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内外自然保护区旅游研究态势分析

2022-12-22段雪岩黄志强郭福生

绿色科技 2022年21期
关键词:生态旅游自然保护区图谱

段雪岩,黄志强,郭福生,李 媛

(东华理工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自然生态型旅游持续增温,影响力不断扩大。由于自然保护区拥有极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类型,成为开展自然生态型旅游活动的主要场所。自然保护区属于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自然保护地定义中Ia严格定义分类:对区域内人类活动及造成影响进行严格控制,以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与地质地貌特征而严格划定的保护区[1]。

自然保护区旅游是以保护区内的旅游资源与旅游设施为条件,以观光游览、科普宣教等为主要动机的社会经济活动,是旅游业态的重要组成部分[2,3]。自1956年鼎湖山成为新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以来,我国自然保护区旅游产业进入快速发展,为生态、社会、经济及产业调整带来改变[4]。在生态方面,学者指出保护区内短期内适当旅游干扰没有明显负面作用[5],反之过度旅游干扰则有明显负面作用[6,7],保护区边缘建立生态旅游小区能够有效缓解居民与野生动物的冲突问题[8];在社会方面,学者提出自然保护区旅游业能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9,10];在经济方面,学者指出自然保护区周边农户的参与水平[11]及生计结构[12]的变动,能增强当地经济实力;在产业调整方面,学者指出自然保护区旅游业的开展可以带动第三产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13];而在游客方面,有学者指出参与自然保护区旅游活动可以实现丰富知识、增强环保意识[14]等目的。总之,自然保护区旅游在多个层面产生多样化的影响,对学科研究有重要意义。

自1992年韩杰[15]对自然保护区内保护与旅游矛盾的突出性研究以来,自然保护区旅游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文献发表量在21世纪进入快速上升期。目前针对自然保护区旅游方面的文献多集中在整体管理功能分析[16,17]、旅游开发现状[18~20],而对于自然保护区旅游的研究缺乏整体脉络的系统分析,为进一步结构化展现自然保护区旅游领域研究状况,本研究将文献计量学中的引文分析原理作为基础,使用Citespace5.8软件[21],搜集1985~2021年自然保护区旅游研究领域中857篇中文文献及301篇英文文献数据,呈现国内外自然保护区旅游领域知识图谱,对国内外自然保护区旅游研究进行分析对比,并提出相应对策。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方法

知识图谱主要是对自定义时序状态下的知识内容与其载体的可视化描述,不论是企业技术方面还是学科前沿分析,它都是一种全面展示该领域特定时空范围内的知识管理工具[23]。“Citespace软件是基于共引分析(co-citation analysis)理论和寻径网络算法(pathfinder network scaling,PFNET),以赖普斯的科学前沿理论、博特(Burt RS)的结构洞理论等为支撑的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工具”[22]。主要通过共被引分析、合作分析等形式,计算出共引图谱、合作图谱等图谱展示结果,作用于特定研究领域信息的可视化分析。

鉴于此,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中的共现分析等原理,分别从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收集这一研究领域中的中英文文献内容,研究样本涵盖了国内外知名学者如钟林生、温亚利、Ballantyne M等的发文数据库。利用Citespace5.8软件,梳理自然保护区旅游领域脉络,通过绘制可视化图谱,分别构建国内与国际自然保护区旅游领域的研究热点、时空分布、学科演化方面的研究重点,展望其研究趋势,探索该领域演化关键路径,为未来演化趋势提供便利。具体分析框架见图1所示。

图1 自然保护区旅游研究领域可视化分析框架

2.2 数据收集

研究中的中文文献来自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通过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以“主题”为“自然保护区”和“旅游”进行高级检索,数据样本选自核心期刊、CSSCI和CSCD,检索方式为精确匹配,时间跨度为所有年份,从1985~2021年共有1394条结果,进一步甄别新闻资讯、相关度低文献后,导出857篇Refworks格式文献结果。

国际研究数据来源于美国Thomson Scientific 开发的WoS( Web of Science)数据库,通过键入主题“nature reserves”“tourism”,语种为“English”,数据样本选自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时间跨度为所有年份,从1985~2021年共有198条结果,导出为txt格式,并对其进行结果分析,具体见表1。

2.3 分析内容及评价指标

本文主要针对自然保护区旅游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时空分布与学科演化分析内容,通过解读中介性等指标含义,展示自然保护区旅游研究领域的关键词共现图谱、机构合作图谱、作者合作图谱、关键词时间线图谱等,搭建自然保护区旅游研究领域的动态图谱,相关分析内容和评价指标如表2所示。

