,景色秀美。

4.2.4 热奇温泉

澡塘村北面约500 m处的山箐中有一处天然森林温泉,现有3个温泉池,水深约1.4 m,温度40 ℃左右。温泉池的底部是石头和沙子,遍布泉眼,水质清澈见底。

4.3 古茶资源优势

腾冲种茶历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当地开始种植茶树。清代光绪末年,龙江茶业先驱封镇国任云南小勐统巡检,推广发展勐库优质茶种,后开创茶业,首创窜龙茶园,探索积累了拣、烤、揉、晒等4道制茶工艺,制成了小有名气的窜龙好茶。封镇国之子封维德大力推广茶树种植,成为腾冲近代种茶制茶先驱。窜龙茶具有外形条索结,金毫显露,色泽乌褐,较润,匀整,香气浓郁,滋味鲜浓等特点。其工艺精湛,品质优异,金毫显露,滋味鲜浓,特色突出,达到五星茗茶品质标准[10]。

4.4 文化景观优势

4.4.1 古村落

窜龙传统村落于2019年6月6日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窜龙村落背靠高黎贡山脉,前临龙川江,村庄沿道路随地势铺开,巷道穿插纵横,民居布局依山就势,高低错落,使得村落整体屋顶轮廓线跌宕起伏,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独具特色。窜龙传统村落是腾冲茶业发源地,被誉为“腾冲古茶第一村”。

棠梨坝古村落生长在一山间盆地四周,古朴大气。明代龙江刀土司就有记述“有坝曰棠梨坝”,足见历史悠久。村内弯曲的小巷别有一番景致,乡间水泥路两旁还保留着原来的土墙,基础是用石块垒成,乡野气息浓厚。

4.4.2 傈僳族风情

新寨田自然村隶属于窜龙村行政村,是一个傈僳族集聚的山区村寨,也是芒棒镇3个傈僳族集居地之一[11]。傈僳族人依山而居,这里的人与大山相互眷恋,人与村、村与山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村寨间高大的古茶树随处可见。

4.4.3 封氏祖墓

封氏祖墓在高黎贡山西坡一块小平地上,背靠大山,前向开阔,远山连绵尽收眼底,呈牌楼式建筑,墓体高大,构造大气,技艺精湛,墓内有祭祀用八仙石桌石凳。墓门、墓柱和墓壁上有李根源等诸多政要名流题额、墓联、墓赞,多为书法精品,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观赏价值。

5 窜龙村规划实践

5.1 前期工作准备

收集的资料主要包括: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含调查使用影像图),宅基地的确权登记证明,村庄地形图,村庄基本情况、上位规划、相关专项规划等。并根据村庄的实际情况展开调查,充分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与资源状况、土地利用现状、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配置,同时进行历史文化和特色风貌要素调查、产业发展情况以及发展需求的参与式调查,摸清底数和底图。

5.2 规划工作实践

5.2.1 发展定位及发展目标

落实上位规划要求,根据窜龙村资源禀赋、历史人文、区位条件等因素,确定窜龙村村庄发展定位为云南省古茶山特色村寨、腾冲市茶旅康养第一村。以“看得见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为出发点,在尊重村庄记忆、尊重生态环境、尊重村民意愿、尊重传统风貌的前提下,将窜龙村打造为宜居、宜业、宜养、宜游的人文茶旅村寨(表1、图1)。

表1 窜龙村规划目标指标

图1 基期年——规划目标年指标变化分析

根据窜龙村基期年指标和村庄用地实际,规划年对各项指标进行了优化调整。

(1)严守生态红线,保持生态红线面积不变。“生态保护红线”是继“18亿亩耕地红线”后,另一条被提到国家层面的“生命线”[12],需要实行严格保护的空间边界与管理限值。坚持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双赢。

(2)重点保护优质耕地,全面提高耕地质量,根据规划期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和茶产业的发展,保持耕地总量稳定,各自然村的耕地面积将有所调整,面积相对基期年减少0.72%。