表1 自然保护区旅游研究领域可视化分析数据源

表2 自然保护区旅游研究领域分析主要内容与评价指标

3 国内自然保护区旅游文献可视化分析

3.1 研究热点分析

依据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搜集到857篇中文文献,采用最小生成树算法(Minimum Spanning Tree)生成包括616个关键节点和650条连线的共现图谱(图2)。按照关键词的频次进行排名,前10名热点关键词排名如表3。

图2和表3报告显示,将“生态旅游”作为发文关键词的论文数量远高于其余关键词,中心性值最高(0.78),在研究领域中占据中心位置。由图2可以看出,研究在地域上以四川省、陕西省和福建省为主,研究热点为生态旅游、旅游开发、自然保护区保护等,且之间关联性较强。同时,近年来“评价模型”“游憩价值”与“路径分析”等关键词不断涌现,研究内容与热点也依据宏观政府政策、市场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完善。具体来看,研究成果以“生态旅游”中心点出发,发散出3条路径:一是研究包括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资源开发与保护[24,25]、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发模式[26,27]、生态安全与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28,29]与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与法律制度[30,31];二是自然保护区旅游影响的测度与评价[32]包括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33,34]、对周边社区的影响评价[35,36];三是自然保护区旅游利益相关者感知态度研究[37,38]。

3.2 研究时空分布

3.2.1 研究作者分布

研究样本中共出现693位作者,研究者之间形成了以钟林生、杨桂华、温亚利等为代表的合作网络,显示出小团块聚集的合作关系(图3)。依据国内作者机构、文献发表量、中心度等指标,按作者文献发表量进行排名,前10名作者的相关信息如表4所示。文献计量分析中,发文数量较多、影响力较大的作者可识别为核心作者,依据普赖斯公式[39]可知,发文量≥M值的作者即为核心作者。计算公式如下:

(1)

式(1)中,M为核心作者发文数(篇),Nmax为自定义时间段内发文量最多的作者的发文数(篇)。由表4可知,钟林生为自定义时间段内发文最高者,共发文9篇,M=2.247。进一步,将发文量为3篇作为核心作者群阈值,表4呈现了前10位作者均进入核心作者群。同时,前10名作者有6位来自“双一流”高校且总文献发表量破百,影响力较大;而且40%为西部高校学者,可能由于西部地区自然保护区数量多,资源丰富。截至2019年底,国内47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西部地区共有146个,占比80.8%。

图2 国内自然保护区旅游研究文献关键词共现图谱

表3 国内自然保护区旅游研究文献热点关键词(前10)

此外,从发文时间来看,21世纪初研究进入初步发展阶段,2002~2010年,学者发文量稳步增长,研究逐渐受到学界重视,在2010~2015年,数量逐渐放缓,研究逐渐走向精细化,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宏观环境下的政策变化密切相关:从1994年我国国务院先后颁布《中国21世纪议程》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确定了可持续发展模式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以来,自然保护区建设开始起步,学者关于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想法初步萌发,之后随着我国环保与生态工作持续推进,自然保护区数量类型不断上升,与《全国生态保护“十一五”规划》等政策的大力推进,使得国内学者研究进入崭新阶段;2014年在《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提出对各类自然保护地进行功能重组,更加引起了学界的关注。

图3 国内自然保护区旅游研究文献作者共现图谱

表4 国内自然保护区旅游研究作者文献发表量排名(前10)

3.2.2 研究机构合作分析

进一步,对收集到文献所在机构进行共现分析,生成了“Nodes=556,Links=0”的机构合作图谱,如图4所示。图4表明以高校科研机构为署名单位的研究领域的文献数量分散,各个科研机构没有形成明显的合作关系(表5)。

图4 国内自然保护区旅游研究文献机构共现图谱

表5 国内自然保护区旅游研究机构文献发表量排名(前10)

3.3 研究高频被引文献

依据检索文献的年份指标,国内研究在2000年之前的文献发表量处于起步阶段,2000年之后出现速度较快的上升阶段。统计被引用文献作者、被引用频次等指标,结合高频被引文献发表时间(表6),可知研究在2000年左右得到学者们重视,这一阶段主要聚焦于环境容量及旅游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研究评估中,2003年之后,这一领域的文献发表快速增加。依据期刊来源,相比于地理学科,环境生态学科更关注该领域的研究。

同时,表6表明学界主要关注的是旅游影响尤其是对生态系统影响方面,被引频次最高的《九寨沟旅游生态足迹与生态补偿》,被引次数为411次,属于旅游影响领域,这可能是因为在自然保护区内开展旅游活动,为当地野生动植物提供保护资金、提高社区居民受益以及唤醒人们环保意识的同时,管理不善的旅游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不容忽视,如何在区内建立起长效监测机制并将检测结果应用于生态系统与游客管理中达到可持续是学者们研究的主要目的。

4 国际自然保护区旅游文献可视化分析

4.1 研究热点分析

本文收集到的国际研究有效英文文献共198篇,采用最小生成树算法(Minimum Spanning Tree)生成知识网络图谱(图5)。依据该领域研究关键词的中心性、频次等指标对其进行关键词的聚类分析得出关键词时间线图(图6),并梳理出前10名关键词信息(表7)。由图5可知,关键词节点282个,说明研究较为成熟,研究主题多元化发展;连线374条,网络密度为0.0094,说明国际研究领域内部联系较为密切,而在融合不同学科专业之间差异,通力合作方面还需努力,这也为国际研究领域未来研究向多视角、跨领域发展提供了契机。

表6 国内自然保护区旅游研究机构高频被引文献(前10)

图5 国际自然保护区旅游研究文献关键词共现图谱

进一步,由图5可知,以conservation和tourism作为关键词的文献发表量较之其他关键词较高,但national park的中心性最高。如图6所示,该领域研究范围聚类结果共有14类,选取前10类作为时间线图谱内容,网络模块化指数(Modularity)Q=0.6735,大于0.3,说明网络结构化合理。同时,图6与表7呈现了,国际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一是具体案例地视角自然保护区旅游研究;二是自然保护区旅游影响包括对生态系统影响、对社区居民影响;三是游客视角的感知态度测度。对比该领域国内热点关键词,可以看出,该领域国内外研究热点内容基本保持一致,但研究侧重点选取有所不同。双方都密切关注生态旅游方面的动态,但是国内研究侧重于应用于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发展对策,国际研究则侧重于某一具体影响因素的探究。

图6 国际自然保护区旅游研究文献关键词聚类时间线图谱

表7 国际自然保护区旅游研究热点关键词(前10)

4.2 研究时空分布

4.2.1 研究作者分布

依据研究中收集到的英文文献,生成作者共现合作图谱(图7)。统计该领域作者文献发表量及发表年份等指标,得出前8名作者信息(表8)。经过多年的学术积累与研究,作者合作图谱显示国际研究已经形成以Ballantyne M、Pickering CM等为核心的学术资源共享、成员相对稳定的研究团队,研究团队与邻近区域合作院校的学者不断加强合作,逐渐形成凝聚力较强的学术共同体。

图7 国际自然保护区旅游研究文献作者共现图谱

依据作者合作图谱(图7)与文献发表量前八名作者信息表(表8),国际自然保护区旅游研究集中在2015年左右,之后发文量稳步上升。较之国内研究,国际研究起步时间晚,研究成熟度仍有差距。

4.2.2 研究机构分布

根据收集到的文献,生成包含225个节点和120条连线的机构合作图谱(图8)。通过统计文献中的机构文献发表频次等指标,前10名机构信息如表9所示。文献发表量前10名机构中1所为波兰Warsaw University of Life Sciences,1所南非University of Cape Town,1所塞尔维亚University of Novi Sad,3所澳大利亚Griffith University,James Cook University和University of Queensland,其余4所美国Instituto Mediterráneo de Estudios Avanzados,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Duke University和Clemson University;澳大利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不仅文献发表数量占据头筹,文献发表年份较之其他国家占据研究优势,美国与欧洲科研机构紧随其后,说明澳大利亚在该研究方面在国际学术界占据一定的话语权。

表8 国际自然保护区旅游研究作者文献发表量排名(前8)

由图8与表9结合可知,国际研究在相对固定的研究机构和科研人员间建立较为密切的联系,同时这些研究机构主要依托于旅游业较为发达地区,在地域上具备一定的研究样本与条件,有助于形成旅游学术共同体。与国内研究机构相比,机构之间合作频次与程度都更胜一筹。

图8 国际自然保护区旅游研究文献机构共现图谱

表9 国际自然保护区旅游研究机构文献发表量排名(前10)

4.3 高频被引文分析

研究领域知识演进的前提是知识基础,是由共被引文献集合组成,在此集合中揭示出被引用文献形成的演化网络与共引轨迹[23]。对国际研究领域英文文献导出的CR字段进行分析,生成了共302个节点与215条连线构成的共被引网络图谱(图9)。对其中最高被引文献频次、作者等指标进行总计,将总被引频次依次排序,前10名高被引文献信息如表10所示。

图9 国际自然保护区旅游研究文献共被引图谱

表10 国际自然保护区旅游研究高频被引文献排名(前10)