(3)窜龙村将以打造茶文化特色旅游为主要发展方向,结合村庄发展规划,需预留发展空间,常住人口数量、村庄建设边界规模、村域建设用地规模等相关指标在规划期内适当提高以适应村庄发展的需求。

5.2.2 统筹“三生”空间的划定情况

科学的村庄三生空间系统能推进农村健康有序发展,三生空间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依据村庄的定位和发展需要,以道路、河流、生态廊道等为框架,构筑“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同时明确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空间位置(图2)。

图2 “三生”空间划定面积

(1)生产空间。主要指以提供农产品、以农业生产为主要功能的区域。规划区的生产空间规模为334.0843 hm2,占全村总面积的16%,满足农村基本生产需求。

(2)生态空间。指以提供生态产品和服务为主的区域,包括农业和林业用地区域。规划区生态空间规模174.0264 hm2,占全村总面积的82%,在三生空间中面积最大,充分保留了原生态的自然环境,留有充足的生态修复空间。

(3)生活空间。主要指农村的建设用地,包括居民点建设用地、农村公用设施和农用设施、经营设施等用地[13]。规划区的生活空间规模为42.9703 hm2占全村总面积的2%,在现有建筑空间的基础上,统筹全村建设用地指标,适量增加村民居住用地,体现节约用地的原则。

5.2.3 科学布局“三生”空间

规划围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以解决村庄现存在的系列问题为抓手,充分挖掘及发挥村庄特色资源优势,构建“保生态、促发展、优民生”的“三生空间”规划发展策略[14]。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以及窜龙村实际情况,在保护窜龙村耕地资源和基本农田的前提下,对窜龙村的建设用地进行合理布局,改善村庄容貌,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优化产业用地布局,合理利用国土空间,建设宜居、宜业、宜养、宜游的人文茶旅村寨。

(1)林业生态空间优化。规划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放在首要位置[15]。持续推进乡村造林,将生态保护和利用结合起来,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强化水土保持治理能力,遏制环境状况恶化。依据窜龙村的现状,规划强调村域开敞空间和弱质生态空间的生态建设,坚持保护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好水域和水源地、水源涵养林地,搞好道路及河道两旁生态防护林网络,建设生态网络体系,增强村域土地的生态功能。

林地布局优化充分利用闲置的适宜性土地造林,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严格林地用途管制,禁止毁林、非法占用林地,严格控制各项建设工程征占重点公益林、天然林、自然保护区等生态脆弱地区的林地[16]。充分利用现有林地,加强退化林修复,加快受损区域的生态修复。规划至2035年,窜龙村林地面积为1721.1477 hm2。

(2)农业生态空间优化。窜龙村以茶文化为产业发展特色,继续巩固提升核桃、草果等传统产业,突出绿色生态导向,深入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加快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业综合价值和抗风险能力[17]。立足窜龙村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区位优势,推动优势资源向优势产业聚集,不断提高产业质量和效益。

耕地布局优化规划以保护优质耕地、提高耕地质量为主要目的。据规划期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及茶产业的发展,各自然村的耕地面积将有所调整。2020年全村耕地总面积为297.8410 hm2,规划期内全村耕地总面积稳定在295.7033 hm2。

园地布局优化园地发展应逐步从单一追求数量转变到追求质量上来,加强低效园地的管理[18]。调整品种,积极应对市场变化,着力发展窜龙村优质茶园和特色果园。规划至2035年窜龙村园地面积为23.8813 hm2。

其他农用地布局优化规划对其他农用地结合村庄实际情况及未来发展需求进行合理的优化。

(3)对村庄人居生态环境布局优化窜龙村未来以打造茶文化特色旅游为主要发展方向,村庄建设用地的优化布局上,除满足存着本身发展需求外,还需考虑旅游服务用地的统筹布局。结合村庄发展规划,至2035年,窜龙村村庄建设用地规模为42.9703 hm2,其中各自然村实际村庄建设用地面积42.0531 hm2,预留发展用地面积0.9172 hm2。

5.2.4 基础设施规划及产业发展引导

结合窜龙村实际需求,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和乡土智慧,合理布局停车场、公厕、垃圾收集点、给排水设施、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并合理配置教育设施、医疗设施、文体设施、社会福利设施、商业设施和其他设施。

以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腾冲拟入选第一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为契机,依托本地的森林、茶园资源,以“茶”为引擎,大力发展茶旅康养产业,把生态资源有效转化为旅游经济。激发产业扶贫效应和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19]。加强对茶文化、传统村落、自然资源的挖掘和研究探寻新的发展模式。

优化茶叶产品结构,拓展精细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促进龙头企业发展带动合作社发展,推动产业扶贫效果可持续[20];构建信息化营销体系,充分发挥企业、合作社等组织的作用,打造名优古茶品牌,凸显品牌效益,大幅提高市场份额,丰富茶文化内涵,打造腾冲古茶文化展示窗口,提高茶叶的供给质量和品牌效益,打造古茶树的现代产业之路。

5.2.5 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

现存的物质文化资源要严格保护,严禁村落发展建设对保护要素造成更大侵蚀和破坏,建议历史遗迹、传统街巷要科学保护和修复[21]。重点保护历史民居建筑、传统街巷及其体现村落特色风貌的历史环境要素,包括古树名木、古驿道、古井等,还要重点保护地方传说、名人事迹、传统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6 “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的建议与思考

腾冲市芒棒镇窜龙社区后头坡古茶园为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公布全省第一批古茶山周边村庄规划试点之一,在“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做出了有益尝试,作为云南省首批规划试点,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多规合一”村庄规划实践中具有典型示范意义,可供后期村庄规划实践借鉴,以供总结经验和思考创新。

(1)在上位规划的指引下科学编制村庄规划。村庄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乡村地区的末端层级规划,上一级空间规划的具体落实体现,编制村庄规划时应加强与上位规划的衔接,使乡村规划更具有实用性和有效性[22]。

(2)应以“多规合一”村庄规划为契机,重点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将村庄特色资源的保护利用与村镇规划建设有机融合,充分研究具有特色优势资源的镇、村,坚持“产业策划、空间规划、项目计划”同步思考去编制村镇规划,将村庄的特色资源的保护利用作为支柱产业,通过“产镇融合、产村融合”,逐步形成古镇、古村、资源保护利用的有机整体,全力助推乡村振兴,实现资源保护利用与全域新旅游业态,多业态融合推进村庄发展。

(3)由政府、规划设计单位和村民代表等多方组成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组,应深入开展调查和研究,突出村民的参与性和主观能动性[23]。细致了解村庄发展的整体历史脉络、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等基础工作,成果应充分征求村组、村民代表意见,编制村民看得懂、能落地的实用型村庄规划。

(4)统整原有村庄开展的各类规划,统筹规划村庄”三生”空间,明确提出乡村空间布局优化调整、资源整合、产业布局、生态保护和利用的要求,延续村庄传统空间布局、街巷肌理和传统建筑格局。规划应有效衔接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保护的内容和具体措施,坚持“保护为主,适度开发”,梳理砖墙、石脚、小巷、土基墙等乡土元素,运用乡土材料,充分研究乡土景观风貌,充分挖掘当地民居特色要素,突出独有特色,防止“千村一面”,乡村景观城市化。

猜你喜欢

多规合一腾冲村庄
我的小村庄
云南腾冲:农旅融合促发展
腾冲 打造大滇西旅游环线上的璀璨明珠
村庄,你好
腾冲大救驾 —云南十八怪之一
基于WebGIS的“多规合一”辅助决策支持系统设计与实现
“多规合一”,在“争论”中试水
城市“多规合一”应坚持五点原则
村庄在哪里
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