由表10可知,高频被引文献主要发表于2010~2014年,说明在国际研究领域具有学术影响力的文献主要形成于这一时期,同时表明目前为止学科基础仍未完全形成。其中,Chan KMA于2012年在Ecological Economics发表的“Rethinking ecosystem services to better address and navigate cultural values”是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达到7次。从排名前10的被引文献分布的学科来看,环境生态类占6篇,旅游管理类占4篇,可知国际研究与国内研究大体一致,重点在生态和旅游两个方面,生态旅游仍是国际国内学者们研究的热点。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基于1985~2021年自然保护区旅游领域国内外文献数据收集,通过关键词共现图谱、作者机构合作网络、高频被引文献等可视化展示手段,比较了国内外该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与前沿趋势。

(1)从研究热点看:国内研究以“生态旅游”中心点发散出3条路径:一是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研究包括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生态安全与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与法律制度;二是自然保护区旅游影响的测度与评价包括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对周边社区的影响评价;三是自然保护区旅游利益相关者感知态度研究。而国际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一是案例地视角自然保护区旅游研究;二是自然保护区旅游影响包括对生态系统影响、对社区居民影响;三是游客视角的感知测度。对比该领域国内国际热点关键词信息,该领域国内外研究前沿基本保持一致,但研究侧重点与视角的选取有所不同。

(2)从研究主体看:国内研究以“双一流”高校为研究主体力量,西部高校及科研机构为重要力量的研究区域布局形成。在研究机构层次中,“双一流”高校在研究机构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地域分布中,西部高校占据相对优势,是研究的中坚力量。而国际研究,科研院所分布广泛,主要以美洲、欧洲及澳洲国家为主。

(3)从学科演化看:不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研究领域,都将研究主题介于交叉学科范围内,偏向于环境生态学科,轻地理旅游学科的研究特点形成。同时,从国内国际文献高频被引看国内自研究领域主要是自然保护区旅游影响尤其是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国际研究领域更重视评估自然保护区旅游发展状态及探究影响因素角度。

5.2 讨论与展望

自然保护区内的生态旅游成为国内国际持续的热点,渐次形成了各自研究的合作网络与期刊阵地。同时针对特定研究区域开展研究是国内国际研究一大特点,研究区域集中在发展中国家或自然保护区发展历史悠久的地区如南非、厄瓜多尔、芬兰与澳大利亚等,展示出研究的应用发展的热点区域。

从国内国际前沿研究的分析中,可以看到以下趋势:①对旅游活动负面影响的深度探讨。自然保护区旅游的根本源自自然生态,旅游活动开展时常会带来不可逆的破坏。从表7的热点关键词排序中能够看出,biodiversity与impact是保护区旅游热点词汇,这些热点词汇体现出也是研究发展的导向:保护区旅游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检测等。②关注旅游活动对社区影响以及因此引发的治理问题。开展旅游活动的客流方向,大多从经济文化强势地区向弱势地区移动。旅游地社区居民在实现自身利益时,常常处于被动状态。如Skubel RA在文章中提出将关系价值观(RV)引入自然保护区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活动主观状态进行评估的想法,正是注意到自然保护区由于肩负保护生态环境的主要责任,当地社区居民资源与组织力量更加单薄。因此通过较成熟的社区增权及完善的社区治理机制,可以保障旅游活动参与的各方利益相关者实现利益平衡。

但国内国际研究仍存在问题,未来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1)加强合作研究,培育核心科研团队。尤其国内学者之间整合研究力量,强化合作关系是必要的。

(2)拓展学科视野,建立学科体系。鉴于自然保护区旅游具有交叉学科的特性,从理论、实证等方面借鉴其他学科知识的必要性十分凸显,如利用地理学空间演化分析,揭示内在演化规律与影响因素;利用大数据等,实现对保护区内旅游影响进行长期有效监测。

(3)立足前沿趋势,深化影响研究。不忽略理论产生及适用的情景,在掌握研究前沿趋势同时,对旅游活动的自然与社会双重影响进行深化,以实现人地可持续发展。

通过呈现自然保护区旅游领域知识图谱,本研究对个别指标进行了人工修改校对,确保分析的准确性,但在采集数据、可视化分析及国内国际研究分析中仍存在许多不足。可以结合多研究视角展开深入探究,提高可视化呈现效果,以提高结论的科学性与客观性。

猜你喜欢

生态旅游自然保护区图谱
基于图对比注意力网络的知识图谱补全
绘一张成长图谱
生态旅游管理的现状和发展策略分析
推动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脱贫
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探讨
图表
钱塘江源头新建江山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
主动对接你思维的知识图谱
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获批
阅读理解